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江山缘(小说)
一
“妈,别的事都好说,但这事我不答应,你以后也不用再提了。我还有事,得先走了。”李栋梁说完就走,关门的时候声音很大。
儿子的话让李春梅心痛不已,可她又能把儿子怎么样呢?她清楚儿子的性格,要是逼问得紧了,说不定真能做出什么她意想不到的事来。但她又不想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急切间也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
“咚咚咚”,有人敲门。
李春梅开门一看是王新喜,于是对他说:“你以后别来了。”
“看样子是栋梁不同意。我能理解,也能预料到,但咱们的事,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王新喜说。
“不放弃,又能如何?你是没看见,刚才栋梁的态度有多坚决,情绪有多偏激。”
“办法肯定有,容我进屋想想。”
“坐,有啥办法快说吧。”
王新喜问了经过后,想了想说:“照你说的情况看,栋梁应该是碰到烦心事了,心情不好,才会反应那么激烈偏激。你可以从侧面问一问,看看问题出在哪里,知道根源在哪,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那我晚上打电话问问儿媳妇。”
“你就说,你想他们了,让他们一家人都回来,然后仔细观察。”
“我也怪想我那宝贝孙子的,都半个多月没见他了,不知道是胖了还是瘦了,光在电话里听声,听得我心里怪想念的。”
“问题总会解决的,你也不要太过焦虑。”
“但愿如此吧,但愿如此吧。”
王新喜是市一中的退休老师,教了一辈子语文。李春梅是市三中的退休老师,教了一辈子数学。他们是同龄人,是退休后在市文联组织的户外朗读活动上认识的。两人可以说是同病相怜,都是刚退休没多久,老伴却突然间撒手人寰。得知他们俩的具体情况后,有着“月下老人”美称的市文联秘书长就开始忙活着为他们牵线搭桥。
秘书长之所以对两人的事如此上心,是因为他在江山文学网创办了社团,王新喜便是社团的八大创始人之一,而李春梅则是因为王新喜而进入江山,而且一来就一鸣惊人,作品接连被定为精品文章,不久前还有一篇小说成了比精品文章更好的绝品。秘书长因此把两人视为社团两大支柱,是发自内心的想要促成这件好事。李春梅和王新喜也都明白秘书长的一番好意,也明白此事若成,将给两人的儿女减轻不少负担。但让二人没想到的是,李春梅的儿子李栋梁却是这个态度。
二
周五晚上,李栋梁带着老婆孩子回家看望李春梅。
饭桌上,李春梅不断给孙子李乐彤碗里夹菜。
“宝贝多吃点,看看你都瘦成啥样了。”
李乐彤打了一个饱嗝,说:“奶奶,我都吃撑了。”
李栋梁跟乐彤说:“我和你妈去办点事,你就和奶奶待在家里吧,待我们忙完了就过来接你。还有啊,你那作文得下功夫。”
李春梅追问:“孩子作文怎么啦?快说。”
乐彤低着小脑袋说:“奶奶,我不会写作文,时常是班里倒数。”
“怎么没人给我说?我是干啥的你们忘了?”李春梅有点生气了。
“你又不是教语文的。”李栋梁说。
听了这话,李春梅念头一动,计上心来。
“难怪你最近心情不好,弄了半天是这个事啊。交给我吧,我有办法。我是数学老师不假,但我也认识语文老师啊。咱们市三中有名气的语文老师多着呢。”
“我怎么忘了这茬呢。妈,乐彤的作文就有劳你费心了。”
“你们去忙你们的吧,让孩子和我住两天,我保证能让乐彤写出好作文。我的孙子,怎么可能不会写作文呢。乐彤,咱不着急,慢慢来,你肯定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等李栋梁夫妻二人走了之后,李春梅问乐彤:“宝贝,奶奶做饭好吃不好吃?”
“当然好吃,比我妈做得好吃。”
“和奶奶在一块,高兴不高兴?”
“高兴,他们都不搭理我,成天在忙活。”
“那,奶奶让你帮个忙,你愿意不愿意呢?”
“我愿意,我当然愿意。”
“要说话算话,咱们拉钩。”
“好,咱们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三
“妈,乐彤的作文竟然及格啦,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当然有办法啦,你要相信我。”
“那是这样,每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准时送孩子去你那里。”
“行,没问题。”
挂了电话,李春梅对王新喜说:“接下来,还得辛苦你忙活一阵子。孩子的作文,就拜托你这位老把式了。”
王新喜笑道:“明明你就可以辅导,还找我干啥?”
“孩子作文这件事,必须是你的功劳。否则,咱们这事难。”
“那我就继续努力,争取让孩子的作文成绩更上一层楼。”
“那你得继续加油,孩子的写作水平目前提高了一些,但还差得老远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孩子是不得要领,看别人成绩比他好有些自卑。他爸妈又都忙着顾上他,幸亏还有你这个奶奶。”
“谁说不是呢?对了,我有个想法要和你商量。”
“你说。”
“我想把孩子写的作文,发表在江山文学萌芽社团。”
“当然可以了,这是孩子进步最直接的见证。他来写,你来发表。”
“还有你这狗头军师呢,是你在辅导呢。”
“让孩子也看看萌芽社团的其它文章,同龄孩子的最好。”
“我也是那么想的。”
四
三个月过去了,李乐彤的作文越来越好,语文老师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成绩好了,乐彤也变得自信开朗了。儿子成绩好,李栋梁别提有多么高兴了。想起之前在母亲面前说了很多气话,他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凑巧今天是母亲节,他就到商场买了一对翡翠手镯,一方面感谢母亲,另外也有向她赔礼道歉的意思。
此时,李春梅和王新喜正欢欢喜喜地聊着社团、聊着江山,还有李春梅最近刚刚发表的新的一篇获得绝品的小说。
“我就说嘛,你肯定还能写出绝品。”
“啥嘛。运气,运气好而已。”
“我怎么没有那个好运气呢?我想绝品都想得差点发疯了。”
“这个,不可过于执念啊。”
“道理我当然明白了,可谁不知道,你是我领进门的,可我这前浪啊。”
“你这前浪被我这后浪拍在了沙滩上。”
“可不是嘛。”
李栋梁跑上了楼,想给母亲一个惊喜。可当他打开门时,好心情转瞬间没了。
王新喜正想调侃几句,见李栋梁回来了,马上转换了语气。
“栋梁回来了,我家里还有点事,得先走了。”
李春梅见儿子回来了,忙上前招呼:“今天怎么过来这么早啊?”
