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耕耘】【流年】且种瓜点豆去(散文)

精品 【江山·耕耘】【流年】且种瓜点豆去(散文)


作者:闲云落雪 举人,328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9发表时间:2022-05-26 14:53:40

【江山·耕耘】【流年】且种瓜点豆去(散文) 清明刚过,父母就坐不住了,嚷着要回老家收拾院子,除除草,种种瓜。我提醒母亲,你忘了,去年回去忙活了几天,回来你就住了半月院。母亲辩解道,那是干得太急了,今年悠着点,保证不出事。我早知拗不过他们,选了个晴好天气,送他们回家。
   万物复苏的季节,老屋的各种草木自然也不甘寂寞,繁茂地长了一院子。去岁清理干净的,今春重又泛滥起来,菜地里更是百草丰茂。四伯早前在菜地东边撒下的面条菜种子,因无人管理,早已长疯了,如今正在开花结籽。一棵棵细细长长,密密麻麻排列着,直长到半米高,头上顶着一朵朵粉红色小花,花下结着长圆锥状的籽苞。如果不是长得齐整,跟满院子的野草别无二致,食用价值既已失去,只能被当作野草被除掉。
   草茂根深,想清除并不容易,得先把土地弄松软才行,于是,安上电机接上管子,让地下的一股清凉把小草和土地灌个饱。
   但是父亲闲不住,这里铲两锨,那里锄两下,似乎只要停下,就对不起这大好春光。我劝不住他,便说他瞎忙活,白做无用功,他恍若无闻,兀自干得带劲,一头白发在阳光下闪亮,汗珠子顺着脸颊流淌。
   父亲年近八十,可脾气依旧犟得不行,干起活来不惜命。你夺过他手里的锨,他返身就去摸䦆头,只让人恨不能多生出两只手。在城里走路都踢踢踏踏的,抬不起个脚,回到自个儿老屋,却又焕发了无穷活力,抡起农具来像个年轻小伙子。
   父母开始说回老家种树种瓜时,我和弟弟都反对,不知给他们泼过多少盆冷水——回去一趟上百里,一年不知跑几趟,光那来回的油费得买多少瓜果,这还不算时间和劳累,你们种了一辈子地,还没种够哇。但他们压根儿听不进,还说不麻烦我们,到时候打车回去,很方便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只能依着他们,我也变成他们的专职司机,全程相伴。
   父亲带了南瓜、冬瓜、蒲公英的种子,还弄了几棵艾草幼苗,为了与杂草“虎口夺食”,又买了除草剂。一生做事认真的父亲,种瓜点豆当然更不会马虎,翻土整平,浇水晾晒,甚至坑与坑之间的距离也要大差不差。
   经过两天的折腾,院子里的杂草都躺在了阳光下,新翻的泥土渐渐显出灰黄色,那些被湿泥带出的蚯蚓,早不见了踪迹,空气中飘摇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父亲脸上绽开满意的笑容——他终于可以“种瓜点豆”了。
   午后,坐在老屋喝茶小憩。整饬一新的院子露出它宽敞明亮的姿容,去年种下的枣树、榆树、香椿都摇着娇嫩的小手,跟飞来飞去的虫儿蜂儿打着招呼,一两朵白云低低地偎着人家的院墙,慵懒又乖巧。这一份忙碌后的安闲,是如此惬意美好。
  
   二
   撒下了种子,自然期待它发芽。十来天之后,我和母亲再次推开了老家的院门。
   院子里真的没再长出新草,清爽多了。菜地里,一棵棵低矮柔弱的小秧苗,显得格外惹眼。只有几处没出苗,尤其父亲种的那两行,苗更不全。正好父亲打来电话,母亲便一股脑儿告诉了他,又安慰似的告诉父亲,一会儿再补一下苗。父亲说不用补,种地就是这样,种了不一定活,但不种肯定一棵没有,更别提收了,就这,挺好。
   母亲放弃了补苗,拿过铁锨平了平土,一些刚刚露头的小草牺牲在锨下。她说,别小看了这些小草,你要不管它,几天就能把瓜苗给欺住。我让她去歇着,等会儿我来弄,母亲推拒着,这还叫活?年轻的时候在地里一干一天,也没觉怎么着。说到这里,她想起什么似的,笑了笑又说,那时候就爱看你的日记,干活的时候想起来,就像你在旁边说话似的,一点不觉得累。
   母亲口里的日记其实是周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不知有多少本,就扔在老屋的杂物间里,收拾屋子时,从一堆旧书报中翻了出来。我还打开瞅了几眼,不是今天去放羊时想起英雄人物,就是学习遇到困难想起某句名人名言,一派假大空。母亲居然说喜欢看,想来是思念那时在外求学的我吧。
   那你现在还不赞成我写东西。我笑着反问母亲。
   还不是怕你累吗,天天趴在电脑前瞎鼓捣,脖子疼,腰也疼,图啥?有那功夫,还不如去唱唱歌、跳跳舞,活动活动。
