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山塆蓬窟放歌声(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山塆蓬窟放歌声(散文)


作者:白玄 秀才,152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53发表时间:2022-05-13 05:08:37

【东篱】山塆蓬窟放歌声(散文) 快乐,不是生活的赐予,而是心的领悟。幸福,不是别人的馈赠,而是心的淡然。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悲伤可以自行料理;然而快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分享才行。”少年时,去远山砍柴,有人在山塆蓬窟放声唱山歌,那份旷达的快乐,至今难忘。
  
   一
   初听歌声,莫名惊诧。这大山里怎么会有歌声?
   十二岁那年,我跟宽叔第一次去到四五十里路外的岩门山砍柴枝,既高兴,又紧张,一切听宽叔安排。晚上,鸡头啼(约晚上一点钟),我系上拦腰、刀鞘,穿上草鞋,戴上箬笠,拿起冲担、棒柱、绳索等,和宽叔一起点着火把出发。我们专心走路,潜行静默,忌讳喧闹,不说忌讳话和不吉利之语,甚至连“酒、肉、血、摔、死、割、砍”等字及谐音字都不能说,因为去大山干活,危险重重,忌讳多多,只求平安如意。
   过了几个村后,天才慢慢明亮起来。凉风习习,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偶露山尖,恰似仙境。走在山路上,露水很大,草鞋都弄湿了,似乎腾云驾雾,犹如神仙。我好奇地翘着头东看西瞧。宽叔提醒:“不要头翘起来水牛牯似的,看路,路外是岩漈头,万丈深谷!有雾你看不到。”我把放下的心提起来,小心谨慎地走着。穿亭过桥,爬山涉水,经塆绕岗,走四五十里路,经过好几个村,才能到达岩门村,穿过矴步齿,走向四方坑、三板桥一带可以自由砍的山林。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熟了,山路任我行,世界我来闯,从未有过的豪迈,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孙行者。
   山里的雾气慢慢翻腾退去。我们放下冲担等东西,把饭包挂在树枝上,就上山砍柴。哇!这里山高崖峭,清溪环绕,树高林密,鲜花盛开,鸟语盈耳,人迹罕至,空气清新,是鸟的天堂,鱼的乐园。山因有水的滋润而变得更加翠绿,水因有山的庇护而变得更加清柔。很少看到屋舍,近乎原始森林。前面有砍柴的声音传来,有人比我们还早。真是“春山漠漠淡烟横,阴壑丁丁伐木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遇到有本村和邻村熟悉的人打个招呼,继续往山上走。突然,对面山传来有人唱山歌:“第一劝郎要学勤,陆(陆续积累,俭用剩下)起钱财讨(娶)起亲(老婆)。有钱讨个红花女,冇钱讨个二(没,冇或二嫁)汉亲。二汉亲啊二汉亲,头痛冷热二靠身……”哦,砍柴这么累,谁还有精力唱歌?莫非山上住着神仙?声音洪亮,唱得山响。宽叔说:“不是神仙,是莲头村的大力郑、山歌郑,你认识的。一般人挑柴一百多斤,他可挑三百斤左右,而且整天山歌哦哦的,笑吟吟的。他是业余樵夫,农闲时干一下。人高马大的,浓眉大眼的,经常挑柴到我们村或东坑村卖的。”是的,他很乐观,我认识,但他不一定认识我。
  
