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遇见最美的春光(散文)
一
古城墙,绵延几千年,上面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它是开封古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曾经,它被人们遗忘在城市的角落里,萧条寂静,无人问津。近些年,随着古城墙的开发,它又恢复了往日的雄伟气魄,沿城墙而修建的城墙绿地公园像是一条立体多彩的画廊,打破了长久的沉寂,让开封古城墙“活”了起来。
四月的一天,我和爱人沿着城墙公园的步道行走,这儿绿树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是开封人休闲赏花木的好去处。漫步于此,仿佛步入了一个游离于红尘之外的世外桃源。
核桃树,经过春风的吹拂,春雨的润泽,早已经绿叶如盖。阳光下,绿油油的叶子上闪闪发亮,生命力特别旺盛。树枝上面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绿色的“毛毛虫”,风一吹,“虫儿”在慢慢地蠕动,显得笨拙又可爱。
抬头向上望去,蔚蓝的天空,衬托着高大的树木,显得格外宁静高远。一个个城墙的垛子,有规则地排列着,就像是站岗的哨兵,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远方,守护着古城人民的幸福安康。高大的城墙掩映在绿叶之间,显得壮重而威严。
城墙根下,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这里是音乐的殿堂,是多才多艺的开封人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各种乐器,齐聚一堂,吹拉弹唱,应有尽有,美妙的音乐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古城墙的幽静。两位老人意气风发,珠联璧合,在共同演奏美妙的曲子《彩云追月》,风格独特,音域宽广,每个音符都那么清晰,活泼欢快,意境优美,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悦耳悦心。动听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双脚像长了粘胶似的,再也不愿意挪动半步。
看样子,两位老人有六十多岁,虽然满头银发,但遮不住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痴迷。这是一个简陋的舞台,道具只有一把手风琴,一支单簧管,一个精致的手拉小音箱。其中一位老者头戴浅绿色的迷彩帽,神态安详,手抚手风琴,黑白琴键在一开一合之间,轻音缭绕,犹如山间的清泉,喷涌而出,奔流不息。另一位老者眼睛戴着墨镜,似乎沉浸在音乐声中,神情专注,心无旁骛。二人配合默契,高高低低,深深浅浅,音符婉转,曲调悠扬,让每一位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聆听。
一曲终了,几位观众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两位民间老艺术家像寻觅到了知音,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二
城墙公园,五步一景,十步一亭,到处美如画卷,让人惊喜不断。
继续前行,一抬头,我看到两棵高大挺拔的桐树,足足有二十多米高,似与城墙相比高。参天的大桐树上,枯木逢春,花儿开得正茂盛,桐花相互簇拥着,随着风儿快乐地荡秋千,一串串“紫色的风铃”挂满了树的枝枝叉叉。一只小麻雀,跃上枝头,喳喳地叫着,那么小巧,身形灵活,有时呆立枝头,静享美妙的春光,有时自由欢快地在树枝间跳跃,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地下落的花瓣,已失去了它淡紫的颜色,但依然香味浓郁,沁人心脾。
桐树下,是一个小亭子,古色古香,玲珑别致,专门供游人休息。人字形的屋顶上落满了花瓣,不经意间,营造出了一种花香满屋的诗画之美。
在这里,我听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豫剧。开封是戏曲之乡,不论老少都喜欢听戏,张嘴就会唱上一曲,唱者心情愉悦,听者眼含微笑。只见一位老人手拿二胡,仿佛手捧心爱的宝贝,他端坐在椅子上,手起手落之间,悠扬的曲子便缓缓地流淌,在时空里盘旋,余音缭绕。唱戏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见我站在桐树下,问我喜欢唱戏不?我说喜欢,但没有开口唱过。她告诉我,她也喜欢唱戏,所以才在退休之后学着唱戏,没想到越唱越喜欢。说着,她让老人拉二胡,自己当场演唱了一曲《西厢记》里红娘的精彩片段。那声音抑扬顿挫,高低回旋,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美感。
看她眼睛灵活,顾盼神飞,手拈兰花指,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分明又回到了她的少女时代。她让我想到了:“岁月不败美人,韶华不负流年。”