   就跟你喜欢打柔力球一样,我就喜欢看书写字。
   这次,母亲没再坚持,她把几棵葱苗归拢到一处,又去取水桶,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叨,你这脾性一点没变,从小就喜静不喜动,人家都去跳绳,你搬个小凳一边看书去,一坐就是半天。愿意写就写吧,等老了还能翻翻。人最难改的就是习惯,就像我,种了一辈子地,成习惯了,有时做梦都能梦见。
   是呢,积习难改嘛。读文写字便是我的“积习”了。每天的空闲时间,不是正在江山流年神游,就是在赶往流年的路上。即便没有网络,利用仅有的一点流量,也要进去瞅两眼。即便写不出字,也愿意在电脑前坐一会儿,仿佛这样,便能跟文字亲近,心便安了。
   其实我挺喜欢你发的那些文的,能听的就听,不能听的就估摸着读,就是觉得有的不像你写的。母亲有些纳闷。
   那是我们社团的人写的,他们都比我写得好。我大笑着跟她解释。
   自从母亲知道文章能听,她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不仅自己听,还经常向别人推介,只是我没告诉她,我许久许久没在朋友圈发过东西了,转发的都是朋友们的。母亲的话让我意外,更有些感动,今后,我更有临屏枯坐的理由了。
   于我,写文其实是件痛苦的事情。每有写字冲动,胸中似有成竹,可真到临屏敲击,又不知从何写起,拧眉蹙目百般纠结,等到挤出最后一个字,仿佛终于挣脱泥潭,发恨说再不写了。可过不了半日,那临屏枯坐的念头便又来了。过后想想,如此自虐,不是傻吗,争奈,痛苦背后藏着的那些快乐,从别处无论如何得不到,只好任由自己沦陷。
   下次来,这些小苗就长大了,枣树怕也要开花坐果了,咱就等着收吧。母亲坐在屋檐下,瞅着她的得意之作,笑意吟吟。
   我顺着母亲的目光望过去,却看到了我心上的那方圣土,在那儿,也有一个人在汗流浃背,她精心侍弄着苗木花草,丝毫顾不得蜂飞蝶舞,更顾不得泥水沾衣。
  
   三
   结缘江山流年已经八年有余,在这方百木竞秀的沃野良田里,我也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初挥洒汗水种下的小苗,克服各种水土不服,向着阳光奋力生长,现如今已然扎下根去,开始有了一点点枝叶扶疏的样子。
   来江山之前,我一度沉迷于和空间好友的交流互动,热衷于和朋友们玩诗词接龙的游戏,空间小屋经常高朋满座,笑语喧哗,我亦因之而沾沾自喜。直到被飞扬邀来流年,看到那一颗颗醒目的红豆豆,才知自己坐井观天的粗陋和可悲。
   初入流年时,找不到存在感,还时刻被无形的碾压感包围,心理落差巨大,迷茫郁闷挥之不去,因而自卑心日甚。但流年是一个有温度的家,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偷懒掉队,即使你自己想放弃。这期间,山地老师对我帮助最大,他不厌其烦地帮我编辑改稿,拉我做流年评论员、编辑,高举着鼓励和鞭策的小旗,不断催我前行,直到我真正融进流年。为此,我曾专门撰文致谢。
   融进流年,便懂得了流年的力量,明白在压力之后,更多的是团结互助,是温暖和爱。这里的人不懂什么是以邻为壑,却喜欢“跨界联欢”,不是帮你捉虫子,就是帮你除草施肥,经常把别人家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做,还屡屡乐此不疲。
   《陪您一起走过》破土而出时,得到了流年全家最到位的呵护,令我至今感佩莫名。平淡是真当仁不让,做了它的全职技术员,她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出许多建议,还说了一句很专业的话,“陪就是不陪,要从这上面着笔”。我嘴上“嗯嗯”称是,心里却不明白为什么“陪就是不陪”,几经修理依然没有达到她要的效果。真真非常热心,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在流年发起针对它的除草施肥运动,流年家人纷纷出手,场面热火朝天。
   时至今日,那个征集帖我仍然会不时翻看,那里面,不仅有真知灼见,更是一颗颗滚烫的心,我心里被它点燃的那团火,再也未曾熄灭过。文我却一直未再修改。在我的认知里,它原样放在那儿,就是最好的鞭策。
