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谷雨(外一篇)

编辑推荐 【菊韵】谷雨(外一篇)


作者:李学民 探花,1728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99发表时间:2022-04-19 22:42:37

【菊韵】谷雨(外一篇) 一年弹指又春归。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日。“谷雨”一到,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夏日的开始。
   谷雨以后,雨水开始丰沛。
   雨,是天地间的精灵,骨子里,有一种天然脱俗的气质。
   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诗人把雨儿拟人化了的话;那么,宋人方岳的“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则表达的是一种超世脱俗的雨中禅境;及至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均无一例外地蕴藉了一种美轮美奂的古朴意境。
   而谷雨,稍不同。谷雨,是上天派往人间播种希望的使者。它朴素,明亮,厚实而饱满。
   谷雨谷雨,“谷得雨而生”。谷雨,雨生百谷,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是自然天宇下的谷雨。
   彼时,天气温和,雨水增多,适宜农作物种植和生长。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天,忙种烟”。“过了谷雨种花生”。“苞米下种谷雨天”。
   我人小的时候,谷雨节气到来,常跟了娘的身后,头戴斗笠,蒙着细雨,田畴、崖畔,植谷种豆,点播花生、苞米,莳栽青烟、红薯。
   母亲说:谷雨、谷雨,一滴雨、一粒谷;一粒子,万棵粮。
   谷雨,播种的季节,希望的季节。
  
   植一片绿荫于心
  
   盛夏,酷暑当头;或溽热粘湿,或风干物燥。使人有“神情倦怠”、“鞍马劳顿”之虞。
   其实,天地宇宙,理分四季,千秋各异。炎炎夏季,虽然炙热,但人可以避暑,且方式方法颇多。
   昔年在乡下,酷暑日,男人往往泡水(下湾),女人多闭门浸水沁凉;间或夜黑风高,掖把扇子,提个马扎、凉席,村边子、场院闲话乘凉。
   古人避暑,皇家设有专供的凉殿,采用冰水循环方法,使用扇轮转摇设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出。张仲素在《宫中乐》里说:“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至于普通百姓,则避暑的花样更多,譬如户外纳凉,泛湖祛热,地窖避酷。
   《红楼梦》里有诗云:“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泠泠翠竹下,“芭蕉分绿与纱窗”,荷香吹动夜风拂,皆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眼下,生产生活条件天壤之别,电扇、空调,以及形形色色的制冷设备,纳凉避暑的方式方法,自不待说。
   宋无门慧开禅师在《颂平常心是道》里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其实,真正的纳凉不在于身法,而在心法;身法固然可取,但心法固其根本。倘若一个心浮气躁、事事暴跳如雷之人,即使寒冬日亦会遍体生火;而一位气定神闲儒雅志士,孤灯一盏、清茶诗书,大热天内心也自一片沁凉。
   即所谓,有什么样的心态,便有什么样的效果。
   植一片绿荫于心,真好。

共 12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谷雨》这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春天最后一个节日的特点,引经据典,内容丰盈厚实。作者引用母亲的话,说谷雨节气是“一滴雨,一粉谷;一粒籽,万颗粮。”既是播种瓜豆的季节,又是植入希望的日子。文章对于农时的解析不仅透彻,而且有审美和精神的内蕴充溢其中,丰腴饱满,开人眼界,增加知识。《植一片绿荫于心》则从夏日的炙热引伸出不少哲理性的东西。即“心静自然凉”,“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效果。”夏日炎炎,虽酷热当头,然人类的智慧能改变一切。古有各种避暑良方,今有科技丝丝生凉。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作者从这一自然现象中总结出了人类进步乃亘古不变之理,以小见大一叶知秋,很有见地,富含哲理。文章旁征博引,既有文学性又有知识性,文理兼俱相得益彰。论述充分透彻,抒情恰到好处,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文学修养。佳作推荐欣赏!【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2-04-19 22:43:51
  非常欣赏作者的作品,读了几遍,很有感触。
2 楼        文友:叶雨        2022-04-19 22:48:37
  散文的形式,诗一样的语言,更像散文诗。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