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橘子瓣(散文)

精品 【东篱】橘子瓣(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3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96发表时间:2022-06-16 00:09:55

【东篱】橘子瓣(散文)
   我在这里说的橘子瓣,不是水果,是一种散装的糖块,就像橘子瓣一样,还拥有一股清香的橘子味,吃上一块,就感觉吃了一个大橘子一样。曾经的七十年代,物资是很匮乏的,橘子瓣糖的价廉物美,便顺应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那时候,快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会去供销社称回二斤橘子瓣糖。买回的糖谁也看不见踪影,便锁进了她的大箱子里。这是一个暗红色的曲柳花纹的木箱子,是当时最流行的物件,差不多家家都有,并且摆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这个木箱差不多相当于保险柜,有它在那里,让母亲的秘密上了等级,我对此只能敬畏,同时有充满无限的幻想。那里储藏的东西,无时无刻在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让人为之迷醉。
   这个木箱在年三十那天打开了,母亲笑盈盈地把里面的好东西一件件地往外拿,都摆在桌子上,好像那是装满宝物的宝箱。这些好东西有橘子瓣糖、葵花籽、大麻花、还有不多见的“牛舌头”饼干。牛舌头,是形容这种饼干的形状和长度,活脱脱的一个牛舌头,金黄金黄的,吃一个差不多就垫个半饱。
   橘子瓣糖是用包装纸包起来的,轻轻地打开包装纸,橘黄色的糖块便露了出来。与平时吃饭时一样的程序,要母亲把这些好东西一样样地分发到每个人的手里。平时吃饭都是母亲坐在饭盆旁,谁吃完一碗饭,都要把饭碗交到她的手里,由她一勺一勺地添加。一碗饭有两勺饭,吃完还可以再把碗交到她的手里。只是这天,分到手里的橘子瓣糖,只有两块,再没有添加。
   我的嘴够快,分到嘴里的两块糖,扔进嘴里,“嘎嘣”几声便嚼进肚里,然后是两块牛舌头饼干和一根大麻花。百米赛跑,这些东西是经不起咀嚼的,我好像在和谁比赛,此时的嘴比兔子跑得还快,三口两口就没了踪影。
   自己的那份吃完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有滋有味地品尝,这时候,我才明白,一块糖含在嘴里,在舌尖上一点点融化,是多么的香甜。我不由地陷入了困苦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大嚼,为什么这样快速,是因为从来就没有吃过吗?从小我就是这样的急性子,不管干什么都是急吼吼的,就没有慢条斯理,像老牛破车那样,任你喊破喉咙,依旧我行我素。人都说,从小看大,这个定论,我信。
   那时候,姥姥还在我家过年,那时她已经快八十岁了,她是个小脚,虽然行走不便,可是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的。
   她也分了两块糖,因为牙口不好,她是推脱不要的。母亲这样说,新年了,要沾沾新年的喜庆,姥姥便接在手里,却一直没有含到嘴里,见我吃得如此快速,便悄悄地塞到了我的手里。我不觉一愣,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她白发苍苍,慈眉善目,满脸都是细密的皱纹,笑一笑,便如盛开的一朵菊花。
  
   二
   橘子瓣糖在供销社所售卖的糖果里,是最廉价的,也是最畅销的。在糖果销售的栏柜里,一个个空格分装着不同的糖果。“大白兔”和“金猴”是奶糖,分装在不同的栏柜里。它们的价格昂贵,所以栏柜里的货,基本没有多少消耗。橘子瓣糖却不同,装糖的格子里,在不停地添加着,盘称一直都放在那里,基本是不用动的。
   包糖用的包装纸是黄褐色的,大张的,有一米见方的样子。厚厚的一沓,卖给我们的时候,就这么一张张扯过来,像是母亲在扯一张张煎饼似的。
   他们用包装纸,就要裁开了,才能用。我看见两个年轻的男售货员,用一个像铡刀一样的切割机,一沓纸放到上面,用力一压,便齐刷刷地切割下来。这两个售货员有点手忙脚乱,不得章法,纸切得有些慢,供不上卖糖的需求。看见买糖的人排成了队,两个人满头是汗,越供不上,越着急。
   那时候,烧纸也是用这个包装纸来代替,不像现在,烧纸已经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时候,去赶白事的礼,都习惯送纸,每个人的胳肢窝都夹着这么一个长长的纸筒,好像不是去送纸,倒像是去送一根长长的木杠子。
