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山齐天景无边(散文) ——----赣南第一峰齐云山游记
江山如此多娇!如果用一句话描述遂川县西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六个字的词句。罗霄山的万洋山脉和诸广山脉就像是大自然磊砌出来的石墙,围裹出左溪河干流、左溪河支流和右溪河干流三条大峡谷,这里山高林深,峰陡石奇,泉丰溪密。经年穿谷而过的东北风,为候鸟提供了千年迁徙不息的鸟道。遂川西部,峡谷中出温泉,产好茶,“石墙”山脉上的峰峦,山齐天,景无边。
罗霄山位于湖南和江西两省中部、南部的交界线,由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八面山脉、诸广山脉四条次级山脉组成。武功山在江西境内,主峰金顶海拔1918米;万洋山是湖南炎陵县与江西遂川县的界山,最高峰南风面海拔2120米;八面山在湖南境内,最高峰石牛仙海拔2042米;诸广山是湖南桂东县与江西上犹县崇义县遂川县的界山,最高峰齐云山。
久有登顶志
攀上齐云山
远望八县地
伸手摸云天
这几句话说的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
诸广山脉伸入遂川境内的各大山峰,包括支脉主峰鹰盘山,我已攀登过多次,看到了景之美,体验了山之险。每当在那些山峰上看到那插入云霄的山脉主峰齐云山就无限向往。然而,齐云山虽近在咫尺,却因为有着超过2000米的海拔,上下山需要十多个小时甚至需要在山上住一宿的艰难跋涉,我迟迟未敢攀登。
多年来反复计划,寻找合适时机登顶齐云山,一直到今年春节前终于付诸行动并实现了愿望。腊月26日回到家乡,第二天一早我们便驱车前往。从高坪镇的明坑村过坳,经五指峰乡到达上山村停车,然后步行上山。
春,山花妆裙衫
夏,芳草连碧天
秋,白茅插满肩
冬,冰雪盖北脸
这段话,描绘的是诸广山脉主峰齐云山,海拔2061.5米的赣南第一峰,江西第四高峰,也是湘南第一峰,湖南第三高峰。该山峰跨两省三县,位于湘赣边界的湖南桂东县和江西上犹县、崇义县的交界点上。
一山两名,江西称齐云山,湖南叫齐云峰。山体由花岗岩组成,山势巍峨,终日云腾雾绕。因其山顶高耸入云,远望近看皆与云天齐高,故名“齐云山(峰)”。攀至峰顶极目远眺,三省(湘、赣、粤)八县(桂东、汝城、炎陵、上犹、崇义、遂川、大余、南雄)尽收眼底。
由于山高,风大,加上山体为岩石的原因,齐云山与周边的山有着决然不同的区别,十多公里长的山脊及山梁的两边海拔1300米以上部分都不长乔木和灌木,只长草本植物。正是这一特点给齐云山带来了前文描绘的春夏秋冬四季独特的景致。春天,千米以下的乔木和灌木百花齐放,齐云山犹如腰身穿上了彩裙,上身嫩绿衣衫裹体。夏天,芳草深深,萤飞蝶舞,那青绿的峰峦连着天际,伸入云间。秋天,一支支白茅立于草间,布满山体山肩,远远望去似白雪覆盖,又如涂抹的油脂油膏。冬天在这里总是比山下更早些到来,寒风吹拂,白雪盖头,那北向的山脸,冰凌终日不化,即便到了山下花开烂漫的初春时日仍高挂山间。
把车停在上山村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界碑前,未作停留立即开始登山,其时正好七点二十分。过了跨小溪的小桥,我们毫不犹豫的走向右边沿溪向上的石阶小路,在回老家之前我已做足功课,通过网络搜索确定了这条线路。
在溪水声的伴随下我们拾级而上,一路都是竹林,景色很美。再次跨过小溪,继续前行,半个多小时后来到山脊上一块经保护区特地修整过的平地,两棵高大的松树下砌有水泥凳可坐,这里被游客和巡山员称作“第一休息点”。过了第一休息点转入另一条峡谷,小路缓缓向上,溪水哗哗之声特别清晰。虽已开春,山下气温升到了近二十度,但在这里,一路上都是冰花。路上和路边的松土被冰凌顶起,形成上为薄土层、中为冰花、下为路面的结构,每踩一脚都会下沉,同时发出响声。冰花高的达到5、6公分,这是典型的冻土,走在这种路面上,非常消耗体力。约一小时后山路转为陡坡朝上,转角处草木被游客和巡山员长期休息所踏平,称为“第二休息点”。
真是一场艰难的跋涉。越往上视野越宽,乔木没了,灌木也消失了,只剩一片黄黄的草。从山下出发算起,三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山坳,这里海拔1500多米,寒风刺骨,这里也是崇义方向与五指峰方向攀登齐云山的汇合点,崇义方向从山南脚下上来,五指峰方向从山北脚下上来,道路清晰可辨。
继续向上是陡峭的石坡,爬行一段后到达一个相对平缓的位置,坡面上立着块碑,刻有“好汉坡,海拔1728米”几个字。我想,能攀登到这里的都是英雄好汉所以立此碑以之肯定和鼓励吧。同行中有三位女将,我们说,把“子”遮住,那就是“女汉坡”,你们都是女汉子,太厉害了!
