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留在诺敏河畔的足迹(散文)

精品 【东篱】留在诺敏河畔的足迹(散文)


作者:思年华 布衣,15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1发表时间:2022-04-11 18:56:34
摘要:作者写出了青年时在兵团五十五团开荒建点的一段难以忘怀的特殊经历。

【东篱】留在诺敏河畔的足迹(散文)
   人的一生会在许多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就像骆驼在茫茫沙海中留下脚印一样,只是岁月的风尘会无情地将它们掩盖了。而留在心里的,却永远清晰。我在诺敏河畔留下的足迹就是这样的,因为那是青春的足迹,那是开拓人生的足迹。
   二十一岁那年,我高中毕业,响应号召,离开了生养我的省会城市,来到诺敏河畔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五团,当了一名兵团战士,开始了用青春书写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五十五团是由原查哈阳农垦局一部分农场改制而成立的。(另外还组建了五十团、六十七团)它位于发源于巍巍大兴安岭东麓,最终流入涛涛嫩江的诺敏河畔;它的建制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它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生产各种粮食为主业,同时肩负屯垦戍边,保卫边疆的任务。
   查哈阳作为地名,在达吾尔族语中是鱼米之乡、兴旺发达之意。蜿蜒曲折的诺敏河孕育了查哈阳肥沃的土地,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使这里成为我国高寒地区盛产水稻的一块宝地。当年日本侵略者也看好了这个地方,说什么“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查哈阳”。他们费尽心机从日本国内移民到这里,又在中国抓劳工组建了开拓团,在这里种水稻,用以充军粮。
   一九六八年十月,我初到五十五,被分配在二营工程连。一九七零年初,为了充分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打粮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团党委决定将我们工程连改建为新建二连去开恳团最南面一大片荒地,并要求当年开荒,当年打粮食,当年住上新房子,建设一个新的连队。当时,我作为连队副指导员和其他领导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任务。
   那时的我,风华正茂,心中也构筑过人生的格局,要创造一段值得回首的精彩人生。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写日记,有意把自己的经历和足迹留在纸上。日记本还保存在我的箱子底,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真的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尽管不再年轻,但每一次都可以把我代入当初,年轻的感觉又拾回来了。
  
   二
   人间岁月最最美,记得某天,我们坐着汽车从二营工程连出发,奔向四十多里外的那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这是一段奔放的旅程,是充满着对未来无限遐想的时刻。
   北大荒的仲春,乍暖还寒,扑面而来的风沙让人睁不开眼睛。站在颠簸的汽车上,大家情不自禁地挤在一起,没有人大声说话,只有轰鸣的汽车发动机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空。
   不多时,我们到了目的地。那真是一片名副其实的原生态的黑土地啊!称之为原始大草甸子也不为过。一望无际的荒野上,枯草遍地,荆棘丛生;一片一片未融化的冰雪稀疏点缀在上面,活脱一幅线条清晰的木刻版画。一些金黄色的冰凌花在春风的鼓动下频频点头,仿佛在向我们问好;一大群叫不上名字的鸟被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惊吓的喳喳叫着飞来飞去。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它们宁静的生活。我也相信,原野上的这些,会欢快接纳我们,与我们打成一片。
   在此之前已经安排木工班支好了帐篷,所以开荒的队伍到来后很快就安顿下来,一场向黑土地要粮食的战斗打响了。
   要开垦荒地必须先烧荒,我们要根据地势和风向先打好隔离带,然后点燃了荒原上的枯草。只见熊熊大火瞬间燃烧起来,风助火势,大火映红了半边天,那景象十分壮观,就像一部大片。那些可怜的鸟扑棱扑棱地惊慌地飞向了天际,他们肯定恨死我们这些“入侵者”了。那些未烧尽的灌木条子被我们用镰刀砍下了,背回住地用来烧火做饭。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也给这里带来了喧闹。我总是想,所有的,都会适应我们,我们也会适应它们。
   空旷的荒野,因为我们才有了生机,千里无人烟,是我们在野外燃起了熊熊大火,点燃了这片黑土地的激情。夜晚,我们在帐篷里瑟瑟发抖,但我们描绘着原野上的火光来取暖,诗意袭来,喜欢编几句打油诗顺口溜,伙伴们哈哈大笑,就是给那些诗歌的最好诗评,记不清多少夜晚我们创作了多少这样的诗,但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时光,我们都称之为“诗之夜”。
  
