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颂】醉在花甲(散文)
一
星期日上午十点钟。我们二十来个头蓄鹤发,眉毛稀疏的“花甲”聚集在金源酒店2020号雅厅。巨大椭圆形餐桌上经摆满了美味佳肴;山山已经支好了音箱,蓝牙里传出了《相逢是首歌》《同桌的你》和《老同学》等流行的歌曲;晓武架好了照相机,随时捕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气氛热烈,场面温馨!
按程序,我们先逐一做了自我介绍,扼要谈了毕业以后的人生经历。
老班长拿起了麦克风,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老同学们,⼀张张陌生又熟悉的⾯孔,⼀声声生硬又亲切的乳名,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风华正茂的时代。千⾔,道不尽四⼗五年的⼈⽣历程;万语,诉不完同学的纯洁友谊。因此,今天挂在腮边的泪水不要擦,让它尽情地流,那是喜悦的泪花,它是那样的晶莹无限;握紧的双手不要松,让它尽情地握,那是留恋的体现,十指间流淌着无尽的思念!”
“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来,为四十五年后的重逢,举杯!”
“好,”大家共同举杯,“干——!”
“咔!”服务员为我们拍了第一张合影。
二
久别重逢,杯觥交错间,那些尘封的往事,如湖底冒出的气泡泡,慢慢浮出水面,一串连着一串,在我们记忆的湖水里跳动。
“大家记得吗?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人’字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时他在黑板上大笔一挥,‘人字两笔:一笔前进,一笔后退;一笔逆境,一笔顺境;一笔付出,一笔收获。”小龙首先提起来的自然是恩师,他兴奋激动,目光蓄满幸福。
玲玲接过话题:“是啊,闫老师读起文言文而来,张弛有度,轻重缓急,总给人以美的享受。翻译特别是演绎文言文的时候,他又像评书演员,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举重若轻,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的话犹如落入水中的石子,立刻荡起了一片片的涟漪。
“对”,惠敏接着说,“曾记得老师讲解《捕蛇者说》中的一个小小片段——首先他抑扬顿挫朗读,‘……悍吏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接着老师用极其通俗的语言,评书的话风直接演绎:‘当官儿的来到我们乡里东叫西喊,南吼北嚎‘你们,统统出来,快快地交粮纳税!’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别说人了,就连鸡和狗都不得安宁,好家伙!’我们捧腹大笑,笑中带泪,因为‘苛政猛于虎’早已跃然纸上。”
晓武,昔日瘦小体弱,今日膀大腰圆,呷了一口红酒,停顿片刻,仿佛沉浸在回忆中,也仿佛要把在座的同学一并拉进回忆中:“记得咱们英语老师是一米八的个子,大长脸,但两眼炯炯有神,穿着庄重,常常戴一条长长的围脖。由于脾气好,课堂纪律有些松散,所有他不断重复,‘BeQuiet,BeQuiet,Don\'嗡嗡嗡!”说着双臂像蜜蜂一样扇了扇,简直栩栩如生,“你们猜怎么的,毕业后我和在座的几个同学还有幸拜访过政治老师,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他们住在保定西郊。”看得出来,他的眼睛和心一般潮湿,心里荡漾愉悦。
一时,那些尘封已久的恩师,被我们一一挖掘,搬上了记忆的荧幕。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那么模糊,又那么清晰。
