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优先与平庸的一次对话(随笔)
我与郑1994年前曾经是老同事。从为人处事看,我们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他是哪种情商比较高,而我是属于情商比较低的人,他对人总是热情主动,他与领导关系相处都不错,分来一个年青人,他都会主动去问这问哪,而我正好相反。用他自己话讲,他比较得人意,既得领导意,也得下属意,而我却常常讲“我这生比较得天意,从小不得人(上级)意”。
由于性格原因,分家后、还是合并后,他每次见我总是叫一句:“会武”,我每次都回他一句:“郑局长”。昨天,他带两个孙女在公园玩,我问到“听说你最近到出差搞职级晋升工作”,他说:“是的,到两个县”。后来,我们自然聊到2022年的职级晋升工作,他说:“职级晋升你们国税无非领导职务确实吃亏不少”,我说:“政策如此,有什么办法”。我说:“国地合并,相对讲,我们得了大便宜,相对讲,你们吃了大亏。合并前,你年收入可能每年比我多六、七万,合并后在职级原因,你每年多二、三万”,县级局全国情况都差不多。我又说:“我明年1月退休,只能“三级主办”到头,你过两三年后退休,百分之百能四级调研员退休”。他说:“按目前的情况下去,明年肯定要去争取(四级调研)”。
我问他是你怎样第一批评上“主任科员”的,因为此前我听说地税第一批被评上“主任科员”要么是1982年参加工作,要么是分局长(副科)退下来转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这与国税完全不同,国税是领导两者兼得。而郑即不是1982年参加工作,又没担任分局长职务的,出于好奇,我问他是怎么被评上“主任科员”。
他告诉我,我有很多优秀与市局先进的证书,通过加份评上的。他又说,我看了一下去年的数字人事,全局就他得份最高,合并后,他就连得了三次优秀公务员。他本人并非部门负责人,我觉得他的这个领导是比较有格局的。听了他的介绍,我没做声,我心理说,即便我分地税,我的“非领导职务”也只能是“副科”,这次也只能优先晋升“二级主办”退休而已。说来好笑,这几年我也常看自己的人事档案,我的人事档案正好与他相反,完全可以用“清清白白”四个字来形容,一我是分局唯一“群众”,这是我没主动申请过。二我的人事档案中无一次优秀,全称都是称职,这个是我人为处世的结果。
这此年来,我越来越相信人生七分天注定,或者说相信遗传基因作用,首先性格、智商、情商(为人处事)就有七分开注定,我们爷孙三代为人处事方面都比较木纳,郑同事父亲我也认识,郑同事爷孙三代都比较热情主动。我们俩儿子是同年生,俩个读书都不太好,据儿子说,在高中时,他与郑儿子还玩得比较好。现在郑儿子结婚七、八年了,承包工地当老板,人家都叫郑总,而我儿子还适合当老板,只适合打工。
比较是比较,说实话,我这个人还是比较看得开的。我在单位混得“清清白白”,但通过自己努力也在省城买了两套房,选择定居省城也是为减少精神压力,儿子没成家,在县城压力大,回老家压力更大。现在我的周末主要是旅游,儿子周末喜欢洗洗他的爱车,至于成家,作为父亲自然希望他早点成家,但看到很多现实例子,成家也并不意味幸福,我现在也从不推他了,一切顺其自然,这几年我们一家三口每周团聚一次,目前还算比较快乐,疫情暂停了这种生活。
我觉得普通人一生目的就是——家庭幸福。康健又是幸福之本,康健的前提下,有个不错的职业或挣钱手艺,然后成个家,家庭夫妻生活比较和皆,生养两个娃,这就是普通人的幸福。我的两个侄儿侄女都生活在农村,都有点手艺,都建了房,都有两个娃,我觉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