   三
   五月的艳阳分外红,五月的春风带给大地无限生机。
   东方红机车的轰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土地。犁铧把肥沃土壤翻成鱼鳞状露出了黑黝黝的本来面目;播种机把一粒粒硕大的大豆种子洒在地里。经过几天连续奋战我们播种了大豆,也播种下了拓荒者的一年的希冀。
   一个新的连队需要建连部、宿舍、食堂等,还要修路、打井、架电线。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寒冬到来之前建好住房。为此我们必须抢时间争主动,夜以继日的大干苦干。可是老天似乎总是在考验我们的决心和意志。
   北大荒的春季风沙格外厉害,一阵狂风吹来,人仿佛要飞起来了,有时黄沙弥漫,让人睁不开眼睛;夏季里经常暴雨倾盆,道路泥泞,时常有汽车陷在泥里,需要人来推,甚至用拖拉机拖拉。但是恶劣的天气也没能阻止拓荒者前进的步伐,连队基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建房子需要大量的沙子,我们便分成白班、夜班,去50多里地外的诺敏河边拉沙子。因为我白天连队工作比较多,所以经常跟着夜班干活。夜幕降临时,去装车的人一般一辆车四五个人,大家拿着铁锹坐在汽车大厢里。晚上寒冷大家常常挤在一起,抱团取暖。荒野下,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心是热的,彼此听得见心跳动的声音,这就是我们的力量,更是战胜一切的温暖。
   开车的张师傅是个退伍军人,上过战场。他胆大心细,驾技娴熟,再说夜晚路上也没别的什么车,所以汽车开得飞快。我们坐在车上,只见路边的白桦树、杨树嗖嗖地往后跑,人也被颠簸的仿佛五脏六腑都要挪位了。
   在车灯照射下,偶尔还能看到野兔子急匆匆地跑过。它们是被汽车轰鸣声吓得四处逃窜吧?
   装满一车沙子也很辛苦,需要不停地弯腰撮沙子再扔到车厢里,没把子力气是扔不进去的。最初,有些女同胞就像天女散花一般,扔不进上去,不过很快就巾帼不让须眉了,让我们这些男同胞刮目相看了。一车沙子装满,大家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冰冷、湍急的河水里给汽车引路。
   夜班每晚要跑两三趟,当最后一趟装满车时,已是黎明时分。只见天边雾蒙蒙,很快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天际,越来越红,越来越亮,诺敏河变成了红色,甚至汽车和我们这些挥汗如雨的劳动者也变成了红色的剪影。
   远远望去晨曦下的诺敏河就像一条明亮的绸带弯弯曲曲地飘浮在大地上。江面平静如镜,江水澄澈清明,江两岸草木泛绿,好一幅动人的水彩画。多少年过去了这幅画还常常在我的脑海浮现。
   绚丽的朝霞驱走了一夜的疲劳,艰苦的劳动淬炼了我们的筋骨。
   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洗去了脸上汗水和泥沙后便上了汽车,坐在沙子上昏昏欲睡。轰鸣的汽车声打破了河畔的安谧和恬静,疾驰在返回的路上。
   每当脑子里回忆这段路程,那些曾经的战友的音容笑貌就格外清晰,他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那段足迹,是充满欢乐的,我们的脚印变成了汽车轮胎印记,深深刻在了黑土地上,即使我再回到当年的那段路上,我还可以找到汽车碾压过的地方。
  
