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能过来帮个忙吗(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能过来帮个忙吗(小说)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33发表时间:2022-06-06 10:27:48

【流年】能过来帮个忙吗(小说) 天空就像水洗过一样,湛蓝的天幕上,薄棉絮般的白云悠然飘荡。悠然飘荡的白云,和老赵的心情很相似。
   接连下了两三天的雨,中午以后,开始转晴。下午五点多,老赵和老伴从家里走出来,沿着一条小河散步。憋闷了两三天,走出户外,又是雨后初霁,不但天空晴朗,河边的树木花草也青翠洁净许多。树梢间的鸟们,也似乎心情爽朗,叽叽喳喳,嘀哩咕哩,此起彼伏,鸣唱不停。雨后的空气,十分清爽,清爽的空气里,除了花木的香气,又有淡淡的草腥味和鱼腥味。这种味道,老赵很熟悉。河边遍地是草,长势旺盛。小河里有鱼,每天都有钓鱼人。只要下过雨,这两种味道便泛滥起来。
   老赵已经七十岁,从五十二岁退二线,过闲日子已经十八年了。十八年岁月,早就把老赵悠闲成一只闲云野鹤。雨后的晴朗和清净,自然让老赵的心情也格外晴朗和清净。
   “小心!别踩了水,滑倒喽。”
   老赵的心思正天马行空着,身旁的老伴儿突然拽了他胳膊一下,然后,指着一片汪汪的浅水,提醒老赵。
   老赵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可不,如果老伴不拽自己,再往前跨一步,非一脚踏进水里不可。
   沿着小河边,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径。因为有年头了,有些凹凸不平。凡是低洼的地方,多多少少,都积存了一些浅水。稍不留意,就会踩水。老赵便谨慎起来,只要看见积水,就小心翼翼绕过去。
   走着走着,老赵看见前面地上躺着一个男人,人旁边,躺着一辆车轮很小座位高高的轻便自行车。
   走近看,那男人带着口罩,口罩滑在颔下,脸庞清癯,面色苍白,黑色太阳帽也掉了下来,露出很短的白头发,稀稀疏疏。
   老赵这几年没少进医院,一看他的形貌,就知道,他是个疾病缠身的人,年龄嘛,应该在六十岁左右。
   他躺在那片浅水洼里,身子蜷缩成弓形。估计身高,得有一米八多。眼睛闭着,没有声息。水洼面积很小,也就一平方米多。
   真够倒霉的,这么小的一片水,你咋就偏偏滑倒在这里呢?老赵心里嘀咕着。
   那男人躺倒的地方,在斜坡下面。修建河边公园的时候,故意将平坦的地面堆砌出一些土丘,小径便有了高低起伏。搁平时,高低起伏的小径,走起来,让人有时高时低的感觉,增加了起伏跌宕的情趣。这时候,倒惹了祸。
   老赵搭眼就能揣摩出来,那男人下坡时突然看见了那片水,慌慌忙忙,急刹车。可惜,晚了一刹那,正刹在那片水洼里,车轮一跐,猝不及防,滑倒了。也许是头部先着地,所以,帽子也给撞掉了。
   老赵和老伴站在躺在地上的男人跟前,俯视着他。他依然闭着眼,一动不动。老赵有些担心,俯身轻轻喊他:“哎!你咋样啊?”
   没有反应。
   老赵问老伴:“这咋弄啊?”没等老伴回答,又接着说,“要不,打120?”
   老赵这么一说,躺在地上的人却有了反应,睁开眼,轻轻摆了摆头。然后,又合上了眼。
   老赵明白,能不让打120,证明他的神智还有些清醒。紧绷的神经有些放松。
   虽然是暮春季节,躺在石板路上的水洼里,还是会着凉的。老赵就有些担忧,继续问:“地下这么凉,咋样?能起来吗?”
   那人的眼睛又睁了睁,少气无力地摇摇头。
   老赵对老伴说:“咱俩想扶他,这么大的个子,也扶不起来呀。”
   老赵和老伴都有颈腰椎病,前不久,老赵还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呢。
   老赵左右巡视了一番,看见西面大概三四十米距离的地方,有一个男子面朝河面,手持鱼竿,在垂钓。他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中等个,长得挺敦实,应该有力气。老伴也用手指了指那个钓鱼人。
   老赵就对着那位钓鱼人喊:“能过来帮帮忙吗?”
   喊完了,钓鱼人一动没动,似乎没有听见。
   老赵又提高了嗓门:“这里有人滑倒了,能过来帮帮忙吗?”钓鱼人扭过头,有些懵懂,左右巡视。
   老赵向他接连招手,加大音量喊:“这里有个人滑倒了,过来帮帮忙,把他扶起来吧!”
   老伴也跟着喊:“来帮帮忙吧!”
   钓鱼人终于明白是叫他,终于放下钓竿,慢悠悠,踱过来。
   走到跟前,俯身看看躺在地上的人,又看看了老赵夫妻俩,呆了一会儿,面无表情,什么话都没说,转过身去,又慢悠悠地走了。
   老赵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说:“这人咋这样啊?”又不敢说出来,怕刺激躺在地上的人。
   回过头来,又问躺在地上的人,“咋样?好点儿不?”
   躺在地上的人又睁开眼睛,低声含混不清地嘟噜了一句,老赵没听清他说的什么,却知道,他在逐渐恢复知觉,心里又放松一些。
   又停了一会儿,从东边来了一个年轻人,一米八的大个子,膀大腰圆的,昂首挺胸,摆动双臂,大步流星,朝这边走过来。待他走近了,老赵急忙问:“小伙子,能帮帮忙,把他扶起来不?”
   那大个子年轻人并没有回话,朝躺在地上的人,稍微侧了一下目光。
   老赵心里想,这小伙子,能不能发发善心?
   不曾想,那小伙子竟然一言不发,又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咚咚咚,一步一步又一步,加快速度,与老赵夫妻俩擦身而过。躺在地上的人,似乎就是空气,就是虚无。