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河南开封。豫剧的唱腔以铿锵大气、抑扬有度、生动活泼等著称。豫剧,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真挚情感,如泣如诉,曲调婉转,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咏叹调”。而我对于古典文学的认知,了解历史人物,也是从听豫剧开始的。像《花木兰》《穆桂英挂帅》《诸葛亮吊孝》《桃花庵》等经典戏曲,更是妇孺皆知,让人耳熟能详。豫剧,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是河南人最爱的一道朴实的“家乡美味”。无论走到哪里,一曲豫剧响四方,光听地道的河南话,就让人忍俊不禁,倍感亲切。
戏如人生。豫剧,作为一个剧种,它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以丰富的精神情感,温暖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也许时光会流逝,但,经典将永远流传,长盛不衰。
三
紫藤喜欢攀援,根深深地扎进泥土,枝努力地高处延伸。此时,紫藤花儿正艳,像紫色的槐花,又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串串,一丛丛,挂在长廊的横柱下,形成了一道紫色的“梦幻长廊”。
长廊外,音乐声悄然响起。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手拉手,正迈着简单、轻快的舞步,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舞动。虽然舞姿没有年轻人那么优美,节奏没有那么明快,甚至他们的舞姿也没有什么章法,随心所欲,但,他们身上有一种岁月沉淀的沧桑之美。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朵花只能开一次,享受一次热烈的绽放,唯有珍惜当下,开心生活才最重要。对他们来说,也许这就是平凡的幸福。
我和爱人坐在长廊里,一边悠闲地品尝着刚买来的豌豆黄,一边欣赏他们洒脱的舞姿,眼神里流露的是羡慕和敬重。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却会心地相视一笑,不知道到了他们这个年龄,我们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活得潇洒。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乐趣,年轻人有年轻人活法。生活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苦,生活就是苦丁茶;如果你觉得甜,生活就会甜如蜜;如果你觉得生活可爱,生活哪里都可爱。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只要你喜欢,每一天都可以过得精彩万分。
日子就得细水长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就像长廊离不开紫藤的陪伴,缠缠绕绕,魂牵梦萦。因为陪伴,人生不再孤单;因为陪伴,生活才充满阳光的味道。
四
四月,山楂花开得轰轰烈烈。白色的花瓣,淡黄的花蕊,清新似梨花,淡雅如茉莉,它们更喜欢成堆成群地开。一簇簇山楂花白如雪,舞如蝶,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山楂树下,也是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地方。
有一个家庭特别有意思,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观看。男人为了让孩子玩得高兴,玩起了现在流行的“cosplay”,也就是角色扮演,只见他穿着庞大臃肿的服装,好似一只可爱的胖熊!也许是天太热的缘故,他把小熊的头拿了下来,迈着笨拙的步伐,逗儿子开心。
在城墙公园的空地上,有的孩子穿上溜冰鞋,张开双臂,开心地滑冰;有的孩子在球场里拍皮球,尽管满头大汗,依然玩得不亦乐乎;还有的在场地里比赛骑单车,欢快得像一只只小燕子,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学习之余,孩子们来这里可以欣赏大好春光,也可以尽情地放飞自我,无忧无虑地释放孩童应该有的活泼天性。他们开心的笑声像银铃般,穿过云霄,飞到城墙之上,让古老的城墙也增添了欢乐的生活气息。
古老的城墙,经历朝代的更迭,见证了城市的兴衰,我亲眼目睹了它近三十年整容式的变化,感叹生活的给予和馈赠。它越来越像一座五彩斑斓的大花园,生活在城墙根下的开封人越来越幸福。
此时,那几棵樱花树花开正浓,花与叶相互掩映,花儿含着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人的心都融化了。树下,落花遍地,一条木板小路,曲曲折折,伸向远方,更是为城墙公园增添了美丽的意境。
谁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城墙公园春色依旧,在这里我遇见了最美的春光!我要把一个个镜头收入眼中,刻在记忆的画板上,让春天永驻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