   二斤糖果不是在春节里吃完的,母亲有她自己的盘算。过了“破五”,就撵我们兄弟上山捞柴禾,并且一人发两块糖作为鼓励。那个时候,我的所有聪明才智都被糖分调动了起来。我家有一个小糖罐,里面的白糖是用来给外甥沏奶用的,那里面的白糖能调动我的所有积极性。
   外甥很小的时候便送来我家,全家人便开始围绕着他来进行生活。他还小,要喝羊奶,羊奶里面放些白糖,是很甜润的。糖分的获取是愉悦人心的,糖分是能调节一个人的兴奋度的,这是我最为深刻的理解。日子清苦,没有什么可以调动味蕾,味蕾的兴奋感让人无法抗拒。那时候自身的满足感,不需要多少,却也不可或缺。
   平时上山,怀里有一块玉米面的大饼子,因为粗粝让人难以下咽,如果,那块难以下咽的大饼子,蘸到了一点点白糖,大饼子便立刻来了个华丽转身。当然,不能蘸多,一点点,还能让母亲看不出来,这样便能充分的愉悦到自己。
   母亲如此尖刻的做法,到我长大了才理解她。她这样刻薄我们,仅仅用两块糖便让我们甘愿冒着严寒,去山上捞柴禾。如果用等量交换来衡量这件事,是极其不平衡的。她一直在这样严格地要求我们,便让我们滋生了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像样板戏《红灯记》里唱到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吃苦耐劳的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从小就吃到生活的苦,才能磨练出这样的品质。
  
   三
   姥姥的小脚让她走路非常的慢。她的个子不高,还佝偻着身子,便更加低矮了。平时,我挨着她睡觉,她的觉很轻,呼吸声几乎听不到,并且,很少翻身,我常常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她在家不干什么,其实,她想干,可是母亲却不让她插手。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姥姥因此很喜欢我。那天晚上,她悄悄地塞给一个钢镚儿,竟然是五分硬币。我愣住了,她居然有钱,她告诉我是在大街上遛弯捡到的。让我吃惊的是,她这么大岁数了,眼神还这么好。这与她佝偻着腰有直接关系,她让我去买糖吃,我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我在糖果栏柜前犹豫了,第一次有支配钱的权力,我觉得自己应该换一种想法了。橘子瓣糖固然好吃,只是这五分钱的橘子瓣糖能在分分秒秒间就吃完。我转来转去,转到小人书的栏柜,我看到这样一本小人书,封面是一团烈火,里面有一个战士,在进行着淬炼。那张坚毅的脸,像钢铁一样坚硬,那是英雄邱少云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战斗影片,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已经看了不少。看这样的电影,我都会忍不住发抖,那是发自内心的激动,让浑身颤瑟。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了邱少云和黄继光的名字,他们早已是我心中的偶像。邱少云在烈火中牺牲,他的名字让人无限的崇敬。
   我向售货员打听了一下,那本小人书需要七分钱。我只有五分钱,还缺两分钱。我心里升起一股强烈的欲望,一定要卖到这本小人书,至少我觉得这个比买糖更有意义。
   我立刻跑回家,很认真地向母亲讨要两分钱。母亲见我理直气壮的样子,有些吃惊。她为她的孩子长大了而高兴,能不去买糖,就是一个大的改变,终于知道怎么去花钱,是个不小的进步,她当然支持。
   很快,我便把小人书买回来。我把它交到姥姥的手里,她看不清又还回来。我能看清,却还不识字,正在着急时,哥哥放学回来了。
   哥哥把小人书接过来,认真给我们读。我被小人书的故事情节感染到了,姥姥也是,她还流下了眼泪。
   我以为她只是被故事感染到,哪里知道她竟然还有别的事情。她一边流泪一边说着,她有个亲侄子,是她亲自送去朝鲜战场的,可是,至今都没有回来。送他走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岁……
   没想到,小人书里的故事能涉及姥姥。她的眼泪无声地流着,只能这样看着她伤心,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她。
   姥姥没有在我家住多长时间,便让母亲送她走。老家那边的事情一直都让她挂念着,实在放心不下。她一去便没有回来,不久便去世了。叶落归根,她好像知道这个,所以去的也安详。
   我之所以一直没有忘记她,是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那么的完美,虽然与她接触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她所给予我的美好,至今都刻骨铭心。
   妻常看我的文章,她便这样问我,为什么总是写过去?现在就没有什么可写的吗?
