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草原的灵魂(散文)
一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一首歌从远处广袤的草原深处传来,我的心儿早已喷薄欲出。眼前的美景随着奔驰的车一闪而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悠然自得的马牛羊静静地吃着草,尾巴翘起来,不时地抬头张望,马儿忽然撒个欢儿,似乎在欢迎远方的客人。白色的蒙古包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五彩缤纷的花海中,与白云遥相守望;又像一朵朵白云从天上飞下来,落在草地上,分不清哪里是蒙古包,哪里是白云在飘。眼前闪过的美景让我目不暇接。
一九九八年我第一次去草原做客,看望好久未见的高中同学筱。
筱的家乡在内蒙古境内流经猴山的希拉穆伦河河畔。游历草原,不仅目睹草原人悠然惬意的放牧生活,也会领略草原遥远的历史,和一个民族崛起的奋斗历程。金堑壕,是最具历史意义的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之一,它像一条长龙从东至西蜿蜒盘旋在四子王旗的草原上,捍卫着北方辽阔的草原,雄赳赳,气昂昂,又像一只雄鹰守护着北疆的安宁。
历史上,成吉思汗的弟弟哈萨尔策马扬鞭,驰骋于草原,带领族人南征北战,功不可没,成吉思汗于是把额尔古纳市的黑山头授封予他。四子王旗人民为了纪念他的英雄气概、功德无量,在哈萨尔广场塑了他的雕像,哈萨尔的第十六代子孙那音太,他的儿子鄂木布守卫着辽阔的草原,草原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在杜尔伯特广场塑了那音太的四个儿子的雕像,他们就是草原的英雄,人民心中的楷模。后来鄂木布在白音敖包设立了六旗会盟所在地,六旗包括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和四子王旗。因为白音敖包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民安居乐业。所以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处理草原纠纷、人事调动方面等重大事务。
草原的风呼啸而过,如大海波涛汹涌。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上,我似乎听到草原沸腾的血脉流动,感受到它雄浑的历史承载和生命的驰骋。
二
筱家里有七个兄弟姊妹,父亲原来有三个子女,他们的母亲因为生孩子离开了这个世界。筱的亲生父亲因为一场车祸离开了她和姐姐,母亲带着她们姊妹俩,嫁了现在的父亲后又生了两个妹妹。就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竟然在我眼里一直像一家人,其乐融融,根本看不出是组合家庭。尤其是筱的继父,善良、宽厚,待人热情。我也是多年后才知晓内情,那是筱告诉我的。
筱的母亲贤惠、善良,小时候,她总是给另外的三个子女穿新的衣服,给筱和姐姐穿他们替下的旧衣服,每当筱怪怨母亲不亲她和姐姐时,母亲总是微笑着说,“他们的妈妈走得早,我必须尽到一个妈妈的责任。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每每提到这些,筱的眼里总是含着晶莹的泪花。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就早早起床了,大娘早已熬好了奶茶,香气充溢着整个屋子。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那一种诱人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奶茶里泡上炒米,再加点奶豆腐、奶皮,还有干羊肉,味道正宗。大娘还用卷肯拌了一碗炒米,真是醇香入口;干羊肉也可以直接撕下来,放进嘴里,干脆香,越嚼越有味道。
趁太阳还没露脸,我们便开始干活了,大家准备了铁锹和镐头,走进羊圈。我们用铁锹一块一块铲下去,整整齐齐地,铲不动的地方,大爷挥舞着镐头,把羊砖子刨个底朝天,你可别小觑它们脏兮兮的模样,还有一股羊粪味,这是草原的一大宝,晒干了就和柴米油盐一样重要,那时候煤炭资源比较匮乏,交通又不便,它可是烟火气息的必备品;羊粪又是天然的化肥,没有化学成分,撒在地里长出的蔬菜和庄稼就是纯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等我们干完活,东方开始有了鱼肚白,一起去看日出,她一开始是一个红彤彤的小圆盘,像一个少女充满羞涩的脸颊。逐渐由红变白,霞光四射,她披着一层薄薄的白纱,从云层中慢腾腾地钻出来,光芒照在马背上,投在蒙古包上,洒在静谧的草地上,像渡了一道道金光,让人浮想联翩。此刻草原的静谧与日出的霞光,舒展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人间唯美画面。
三
那次,是筱的继父带我和筱去逛草原。
展目望去,希拉穆伦河像飘在草原上的一条银色的带子,迂回曲折,晶莹剔亮。缓缓地转了个弯便流进希拉穆伦庙的这方净土,冲刷两面由石头堆砌的河床,形成了敖特其沟。因此说希拉穆伦庙是依山傍水的胜地,北面环山,南面紧邻敖特其沟,它像一条“护城河”,环绕在周围,守护并滋润着这块风水宝地。由于河水天长日久地冲刷,形成了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瑰丽无比的鹅卵石,它们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远看像一条条小金鱼在嬉戏。两侧石缝里的鲜花怒放,草色青青,树木成荫,一派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景象,因此被喇嘛称之为避暑胜地,可与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媲美,曾经是皇帝修心养性的疗养胜地。