   二
   山歌飘来,邂逅山歌郑,见了庐山真面目。
   一天,我们几个小孩刚从大山上把柴枝溜下山来,把柴枝捆好冲挑完毕,准备吃午饭。山塆蓬窟又响起了山歌:“山歌好听口难开,林檎好吃树难栽……”洪亮的歌声响彻山谷,在山林间悠扬回荡。我们知道是山歌郑下山来了。我们在溪畔路边相遇,只见他伴着歌声一大担柴枝一阵风似地飘了过来,把柴担靠在路边。头戴箬笠,身穿背心短裤,腰系拦腰布,人高马大,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眼睛炯炯有神,手腿胸肌一股一股的,恰似健美教练,浑身散发出力量。他拿下箬笠扇风凉一下,就拿下饭包吃饭。我的天呀,他的饭包竟然是一大包,我们一家人一天都吃不完,他饭量这么大,难怪力气这么大!要是在古代,肯定是一员叱咤风云大名鼎鼎的武将,只可惜他生错了时代,荣华富贵与他无缘。
   通过和他交谈得知,他是莲头村的,我们是富岙桥村的,只隔一个双坑村,属于同一个公社的。他有两个姐姐,男孩就他一根独苗。不然早就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当兵去了,幸亏是独苗,才有幸活下来。他地方上那些被抓壮丁的一个也没有活着回来,死在外面了。与他们比,他说已是够幸福够幸运,该知足了,为什么不快乐地地活着呢?他父亲脚摔断,失去劳动能力。全家十几口人全靠他养活。他是业余樵夫,农闲时才来挑柴枝卖掉补给家用。他没有文化,只靠蛮力劳动艰难地维持全家的生活。他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蜘蛛精和老虎精的故事,听得我们入迷。他劝我们有机会一定要读书,做“睁眼瞎”真的很苦,他说他如果有文化,早就是工作同志吃皇粮了。一次,公社领导叫他去瑞安开会,可因没有文化不识字,会议精神记录不了,回来无法传达,就放弃了提干的机会。机会给他,他也干不了,这就是没有文化的命苦啊!只能怨自己的宿命。
   他总是很乐观,整天笑吟吟的,我问他:“挑柴这么苦这么累,您为什么还唱山歌?”
   他说:“一个人寂寞无聊的时候,唱唱山歌,可以忘记饥渴,忘记疲劳,忘记烦恼,还可以为劳动添力呢!”
   “哦,有这么多好处,能不能教教我们唱山歌?”
   “可以啊,只要你们肯学,这不是很简单的嘛!我可以马上教你们唱,只是我也唱得不好。”
   树林里山蚊子很多,个个被咬得痒痒的,手腿被咬的地方还一块一块地肿起来,他拿出清凉油给我们涂抹。他叫我们到溪滩边,说是风大的地方没有蚊子。我们来到溪滩边石头上,他就扯开喉咙唱《十二生肖歌》:“正月寅生是肖虎喽,生儿哺子在林中。口宽血盘牙齿尖哦,上山落岭快如风。二月卯生是肖兔喽,卯兔出世眼不亮。莫讲卯兔无出息哦,兔毛扎笔做文章……”我们很认真地一段一段跟唱,山歌响彻了整个山谷,惊飞了溪边树上的鸟儿,溪畔的花儿也绽开了笑脸。
   突然,“扑通”一声,华唱歌时一用力,得意忘形,没站稳,掉进水里了,真是乐极生悲!山歌郑情急之下急忙下水救人,哪知山歌郑是“旱鸭子”,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一个趔趄滑到水深处,直扑腾。我们见势不妙,急忙下水把山歌郑拖上来。想救人反而要被人救。山歌郑不知道我们都会游泳,就他不会游泳。其实,华掉水里自己会游出来的,根本淹不死。有惊无险,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唱着刚学会的山歌,挑着柴担往回走。山歌郑也唱得更欢了。山歌郑挑得很快,我们挑一段路就要短暂歇力,他把柴担换到另一只肩膀继续往前挑。不一会儿,就不见踪影。忽然,他又折回来,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山歌郑叔叔,您折回来干什么?”他说:“我后面还有一担柴。”我的天呀,他竟然挑两担柴,来来回回,不是要走双倍的路?一担三百斤,两担六百斤,难怪别人叫他“大力郑”。一般大人一天只挑一百多斤,我们小孩只挑七八十斤。他竟然挑六百多斤!大力郑、山歌郑,真是名不虚传啊!奇人,奇人!不一会儿,他的柴担随山歌又飘到我们前面了。他一会儿在我们前面,一会儿在我们后面。当我们轻松地到达莲头亭时,他两担柴都挑到莲头亭了。今天,我们总算见到了庐山真面目,也见证了他的传说是真的。更是切身体验到山歌郑说的“唱山歌可以忘记疲劳,为劳动添力”。莲头亭又飘出了我们齐唱的山歌,白云为我们驻足欣赏,山风为我们吹汗减热,鲜花为我们绽放笑脸,蜂蝶为我们起舞助兴,山泉为我们叮咚伴奏,山塆蓬窟歌声嘹亮,久久回荡山谷天际。
  