   这句话把我问住了,仔细地归纳了一下,觉得有这样的感受,让我总是不能忘记过去。现在的生活太安逸了,让人不记得什么。相反,过去的苦难让人学会怎样去生活,让人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珍惜过去的时光,才能品味出今天的甜蜜。
  

共 32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橘子瓣糖因其物美价廉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小小的橘子瓣糖,对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是稀罕物,弥足珍贵,有着难以抵抗的诱惑。作者枫桦老师以深情细腻的笔触,回忆了关于橘子瓣糖的一些生活场景以及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儿时,只有快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会买回二斤橘子瓣糖,并把糖果锁进了一个大箱子里,过年时,才会给每个人分发两块糖果。性急的作者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糖块的香甜,就急不可耐地嚼碎咽进了肚子里,看着别人有滋有味地品尝,不禁羡慕起来。这时候,姥姥把自己分到的两块糖塞到了作者的手里,姥姥慈爱的笑容,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买的糖果,除了过年时分发给每个人两块,剩下的就作为孩子们上山拾柴的鼓励,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慈爱的姥姥给了五分钱,并让作者用它去买糖吃,懂事的作者最后买了一本小人书,是关于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当哥哥读小人书时,故事的情节感染到了作者,也感染了姥姥,让她想起了自己亲手送侄儿去朝鲜战场的场景,侄儿至今还未归来,姥姥不知不觉就流泪了,姥姥给作者留下的记忆是美好而刻骨铭心的。文章的结尾,作者对忆苦思甜做出了总结:“过去的苦难让人们学会了怎样去生活,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才更懂得珍惜当下的甜。”这是多么深刻而又深邃的感悟!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情感真挚感人,场景描写细腻生动,故事感人肺腑。橘子瓣糖,承载了一代人最甜美的记忆,也是时代的缩影。过去生活虽然困苦,但有了橘子瓣糖,清苦的生活就多了几分甜美的味道。节俭又智慧的母亲令人赞叹,以糖果作为鼓励,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人物刻画鲜活饱满,一位善良、慈爱的姥姥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亲情,读来倍觉温馨。该文贴近生活,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文章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经历过苦难的人,对苦与甜的体会更为深刻,也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深度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61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6-16 00:14:56
  橘子瓣糖承载了一代人甜美的记忆,也是时代的缩影。枫桦老师以细腻生动的文笔,讲诉了关于橘子瓣糖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感人至深的故事,重现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生活面貌。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情感真挚感人,场景描写细腻生动,人物刻画鲜活饱满,一位善良又慈爱的姥姥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经历过苦难的人,对苦与甜的体会更为深刻,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深度佳作,力荐文友共赏!问好枫桦老师,遥祝夏琪!期待精彩继续!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11:15:55
  谢谢如菊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精彩解读,编辑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6-16 06:03:13
  文章写的颇为感人,对生活中那种甜度刻骨铭心的感受 ,是这个年代的人不具备的。母亲和姥姥 。两个人物的形象 ,那么生动 。尤其是姥姥。苦难是一本教科书,这本教科书里有温馨,一一有那些温暖的岁月 。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11:17:25
  回味曾经的岁月,现在觉得是那么的有味道啊!谢谢鸿雁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夏祺!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6-16 08:27:43
  像橘子瓣的糖块,还是溜光肉的,没有包装,上面还沾着糖末,我吃过,那是六十年代的幸福。枫桦老师的文章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幸福属于时代性的,甜美不在于是否精致啊,一颗感激生活的心,那才是应该有的。一块糖块,藏了多少故事啊。文章以生动的故事诠释了苦与甜的关系,感悟深刻,很受感染。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11:21:56
