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旧辰光里的上海滩(散文)

精品 【流年】旧辰光里的上海滩(散文) ——上海城与上海人的前世今生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47发表时间:2022-05-25 11:20:13

【流年】旧辰光里的上海滩(散文)
   上海以它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天南地北的外地人,甚至北方的“洋鬼子”,南方的“番鬼”,在上海人眼里也不过是中性的“外国人、洋人”。1945年统计,外国人有12万,占上海总人口3.5%,上海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城市。自上海开埠到解放初的百年中,大批外地人涌入上海,1950年统计,外地户籍人口占四百九十八万总人口中的85%以上,为躲避天灾人祸,为谋生,他们怀着各自的梦想,来到上海。他们改变着上海,上海也改变着他们。再讲一个典故,当你颇为自豪地自称“阿拉上海人”的时候,你已经露出了你外地人的马脚,正宗上海人受苏州、无锡地方吴语影响,称我们应为“伲”,“倷伲”,这“阿拉”二字原是宁波人的乡音。
  
   五
   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上海很大,上海人很多,外地人进入上海,就像是刘姥姥走进大观园,雾里看花,懵里懵懂看不真切,也就难说出个一二三四来。想来文化人最是敏感,最是敏锐,倒不如听听居住在上海的作者和文化学者们的看法。
   上海是什么?女作家王安忆说,四百年前的一个小小的荒凉的渔村,鸦片战争一声枪响,降了白旗,就有几个外国流氓,携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芦苇荡的上海滩。呼啸的海风夜夜袭击他们的芦棚,纤夫们的歌唱伴着月移星转。然后就有一群流浪汉来了,他们一无所有,到这个冒险家的乐园来碰运气。这是一个无赖的世界,生意人,工厂主,以及租界上的巡捕房,如没有黑幕的背景寸步难行。“青红帮”这样的民间秘密结社,竟然在这里坐了天下。
   很多上海人自以为上海是一个优雅的城市,法租界的洋房和林荫道,外滩沿江的古典风格大楼,海员俱乐部的爵士乐,咖啡馆着洋装说洋文的侍者……看起来优雅,其实是很粗鄙的。欧美的文化落生在粗鄙的江湖之中,得到一种奇妙的结合。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写到一位北平的老哲学家在看一部西洋电影时,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说:“看那些洋女人,上半身儿满满的,却毫不遮盖,下半身儿空空的,却偏要遮盖。”
   哈哈哈,我禁不住要为林先生的妙语叫声好!
   上海是一个机会的世界,一夜之间,富人可以变成穷人,穷人可以变成富人。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和中国另一个大城市北京相比,北京人的理想是“当官”,而上海人的理想是“发财”。
   什么是上海人?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上海的古迹没有多少好看的,到上海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他们有许多自己的生活秩序,有一整套的心理文化方式。上海本没有几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真正地道的上海人就是郊区的农民,而上海人又瞧不起“乡下人”。
   全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着上海人。各地文化科研部门往往缺不了上海人,上海的轻工产品用起来很不错,上海每年向国家上缴的财税都很可观。可上海人这个朋友却交不得,上海人小气,上海人精明,和他们做生意,你得多动动脑筋。上海历史上还出了不少恶棍,但你要说起这些,上海人会私下嘀嘀咕咕告诉你,他们是啥上海人?都是外地来的。可笑又可气的是,上海人都是从外地来的。
   再早的上海作家张爱玲说,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畸形交流的产物。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上海人会趋炎附势,会浑水摸鱼,然而他们有处事艺术,他们演的不过火。
   鲁迅先生晚年一直居留在上海,对于上海人有自己的观察,他在《上海的少女》一文中说: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然而更便宜的是时髦的女人。这在商店里最看得出:挑选不完,决断不下,店员也还是很能忍耐的。不过时间太长,就须有一种必要的条件,是带着一点风骚,能受几句调笑。否则,也会终于引出普通的白眼来。鲁迅先生描摹的是上海的势利眼。
   上面的作家,对上海的看法虽然算不上正面,但还算平和,而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的民国知名作家梁遇春,却在废名主编的《骆驼草》杂志上,愤愤地说:“上海是一条狗,当你站在黄浦滩闭目一想,你也许会觉得横在面前的是一条恶狗。狗可以代表现实的黑暗,在上海这现实的黑暗使你步步惊心,真仿佛一条疯狗跟在背后一样。”
   梁遇春这近于咒骂的话,虽然写在民国时期,恐怕就是今天那些对旧上海还怀有旧情的人也是难以接受的。不过当年梁实秋对上海也无好感,他将上海的拥挤嘈杂,以及小市民的斤斤计较,全都以嘲讽的口吻写在《住一楼一底房的悲哀》中。而沈从文更是在他1928年写的《南行杂记》中写道:上海人虚情假意,将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上海的女人顶讨厌”、“上海的男人也无聊”,“学生则不像学生”,进而断定自己是不适宜居住在上海的人,写下这篇短文不久,他就慨然离沪北上,到了北京。今非昔比,沧海桑田。如今谁也不会再愤然道“上海是一条狗”,但也可以想见,民国时代的上海并不令人可爱。
   当代作家杨森从“现代”的角度,看上海,看上海人,他说,在新老作者笔下的旧上海,这座有着“东方巴黎”美誉的城市,就是由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满街乱窜的雪铁龙汽车,加上古龙香水、回力球馆、逸园跑狗场、百乐门舞厅,以及《良友》画报与《万象》杂志、《山水芙蓉》与《人猿泰山》等等混合而成的一个五颜六色、炫人耳目的万花筒。如果单就这一方面来看,上海确实也担当得起“摩登”这两个字的称誉。但是,这正是对旧上海的“现代”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读。“现代”不应是少数人的物质享受。“现代”也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它应该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力和消费水平,更应该有精神层面的民主化、充分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有现代化的社会人格。只有生活在千百条弄堂里的普通市民都能享受到“现代”的恩泽,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摩登”。
  