   三
   危难之处显身手,方见英雄本色。
   大山里夏季的天气,像川剧里的“变脸”,说变就变,刚刚太阳似火,晴空万里,白云悠悠,瞬间,伸手不见五指,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把我们浇成“落汤鸡”。山体喝饱了水之后,多余的水就迫不及待流向西坑溪。溪水立马上涨,滚滚而去。有句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这夏季的天气也真是小人一个,阴阳不定,变化无常。这山溪的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天,当我们吹着山风打着哆嗦挑着柴担到达岩门矴步齿的时候,溪水已漫过矴步齿,不要说挑柴过去,就是空手也不敢走过去。据说,过去有人走到一半矴步齿就被突然涌到的溪水冲走淹死。我们胆颤心惊,不敢迈步,心急如焚,只能耐心等待溪水慢慢退去。
   突然,后面山塆飘来了山歌郑的《插田歌》:“春风一吹暖洋洋,插田能手落田垟。秧苗落泥稻根发,秋里定有稻谷香……”我们欣喜若狂,大呼有救了!他靠稳自己的柴担,看看溪水漫过矴步齿的情况,镇定自若地说:“你们别怕,在这等会儿,看溪水涨退情况再走不迟。我先把你们的柴担弄过去,再把你们人渡过去。”只见他两只手各举一担柴,像木偶人悠然飘过去,又悠然飘过来,再过去再回来。第三趟竟然一只手举柴担,一只手搂腰抱一个小孩过矴步齿,像卓别林登登登穿过矴步齿,那样子真是滑稽透了!再回来各手各搂腰抱一个孩子像抱小猪似地轻松过去。把我们都抱过去了,他才舒了口气,回来挑他自己的柴担。我们知道他不会游泳,是冒着很大风险帮我们的。我们对他肃然起敬。然后我们唱着山歌挑着柴担往家走。
   在我们到大山挑柴的生涯中,在危难时刻,山歌郑曾多次帮我们脱险。他用智慧帮我们度过矴步齿的情景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在我们小孩心中就是一位英雄,临危不惧,义气帮人。
   山塆蓬窟放歌声的是谁?是山歌郑,也是我们。他的勤劳、乐观、坚毅、助人、厚道,面对艰难困苦,用自信用智慧战胜一切,用山歌自我释放,自我疗伤,也熏染了我们,让我们砥砺前行。他是别人眼中的山歌郑、大力郑,是我们眼中的英雄、神人、快乐王子。他虽然没有登过演艺舞台,但他时时刻刻在生活的舞台上给人带来快乐、让人绽开笑脸。他分享了他用智慧凝聚的快乐,让行云止步,青山静默,树枝鼓掌,流水伴奏、百鸟聆听、蜂蝶起舞……
   他粗犷、浑厚、洪亮、悠扬的歌声和着我们的童音在山塆蓬窟时常响起,震撼山川,也在我们脑中时常响起,震撼心魄!那山塆蓬窟放歌声的岁月,妖娆了我们少年的樵夫生活,留下了记忆中快乐的音符,成为我们人生路上勇往直前的冲劲!
   山歌悠悠,白云悠悠,山塆悠悠,我们的心绪也悠悠……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白玄写于2022年5月9日
  
  