路旁,到处可以看到未融化的冰凌。回头,那些在上山途中看到觉得高不可攀的各个山峰此时都变成了一座座小山。向东北远眺,鹰盘山清晰可见,远比其周边的山高许多,遂川左安镇的轿子顶也依稀可辨。
再往上,到达许多石块垒成的“城堡”,这些是齐云山攀登者们垒出的一座座遮风挡雨的露营房。营地旁有个很大的泉水洞,分辨不清是人为所凿还是天然洞穴,泉水清澈见底。营地坡面还有个很大的水池,因为天冷,水池的水全部结成了冰。
在这个位置,往西可以看到齐云山三大高峰,西边那座最高,就是主峰,我们的目的地。营地所在位置是北边山峰的东南坡面。在北峰的南面和主峰的东面,是第三座山峰,我们称之东峰。登顶主峰后GPS测得海拔2061.5米,目测东峰与主峰几乎等高,北峰稍矮,回到家后使用谷歌地球查看,东峰约2000米,北峰超过1900米。
从北峰看主峰,咫尺之遥,从这里出发登顶主峰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先下再上,到达主峰跟着,山坳处有个未完工的寺庙,名为“齐云寺”,不知何故修建后未去完善和加以使用。从寺庙后方继续攀登,终于到达峰顶。太美了,山高人为峰,这感受就是历时五个半小时千辛万苦的犒赏,真是太棒了!
站在峰顶远望,西边是八面山,北边是南风面,东北边是鹰盘山。齐云山、八面山、南风面的主峰都在2000米以上,既高又宽大。鹰盘山是诸广山伸入东北方向遂川境内的支脉最高峰,虽然海拔只有1724米,却因该支脉如“石墙”一样,高差感强烈,显得极其突兀,那高耸入云之势与三大高峰有着相同的雄伟。正是这四大主峰,形成了为候鸟提供迁徙辨识、停留的长长通道,这是世界八大鸟道之一,中国三大鸟道之一。每年开春和晚秋两时节,候鸟都经过这里,北上或南下,在候鸟通道的山上、山下落脚驻留。
主峰顶比较平整,站在其上观景相对安全,或站或躺,皆可随意。正值冬末初春时节,山上的草尚未发芽,山顶山梁黄黄的一大片,与周边山峦那些绿树青山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的感觉齐云山就像不在同一个世界。
在峰顶上尽情享受阳光、美景,我们流连忘返,如果不是因为时间所限,真不想过早的离开。计划是一天来回,必须撤离。返回经过北峰时,选择了北峰南边悬崖栈道,近了许多,还好,不算太险,走完栈道就到了“好汉坡”。一路下来,小腿发酸,膝盖隐痛。在竹林遇到几批挖冬笋的老乡,问我们是不是昨天上的山,我们说早上上去的,他们说好厉害,能一天上下齐云山。
到达停车处,已过下午十七时。抬头回望,看不到主峰,那些在峰顶看上去的小山此时座座都是与云天齐高。停车点海拔800米,主峰近2100米,高差1300米,算下来,一上一下全程近十个小时,基本都是在行走中。真有点不敢相信,我们竟然完成了这次艰苦的旅程。
眼前的峡谷绝壁直插云天,这里的景色美如画,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来此爬山赏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回到家,我写道:
齐云离天三尺三
北风至此折北还
鹞鹰难飞歇三天
猛虎过坳腿也残
说的是,齐云山的高寒险;
芳草萋萋连碧天
白云终日缠腰间
流泉声声洗尘烟
探山归来心未返
说的是,齐云山的美无边。
同去的侄儿问我,下次再来,我们还有今天的勇气吗?我笑说,下次出发前的那一刻再回答你吧。
(本文根据作者原创日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