   六
   作家、文化人大多是社会的批判者,社会的精英阶层都有洁癖,他们总是追求一件事、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完美。
   其实,无论是旧上海,还是新上海,都对中国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进步,带来巨大的影响。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清光绪十六年上海有了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动物园;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通商银行;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出现第一部私人汽车;1912年,上海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江西路42号成立;1920年南京路上安装了第一台红绿灯;1923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上海银行旅行社;1874年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拍卖行;1876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商业铁路,全长十四公里的淞沪铁路;1917年上海开了第一家中国皮鞋厂,中华皮鞋股份有限公司;1889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棉纺厂,上海机械织布局;1861年上海有了第一张报纸《上海新报》;1878年上海成立了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家小学,梅溪小学;1882年,上海第一座自来水厂杨树浦自来水厂正式供水;1882年上海在乍浦路修建了第一座发电厂……
   让我们将眼光由历史转向现代,上海作为中国最为现代化的城市,她有着许多令人炫目的中国第一或世界之最:中国GDP第一;中国最繁华城市;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最大工业基地;中国最大外贸港口;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中国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世界上地铁里程最长的城市;世界最大的交通枢纽——虹桥交通枢纽;世界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冰雪世界;世界速度最快磁悬浮列车——浦东磁悬浮列车;世界最大的桥隧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世界跨径最大钢拱桥——卢浦大桥;世界最大深水港——洋山深水港;世界最大地下音乐剧场——上海文化广场;世界海拔最低酒店——深坑酒店;世界最高酒店——上海中心酒店……
   既然,写的是“旧晨光里的上海滩”,对于现代上海城的论述应就此打住。
   余秋雨先生在其文化散文《上海人》中说: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文人的书写总是喜欢夸大其辞,语不惊人死不休嘛。但是,我还是同意余先生对于上海基于中国的重要性。上海,愿你不断续写新的历史,并在风雨进程中,塑造更具完美人格、更具科学精神的现代上海人。

