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遇见】合安新道赋(古韵)
巴山蜀水,故郡新都。群山抱立,万壑同矗。
锦城引岷沱而环踞,拓青原以自荣。渝地拢缙云而望明月,鸣铜锣而振中梁。峰峦迭起,山巍巍兮自绝;大江御岸,水澹澹兮冲崖。中敛神秀,富纳人文。仰先贤之名迹,笃汉儒之仪堂。岩岩神州之土,浩浩经史之庄。复论两地之谊,更如一家焉。
川渝自古互通,行路博然。今复添新道,名为合安。
其路建于丁酉之年,历四载春冬,经八时之序,始通辛丑孟夏之际。路起合川草街,领渝遂高速;止潼南崇龛,及成资渝互行。此路所成,民功璀然也。
筑路之史,古之有也。秦修直道,驰兵迅至。汉拓丝绸,往通西南。开蜀道,行山栈,破民之所闭,行世之通明。所修为何?天下苍生计也。
行道方开富庶之路,架桥互通开明之理。况泱泱中华,地不知几博尔。辽阔万里,形状多繁。有群山高峻,如立万仞;有平坦荡途,一望无垠;有丘陵层叠,绵延千里;有水路驳杂,联如蛛网。更有雪山冻土,千年唯小径可通,惶然与世自绝。复有九河之滥,所经处黄土汤汤,都作河源之基。筑路之业,各有其困。然工者誓有挪王屋太行之志,拓运输之道,辅筑学之才。遇山开山,临水行桥。尝古人之所不能,创今时未有之业。
骏山高俯,爆精石以行隧;水龙湍然,立天柱以飞桥。凿犬牙之石,履道之不平。裹林木之秀,妆两景自然。其道浩浩,化形融物,如仿天工之力。此之为何?匠心所至尔。
合安之道,复通两地。牵江北而结双流,航者从速。辅网路而缮新图,通达八方。互便交通,此为一也;潼南柠果之都,此道所至,兴林檬之业。沿途陈抟故里,古镇双江相排。兼有文胜多景,游赏得娱。助力发展,此为二也。此道既促果业,又助文旅,为民生计也。所居何功?筑路人功泽甚伟尔。
辞曰:千嶂层叠起,一路自此开。不辞愚公志,誓报家国来。
辛丑孟夏,敬撰。
【编者按】一篇文白相间的摹古赋体作品。古韵采用古体赋的形式,描叙了川渝古往今来的道路史,吟咏了历史与今天,赞美了古今川渝人励精图治,顺应和利用自然条件,筑路修道的开拓精神、发展精神、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意义。古韵采用赋的一般形式,讲究对句、对仗,语言跌宕起伏,大气磅礴,壮景寥廓,抒情恢弘,具有一定的思想格局。古韵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形象生动感人。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沙漠孤月清】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2-05-01 08:24:36
欣赏文友古韵作品,状景抒情,格局弘大,气势壮观。期待新作。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5-02 13:10:17
欣赏老师古韵作品,足见老师古文功底深厚,学习拜读了!
3 楼 文友:海宁 2022-05-02 17:56:53
大气磅礴,韵律唯美,文采斐然。欣赏老师好诗!
4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2-05-02 18:04:57
老师用古韵的形式,书写开通川渝新道,构建交通、文化、经济枢纽,意义非凡。文学底蕴深厚,欣赏点赞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5 楼 文友:静净 2022-05-02 19:48:26
“熟读唐诗三百首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足见作者的古文功底,欣赏点赞!
6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05-02 21:58:17
好才华啊,有《滕王阁序》的味道,欣赏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