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父爱如山(散文)
我的父亲肖益炽,1946年考取了湖南大学水利水电系电力专业。那时他作为军队遗属,上大学学费全免,当时只拿了七块光洋到上学。但在第三年1949年上半年因读书用心过度,严重的肺病,不得不休学。
解放后,他1949年至1952年是土改干部,去城步县参加剿匪,斗地主分田地。回洞口后分配在洞口县城平溪中心学校当了二年教师,教育局安排他抓基建项目,因为他是学机电专业的,有力学基础,转行钻研土木工程,取得效果。后在洞口县人民医院当了三年后勤总务。这期间自学土木建筑系教课书,洞口筹备建筑公司,技术归队,抽调他到设计室做工程设计及预算工作,然后进入洞口县建筑公司,从事建筑设计,绘画,施工工作。
父亲后来一直在建筑行业工作,洞口县内很多的高楼大厦都是父亲的杰作。如洞口县人民大会堂,洞口县百货公司大楼,洞口县供销大厦,洞口县药材公司大厦等。这些建筑物都是七层楼高,
对60年代来说是最高的建筑物了。洞口县标志性建筑物--洞口县人民大会堂,是1959年所建的,当时水泥钢材供应紧缺,大部分都是木材结构。因此我爸爸花费了很多心血,精心设计,不分昼夜守在工地,从一砖一瓦进材料做起,按图纸施工,抢进度,在四个月建成,提前2个月完工。据说,父亲设计的这个大会场,完工后只剩余了200来块红砖。这个样板工程和父亲的名字也写进了洞口县志的建筑分卷。
我六岁那年年底,我家被下放农村,原因是我爷爷肖天禄是国民党军官。回到离洞口县城八里地的老家:洞口公社平梅大队肖家湾。下放那天,有两个叔叔到送我们,就推着一板车东西,被子,箱子之类,也就是我家全部家当。走到半路上,我看到公路边好多桐子树结满了桐子,我就爬上去摘,摘不到,下来了,要那两个叔叔去摘,说要摘桃子吃。也许是饿了,我赖在地下不走了,说要回去吃李师傅做的糖包子。从来不掉眼泪的父亲也流出眼泪,过来抱我,说:不哭,不哭,我们回去吃包子。那两个叔叔哭笑不得,有一个叔叔拿了一包糖果给了我,我才边哭边走。
后来公社调父亲到公社基建队当施工员。他和公社领导熟,如公社书记谢书堂。谢书记他们也非常尊重父亲,叫父亲肖工程师。第一次见到谢书记,父亲要我喊他谢叔叔,我怯怯的喊了一句:谢叔叔,就跑开了。那时公社书记在我眼里是大大的官,只有大队书记、大队干部才能见的到官。
1974年我洞口公社中学毕业后,没有推荐读高中,1975年我在队里劳动了一年,成为1名社员。那时公社只有1个家庭成分问题推荐读高中的指标,另1个是成分问题的肖劲风读了高中。
父亲1.7米个子,一张不拘言笑、严肃的脸,平常对我们很严厉,做错事他骂得很大声,孩子们都怕他。这次他却象和蔼可亲的慈母一样安慰我,说:孩子,要坚强起来,没读上高中,我教你,湖南大学的大学生,教得高中课程来,给你买教材书,只要你想读书,可以自学成才的。
过后不久,父亲真的买来了高中一年级课程教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都有。他安排我学习的课程、时间和进度。可那时条件艰苦,白天有繁重的劳动,只有晚上学习了,那时是煤油灯,才有挑灯夜读、凿壁借光之说。每天晚上坚持学到12点,有时超过。父亲在公社基建队,距家5里地,坚持每天回家住,早晨7点起床,赶往公社,目的就是为了辅导我课程。
在父亲辅导下,加之我小学、初中学习基础好,自己一年的努力下,我把高一课程学了一遍,为了检验学习效果,还想办法借用高一试卷,做题,父亲阅卷打分。这样掌握了高一课程文化知识。为我今后高中、大学的学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次白天劳动时,我受到很大委屈,晚上早早埋进被子里生气,没理妈妈、姐姐她们。父亲回来时带着2本水浒图画书,他知道我最喜欢看图画书了。就把我被子掀开,拿着书说:和良,你看我给你买什么回来了。我一看见图画书,就跳起来,说:把书给我。也不发脾气了。看似粗心的父亲,还很懂心理学的。
命运之神再一次光顾了我,第二年让我有了上高中的机会。这与父亲为公社做了贡献有关,但也与我积极劳动和品学兼优的初中档案以及学校推荐分不开。
小时候,看到乡亲们畜禽发瘟疫死亡,心里着急,想到我要是兽医就好了。这是我考上大学报考兽医专业,当牛郎中猪郎中,只要能帮到乡亲们就行,这是我儿时的初衷。我后来大学报考和学习的专业是兽医专业。成为洞口县畜牧兽医技术权威,多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实现了我儿时当兽医,服务于民的初衷。父亲本来要我报考土木系,继承他的事业。但他也没有特意阻止我报考兽医。
我上大学回家时,父亲谆谆教诲,学好兽医专业书,还要多读中国名著、唐诗宋词和毛泽东诗词,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当他听到我勇跳雷塘救人,诊治牲畜疫病为养殖场挽回几十万损失,拿回县政府嘉奖证书时,他露出开心的笑容,对邻居说,我家4个孩子,还是和良有出息。
