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感动(散文)
有一种感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其实在旷旷的天野里,修心一颗,仰望星空,独觅群雄,已成迫在眉睫之事。养性幽居,也已成况下之事。
虽无刀山火海,但有荆棘丛生,亦可刺破手指,流血淋淋。
几日之前,朝拜了祖上李氏黄妈的祖坟,就有此感。
其实也无路,就靠劈山刀劈开荆棘杂草,一路前行。
地处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官峰村临近五美村山美湖路口地界的拐弯处,十六世祖奶奶安眠在这里。
可是杂草丛生,荆棘横拦,给祭祀的子孙带来诸多不便,路难行,或者说无路可行,是当下的现状。
乡贤黄六味,出资五千元,乡贤黄景亮出资一千元,复加众乡亲集资,去垦路辟荒,终于,一条登山之路,初模开垦出来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推山到,老同学黄朝枝积极帮衬,还有我童年的好伙伴黄景明、黄炳东、黄亦存、黄朝枝、黄亦全、黄春示等等宗亲鼎力,一条登山之路开辟出来了。
以后每个土坎子还要敷盖上水泥,以防打滑。
说干就干,短短几天,大家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这真的说是“群策群力上了鞍,鞍前马后数群雄。”一种鼓舞和感动,油然而生。
说真的,家乡横路下是革命老区,有老游击队员,平和县公安局离休干部黄交启,有游击队老接头户黄五松,黄五松至今健在,已经九十多岁了,他的儿子黄国春和我同岁,也属虎,也是我童年的好伙伴。
家乡近几年全部种上蜜柚树,一改原来播种水稻的历史,但是由于近几年蜜柚价格上不去,经济是受到严重影响的,一度比较低靡,我另一个童年好伙伴黄镇生还去挑柚子,靠铁肩卖苦力以做营生,着实让我深受感动,他属兔,只少我一岁,也上了花甲之年,六十正好。
“一吆山风动,众贤战荆蓬。辛勤汗水滴,滴滴染峦峰。”故乡横路下,是有红色基因的,也有红色的文化传承,别说牧歌四起,猎声阵阵,单单建立红色革命政权苦熬鏖斗,这红色的枪声,就染遍层林。
可惜呀,故乡的文化比较落后,卫生条件也跟不上,山民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这始终是我心里的一道牵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刚好我和黄六味,又习学过中医,文化知识又可以在这里深入浅出,形成一种互补,他筑“天翔文化园”、“四面石观音”,我筑“横路下学校”,为的就是凿墙补壁,补这个缺。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今年年底,我也退休了,这个愿望是可以实现,也肯定能够实现。
“朗朗读书声,一片情朦胧。只因横路下,海拔高悬空。寻常春雨骤,山雾亦蒙蒙。打湿行衣体,清霜布晨空。”这就是春雾茫茫,春雨淅沥,春风凌厉,春霜烁烁的横路下春之景象。
“一条险壑沿天落,轻捧细泉寻涧行”这就是横路下的地理写照。
但是,故乡的山美、水美、风光无限好,博得天下客。
地灵人则杰,这是千古定律。
当然这跟祖上有德有关,所以我是力挺“百事孝为先”的。
铺桥筑路,当然是百年大业,黄六味一马当先,我以辅之,众乡亲一起上,肯定是天堑变通途,量极上灵山的。
我想,安息在这里的十六世祖奶奶,看到了后辈子孙的团结一致、鼎力修路付殷勤,您含笑在九泉之下,也一定能为我们喝采,为我们加油,为我们点赞,为我们骄傲,为我们祝福的。
2022.4.22.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