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漫卷,芳气满闲轩(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时光漫卷,芳气满闲轩(散文)


作者:叶新和 布衣,103.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8发表时间:2022-04-09 10:19:05

【流年】时光漫卷,芳气满闲轩(散文) 一、读书与品茶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品茶。
   一路走来书读得很零乱,茶倒品了不少。四壁书香,再配以半盏酽茶,岂不美哉。我很羡慕李敖先生在台北庞大的书屋,万卷藏书,茶不醉人人自醉,书不香我自然香,应了"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语。读书与品茶意境相似,书读多了,虽不能记住什么,时间久了,潜移默化也会滋养你的达观与雅静,教会你去如何生活,如何思考人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茶也是如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初尝微苦,细品甘甜,很像人生的苦尽甘来。尤其是夜间,万籁俱寂,铺上一本闲书,沏上一杯茗茶,仿佛书与茶的一次美丽的邂逅,鹅黄般的清雅,缱绻飘舞在茶水之中,有几分清心可人的味道,状如娥眉,不可名状,佳茗如美人也。
   记得八十年代我毕业回县城工作的时候,同学从舒城给我寄来一罐小兰花,正值考研,晚上时常犯困,只好靠饮茶来提神,茶叶泡的浓浓的,浓到有几分苦涩。
   记得晚上每到七点准时翻开书本,静静地泡上一杯绿茶,读书与品茶齐案,既有书香,也有茶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读书品茶,美美与共。小兰花名字就很清新,是当地较有名的绿茶,茶叶在沸水中起舞,香郁在便腹中荡漾,清濯而碧绿,饮啜几口,细细品味,赞不绝口,清心也可也,仿佛是初恋的一场约会,满心喜悦,迸发着巨大的激情去读一些晦涩难懂、难以记忆的专业书籍和英语词汇。有时不想复习,索性读一些小说闲书,不能让思想歇着,饮着荡漾的茶水,一茬又一茬,由浓及淡,仿佛读书由厚及薄。
   其实,泡茶也有讲究,第一遍茶水并不是最好,有几分苦涩,其实第二遍的绿茶才是最佳意境,有些甘甜的味道。我有时也会边饮茶,边读一些文学的书籍,听着《月光下的凤尾竹》、马季姜昆的相声,不尽的幽趣,让人惬意。当时县图书馆藏书不少,距离住处也即几步,办一个借书卡,一次允许借图书十本。在县城的日子,也读了不少文学的书,如巴金的《家》《春》《秋》,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还有巜我的朋友胡适之》《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等,仿佛与林徽因、徐志摩、郁达夫、萧红、鲁迅、胡适之等大师天马行空的一场邂逅。也读了《厚黑学》《人性的弱点》以及弗洛理德的乱七八糟的书籍。每到夜半十二点左右,也是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光,时常靠浓浓的厚茶驱散我的庸懒和懈怠,十二点一过,脑瓜顿时清醒起来。再饮啜几口,仿佛脑子的沟回都清澈见底,一目了然。
   读书在其意,品茶在其味。读书与品茶是一种雅静的状态,世事烦杂,心境常被喧嚣纷扰。躲到一个书屋,饮啜一杯茗茶,让心情安静下来。如果一杯茗茶,偌若是牛饮,那是茶的不幸;一本好书,偌若是囫囵,那也是书的不幸。书与茶都在于品赏,在于回味,如果倚在窗前一角,徜徉在书中的趣味,如同品味一杯香茗,其道理是一样的。
   苏东坡可谓读破万卷书,可他也是品茶高手,他写的《汲江煎茶》"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灼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更有"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一本好书,一杯佳茗,总让人乐不可支,如同抱着佳人归,正如毕淑敏所言"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贮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愉快因子",让你独享其乐,"偷得浮生半日闲",读书与饮茶是一种惬意,一种意境,相得益彰。人生读书与品茶相伴,一生之幸也。
  
