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我的父亲母亲(散文)
金秋,是岁月的年轮,也是人生的历程,五十年金婚的记忆,深深烙印在父亲的心里。
今年的9月30日清晨,父亲早早起床,换上崭新的白衬衣,外穿一件黑色夹克衫,对着镜子用手沾水抺了抹花白的头发,挺起腰板,不到七点就去菜场买菜,回来后,在铫子里煨好了藕汤。
紧接着给母亲打好洗头水,父亲走到母亲床头说:“老伴,咱们洗个头吧?今天是你我的结婚纪念日。”母亲无言,吊滞地望着父亲。
因为2018年5月母亲患脑溢血,实施了开颅手术。手术后,喉咙插气管,鼻腔插食管。貌似清醒,睁眼若视,但无意识,无语言,丧失了交流和自理能力。
父亲左手端起脸盆,右手用毛巾给母亲洗完头后,马上给弟弟打电话:“今天你们都回来吃饭”。
弟弟在电话里问:“老爹,有什么喜事吗?”
父亲高兴地说:“今天是我和你妈结婚纪念日,整整50年。”
儿子回答:“好!好!我们一定回家。”
结婚纪念日一直是中国夫妻比较重视的日子,代表着两人携手走过的岁月与时光,也是共同经历风雨坎坷的见证。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娶你妈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父亲从小勤奋好学,18岁时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1964年应征入伍。外校当时处在建设中,父亲分到了野战部队,一边训练,一边学习。
两年后父亲回家探亲,远房表叔听到父亲没有对象,便对我爷爷说,他一个同事老家有个侄女在乡下,还没找婆家。
爷爷说:“行呀,帮我儿子介绍介绍。”就这样表叔和他的同事开始了牵线搭桥。
母亲出生于武汉市蔡甸区(原汉阳县)西北部索河镇,一个山坳小村庄,初中毕业后,当选为大队团支部书记。年轻时,她梳着一条粗黑的大辫子,细长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是这里山区远近出名的俊女孩,常年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啼。当地有很多追求者,母亲却选择了远嫁武汉。
1969年初春父亲回武汉探亲时,和母亲确定了恋爱关系。每次回家探亲,父亲乘汉江摆渡船到琴断口,再坐公交到汉阳县县城,转乘长途车到索河,然后步行十几里到母亲家,住上两晚后再返回武汉归队。
到部队后,靠两人“鸿雁传情”,一个月彼此收到一封信。母亲怕父亲挂念老人,一有空就来汉口探望老人,帮忙下地干活。
有一年夏天特别热,暴雨连连,母亲因为参加抗洪,大约七八个月没来武汉了,于是母亲提笔给爷爷写信。母亲书信中称呼用“台鉴”二字,爷爷极为高兴,见人就讲:我儿媳很有文化,很有礼貌。母亲的品德和教养,深受父亲肖氏家族人的喜欢。
母亲是农村户口,父亲吃商品粮,结婚后母亲如何落户武汉市,这一“拦路虎”差点切断了这份姻缘。
1970年初夏,父亲为母亲户口之事,四处奔走,母亲为此也十分担忧,连夜赶往武汉商讨。当时正值农村“双抢”,第二天母亲必须赶回老家插秧。
一大早父亲推着半新半旧的“永久”牌自行车送母亲回乡,先从硚口额头湾乘船摆渡到汉阳,到汉阳已经是上午九点了,错过了第一班长途车,母亲心里非常着急。
父亲决定徒步送母亲到汉阳县县城(蔡甸)。他推着心爱的自行车,伴随母亲沿着汉江堤,走呀走,走了二个半小时。一路上两人规划着今后的生活,甜蜜的笑声不断。灿烂的阳光,江面的清风,轻拂着这对年轻的恋人,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场景呀!
父亲给我谈起这段往事时,我问父亲为何不用自行车带上母亲呢?
父亲开玩地说:自行车坐垮了么办?那个年代物资极为匮乏,有一辆自行车的家庭极少,″永久牌"是名牌。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能败坏家当。母亲上长途车后,父亲一人独自骑自行车返回武汉。
1970年年底父亲复员回家,安排在武汉轻型汽车制造厂工作。上班后第二年向单位申请结婚,单位同意将母亲农业粮户口转为商品粮,父母压在心头的大石块终于掀开了。
母亲被安排到武汉市硚口区南泥湾公社,担任生产队会计兼记工员。
父母恩恩爱爱,过着甜蜜的生活。现在回想以前,他们即使在争吵最激烈、彼此互不说话的赌气时刻,也都没忘记给予对方支持与关心。
父亲会在吵架后为母亲留一碗饭,母亲依然会早起准备好父亲出门要带的干粮,我作为中间那个被呼来唤去的传话者,当时只觉得自己委屈,却丝毫不懂得他们的深情爱意,想想真是滿心惭愧。
父母共同抚育了一男二女,三个孩子均考上了大学,并各自成家立业。刚刚享受幸福生活时,突与其来的病魔击倒了母亲,从此父亲成了母亲的贴身护工,每天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起来给母亲翻身、拍背、抽痰。
父母之间的爱刻骨铭心,爱的是那样无怨无悔,不离不弃,融入血液,融入灵魂,母亲是父亲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多年后,有一些场景再次出现的时候,我逐渐懂得了它的另一层意义。有一次,我带回去一种点心,递给爸爸让他尝尝,他随口说:我不吃,你拿去给你妈尝尝。桌上吃饭,我让爸爸多吃点菜,爸爸又道:让你妈多吃点。我一下急了,说道:爸,你有没有为自己活过?你能不能不什么时候都围着我妈转?爸爸笑笑说:你妈比我金贵,孝敬你妈就是孝敬我。小时候,有好吃的东西,我们贪吃时,爸爸总是在旁边喊道:别吃完了,你妈还没吃呢。我那时以为他是找借口制止,直到后来听的耳朵都腻了,才知道在我爸跟前我们不能和我妈抢。作为父母的女儿,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相互的支撑与厚重的关爱。父亲每天坚持为病重的母亲祈祷祝福,整整三年,不分日夜,不论春夏秋冬。他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康复,朝夕相伴共同渡过幸福的晚年。
两位银发父母,就是儿女心中神圣的爱佛啊!
父母是中国家庭的普通夫妻,一生平凡,虽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善良勤劳,孝爱治家,用中华美德尊老爱幼,三世同堂相濡以沫,夫妻之间患难与共,这是千金难买的人间真情。
岁月,不会因流逝而遗憾,而是因沧桑而丰盈。敬爱的父母,你们的人生美好,甜蜜,充实,为我们儿女作出了好榜样。家风传承宜淳厚,子孙后代乐继福。祈愿苍天护佑天下的父母,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