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勾起儿时记忆的黄泡(散文)
随着小满节气的来临,天空下着细雨,持续着3天了,连绵的细雨就像一个人的思绪变得悠远而漫长。我穿上雨衣,漫步在田边地头,熏陶在青山细雨景色之中。
稀泥、积水淹过我的桶鞋,小满带来的雨季是农民栽秧的时节,此情此景,农民戴着斗笠,与轻风细雨为舞,犁田坝地催促着小牛整秧田的场景是不会缺少的了,而田边地头各种相继成熟的“泡”也是我此行的目的,无论晴天下雨,这个时节都是采摘的好时节。
野果飘香,鸟儿鸣叫追逐,地头田边,在青绿的刺草丛中,映入眼帘的是成簇成团结满枝头的黄泡。对于我们很多从小长在农村的人来说,吃黄泡这种野果,现在想想,依然意犹未尽,可望可及。我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刺丛间采摘果实,不一会儿手里就拿不下了,放进嘴里,酸甜可口,不禁让我想到小时候若吃不到时口水直流的样子。
童年的阳光是慵懒而又值得去向往的,我记得爬上家乡的山坡上,忘记了满头大汗的劳累,不怕刺痛的将黄泡采摘,纯吃或者伴着野花一起吃下,味道记忆犹新。山坡上通透的土壤,加上充足的光照,黄泡的甜,可以甜到心窝。现在的我在这个时节偶尔也回家乡,可总是匆忙采摘几颗尝尝味道就得去做其他事情,似乎来不及享受就已经忘记了味道,而此刻的我,似乎有很多时间,尽管眼前雨水湿透的黄泡吃起来多了更多酸甜,但是也好像现在的我,漫漫风雨路,酸甜苦辣咸都尝透的人生。对黄泡这野果的喜爱,是对童年的一种追忆,很多时候不是忘记不了某个地方、某些人和事,只是忘记不了曾在心里扎深过痕迹的回忆。
小时候黄泡路边随处可见,对于吃惯的野果,在我的偶然间发现,甚是一种喜欢。黄泡是原生态的,很健康也很好吃,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阳光充足或半阴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有机酸、蛋白质等多种元素。据说黄泡全身是宝,果实、种子、根和叶可入药,主治神经衰弱,有清热解毒、补肾涩精之功效。童年为了吃黄泡,是不怕疼的,现在的我小心翼翼采摘,防止枝干上被凸起的刺头刺伤。我把吃不完的黄泡想办法带走。记得来时舍友告诉我让我不要去了,泥滑路烂的,其实我也知道他是知道摘得辛苦,摘回去了他也想吃。
这野果,大人爱吃,还可以哄小孩。看着我采摘的硕果累累,情不自禁发了一条朋友圈,在我小小的朋友圈里似乎起到了共鸣,太多人点赞、评论,表示想吃。其实这黄泡就是唤醒儿时记忆的野果。虽然现在更多人的物质条件很好了,想吃的只要有钱,都可以买到,以至于像黄泡这野果,城市里可以卖到40到50元一市斤。忙碌的人确实没有办法,但是像我这样看似忙碌而又可以海绵里挤出水人来说,不仿带上朋友或者家人,到田边地头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品尝那些唤醒儿时的味道。毕竟有一种乐趣,逛街不能比、喝咖啡不能比、购物不能比,总是令人觉得欢乐无穷。是什么呢?去采摘红泡一定不会错。
就是这种野果,黄泡,中药名,为蔷薇科栽秧泡的果实,植物学名五叶草莓。我不禁想到了之前看到的《採黄泡》诗歌:“硕果琳琅挂满枝,晶莹剔透令人痴。甘甜好比菠萝蜜,入口生津惬意时”。手提着辛苦采摘来的黄袍,透过朦胧的雨景,景色生机勃勃,配上眼前的青山绿水,我仿佛觉得我跟那个採黄泡的诗人此刻志同道合,采摘带来的轻松和快乐正如这浅浅一页,简单和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