父亲1990年得了肺癌,到长沙解放军163医院治疗,放疗和化疗都没有效果。他坚持与病魔战斗,痛得不行时数数,从1到100,不痛清醒时就背诵宋唐诗词,能背诵一百多首,要我用笔记本记下来给他看。我现在还保留着那本笔记本,以作纪念。130多斤的人到死时只有70——80斤,真是皮包骨。现在想来痛苦极了。
往来如烟似梦,转眼岁月怱怱。我现在都退休了,想起父亲为我付出很多,不求回报的情景。还有那父爱如山,深厚的父子之情、师生之情历历在目,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原创 中乡美文化 中乡美文化 2022-10-23 00:15 发表于河北
肖家湾,清明扫墓(散文)
文/肖和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唐诗,穿越千年,成为华夏传统节日清明习俗的经典诗作。清明雨,也演化成清明时节特定的天气特征,为清明蒙上经古不绝的悲凉气氛。
这一个星期来,从山上不时传来噼里啪啦鞭炮声,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只有这个时候中国人格外记得老祖宗。在家乡的人无论男女老小都要去自己的祖坟,祭拜老祖宗,放一串鞭炮,烧一柱香,口中喃喃有词,请求祖宗保佑和许个愿。不在家乡的,在远方遥望家乡方向,牵挂着老祖宗和家乡的父老兄弟,默默祝福着。
图片
在这次老家肖家湾扫墓中,我晚叔对我们说着古老的话题,我爸在世时,在祖坟上每次也说着同样的故事:祖父肖熙甫是清代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县城周围牌坊和石碑都是他题的字,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祖坟墓碑上见到他的字极有刀笔,大家佩服之极。我爷爷肖天禄是洞口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那时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认识了毛润之,介绍入了党。回洞口发展了三名共产党员,成立了洞口第一个党支部,四个人称“志同道合”,我爷爷则叫肖志,排第一,在我县党史上有记载。我爷爷后来在国共合作期,秘密参加国民党的军队,在怀化芷江飞机场驻守部队当了营长,还从家乡带了2名勤务兵,在民国25年5月,师长秘密清党(共产党),派了人将我爷爷暗杀了(枪杀)。当时我奶奶生了严重的病,到了死亡边缘,还有一口气,她在我爷爷死前一星期,梦见了我爷爷,一身的血,说快到芷江去,他不在了,接人回来,我等着他。我奶奶在我爷爷送回来的第三天才闭眼死去。后来爷爷,奶奶合葬在一起。真的是不能同一日生,但却死能同穴。我们到爷爷奶奶的双堆墓,默默致哀五分钟,对爷爷先烈前辈们表示深切地敬意。
1945年4月,日本鬼子到了肖家湾,他们烧杀抢掠。我祖父带着一家人躲藏在老家后面的深山里,那时的山里树木茂盛,还能躲藏人。晚叔肖芷荃才11岁,他读书时过目不忘,聪明能干,好学上进,又写得一手好字,深得我祖父的喜爱。但不幸的是晚叔肖芷荃在深山躲藏时得了霍乱病,可想而知,那时候缺药少医的,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在我祖父的怀抱里。
爸爸肖益炽1946年考取了湖南大学水利水电系电力专业。那时他作为军队遗属,上大学学费全免。但在第三年上半年(1949年)因病休学。解放后,他先在县城平溪中心学校当教师,后在县人民医院当会计。然后自己自学建筑系教课书,进入县建筑公司,从事建筑设计,绘画,施工工作。县内很多的高楼大厦都是我爸爸的杰作。如县人民大会堂,县百货公司大楼,县供销大厦,县药材公司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物县人民大会堂是1959年建的,当时水泥钢材供应紧缺,大部分都是木材结构。因此我爸爸花费了很多心血,精心设计,不分昼夜坚守在工地,从一砖一瓦进材料做起,按图纸施工,抢进度,在四个月建成,提前2个月完工。这个样板工程和我爸爸的名字也写进了县志的建筑分卷。爸爸1994年得了肺癌,到长沙解放军163医院治疗,放疗和化疗都没有效果。他清醒时就背诵唐诗宋词,背诵了一百多首,要我用笔记本记下来给他看,我现在还保留着那本笔记本,以作纪念。
逝者如斯乎,前辈不复存在。我们听着前辈的故事,教育后代要继承和学习前辈们那种力求上进,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敢于实践的拼搏精神。
审阅:梁厚俊
简评:此文叙事清晰,行文比较顺畅,追忆前辈,我们“听着前辈的故事,教育后代要继承和学习前辈们那种力求上进,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敢于实践的拼搏精神。”
终审:严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