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新冠”来袭,我被爱心包裹(小说)
今天凌晨两点夜起,我正想用手机照明时,哪知就在子夜,七十三岁的老大哥,还从南京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再三叮咛九旬老母和我:“既然南北两个村,都检出了阳性,说明病毒离我们家很近了,看来问题真的很严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请家人最近不要串门,尽量不要与外人接触(包括邻居,熟人),即使出门,也要戴口罩,回家要及时洗手,不能掉以轻心,切切保重!”
就在三天前,我县辽阔的城乡大地上,还到处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岁月静好,一片繁荣景色!
当日晚饭后,我与爱人在县城大街散步时,凭第六感电告老大姐夫妇:“明天我们换班,您俩回城,我回老家陪老母亲!”
谁知道,竟一夜变了天!是日夜间官方通报:因上海疫情外泄,我县发现一例新冠阳性患者,县主要领导连夜部署疫情严控措施。全县所有人员,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前天下午一点多,当我在自家小区做好核检,到超市买点食品,准备用微信扫码付款时,发现刚过两周岁的大孙女,通过她外婆的手机,给我留了两条语音:“爷爷在哪啊?……”“疫情来了,爷爷要注意安全呀!……”
此时,天上的太阳好大,东北风一个劲地吹。我像平常一样,跨上自行车,自然加戴口罩,由东向西顺遛踏行,三十几里地,不到一个小时,就赶到了老母亲身旁!
昨天一天,从早到晚,手机里传得最多的,就是我县疫情不断变化的最新动态。有前天深夜县府发布的两则疫情速报,有镇村两级核检安排的通知要求,还有各色人等关于病毒溯源、服从命令、自觉防控的语音、文字和抖音。微信一条接一条,广播一遍接一遍,关爱百姓生命安全的各种信息满天飞舞!
我老家的疫情,更是分外的吃紧。
昨天一早,村里通知来了:北边邻村邻组又确诊了五例阳性,患者已被专车带走,邻镇附近的三个村,已连夜实行断路封控。请本村男女老少,一律在家,足不出院,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全部实行上门采样!
昨天上午近十点,还在县医院上班的爱人视频我说:“我们妇产科只留即将退休的我一人看守,其他人员全都下去服务核酸检测。县城小区全部封控了,我是靠出入证出来上班的。若推迟一天,这次你就去不了老家陪老母亲了!……”
昨天下午两点半左右,两位“大白”,一男一女,来我家登门核检。那位男医生告诉我:“你们南边的村里,又检出了两个阳性。请您和老太一定要守在家里,一定要注意安全!明后两天,我们还要上门服务!”
两位好心医护,真的太辛苦了,把我们娘俩检测后,骑上电动车,又到下一家了……
随后,家在盐城的二哥、昆山的二姐、无锡的四弟和老妹,还有上海的表弟,还有大姐大姐夫,还有……语音一条接一条,电话一个接一个,视频一幕接一幕,反复传说全是老家突发的疫情,反复叮咛我和老娘如何如何注意安全。
疫情在老家南北夹攻,电波在宇宙里交替穿越,亲情在天空中迅速聚焦,怜爱在内心里层层包裹。此时的我,虽然身处疫情漩涡之中,但当地干部、防疫医护、不知姓名的志愿者,以及远方的兄弟姐妹亲人们,他们汇聚而来的一股股爱心暖流,就像暮春午后的骄阳,让我一直沉浸在无边无际的幸福的波涛之中……
此时,老家的东房门突然推开,老母亲大着嗓门说:“原来你躲在这里啊!我还在家前屋后地找你呢!”
我笑着问:“妈,咋啦?妈,您老不能再到邻居家串门啦!”
妈说:“我才不串门呢!我就怕你到处乱跑!”
我说:“这话您老说好几遍了!好妈妈,求求您,我都六十多岁了,这个我懂,您就放心吧!”
妈又说:“我不是不放心,你不是最欢喜散步嘛!好了,快来吃晚饭吧。”
刚端起饭碗,儿子电话又来了:“爸爸!我县疫情知道了吧?一定不要出去跑,一定要保重自己啊!……”
“好,好好,谢谢儿子!你在县政府办公室上班,现在一定很忙吧,怎么有空关心起老爸来啦?”我含着一口热饭歪着嘴揶揄道。
“再忙也不能忘记老爸和奶奶啊!”儿子的话音中,也明显轻松了一些……
和儿子通话后,哈哈一笑,我心里想,乖乖!老子过去在机关里,做人思想工作几十年,现在儿子也想全给我“还”回来啦;可立马再换个角度看,又觉得儿子没白养、没白疼,关键时刻还能关心一下自己呢,即刻心里又变得美滋滋的了……
今早没到六点,我就起床了,哪知老母亲起来更早,已在忙家务。看我刷牙洗脸,就催我吃早饭,我说:“妈妈不急,您老昨晚布置的任务,我现在就去完成!”