共 875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旧上海的历史大作,但却比历史要有趣得多。【一】文章伊始,作者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上海的前世今生。正因为上海原本是江苏嫁出去的“闺女”,所以当疫情袭来,曾经作为上海“兄弟姐妹”的江苏十三地市才会义无反顾的,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自己的“小妹妹”。【二】所谓的“上海滩”最初只是发迹于上海黄埔江滩边的一块荒凉滩地。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的价值,最初是被英国人“胡嘎米”发现并上报英国政府。后来英国人又通过“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将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先是英国人然后是美国人法国人先后在上海建立了租界,他们野蛮的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无忌惮,为所妄为,著名的辱华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便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但同时不得不说,也正是那些“洋文化”的涌入,客观上也为旧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发展动力【三】根据考古的发现,上海市的土地在五千年前就有了人类居住。最初的上海人,都是以打鱼为生。因为上海黄浦江两岸曾经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食邑,所以黄浦江又称“春申江”,上海的别称被称为“申”。而上海的另一简称“沪”,则是因为当地渔民经常使用的一种叫做“扈”的捕鱼工具。上海市的历史从国民政府成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十几年时间,但因为后来有“上海县”的加入,使上海城的历史上溯到了七百多年前。【四】上海本地人喜欢称外来打工者为“乡下人”,但上海也是一座“移民的城市”,真正的上海土著正是乡下那些打鱼种地为生的农民。【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上海的评价,无论是林语堂的讽刺,鲁迅的批评甚至于梁遇春的咒骂,他们却都不能掩盖了上海的繁荣,上海的现代,上海的“摩登”。【六】作家、文人大多是社会的批判者,同时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有一种“仇富心理”。上海的繁荣与发展,不仅代表着上海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自豪。正如作者所说,上海大了,上海人多了,难免鱼龙混杂。“世上哪一个地方没有好人,哪一个所在没有‘老鼠屎’”,绝大多数的上海人还是值得被称赞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就像自己的孩子,即使偶尔犯了错,也会得到父母的宽宥,就像这次的疫情……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历史大作,意犹未尽。作者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晨光里的旧上海”,详实、流畅,贴近生活。同时,不得不说,作者知识渊博,涉猎广泛,拥有着深厚的文笔。美文佳作,流年强烈推荐共赏【编辑:上官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5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风逝        2022-05-25 22:38:59
  这是一个严谨的行文者。
   据说,二哥为写此文,曾花费二周泡图书馆查找资料,也曾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写笔记,然后花三天时间码了两万字,之后不断删减,不断修改,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成就此文。感谢二哥,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了旧新上海的发展史,了解了那方土地上沉积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大上海的前世今生,古往今来;大上海人的特色品质便鲜活于眼前。真是集资料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大作哟,让人读罢钦佩不已,五体投地。那个开篇的比喻(墙边上挤满了谈恋爱的男男女女,仿佛我们乡下春天里,一根电线上落满了成千上百呢呢喃喃的燕子),甚妙,觉得二哥的脑子装的不是脑浆,是灵动的智慧!更有意思的是,二哥自己不说上海如何,让历史去说,让文人们去说,让读者自己去品去悟。大大的狡猾!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05-26 17:22:24
  凤鸣老弟之一大作,是颇费心力的。如此丰富的材料,得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择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结构,得费心架构。建立在精准基础上的幽默风趣的,得有十年后的语言功底做铺垫。大概许多上海人,读了老弟此文,也会叹为观止。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1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5-26 18:40:51
  上海疫情让世人关注上海,我也不例外。在萌生了写上海的念头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钻进图书馆阅读,读到找不到北,然后再删繁就简,用故事取代叙述,让历史变得轻松,让文论带上文学性,增加点可读性。这是一次尝试,不知是否成功。谢谢轻舟老兄的鼓励,写这篇文真的费了些功夫。
13 楼        文友:清鸟        2022-05-26 17:43:53
  了解一个民族,从渊源说起,城市也一样。二哥写的真可是鸿篇巨制,从它的雏形写到成型壮大,一路发展的历史让我们明白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思想,境界与智慧,就像写一个人的成长,之中所受环境的影响一样,上海这座城市便在心中形象具体了。2015年我从江苏太仓,乘车二十多分钟到达上海,我站在一个天桥上,看到桥下除了人就是车,密不透风,于是第二天就走了,错过与上海密切接触的机会。今日读二哥的文,和脑海中的上海有些吻合,感谢二哥分享,祝夏安!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14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5-26 23:56:45
  读二哥的文,第一次对上海的过去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不仅全面,而且非常立体有趣,耐读耐品。能把上海的过去梳理得如此清晰透彻,并且不流于数据和资料的堆砌,二哥是下了真功夫的,为二哥为文的严谨点赞。更为有这样一位博识广闻的好二哥自豪。
闲云落雪
15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05-27 10:14:09
  我没去过上海,我们这里有华东五市旅游热线,五天中夜晚睡在车上行进,白天在不同城市匆匆游走,似乎不是我想走入的方式。也因为这场疫情,少了想去的愿望,只是在二哥的叙述中,静静地看着,这座有厚度的城市。
16 楼        文友:康心        2022-05-28 22:15:05
  认真读了两遍二哥此文,对小海了解增多。二哥读书多,功课也做得足,读来内容丰富多彩。没去过上海,我也对上海的认识不再是那么肤浅了。谢谢二哥。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