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拾趣年少时光(散文)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儿让人难忘,特别是那些年少时代的趣事,虽一去不返了,但每每想起,总会洋溢着一阵欣喜与自豪。
一
养蚕,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来说,有很大探奇的吸引力。
“卖蚕了!卖蚕了……都来看看……”几个高年级的同学趁我们下课还没走出教室,就挤进我们班,拿出自己养大的蚕,展示着,而他们卖的蚕是蚕宝宝。那些大蚕白白胖胖的,有四五厘米长,蠕动着,对着桑叶大快朵颐,一会儿,半片桑叶就消失了。我们围成一圈,好奇地看着,有的还试着拿起来仔细看,并高举起来炫耀一下。能把蚕养那么大,真令人羡慕。而女生们都扭着脸,不愿看。我也想试着把几只蚕从小养到大,这该是多么自豪的事儿!
接下来的几天,因养蚕的兴趣被激起,男同学们纷纷掏钱买蚕,简直一蚕难求,而买不到的同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谁买了蚕还会附送几片大的桑叶,也不知从哪里的大桑树上采到的?
我终于抵不住吸引,高价买了六只,小小的,如同黑芝麻粒,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纸盒里。我心情激动地看看属于我的几只灰色幼蚕,它们蠕动着,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我拿回家,偷偷放好,我要把它们养成白白胖胖的大蚕。我的课下生活,从简单开始向幸福出发,我像父母对待我们一样热情地对待蚕宝宝,给它们找最嫩的桑叶吃,可桑叶难觅。
下课了,放学了,我四处去找桑叶,也到那些很少有人去过、甚至有蛇出没的树林去找。我们村子附近十里八乡的没有喂蚕的,也没有桑树林,偶尔在河堤或别人家的院墙外边找到一株膝盖高的小桑苗,就摘下两片叶子,高高兴兴拿回家,用剪刀剪碎,放进小纸盒里,然后,仔细地看它们吃桑叶。有时看到那些像桑叶的树叶,真盼望它们就是桑叶。那次下午,微风乍起,沐浴着树枝高的阳光,我沿着村北的路一直寻找,田野里充满宁静与惬意。走出去七八里路,快到山脚下,直到天黑也没发现桑树,而黑色的大山如条条巨蟒让人生畏。我隐隐听见母亲的寻喊声才回头匆匆往家赶。而我还是担心我的小蚕,没寻到桑叶肯定会饿坏了它们。那夜入梦,我梦见它们长大了,摇头晃脑,快乐地吃着整片桑叶,我兴奋地看着它们……
没过几天,我再也找不到桑叶了。回家一看,盒子里的桑叶已干了,蚕宝宝也已不再动弹,我失望地站着,等待奇迹的发生,希望它们能活过来。但,奇迹没有发生,为此我伤心了好几天。后来,每碰到桑树,我就想起养过的蚕宝宝。
回想当年,看似养的是蚕,其实就是兴趣。
凡事有兴趣,生活才有动力,才有奔头!
