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流年】有种温暖,叫做感谢与你遇见(散文)
我永远不会忘记2015年的春天,一个叫做“江山”的文学网站映入我的眼帘。我去了,别的网站,在我眼中,便渐渐淡如远山渺烟。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江山的“逝水流年”,那年的秋天我去了,别的社团我再也没有流连或去走马观花。
人,或许就是这样奇怪。趣味相投的,自然而聚,无需挽留。爱,也许就是真的归结于上天的安排,缘分,也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而今,我点开江山文学“逝水流年”里的文字,有些小喜欢,有些小羞愧。便更多的是有种温暖,叫做感谢与你遇见。
从哪儿说起呢?就从“小石头”说起吧。
小石头是山地大哥的乳名。七年前,遇到他,就像看到青山秀水的风景一样,他的文里有一种朴素的大气和厚重的深情。他的为人,如同缕缕阳光暖暖地照进别人心里。那年,他对我说,康心,我带你去“逝水流年”当评论员,这样就可以永远互相留在身边了。
哈,评论员?我一头雾水。我行吗?
你行!他的回答,让我惊讶。从没见过这样相信别人就好像相信自己似的人。
或许是对他有一种说不清的信任,我真的来到逝水流年。一来就是七年了。我知道,因为他在这里,我便有家人在此的温暖。
时光在我发间染霜,在我的脸上划痕,而逝水流年,没有流走我的热爱,却在我心里浇灌梦想,种月亮,种太阳。这里的兄弟姐妹们,伴我成长,耐心地等我进步,就像笃定我是铁树也会开花一样。
我就像一匹笨笨的野马,在这逝水流年的这片草原上飞奔。2020年,我凭着不断发表的文章,有资格有实力成为珠海市作家协会的会员。
拿起流年赠予我的小礼物,一把散发着木质幽香的梳子,上面刻着“逝水流年”四个字。从这里,就可看出我们的社长有多细心,有多贴心。梳去烦恼,梳出顺畅,梳出青丝白发里的安暖情长。而且,我是在大年三十的黄昏收到这个礼物。当时,我开心得几乎逢人便炫耀着:“我好开心啊!”
我仿佛看到,纷飞的雪花轻盈地飞落到我的掌心。我们的社长——纷飞的雪,单看这个网名就让我心动,让我视野澄净。我爱大自然中雪的世界,更爱她的文字里的隽永和情深意长。有这样的社长,这个社团的成员注定就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小傲骄。
这里呈现的是一派美丽家园的景象。
实话说,我有些小懒,我的文字功夫也尚浅。比起社团里的兄弟姐妹们的精彩文字,有时我真想做一只鸵鸟,把头埋进沙里假装看不见我与别人的差距。打开自己那些留在这里的文字,自己再读时就想嘲笑自己一番,可是当年,却没有一个人对我说:康心,你也太稚嫩了吧。这样的水平也敢来江山的逝水流年社团?
我庆幸,在“雪”的世界里,只有纯洁,只有一尘不染的接纳、鼓励和要求。初来的人,文没有写好,总有人帮我修改;可是有依赖心的我,有时也会遇到退稿和小窗严厉的批评。是啊,没有人苛求我写作,但写作真是自己的事,对文字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不配写作。一月两篇文,我总是急火火地赶,文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出现。仿佛我的眼睛就长在别人头上似的,看别人文,倒仔细得很,自己写的,看几次,有些错误也视而不见。不知别人是怎么安排时间的,他们写得又长又好。有时我灰心地想,我放弃写作,可以吗?