   《方向》这棵小苗被风逝认领了。风姐姐是流年的啄木鸟,是劳模,更是“快哉风”,说话做事干净爽利,是我敬慕的对象。她很快弹窗叫我,这么好的素材,完全可以写三篇的,你倒大方,一篇解决了。风姐姐直奔主题。我一下红了脸,嗫嚅着不知说了一句什么,只听她爽朗一笑,又说,随便你,反正是你的文,就是怪可惜的。我讪笑着欲做解释,抬头再望,她早已如风远逝了。文章发出来,风姐姐又在群里质疑,落雪的文为什么没有精?我后来在群里看到这句话,被姐姐的一片爱护之心深深感动到。
   《老孙》是玫瑰姐操刀的。最初的体裁是散文,她读过之后问我,你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歌颂还是鞭挞?我只读出了他很可怜,没有升华。我被问住了,的确是这样。可老孙他就是个可怜之人呀,没有什么发光点,再说,散文不允许虚构。我纠结道。玫瑰姐建议,不如改成小说。于是,《老孙》长成了现在的样子。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老孙》在我同事朋友中引起热烈反应。他们讨论关于老孙的一切,关心那个女人的结局,并追问我是否有续集。写文N年,这是来自身边朋友们最积极最有力的反馈。他们让我深信,用心写字是有用的。
   山地老师长期奔波在扶贫路上,对扶贫工作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对扶贫类文字更有自己的心得,扶贫题材小说《拐杖》自然逃不过他的法眼。山哥不仅帮我修枝剪叉,还用他的惯用“手段”鼓励我自己动手修剪,最后,本着表扬为主的原则,对这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直交往不多的石语也来了,她郑重其事地在文后建议,投稿试试。她是我仰视的大神,早在几年前就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我喜欢叫她花姐。我想不到她会如此“施肥”,一下子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文章自然没有她说的那么好,但这份来自我仰视的大神的厚爱,还是让我欣喜不已,它远比稿子被采用更令我兴奋和幸福。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算盘曾在我工作生涯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种”下《算盘珠子噼啪响》时,花费了不少心血,怎么写都觉得没把心中的那份感情表达出来,越改越没信心,索性放弃了努力,直接“扔”到流年后台,没想到,暖心的燕剪春光姐姐马上接了过去。燕子姐永远一副热情洋溢的笑脸,她说这算盘的声音多美妙啊,“气度不凡”。我于是被这碗“迷魂汤”给迷倒了,也觉得这算盘“气度不凡”起来。
   这篇文后来被投到齐鲁壹点(《齐鲁晚报》官方网站),参加“青未了金融散文大赛”,并最终取得三等奖,算是对它一个小小的肯定吧。
   这样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很多,实在难以尽述。在江山流年,我能和大家一样,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能天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各色苗木日益葱茏,离不开家人们的呵护和扶持,没有你培一捧土,他施一把肥,或许它早已蓬蒿遍地,已然枯干荒芜也未可知。
   曾国藩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错,没有日复一日的耕耘,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一如春风中挥锄扬锨的父亲,一如梦里都在埋首劳作的母亲,在自己认领的这方尚待开垦的土地上,我只管种瓜点豆去。