希拉穆伦庙香火旺盛,草原人民和外地的游客都会带着那份虔诚,走进满是经卷,挂满经幡,转动着时来运转的转经筒的庙里,梵音袅袅,我们跪在莲花坐垫上,闭上眼睛的一刹那,心静如水,就如去了布达拉宫一样,那种一步一叩首的膜拜,洗涤尘封的心灵,唤醒沉睡的灵魂,感受一次脱胎换骨般的重生。
为了观看蒙古族人祭敖包活动,我们骑着摩托车前往。现代生活背景下,蒙古草原不再空旷、寂寥。一路上呼啦啦的风声、摩托车的马达声、天空中掠过的飞机的轰鸣声、鸟叫声和我们的欢呼雀跃声,共同奏响一曲生命的交响乐,响彻广袤草原的上空。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脑包即为敖包,萨满教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为蒙古语音译,意即木、石、土堆。敖包神被视为氏族保护神,祭敖包在每年夏历六、七月间举行,有供奉羊、酒、奶酪,点火、焚香和萨满跳神等仪式,场面特别庄重肃穆。现在,祭敖包不再是纯粹的萨满教宗教仪式,而成为一种多民族参与的较为普遍的民俗活动。
此时,山顶堆砌的石头堆上挂着经幡,供奉着经书,摆满各种奶食和奶酒等祭品,大家一起跪拜。我也随着筱一家人顶礼膜拜,格外虔诚。那一刻,我感觉堆砌成小山似的敖包,有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导引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祭过敖包,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突兀起一座座红色的山峰,高耸入云,悬崖峭壁,峡谷幽深;大地袒胸,露出红里透黑的健康肌肤;小草手挽着手组成一条绿色的绸带,像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各种景致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我们仿佛在美轮美奂的彩色画卷中游走,这就是美丽神奇的草原。我们渐渐触摸到它的心脏,仿佛感觉到那颗红色的心在跳动,热流顿时涌上身体,给人带来激情与温暖;它像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脸,褶皱如花;它还像一朵朵冰凌花,不畏严寒,无私地守护着这方草原;又似一片片火红的枫叶,脉络分明,美丽夺目。由于上面覆盖了灰白色的岩石,像红花吐出花蕊,正在徐徐绽放;它更像草原人的脊梁,历经风霜雨雪,依然挺得直直的,为草原人民撑起一片天。
我忽然一转身,夕阳正好掩映在大爷的那张笑脸上,他说:“大红山像草原的守护神,几千年如一日,这不,他也有皱纹了。”我听着笑了,眼睛却有点湿润了,其实大爷不也是草原的大红山吗?又大红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和浑厚的爱,用自己的一生默默守护着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家乡。
我们迎着朝霞晨雾而来,踏着月色而归,与大红山依依不舍地挥挥手。一路上大爷不停地讲解,我是一个忠实的听者。他说在蒙古人的心中,神灵就是大自然、苍天,“长生天”是至高无上的神。成吉思汗,含义就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所以在蒙古人的家中都挂着成吉思汗的像,那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和崇拜。
四
几年后,我再次约筱,一起去看脑木更的胡杨林。
这次,少了大爷的身影。
筱说,那是一个雪花飞舞的冬天,北方的草原冬天的积雪非常厚,常常会封路,让走进草原的客人迷路。一个昏暗的晚上,大爷正在找寻那匹没回家的黑马,深一脚浅一脚走着,忽然被一个雪堆绊倒了,拿出手电筒一看,原来是倒在雪地里的一个人,旁边斜倒着一个摩托车。大爷看他已经冻得动弹不的,意识也不太清楚了,大爷赶快把自己的棉大衣脱下来,给他穿上,本打算一起骑摩托回去,但怎么也打不着火。只好先让他的身体缓过来,紧紧把他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热乎他的身体。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陌生男子渐渐恢复了体力,大爷开心地吼着:“你终于没事了。”他们于是推着摩托车在夜色中回到家。回去后,大爷发起高烧,一直不退,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再加上重感冒,老病又犯了。没过几个月就离开了爱他的亲人。
我抑制不住心底的感伤,眼泪簌簌落了下来,好像大爷一直就在身边,仿佛他还在笑眯眯地给我讲解他和草原的故事……
我们到了一片胡杨林地,尽管它不像额济纳旗的胡杨林面积大,但自有她独特的魅力。由于这里地势低洼,能够储存从高处流进的河水,所以才有了这道美丽的景观。胡杨的叶子有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深红色的,交织在一起,就像梵高笔下的一幅水彩画,我不由得驻足仰慕。我们在一棵树下合了影,绽放了最美的笑容。胡杨演绎了草原的不屈历史,“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顽强品格正是蒙古人的精神写照。古今蒙古人,才是这片草原的灵魂。
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回旋在草原的上空,一轮红日越升越高,我的眼前浮现出大爷的身影……
他还在脑木更山,还在杜尔伯特草原,还在胡杨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