  那时候还不懂得这块橘子瓣糖块的甜蜜,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十分难得。那种橘子瓣糖已经不复存在了,有那个形状的糖,却已经改变了许多,让人不愿再触碰。这段日子一直都在旧事里沉湎,可能会写出许多相关的文章吧,此时写游记倒是成为一种调节,写作太奇妙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夏祺!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6-16 09:04:33
  橘子瓣的糖,我没什么印象,应该也是吃过的吧,毕竟我也是文革时期出生的人。老师的文章很能感动人,过去的经历,吃过的苦都很宝贵,那些精彩的真实故事,要是都能写出来,那就非常了不起了,向老师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11:23:47
  老师这样的年龄,应该是经历过这些事情的。我喜欢怀旧,把旧事翻腾出来,找找写作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期待老师的精彩!遥握夏祺!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6-16 10:57:52
  该文写人叙事相结合,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幼时的枫桦老师对橘子瓣糖是那么地渴望,曾品尝过,那是人间美味哈,但母亲将平时来之不易的美食都锁在了珍贵的箱子里,只在过年时才分得一些打发馋意,作者得到那些美食后,因太喜欢吃而吃得飞快,简直是囫囵吞枣,吃完后看着哥姐们还在尽情享受,不由艳羡而悔恨,怪自己吃得太快,姥姥善解人意,将她的那份橘子瓣糖递与“我”吃,“我”开心而感动。那次姥姥让“我”用她捡到的五分线去买橘子瓣糖,“我”那么激动开心,最终返回问母亲要了两分钱凑成七分钱买了小人书,那本小人书里还隐藏着姥姥侄子的故事。回忆这些往事,作者是为了忆苦思甜,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该文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让人物的形象饱满,让读者体悟出浓浓的亲情比陈酒醇香,清苦日子中涌动的甜蜜比橘子瓣更有味。此文借物抒情,用词精当,情怀浓郁,表达淋漓,感人肺腑。盛赞文思,问好枫桦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11:27:27
  我很小的时候,就吃过这种橘子瓣糖块,那种味道便种植到心里去了。说实话,没有什么让人能牢记的那么深刻了,也许是写作,才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要不然,会一直深埋在心底的。谢谢罗老师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夏祺!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6-16 13:14:11
  在拜读之前,以为老师要写橘子,原来是糖果。我小时候没见过橘子糖,见过的是用纸包装的“水果糖”,一分钱一粒,如买一角钱就有十一粒。文章写得很用情,勾起读者满满的回忆,读罢,令人动容。好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夏祺!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21:54:03
  想想那时候的好东西真的多,吃不够啊,那时候的孩子盼过年。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遥握夏祺!
7 楼        文友:白玄        2022-06-16 16:02:07
  枫桦老师又一篇佳作新鲜出炉!橘子瓣糖引起一系列回忆,苦楚中有甜味,在困难时期,一块糖有很大的诱惑力,能吃到是很幸福的。可作者把姥姥给的五分钱用在买书,说明书更有诱惑力,人也懂事了,妈妈才会给2分钱支持。文章描写细致具体,语言质朴,感情饱满,构思巧妙,感悟深刻。过去的苦难让人学会怎样生活,让人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珍惜过去的时光,才能品出今天的甜蜜。主题鲜明,水到渠成。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6 21:57:53
  有段日子想写一写姥姥的,可又觉故事太少,没有什么可写的,故此在两篇文了顺便带出了。她在我家没有住多长时间,可是她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刻到了心里。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夏祺!
8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2-06-19 08:24:39
  几粒糖果,几分诱惑。物廉价美的“橘子瓣”糖就是小时候最美的回忆,老师的这篇散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一代人珍贵的记忆,有甜蜜,有诱惑,还有母亲的激励……橘子瓣把姥姥、母亲和“我”紧紧地连在一起,一篇贴近生活的经典美文,越读越觉得亲切。欣赏佳作,遥握问好,祝夏祺!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8 楼        文友:枫桦        2022-06-19 20:00:20
  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夏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