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病从口入”新说(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病从口入”新说(随笔)


作者:野山梅 童生,7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03发表时间:2022-05-15 15:13:49

“病从口入” 出自晋朝著名文学家,辞赋家傅玄的《口铭》,意思是人体的疾病大多是由食物传染引起的。提醒人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傅玄的《口铭》里的原话有这样一些:“情莫多妄,口莫多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存亡之机,开阖之术”等等都是具有警示性的名言。
   “病从口入”本来就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常识,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这个词儿记在心上,一到有“入口”的东西之时还会往往忘得一干二净,其实我也没有把这个词儿放在心上。但是为何又想起这个词儿,还想写一篇话呢?就是在今天早上,邻居赶集的老人回来告诉我说:“街上又新开了两家药店!”并且生意好得很,去买药的人排着长队呢?
   “天啊!如今咋这么多人热衷吃药呢?”据我所知,就我们团堡镇总计才6万多人,有个高大堂皇的卫生院,56个村都有卫生室,集镇本来就有十八个药店,还有几个按摩足疗的医疗室没有计算在内。今日又开两家药店,看来生病吃药的人真的不少。难道这么多人都是“病从口入吗”?于是我就有所思考起来。
   医学上对“病从口入”的解释就是:人吃了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导致身体发病,还有那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引发疾病。这两点都是属于“病从口入”的范畴!从东西能引发疾病的说法,我想到一个笑话: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夏天你们食物要留心,注意生冷的东西都不要吃。常言道:‘病从口入。’知道吗?”一个学生回答道:“老师,我家隔壁的大明哥,听说得了什么相思病,那他是吃什么东西吃坏的呀?”弄得课堂里一阵大笑!
   笑话归笑话,但是“病从口入”这个词还真的是个真理。人的病的确大多数是由“吃”引发的。如今的人都非常爱吃,也讲究吃,吃大餐,吃肯德基,吃火锅,吃大鱼,吃龙虾,吃乌龟螃蟹,吃山珍海味,吃野生动物,还变着法子吃,吃烧烤,吃煎炸,吃蒸煮,吃满汉全席,吃时鲜水果……结果就吃出了肥胖,吃出了糖尿,吃出了“非典”,吃出“新冠”来了,吃得封城,封家,封路,吃出了隔离……有了这些教训,人们大都开始注意“吃”,来防止病从口入。有的开始变得吃粗粮,吃素食、吃折耳根一类的野菜了。但是尽管注意了吃,人们的病还是一样没有清零,高血压,肾结石,胆囊炎,低血糖,高血脂等等各种病依旧有增无减,所以还得去药店买药来抵御疾病,有的进入50岁后,就得终身吃药。这样药店的市场就广阔起来,那些寻常的药,价格就是成倍成倍的飞涨,一瓶普通的感冒药就要几十元甚至几百元才能勉强治好。加上推销的所谓保健药,钙片之类,药店成了滚滚地财源之地。医院药店抓住人人要保命的心理,大肆贩卖药丸子,药盒子,拉人住院,医院药店成了当今的聚财之宝地。有人在“快手”“抖影”上制作性节目说:“如今是家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全民身体健康素质下降了!”我以为这话总结得真的很实在,很到位!
   不洁净的食物还能比较能引起人们的“入口”的注意,但是因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的病,却没有多少人警觉。因为人的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因此容易使人忽视,比如不吃早餐,爱抽纸烟,爱醺酒之类,一旦爆发出疾病,那就悔之晚也!因此要防止“病从口入”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忌口”,不要乱吃,不要瞎吃,不要贪吃……
   由身体上的病从口入,我们还可以联想到诸多方面。联想到人的思想、信仰、作风、嗜好、兴趣、行动的退化演变也是由不良习惯造成的。人的嘴巴是身体病的“入口”,我们可以把这个“口”看成是“缺口”,人的许多不良习惯从这个“缺口”进入,那就还会生出更多的新鲜的“病”来。
   我简单的列举几个表现:
   病从“眼”入。有的人眼睛见钱眼开,见钱就大睁,伸手就去捞。不管是上级拨款,还是下级送礼,见钱就收!越收越大,越收越多。这眼睛,还见不得女人,见到女人就要去弄到手,这眼睛。看不得别墅洋楼,见到就要去逮到手,丧失原则,只顾眼前利益。漠视长远利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病从“耳”入。有的人爱听阿谀奉承,爱听甜言蜜语,一听到这类话就是心花怒放,就是知音朋友;听不得直言忠告,一听到就恼羞成怒,无情打击;有的耳朵爱听小道消息,爱偏心偏听,爱听信谗言,听不得民众呼声,即使听到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病从“鼻”入。有的人政治嗅觉不敏感,政策嗅觉迟钝,用人提拔,香臭不分,善恶不辨。有的人专门闻酒香,闻肉香,闻美女香,结果进入暗箱。
   病从“脑”入。有的人信仰动摇,初心扭动,头脑僵化,固步自封,自命不凡,自鸣得意,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只是贪图安逸……
   病从“脚”入。有的懒得动步,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出门半里就要坐车,没得车就不上班,不干活,弄得腿脚缩短,进入不了百姓中间,最后脱离群众,失去民心。
   由此看来,眼、耳、鼻、脑、脚也都是常常容易受到病毒侵害的部位,也是容易导致疾病的重要关口。以上列举的病例,都是“亚健康”的表现。一个人,一个干部、一个党员,如果这些部位没有把好关,那么病毒也就会从这些“口子”里钻进来,把你拉下水,让你的躯体成为腐败。
   翻开一些腐败分子的案例。就可以发现,社会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物,就是抓住你喜欢吃美食,喜欢听甜言,喜欢闻香味,就乘虚从“这些口”而进入。你喜欢吃,就给你珍馐;你喜欢酌,就给你美酒;你喜欢色,就给你美女;你喜欢捧,就给你狐媚;你喜欢舞,就给你霓裳;你喜欢唱,就给你台子。一来二往三落网……你的人生就葬送了!
   祸患常积与忽微。对“病从口入”的新的解释告诉我们:生活越安逸,越要万分警惕,要铭记“居安思危”的古训。那些腐败分子的教训警示我们,对待个人的嗜好,要眼亮,耳聪,鼻灵,脑清,要自重,要自尊,要自警,要自省,要自律……老子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说,只有把毛病当做毛病,不断重视毛病,坚决改正毛病,才能不生毛病。老子的话,真的是自高的训导,发人深思,催人警醒!
   西汉时代,枚乘在他的《七发》中早就言明人生得病的根源,他说:“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这里面除了言明人的得病,除了“病从口入”之外,还有许多病都是从坐车辆,居花堂,贪女色引起的,这些病脚上,耳里、心里、眼里进入,叫人腿脚枯萎,令人寒暑不适,叫人肝肠腐烂,使人葬送性命。可见疾病进入人体的“口”实在是有很多地方,如今到了无孔不入,无“口”不入的地步。那些病毒可以从你的头发,眼皮,指甲、皮肤、鼻孔等地方进入身体,敢叫每一个人都是带着病过生活。难怪一个小小几百平方里集镇就有多达几十家的药店。这些药店,即使在眼前疫情严控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意还有那么兴旺。须知:药店卖的药是不会一下子毒死人的,但对治病却也没有多大的效果,卖药的店铺利用积分、抽奖、送小礼物等办法把人民哄着,推销着药品,让百姓的钱快乐的进入他们的金库,药店只管自己能赚钱就行。这样一来,使我不得不更加忧虑我们人民的健康问题了!
   【2022年5月15日原创首发】
  