李栋梁是有点烦王新喜,但也不至于见面不打招呼,就勉强打着招呼说:“王叔好啊,最近怎么样,身体好着吧?”
“感谢记挂,叔好着呢,好着呢。”
李栋梁从口袋里掏出翡翠手镯。
“妈,母亲节快乐!”
“买这干啥?乱花钱。”李春梅笑着接住。
“我去看看孩子。”李栋梁去了卧室。
王新喜压低嗓音道:“我走了,改天再来。”
“你在干嘛!”听声音是李栋梁在卧室发火。
李春梅赶紧过去问:“莫名其妙的发啥火呢?”
李栋梁气哼哼的:“妈,你怎么能让孩子上网呢?”
王新喜想走来着,想了想,决定先不走,就站在原地竖起耳朵听。
李春梅说:“你看清楚,孩子在干嘛?”
李栋梁凑到跟前,顿时惊呆了:“这?”
李乐彤黑着小脸:“不鼓励我就算了,进了门,不管青红皂白就吼,算个啥嘛,我跟奶奶最近别提多辛苦啦。哼!还有王爷爷,诚心诚意地给我辅导作文,你连个感激话都没有,我都替你脸红。”
李栋梁问:“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是我请了你王叔来给孩子辅导作文,你王叔是市一中的名师,也是江山文学网的大腕,时常在文学网站、文联办讲座呢。至于过程,你问孩子吧,我不多说。”
李栋梁的目光转向了儿子。
李乐彤哼了一声说:“王爷爷讲得可认真、可仔细了,害怕我听不懂,一个知识点,要反反复复地讲好几遍,直到我弄懂为止。他从素材选择、写作架构、句子构造、文笔思路等方面,给我讲了很多很多。你是不知道,我这三个月,过得多么的辛苦,又多么的有意义。你不感谢人家就算了,还拉个臭脸给谁看呢。他还鼓励我在江山文学网的萌芽社团发表文章呢。你是不知道,我最早是很担心的,生怕被退稿,被旁人说得一无是处。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我,我才有了勇气发表了我的文章,结果呢,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那里的老师和他一样,都是和蔼可亲的,给我加油、给我鼓劲。有社团老师的鼓励,有王爷爷的指导,还有奶奶的关心,我的写作水平才慢慢提高了。”
“妈,这些你怎么不给我说啊。还有王叔,我以后见了哪有脸问人家呢,我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李栋梁说。
话说到那个份上,王新喜急忙过来解围。
“栋梁啊,你妈妈是在为你分忧啊。她早就看出来你有心事,想着该怎么帮你解决。”
李乐彤插了一句:“越大越不懂事啊。”
李春梅倒被逗笑了,点着乐彤的鼻子说:“就好像你很懂事似的。”
李乐彤握着小拳头说:“我比爸爸懂事。”
李栋梁满脸歉意,不好意思地说:“是,是,咱家乐彤比我懂事。”
五
这天,李栋梁在公司正忙活着,手机突然就响了,接了电话,他火速赶往市中心医院。
李春梅躺在病床上,王新喜在一旁精心照料着。
“手术伤口疼不?”
李春梅摇摇头。
“浑身上下有哪里难受不?”
李春梅摇摇头。
“想吃啥?我回家去做。”
李春梅摇摇头。
“哦,我知道,你是想儿子和孙子了。”
李春梅有气无力地说:“你歇会儿。”
“我不累,又没干啥累活,我有的是劲。”
瞧着眼前的那一幕,李栋梁的眼眶不知不觉间红了。
王新喜扭头瞧见李栋梁,忙说:“栋梁来了,快坐。”
李栋梁鞠躬致歉道:“王叔,以前的事是我不对,我错了。”
“孩子,你没有错,你对着呢。”
“不。我应该换位思考,多替我妈着想的,不该只想着自己。”
“你能那么想,便是你妈妈的好孩子。”
“叔,我妈以后就劳烦您费心啦。”李栋梁再次鞠躬。
李春梅啥也没说,眼角涌出了两滴热泪。
王新喜紧紧握着李栋梁的手说:“你放心,叔一定尽心尽力。”
“对了,有件事我想好了。妈,等你出院了,就搬来和我们一块住。还有王叔,大家伙住在一块,彼此有个照应。”
王新喜笑了笑:“你是好孩子,能那么想,我和你妈很高兴。但是我们不能去,去了等于是给你们添麻烦。我们能照顾好我们自个,而且我们有‘江山’,有我们的‘社团’。”
“江山?社团?”那些话听得李栋梁有些懵懂。
“江山是国内十大著名传统文学网站之一的江山文学网,社团是江山文学网的所有社团。奶奶、王爷爷还有我,都是江山文学网的一员,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李乐彤满心欢喜地解释道。
乐彤的话让李春梅和王新喜老怀大慰。回想起两人因江山文学而相识、相知、相爱的过往,不由得四目相对,无声胜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