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疫战(散文)
疫情,似风,吹到那,是那,广州,今天解封,不是。而上海,还在奔跑,在想办法,动态清零。当然,我所在的城市,就是动态清零,也是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的不分昼夜,与接力。
虽然,看似一切平静了,但核酸,接种疫苗及防范意识,并没放松。进小区,超市,公交,地铁及公园等地,七十二小时绿码,行程码照旧。昨晚上持的二十四小时码,返小区,看到小区门口核酸检测,人少,又检测一下。是否,都是当下的共识。因为,与相互打招呼的人一提,他们都说,应该的。
深圳,曾经的我,是反感不喜欢呆,不得不来的地方。确在我身无分文时,三赴此地。特别是经过这次无形的战争,也让我慢慢喜欢,爱上它。同时,朋友圈也时不时冒出一样的感慨,对此地好感的转变,不止我一个。
上个月,疫情来做客。幸好我在上班地。从客厅窗户,往外看,是公交站,对面又是地铁口。当香港返深人口增多(深圳本地人,很多住香港。),感染人数骤增时,整个城市按下了暂时键。路上,只有稀稀疏疏人走动,车子,也是偶尔一小车,的士,及货车,经过。我们估计着,可能是流动的工作人员吧!
有密集接触者的行踪,整栋楼,整栋楼的封闭,上门核酸。我租住的地方,上门了两天,确定没有,缓一星期,天天下面核酸。而我上班的地方,则在楼下,分批轮做,老人,二三岁小孩,一家一家的排查,登录到位。
直至解封。推迟到三月底开学的学生,又一轮严测。一个孩子上学,接连三天的检测报告,行程及家人每个成员的检测,行程,全部截图上传。确保无误后,学生们返校,而学校里,也是天天核酸检测。
孩子们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老人又排上行程。接种疫苗也是积极措施,因为人生地不熟,年轻人购物,又都是网购,老人,基本不用出门去,原以为没关系的事情。政策关心了,只要到时间接种的,专车接送,还送一千块的红包及生活用品;有的地方,开出二千多。常言道,愿意为你花钱,不是因为钱多,而是把生命看的比金钱重要,不是。
平时的,上了六十岁,公交地铁,都是免费的,也就正常不过了。
一方面的努力,大家的积极配合,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很快的又运转正常了。是管理的有序,是大家的自觉,同时也是每一个人的心底的爱心。
这里是如此,别的地方不也是一样吗?一个个地方的封闭,一个个区别的解封;还有封闭时的很多暖心的人和事,总是接连不断的出现。每一个同胞的直接的,间接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的奉献着自己身体力行的善举,默默无闻的爱心。一代一代的传递传承,还有什么,战不胜呢!
只愿国家兴昌,国人安康,不也是大家的心愿吗?
社团遥遥领先,需要你们多少辛苦的维护,争分夺秒的工作,只有时间证明,记得爱护好自己。
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