   四
   拓荒者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住的是帐篷,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带沙子的窝窝头。
   夏天,狂风暴雨像一个巨人的手放肆地撕扯着帐篷,好像要把它扯碎,让人夜不能寐。秋天十月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睡觉都要戴着帽子。帐篷里还经常被闯进来的猪、鸭子闹得一塌糊涂。木板床下杂草丛生,有时候闯进来的猪会不客气地睡在那里。因为没有电,只能点个呛人的昏暗小油灯看书信。在这偏远的荒野里,交通不便,道路泥泞,买些日用品要坐马车或机车去几十里外的营部商店。然而这些困难没有吓到我们,恶劣的环境没有阻止年轻拓荒人前进的步伐,艰苦的生活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拼搏奋斗换来了喜人的硕果。
   九月秋高气爽,大地一片金黄。我们种的大豆长满了豆荚,秋风吹过,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们种的大豆丰收了,中秋节过后开始开镰收割。那一条条望不到头的垅沟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那一副副破碎的手套记载了我们辛劳;那一条条盛满黄豆的麻袋带給我们丰收的喜悦。更可喜的是一排红砖房拔地而起,十月冬天到来之前战友们搬进了新宿舍里并点上灯。劳动,改变了我们的情绪,只有丰收可以让我们忘记辛苦;与泥土打交道的日子,才是诗意的日子,因为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写着自己的诗句,那些红砖房就是我们盛着诗的地方,夜晚,每人一句诗,诗歌赛就这样开始了,不管平仄雅韵,只管热闹,热闹就是诗歌的精彩。这也是我们评论诗歌好坏的标准。
   经过六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我们完成了团党委交给的任务,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打粮,当年住房,一个新建连队有了初步的模样,得到了团党委的表扬,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做出了贡献。
   正当战友们准备搬进新建的砖房宿舍时,我接到了调令,让我去师部报到,于是我告别了战友离开了那曾经撒下无数汗水的诺敏河畔。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青春的河啊汇成歌,一支深情的歌……
   那条让我梦魂萦绕的诺敏河就是我青春岁月中的河,那曾经留在诺敏河畔的足迹就是我心中的歌。
   我把我的歌,留在了诺敏河畔,就让歌在河畔飞扬着,不要收回,不要休止符,随着我的激情跳动,飞扬,让歌声为我的足迹涂上欢快的色彩吧。
   不要计较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不要抱怨那时的日子太苦,不要动不动就说我们遭了多少罪,这些都湮没不了我们奋斗者的足迹,把足迹留在诺敏河畔,刻在我们的青春诗章里,这是多么值得兴奋和铭记的事。
  

共 37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深情的笔墨为读者展现了曾经的一段峥嵘岁月。作者在二十一岁那年高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诺敏河畔,当了一名兵团战士。用青春书写了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兵团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以种植水稻、屯垦戍边,保卫边疆为任务。初到部队,分配在工程连,为了多打粮,多做贡献,团党委将工程连改建为新建二连,去开垦荒地。“我”作为副指导员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了一名拓荒者。荒野上枯草、荆棘、残雪、冰凌花、飞鸟,绘就了一幅木刻版画。一场向黑土地要粮食的战斗打响了。拓荒者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住的是帐篷,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带沙的窝窝头。北大荒的气候恶劣,时晴时雨,风沙遍地,狂风暴雨撕扯帐篷,各种家禽家畜满帐篷跑,闹的一塌糊涂。可这一切没有阻止拓荒者前进的步伐,艰苦的生活磨炼了意志,拼搏奋斗换来了喜人的硕果。经过六个月的艰苦奋斗,完成了团党委交给的任务,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打粮,当年住房的目标。文章写得好,浓缩了一段历史,一段有辛酸、有豪情、有欢笑的历史!语言质朴灵动,摇曳生姿,情感饱满而真挚,笔之所至,或诗情画意,或情绪高涨充满斗志,描写之情之景如在眼前,令人读罢感叹不已!好文,推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41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独钓清波        2022-04-14 12:58:27
  讲出了一代垦荒人的丰功业绩,这是垦荒人留给北大荒的,用文字穿起来的音符,这音符带着垦荒人的心愿在北大荒的上空奏响。
回复11 楼        文友:思年华        2022-04-14 16:16:37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的小文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你们写的佳作我都认真拜读过,受益匪浅,希望今后多帮助!
1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4-22 04:51:53
  思年华老师,当您在登陆的状态下,是看不到自己给别人的回复的,只有在退出的状态下才能看到。问好老师,遥祝春琪!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