共 38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作者在十二岁那年夜半与宽叔去五十里开外砍柴,意外听到山中传来歌声。砍柴这么累,谁还有精力唱歌?而且声音洪亮,唱的山响。宽叔告诉我是莲头村的大力郑又叫山歌郑,一般人挑一百多斤,他要挑三百多斤,而且来回两趟,山歌郑高大魁梧,力气很大,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也没读多少书,靠卖苦力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可他为人乐观开朗,助人为乐,给大伙讲故事,并教大家唱山歌。唱山歌时一小伙伴得意忘形,没站稳,掉进了水里。这一群人当中我们都会游泳,唯独山歌郑是旱鸭子,他却忘记了自己不会游泳,本能地跳进水里救人。大山里夏季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晴空万里,转眼大雨倾盆,溪水漫涨,漫过了矴步桥。不要说挑柴过去,就是空手也不敢过去。可唱着山歌的山歌郑来了,他把大伙的柴一担一担挑到对岸,又把大伙一个一个地抱过去。大伙都知道他不会游泳,是冒着很大风险帮助大家的。我们在大山挑柴的生涯中,在危险时刻,总是山歌郑帮我们脱险。他是我们小孩心中的英雄。本文作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画卷中捕捉有文学意义的真实事件,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采用真实的表达形式,完成灵动深邃的文学创作。文章语言优美,绘就了一幅空灵幽美的山野图,塑造了一位乐观开朗、纯朴善良的山里汉子形象。文中多处引用山歌,充满了想像与韵律之美,字里行间充满了辛酸艰苦,又充满了童真童趣和欢声笑语,读来给人向上的力量,不失为一篇佳作。好文,推荐品读。问侯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5-13 05:22:35
  文章人物塑造丰满,有血有肉,场景描写生动,令人读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好友,推荐品读。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3 09:28:37
  感谢李湘莉老师精心解读拙作,写出精彩按语推荐发表!您的按语和留评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您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枫桦        2022-05-13 05:23:24
  站在山巅纵情歌唱,生活就需要这种豪情,就需要这种豪迈!我没有遇到给这种放声歌唱,却能感受这份激情。人生需要这样的释放,山歌郑仿佛就是山里人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3 09:32:47
  感谢枫桦老师到访留墨鼓励!在艰苦岁月里不被生活压倒,仍然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是山里人豪爽性格的体现,我们常说的“讨饭乐”,是一群半升米煮硬饭的人。遥祝夏祺如意,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5-13 06:01:31
  大力士山歌郑,是一位勤劳善良乐观的热心肠,振响山谷的歌声给大山里砍柴挑柴的人无穷力量和勇气,伴“我”度过无数美好的童年时光。好文章,画面感很强,读者如身临其境,仿佛在险要的山路晃荡着身体,又仿佛有高亢的山歌传来。好文章,向老师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3 09:37:06
  感谢红花草老师到访留墨鼓励!正如老师说的,震响山谷的山歌,给砍柴挑柴人以勇气和力量,度过少年那苦涩的时光,所有印象深刻,永久难忘。遥祝老师夏祺如意,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5-13 06:53:32
  散文写的特别优美 ,人物形象饱满 那些艰苦岁月的故事 ,如此动人 。上个穿越了时空 回荡在大山里,也回荡整个人生记忆里。
回复4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3 09:38:55
  感谢鸿雁南飞老师到访留墨鼓励!向您学习,多多思考,多多实践,遥祝夏祺如意,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5-13 08:14:34
  一支山歌,一段难忘的岁月。生活的激情和诗意,只有在充满浪漫的人那里才会勃发。文章描写细腻,读之可感,如入其境。山歌是南方一直到云贵一带的文化,据说孩子生出来就会哼几句,不知真假,看来与基因有关,他们的基因里就有看来的种子。歌声还是生活的一部分,割裂了,生活就失去了色彩和灵魂。这些意思在白玄老师的文章里都有表达,很好!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3 09:50:22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拙作雅评鼓励!我们这里少数民族畲族几乎都会唱歌,男女对唱情歌,节日或晚上没有事时也学唱歌,我们汉族会唱山歌的人就少,一个村庄也就几个人会唱。平时在山上听到都是妇女唱歌,男人会唱山歌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山歌郑会唱,和劳动号子相似,有时他会即景胡编乱唱,逗笑了大家,给紧张的劳动放松一下,有他的地方就有笑声,真是服了他!遥祝老师夏祺如意,创编快乐!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5-13 10:48:50
  一首山歌,唱出了山里人的激情与豪迈,也唱出了一份无忧与快乐的心情,给曾经苦难的岁月留下了一份美好的记忆。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灵动,场景描写细腻生动,人物刻画鲜活,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白玄老师,遥祝夏日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3 10:54:36
  感谢琳达如菊老师到访美评鼓励!遥祝夏祺如意,创编快乐!
7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2-05-13 16:17:08
  《山塆蓬窟放歌声》一文写人叙事。文中人物鲜活,有血有肉。山歌郑人高马大,勤劳淳朴,乐观豁达。既有心酸也有欢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歌声里、文字中呈现。文章描写细腻,画面感强,给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7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5 17:09:11
  感谢静虚散人老师到访留墨鼓励!遥祝夏祺如意,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5-13 20:44:51
  山歌郑,一位大力士,一位土生土长的山间歌手!他力大无穷,他乐于助人,他豪迈豁达,他敢于担当。由于没有文化,他与提干无缘;由于不识字,他只能靠山吃山,但他足够有男子汉的气魄,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天气的突变在他眼里如同“走泥丸”,他挑那么重的柴还健步如飞,他毫不犹豫扑入水中救同伴,却忘了自己不会游泳,尽管如此,他义无反顾救人又被人救的故事依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他的善良率性让这个世界变得深情可依。好文,一位朴实真诚善良的山里歌者的形象被作者刻画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赞,问候白玄老师创作愉快,谨颂夏祺万安!
回复8 楼        文友:白玄        2022-05-15 17:12:54
  感谢罗莲香老师精心解读雅评,是对我极大的鼓励!遥祝夏祺如意,创编快乐!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