坚持吧。多年以后,你们会感谢我现在的敦促和监督。社长纷飞的雪这样说。我取得一点点进步,社长就是寄名人名作给我作为奖励。我对社长写得那本精美的散文集《亲爱的旧时光》特别珍爱。有时也幻想着,自己要是出书,也要像她一样,不将就,不糊凑,要精致地出一本像样的书,让人捧读不忍释手。2022年5月,我又收到社长奖给我的《人生海海》,才看第一章,就决定认真慢读这本书。社长真有眼光,真有情怀,每一份奖励,都选择的这么有分量和质量。
是的,我现在明白,如果没有逝水流年,真没有我今天的写作水平的综合提升。因为这里,文章写得好的人很多,散文,小说,诗歌,精品文就像映山红一样开满流年。我在这里阅读,学习,时而沮丧,时而开心。只要有时间,就躲进这里偷食精神佳酿。日积月累,我也写一百八十三篇文章。虽然质量不咋样,可是当自己蓦然回首时,那些就像雪地上的鸿泥足印,文字会瞬间铺开一段旧时光——哦,那年我是这样子啊。就像长大后的我们再看小时候的照片册子一样。点点滴滴,就像一朵浪花腾跃在记忆的汪洋。
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成长的足迹,而且,所遇的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扇我看向社会或世界的门或窗。我不得不说说这几位给我影响深远的人。
“雪”的世界,有这样一座“青山”,山托举着雪的白,宁静而致远。
山地大哥,虽然大家亲切地叫他“小石头”,可他真不是个小而平凡的石头,我倒觉得,他就是高楼大厦的奠基石,是可做中流砥柱的大石头。以前我对党员,特别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没有清晰的概念和印象。但遇到他后,我明白了。因为他工作忙,可他不是整日以工作之名到处忙吃忙喝,而是深入各村各户实地调查走访,关心人民的疾苦和生活。扶贫,抗疫,他不是走过场,装样子,而是真正地落实工作到位。因为我微信留言找他时,通常他只回四个字:“我在乡下。”我便不好意思打扰他。每当我读他写给江山逝水流年社团的文章,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文如其人一样。人的品性,是装不来的,而且几年长期如此更是出自天然和自律。他对逝水流年的每一个人,都好得如亲人。他带着我成长,不仅仅是在文学上的成长,还有做人,做事,还有如何看待和观察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的问题上。我想,江山有这样的“石头”,逝水流年有这样的“石头”,我有这样的“石头”,都是一件多么幸运又幸福的事啊。打开他寄来书,品着来自云南的普洱茶,心,就像一朵清池的莲花,静静盛开,不早不晚,没有错过,听风听雨,守得一份岁月的安暖和恬淡。
逝水流年社团里,还有个二哥,叫江凤鸣。开始,我以为这是他的真名,后来才知道这是他的网名。虽然我与这里的每个人好像都不是很熟,因为我们很少小窗聊天,没有聚会过,但仿佛也与每个人并不遥远和陌生。二哥,是大家对他的尊称或者昵称。因为他幽默风趣,还特有自己的见解和原则。他的文写得挺好,加上他人充满智慧,读书多,见识广,看问题公正客观。我认识他,就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一些小毛病。因为他特别有责任心和担当,工作认真较劲,文里很少能挑出毛病来。他常与点兵、明月、妖怪等几位哥哥开玩笑,文学编辑群里的好氛围,他功不可没。他每月催我们写文,那真叫一个让人不好意思。因为他自己哪怕生病住院,哪怕几个家人生病,哪怕还要照顾小孙女,哪怕工作忙得堆起来,叫苦后,每月的两篇精品文眨眼他就写好了,我只能羡慕嫉妒恨。可他却说,我这文花了四个小时写,又花两个小时改。原来,他利用散碎时间,一会儿写点,一会儿写点,不断积累就写出一篇文。我想,还是他喝的墨水多,肚里有“货”,拿出来就不难。所以,我嫉妒他,也只能恨自己脑子里太贫穷了。
人们常说,身边的朋友圈子决定你的成长的速度和最终长成什么样子。这话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在逝水流年社团,的确是这样。这里的兄长们特“正能量”,姐妹们也一样“风清气正”。她们不仅文写得好,人也长得好,怎么看都顺心顺眼,让人看不够似的。有时我听到风儿姐,花儿姐,春光姐,玫瑰姐,石语,子青,听雪,落雪,若雪等等众多姐妹们聊天,就觉得她们特别了不起,同样要工作,要料理家务,她们却工作、家务与兴趣三不误。闲时她们也淘气一把,撒撒红包,笑笑闹闹,谈谈时事,讲讲烦心的事儿,晒晒孙子孙女们的天真和自己做的美食,晾晾美照和书法,唉,别提我有多羡慕她们了。这种羡慕,又让我自觉暗中努力,不好意思落后她们太多了。
如果说成长是时间的沉淀和知识的积累,那么在逝水流年里,成长却是多向发展的。因为大家坦诚交流,真心以待,精神和才气的齐头并进。学识和见识的多方吸收。雅兴和健康的日增月长。在某年某月,不经意地再回眸一看,哦,我也有垒起了属于自己的半壁江山。
在“雪”的世界里,我不仅看到别样的风景,获得别样的温暖,也听出了别样的宁静和热闹来。耕耘,就在平常的点滴间,生命的长城,就在坚持不懈地努力里。
有一种温暖,叫做感谢与你遇见。
祝贺康心小妹,佳作第一时间成精。
耕耘不断,佳作持续。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在江山,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缘,只是有的是走在一起又离开了,不过还是有缘人;
有的走在一起,一直还在走着。还在走着,叫缘分。缘分的彼此珍惜。我珍惜与康心的缘分;
爱好文学让我们相遇,那就在文学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享受文学带来的快乐。
通篇读来令我感动,我的一点点好,被康心放大。素朴的文字真情实意,谢谢!
期待下一篇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