   老赵看着那个高大威猛的年轻人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嘴里低声嘟囔道:“年轻人啊!”
   然后,老赵看见躺在地上的人身子扭动了一下,又伸手把滑掉的帽子磨到头顶上,心里更放松些。
   不一会儿,看见东面有两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一女一男,女前男后,都二十来岁。女的,身材窈窕,肤色白净,男的也有一米八左右的个子,长得也挺帅气。老赵心想,这俩年轻人,应该可以帮忙吧?待他俩走近了,就指着躺在地上的人,对他们说:“下来帮帮忙吧!”
   大概就在三四米远的地方,俩人停了车,并没有下车,而是一脚踏在地上,呆愣愣,朝躺在地上的人瞅了瞅。瞅了一会儿,女的,先拧过车把去,然后,另一只脚踏上脚蹑,用力一蹬,一躬身,调转方向,骑向另外一条路。那个男孩,紧跟着,一溜烟,去了。一眨眼,俩人就没了身影。
   这一下,老赵真是心凉了。不由出口说道:“小年轻,咋也这样呢?”
   这时候,躺在地上的人,终于说出话来:“我没事儿,躺一会儿,就好。”
   老赵说:“你终于清醒了。怎么样?能先坐起来,挪挪地方吗?”
   那人点点头,侧侧身子,手撑着地,想坐起来。
   老赵和老伴急忙伸出手来,从左右两边搀扶着他,帮他慢慢坐起身子,又挪到干燥的地方。
   停当以后,那人朝老赵两口说:“谢谢啊!”说话的时候,已经有了元气。
   老赵说:“先坐这歇会儿,喘口气。要不,给你家里人打个电话?”
   “不用,歇歇就好。”那人摆摆手。
   “头疼吗?”
   “刚才有点儿疼,晕晕乎乎,现在好多了。”
   “西边不远,有木连椅,待会儿,去那边坐坐吧?”
   那架木连椅,就在钓鱼人身后不远。
   “好!谢谢!”那人又表示感谢。
   “不用客气,应该的。”
   趁那人坐着歇息的空儿,老赵把自行车扶起来,又推着走几步,发现车瓦撞歪了,掰正以后,就没什么大碍了。
   这时候,那人慢悠悠站了起来。老赵问他:“能走吗?”
   “能!”
   那人推着车子,慢腾腾地走。
   老赵两口,跟着他,一起走。
   走到连椅跟前,那人坐下来。
   老赵老伴递给他一团卫生纸,让他擦擦衣服。擦完了,那人说:“谢谢你们老两口,我没大事儿了,歇歇,就回家。你们继续散步吧。”
   “真没事啦?”
   “真没事儿啦,你老两口散步去吧!”那人苍白的脸上浮起了微笑,有了淡淡的红晕。
   老赵就说:“那我们真走啦。”
   那人又摆摆手,让他们走。
   整个过程,河边那个钓鱼人,连头都没回。
   走远了,老赵对老伴感慨:“刚过去的情景,跟十多年前差不多。”
   老赵说的十多年前,是在一条国道上,一个年轻妇女被汽车撞了。老赵发现时,只看见那年轻妇女躺在路边地上,身上有血。那时候,他也像今天这样,朝好多过路人打招呼,希望他们帮忙,也同样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忙。好在,截了一辆救护车,才把那位妇女拉去医院。
   十多年过去了,惊人相似的一幕,让老赵心寒。
   那时候,“扶还是不扶?”这个话题,曾经掀起社会大讨论,有一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还演出一个以此为素材的小品。
   老赵又说:“十多年过去了,人心咋还是这样啊?”
   老赵老伴说:“咱管不了人家,咱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老赵对老伴笑了,“真是,你说的还真在理。”
   俩人沿着河边小路,兜兜转转,转了大约一个小时。等回到那架连椅旁,老赵发现,连椅空着,那个钓鱼人依然面朝小河,手持钓竿,钓鱼。
   再朝西走,夕阳低垂,西边天空,金黄火红,霞光万道。霞光照耀到小河水面上,光彩闪烁。
   老赵掏出手机,拍下这美好的画面,发到微信朋友圈,加上两句:“夕阳无限好,美在近黄昏。”
  
  

共 34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篇小说深刻剖析了人性,透过人性看社会,好在还有老赵夫妇这样善良的人,是他们身上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依然坚信美好的存在。行文清新简洁,故事,人物关系,心理描写,寥寥几笔就交代的清清楚楚。雨后初霁,老赵夫妇外出散步,遇见一跌倒昏迷的老人,故事以此打开并推动情节发展,所有描写都以画图式呈现在读者视野。作品自始至终以平静缓慢的语调讲述,没有意外和陡转,却是最大程度开掘了人性。老赵夫妇因身体原因,不能扶起地上的老人,接连三次喊过路的人来帮忙,均被漠视。此种境况衬托出作者内心对良知的呼唤,对温暖的期盼,也是对人性的担忧。故事篇幅不大,却写得疏密有致,境界不凡,虽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不落俗套。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2-06-06 10:30:31
  故事并不陌生,却屡屡发生,就像传染病不得医治,人与人之间的互害和冷漠,导致悲剧的继续升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祝贺轻舟大哥又创佳作。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06-06 11:27:16
  谢谢清鸟,强大的编者按语令拙文蓬荜生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