共 4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者在文章中写了两代人的耕耘,都有各自的收获。这篇文章中最打动人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和支持。父母年龄大了,被接到了城里,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衣食无忧。一般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父母只管安享晚年就可以了。但作者父母一生勤劳,对土地心怀眷恋,清明一过,就念叨着回乡种地、收拾院子。一开始父母每每提及回老家种瓜点豆,作者姐弟二人都竭力反对,都反复泼冷水。在父母一再坚持下,作者开始是成全,最后终于理解,并体会到了忙碌过后的安闲,惬意美好。在文章中,看似不经意,但父母的对子女的爱确实是更加自然而然。母亲说:“那时候就爱看你的日记,干活的时候想起来,就像你在旁边说话似的,一点不觉得累。”近些年,对待女儿写作,母亲岀于爱曾经颇有微词,作者循循善诱,一番母女对话,终于达成共识。最后母亲说:“愿意写就写吧,等老了还能翻翻。人最难改的就是习惯,就像我,种了一辈子地,成习惯了,有时做梦都能梦见。”推己及人,温暖宠溺,一目了然。第三部分,作者着力流年,写明她自己既是耕耘者,也是众多流年人耕耘的对象。正是因为众人呵护备至,除草施肥,作者才得以成长,才有那么多佳作问世。作者的感恩之情,跃然纸上。文章语言生动,细节描写画面感强,情感发展水到渠成,不突兀。佳作,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60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6-11 09:52:22
  在土地上播种,是耕耘的本意。这是一种物质的耕耘。我们在江山流年种植文字,是一种精神的耕耘。人生离不开物质供给,也不能没有精神滋养。文章将两代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耕耘交替书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妥妥的佳作。欣赏。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6-13 15:49:13
  谢谢燕子姐姐对我的鼓励。你不知你当时的那句“气度不凡”,让我开心了多久,它对我有多重要,抱抱暖心的姐姐。
1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06-13 13:20:35
  写的真好,《老孙》那篇文章我早就忘了,读过这篇文章才想起来。感谢落雪勤勤恳恳的在江山耕耘——编与写,认认真真地去读每一篇文章。
五十玫瑰
回复1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6-13 15:51:28
  姐姐,《老孙》这篇最初跟姐姐讨论了许久,定稿后是红梅编发的,在文里没写明白,嘿嘿,好在红梅不会计较的。感谢姐姐对我的帮助,祝健康快乐。
1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06-26 16:31:47
  勤劳朴实的父母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其实,人类的精神也离不开土地。人们追求的真、善、美也无不孕育于大地的怀抱。落雪姐文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姐姐对文字的执着与痴爱。两代人的耕耘种豆得豆,各得其所。我一直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如果一个人写出了真正满意的作品那就有归家的感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作品不是。文字会比生命长远。“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土地是生命之源,文字是精神家园。一篇很有温度的佳作,拜读学习,姐姐及家人夏怡!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6-29 11:20:08
  妹妹说的很对,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作品不是,文字比生命更长远。我们比其他人幸运,因为我们有文字相伴;我们比其他人更辛苦,因为我们要跟文字相伴。
   我们做我们的,在一起抱团取暖,挺好。祝妹妹夏安。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