二
糖精,放进水里两粒就很甜,如喝了蜜,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那些年,水果少,饮料少。夏天,艳阳高照,坐在教室的我们也是汗水直流。为解渴,我们就用酒瓶子灌满水,拿到学校解渴。不知是谁的瓶子里放进了糖精,大家纷纷品尝。
“真甜!”同学们纷纷带着羡慕的眼光瞧着。
“卖糖精了!卖糖精了……”倒卖糖精的几个高年级的同学快速挤进我们的教室,“一分钱两个大粒,小粒三个。”尝过了甜头的我们纷纷大方地掏出攒了许久的一分、二分的钱。
倒卖糖精的还是那几个人高年级卖蚕的同学。他们一下课,就往低年级班里跑,趁空赶紧卖几包。心无城府的小学生往往经不住诱惑,而手里又没太多的钱,于是就花一分、二分的钱解解馋。而那些大班的同学对售卖点相对保密,从不说自己是从哪儿买的,因此我们这些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
后来,不知是谁知道了卖糖精的地方。于是,我们把攒了许久的一分、二分的钱拿出来,趟过鱼翔浅底的穆河水,一起去西穆河村的一个代销点买糖精。一毛五一大包,足足有六七十粒!想想,那些倒卖糖精的高年级同学真是赚大发了。
买了糖精的我们赶紧回家,罐上一瓶水,把两粒最大的糖精放进去,使劲地摇晃一番,直到看不见糖精,美美地喝起来。因为有了甜味的加持,一瓶水几口就喝光了……
担心父亲看见,我会把糖精包好藏起来。
有糖精的日子,一天天地快乐过去,我们一天天地快乐成长。
长大后方知,糖精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糖和糖精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二者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它们都带有吸引人的甜味。若人体大量摄入糖精会引起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所以要少食用或不食用。
如今,每当看到饮料,就想起年少时喝的糖精水,每每口中还会泛起丝丝的甜味,那是它在艰苦岁月里丰富了我们的味觉,带给我们渴望与追求……
三
洋火枪就是火柴枪,对年少的我们所产生的吸引力,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谁拥有一把火柴枪,我们就崇拜谁。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它是哪位神人发明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缺少玩具的的年代,能拥有一把“啪、啪”打响的洋火枪,无疑是那时我们所能奢望的最大财富。一把洋火枪,特别是自己制作的洋火枪,那绝对是个人实力的体现,这不仅能证明无比的强大,还内心澎湃,充满自豪。同桌董吉广就常拿一把火柴枪,在我眼前晃,直让我满是嫉妒羡慕恨,这比看着别人吃美味的花生还要眼馋呢!在教室里,自然是不敢开枪,生怕老师听见被没收去,最多的是显摆一下。而在放学的路上,“啪、啪”声不断响起,让那些没枪的人唏嘘不止。
一把洋火枪,把淘汰的自行车轮配件和链条都利用上了。可惜是家中缺这少那,不是没适合的粗铁丝,就是少链条。自己家买的自行车晚,还没有淘汰,没有可以利用的链条,真可惜。同学们的洋火枪,大多在他们哥哥的帮助下制作完成的。同学司志强用锉刀很费力地锉着链条帽,直到能砸进链扣,枪头最终成功。我也算服了,没有这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会成功的!
我对枪痴迷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学路上有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好撵人,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无论你手里拿着玉米秸秆还是木棍子,它都照撵不舍。这可难为住人了,尤其是个子不高、胆子不大的我,那只大公鸡奉行“敌退我追、敌进我进、敌不动我不动”的战法,气得我无可奈何。于是,我就渴望有一把枪,为自己壮胆。
等待自己也有条件了,我就开始了自己的制枪计划。其他的配件好做,枪头是制作的重点和难点,难就难在锉链条帽上,锉得太粗,砸不进链扣里;太细,就没法用了。所以,这是个细活,功夫活。不过还好,枪头做完,其他的配件也很快完成了。就这样,一把标准的火柴枪基本完工了。
等到枪做成了,没想到这阵风就要刮过了。因为是自己制作的,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自己就觉得特别好看,如同大人们“媳妇看着别人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的心态一样。我觉得这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不是比别人更强,而是在自己努力之后,证明自己也行!那一日,当我携枪而行时,那只经常撵我的大公鸡却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如同没有了敌人的斗士,让我遗憾许久。
大约初二,这阵制枪的风就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也许是我们长大了,该面对现实,该思考自己的前途了。我们都坦然,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人总是要长大的,这是成长的一个过程。
光阴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孩子们眺望远方,而我们思念故乡,回望过去,捡拾着时光里的乐趣,不断温暖着身心和人生之路。流年里,有我们的年少无忧无虑的光阴和有限的人生共同演绎着生命的喜怒哀乐。虽说时光老去,但记忆清晰,那份美好依然牵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