妈说:“外出要戴口罩啊!”
我说:“您瞧瞧,这样戴可以吗?”
妈骂道:“去不喽!我哪看得清楚啊?”
昨天晚饭时,妈妈要我到邻居家借个微型水泵,老家俗称“水老鼠”。我问干嘛?妈妈说,十天没下雨了,听说还要半个月才能下雨,菜田里要抗旱了。听他们说,前几天上海的菜价,已超过我们这里十几倍了,不少人还买不到!
我来到东隔壁的王二爹家,我们两家仅隔四十来米远。我远远地站在门外,说明来意后,他老人家二话没说,就从家里将“水老鼠”拿了出来。对我说:“你先拎回去,等半小时,我忙好就过去帮你安装!”
一到家,我随即将那长有二十多米的塑料水管和电线,从家中、菜地一直放到河水码头旁。刚布置好,只见王二爹急匆匆跑来,三花两绕就把“水老鼠”装好了。我问王二爹今年高寿?他说去年才过八十。哇!反差也太大了吧!劳动人民就是牛!
在老母亲指挥下,不到一小时工夫,我就将抗旱任务完成了!
吃早饭时,我心里一直在想,县城我家所在小区占地九十五亩,可种蔬菜瓜果至少有四十亩,如果社区干部不要太教条主义,不要动不动就组织除菜队,突击铲除各种颜色水灵灵的瓜菜,那么仅我们一个小区,每年就可生产瓜菜十多万斤,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就GDP也有几十万元……
我想,如果我们县城八十九个小区,都能长上瓜菜……如果上海成千上万个小区,也能长些瓜菜,那在疫情暴发、小区封控时,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蔬菜价高、质次、难买的窘境吗?
当然,小区里不让长瓜种菜,也不能怪罪社区干部,因为上边创卫、创文标准中,就有严禁这种所谓“小农落后”的规定。在我们中国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居民小区里,花大钱聘请技术工人,到处只能长草坪的做派,也快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自古以来的庭院模式,可在小区设计时,只求要与世界接轨,一开始就忘记了应有的中国特色,我们完全信奉了美西方的那一套!可人家普遍人少地多,与我们人多地少的国情完全不一样啊!怎么把小区的建设标准全给西化了呢?还能改回来吗?如果全中国的所有小区,能拿出一半草坪地,有规划有组织地种植瓜菜,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又会是怎样的景观呢?……
不知不觉中,我吃了早饭。刚出门到屋前水池准备洗碗抹锅时,爱人的视频又来了:“干嘛呢?你在外边,怎么又不戴口罩啊?”
“我在家门口,空气这么清洁,又没有一个外人来,这也要戴口罩啊?”我委屈道。
她说:“喔喔,我以为你又出去跑的呢!”
我说:“一个个的,恳请你们把心全放到肚子里好吗?!哈哈哈!”
“我忙了,拜拜!”爱人见势不妙,也就草草地撤了。
刚洗刷完要进屋,外甥女电话又来了:“三舅您好!听说您陪外婆了,现在疫情这么紧,老家那片又是重灾区,我不放心您和外婆,打个电话问问的,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啊!过几天松动了,我再去看你们!”
此时的我,真的有点憋不住了,所以一直在哈哈大笑。
外甥女说:“我都难过死了,三舅您还笑呢!”
我说:“你暂时不要来,这里村中公路,前后间隔五百米,就装上一堵隔离墙,你来车子也进不来。你不知道,我来老家不到两天,我仔细统计了,像你这样的好话,我已接到二十六人次了!哈哈哈!你想想,九十岁的老太太都知道防范,我这个六十多岁的舅舅,也是能懂那么一点点的!不过呢,我还是要谢谢你的!还是要谢谢大家的!”
与外甥女刚通完电话,老大姐视频又来了;就在同时,老母亲又接到了南京老大哥打来的电话……
看来,这第二波、第三波的暖流又要开始了,这种爱心包裹的亲情,又要轮番登场了!
啊!六十多年的岁月,从未经历过的村庄封控,从未有过的如此陪母,从未品尝过的爱心包裹!但愿眼前这样的景象,就是一场梦幻,就是一种体验,就是一次享受,仅此而已!祈愿老天爷永远慈悲,让这样的梦幻,早一点回归自然;让这样的体验,固化为美好回忆;我情愿少一点这样的享受!
不管时日,如何变迁,吾心静然!今后一段时间,我只想在老母亲的指导下,一门心思地把小菜地打理好,用我已经包裹着的绿色爱心,回馈爱我和我爱的所有家人亲人们!
(壬寅年三月十七)
谢谢作者辛苦创作!热茶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