   二、茶与咖啡
   东方人喜爱喝茶,西方人喜爱喝咖啡。
   当茶遇上咖啡象一下子唤醒整个世界的感觉。这二种饮品我都喜欢,喜欢得不可抗拒。若上午给我一杯咖啡,下午来一杯茗茶,我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过。这两种来自不同文化的最爱,就如同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在男人的骨子里,茶和咖啡都极具诱惑力,这两种有诱惑力的饮品,尤其在静雅音乐浪漫的环绕下,一点点色诱就会把男人的小魂给勾去。而这些饮品也不自主的都成了生活的时尚和闲趣。
   茶与咖啡很适合商务的应酬与需求。一杯茶,一杯咖啡,寒喧几句,倒也惬意,一下子也拉近了人与人的感情。茶与咖啡有一些共性,都在于品质,都有几分苦涩。咖啡更甚,喝不习惯要加方糖或伴侶,但这二种饮品最大的神似,都能提神,尤其是遇到挫折或无精打釆的时候,饮啜一口,象有神助。若夜间喝多了,往往会睡不着觉的,辗转反侧,苦不堪言。
   茶在中国与很多传统的古韵非常契合。若没茶,中国的文化要淡了很多。在中国文化中茶可谓是一个非常的奇葩,中国的茶文化可谓之"道"。可以与儒、道、佛学糅合到一起。如青花与旗袍相得益彰。一杯茶,一本书就可读懂人生。如茉莉花茶、菊花茶可读懂江南,读懂巜满金尽带黄金甲》。
   中国的绿茶、红茶、岩茶、铁观音、大红袍、普洱我都喜欢,我对茶,不问取舍,乐其不疲,苏轼有"子瞻书困点新茶"。所以我也把茶誉为生活的灵魂,一日无茶,一天也索然无味。但我更爱绿茶,片片绿叶,恰似浮云,绿叶在沸水中荡漾,这种小清新的模样,饮啜一口,六根清净,醇香清艳绝瑶台。周末清晨,徜徉在凉台边闲坐,一杯茶,一本书,一段音乐,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饮茶,看到绿绿的茶水,清心可人,心境也清澈许多,就象看到大自然的绿,看到一片茶园风光,想到《归田赋》和《桃花源记》,想到田园的放空与静美。
   喝茶有一种禅意,有一句诗"茶不醉我何必酒,书不香我无须花。"读书与品茶是天然的绝配。喝茶是很讲究的,虽我不谙茶道,常喝茶的人,贵在品茶的韵味,如读唐诗宋词,几分恬淡,几分清雅,饮茶也如同品尝人生。先是苦涩,后是甘甜,很享用这个过程,犹如人生的苦尽甘来。南来北往,喝茶在中国随处可见,什么茶楼,水云间,茶吧,古巷里弄比比皆是,喝茶的情调也不尽相同。但禅茶一味大概是喝茶的境界。
   一走出国门,似乎咖啡在国外更为普通,咖啡与音乐更是绝配,有一首《美酒加咖啡》,一杯就足矣。记得我在加拿大时,中午不吃饭,和一位中国朋友到咖啡厅,听音乐,二加元,要一大杯咖啡,加一些牛奶,并开始神聊。国外的咖啡都是咖啡豆现磨的,馥香浓郁,这一喝,竟喝出习惯来,开始一勺一勺的,觉得苦涩难咽,加一块方糖。后来竟上瘾了,如国内的喝茶,如牛饮,若不加糖和伴侣也能喝下去。
   我最喜欢喝拿铁这一款,杯上面一层泡泡,白白的,咸咸的,上面憧憬的面面,如梦一般。喝咖啡要有一种小资的情调,用托盘,用汤匙,用方塘,用一根细的工具慢慢地搅拌,撕开一道小小的口子,用口轻轻地吮吸一下,小嘴轻尝,慢慢咽下,喝的是梦想,荡漾的是思想。女士、文人雅士或艺术家都喜欢去咖啡屋,在国外喝咖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回国后我总喜欢一天要喝上一杯咖啡,让生活变得有趣,有一些情调。先是上岛的咖啡,然后是一家85度,相较而言还是星巴克最让人难舍。
   前不久,遇到一家"咖啡遇到茶"的小屋,这名字特别的别致。这主人怎么想到把这二种神一样的饮品,用这么浪漫的名字去别出心裁的。这二种神品是相遇还是巧遇、偶遇或邂逅?总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一读,这情调,这韵味、这一绿一咖啡,天马行空,我的思绪一下惊呆了。这一种组合真是妙,妙不可言。
   每天我依然路过,依然相遇,依然读它,依然倾情。
   我爱茶,爱得基因和骨子里满是的。我爱咖啡,完全是外泊的,也变成不可或缺,有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咖啡与茶这二种有着鲜明文化差异的神品,可以相互融合,可以入乡随俗,随了心,入了愿,就和合了。这二种饮品的相遇,是那么的神奇而激动,如同爱的温暖舒心而开心,也犹如邂逅了一段古韵,一段浪漫,一段真情,彼此相融,温暖如春。
  

共 30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与一本书,一盏茶,一杯咖啡的魅力相遇,皆是良缘。读书,能教会你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品茶,即是品味人生,习惯了与茶对话,便是沾染了一身茶气,让茶的芬芳与回味化解现世里的纷纷扰扰,屏蔽周遭的一切喧嚣与聒噪,只剩茶与我,我与书,茶相遇咖啡的美好,安然清宁,记忆里便也只剩了愉悦。一杯茶,由苦涩到甘甜,由浓香到寡淡,皆是品味,也皆是收获。像极了人生,一个人无论曾经如何轰轰烈烈,最后都必将结束在一杯茶的无味中。而泡茶的过程才是值得珍惜的,那段时光就像茶汤沐浴在日光里,氤氲的芬芳与光泽会在齿间、心间留下均衡清甘持久的印记。茶非人,能懂什么,全在于品茶的人,在于相遇知己。本文作者是一个爱茶爱书爱咖啡的雅士,把它们当做良人陪伴,书写的除了味蕾之旅,还有时光的印记,文字优美,厚重深沉,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2-04-09 10:24:14
  读这篇文章,内心愉悦,编按灵感皆来自文章本身,若有不当,请多多包涵。欢迎老师赐稿流年,入驻流年,祝您在流年愉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