共 27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病从口入” 是一个生活常识,人要减少疾病,就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能吃不干净的食物。作者从一个小集镇的药店增多展开话题,谈及到如今的人的健康问题,许多疾病都是从“口”里吃进去的,吃大餐,吃肯德基,吃火锅,吃大鱼,吃龙虾,吃乌龟螃蟹,吃山珍海味,吃野生动物,变着法子吃,吃烧烤,吃煎炸,吃蒸煮,吃满汉全席,吃时鲜水果……结果就吃出了肥胖,吃出了糖尿,吃出了“非典”,吃出“新冠”来了,吃得封城,封家,封路,吃出了隔离……可见吃的重要,可见把手好“口”的重要。作者从病从口入还谈到各种腐败现象,都是从不同的“口”进入的,这就增加了文章的深刻含义,深化了主题。“生活越安逸,越要万分警惕,要铭记“居安思危”的古训。那些腐败分子的教训警示我们,对待个人的嗜好,要眼亮,耳聪,鼻灵,脑清,要自重,要自尊,要自警,要自省,要自律……”最后用西汉枚乘的话,告诫人们的饮食起居,都要保持简单淡泊的生活,极乐就生出病来!很有教益的好文章,忧国忧民之心更是可贵!好文章鼎力推出!谢谢!【编辑:丝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05-15 15:15:44
  谢谢编辑老师推荐!编按增色了文章主题!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5-16 06:29:04
  好文章,确实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老师的文章分析得很到位,这种忧患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05-16 08:17:12
  谢谢!如今的病从很多的“口子”进入!进口的一多,吃药的也多起来!谢谢关注,祝福身体健康!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5-16 09:31:16
  自古俗语,也被老师说新说活了,致敬高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