我们的老班长提起了数学老师:“教咱们数学的是赵老师,他有一米七左右的个子,白白胖胖的,他特别注意自身形象,穿着干净得体,留一个漂亮的平头。他讲课慢言细语,声音总带有那么一种特殊的韵律:‘若直线y=ax+b,呃,那么我们就知道该直线的斜率是k=-a/b。其计算方法有’,他接着继续工整有力地板书:‘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截式……’他记忆非凡,模仿惟妙惟肖,语音里听出了崇拜和感激。
一个女生补充道:“他知识渊博,条理清晰。从赵老师那里我们学到了极其丰富的数学知识:坐标系,坐标纸的用途;计算尺的深奥;指数和对数的含义;抛物线的焦点可以用来聚焦;利用椭圆焦点原理可以放映;冷却塔的设计应该满足双曲线方程。此外他还给予我们越来越深奥知识如三角函数,三角公式和运算,二项式定理,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及其应用。这样,我们的学识如茁壮成长的芝麻,节节攀高。”
萍萍对地理老师印象最深:“教地理的老师,最拿手的当然是画地图。有一次给我们讲中国地理位置及其概况时,却没有带地理挂图。正当我们满脸疑惑时,他淡定地拿起一支粉笔。随着粉笔的游动,一副凹凸有致而几近完美的中国地图跃然在黑板上,那只‘大公鸡’绝不亚于印刷版的中国地图。正当我们啧啧称奇时,他又唰唰地在图下方和右下方补了两笔,老师补充,‘这是咱们的海南岛,那是我们的台湾岛!’提到台湾,老师又若有所思,眼中含着柔情和期许。老师通过这个方式来表达,‘台湾永远是中国神圣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玲玲迫不及待补充:“对。接着老师又在中国地图东北方向画了四个小图形,连起来看就像一个小小的‘毛毛虫’,周围点了一些小点儿。正当我们疑惑不解时,他麻利地在大图上用红色粉,写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霎时‘大公鸡’昂首挺胸;小图上用白色粉笔标注日本,即刻‘毛毛虫’蠢蠢欲动。他又开口解读这是,‘大公鸡啄毛毛虫’”说着,模仿了一下公鸡啄食的动作,“谈到日本,老师的确脸上写满愤怒和鄙夷……”
拂去过往的云烟,掸落往昔的尘埃,一位博才多学且机智幽默的身影渐行渐近。感谢萍萍和玲玲从四十多年的历史河流中打捞起这位德才兼备的恩师!
酒过三巡,火辣辣的佳酿渐渐引爆了“花甲们”火辣辣的激情!
三
推杯换盏之间,旁边的房华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喜笑颜开,那口气不知道是夸奖还是嘲笑,“老弟,学英语时你创作了新的记忆方法——用汉字注音,老师发现你把Goodmorning!写成‘狗戴猫铃’Howdoyoudo?“标记“好肚有肚”,Thankyou注上‘三克油’时,鼻子都气歪了,同学们都烘堂大笑。”
他的一句话勾起了旧时光里同学间的悲喜往事,它们从四十五年前的时光隧道里飞窜而出,借助欢歌美酒,倾泻而下。
远处的晓武夹了一口菜放进嘴里不紧不慢地嚼着,“那时我们总有一种饥饿感,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把带来的干粮集中送进食堂。我们一直都在盼望第四节下课。钟声一响,我们以百米冲刺速度冲向食堂,去享受“珍珠翡翠白玉汤”——和同学们一起去吃从家带来的“百家宴”。
“花甲们”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咀嚼着久违的故事,不知不觉回到了那个食堂,里面有几个穿白大褂的师傅,还有一群围拢在热气腾腾笼屉的学生。
瑞瑞端着酒杯,径直向我走了过来,给我添了少许绿茶,因为我事先声明现在吃头孢,滴酒不敢沾。
“学弟,你还记得吗?那个深秋周六的晚上,忽然听到有人大喊:‘大营村要上演新片《激战无名川》了。’我们几个迅速向大营村进发,我们距离大营村有7里路,最快也得半个多小时。为了赶时间,我们抄小路,穿大田向目的地“急行军”。由于月黑风高,加上环境不熟,你意外消失了——掉进大田的土井里!幸亏水面距地面不深,我们趴在井沿儿上用腰带把你拉上来。然后一路小跑,轮流把你这个“落汤鸡”背回了宿舍。”
我分别给“恩人们”敬了酒。面对曾经救过自己的他们,一股涓涓的暖流漫溢在我的心田,流经我情感的所有驿站,千折百回,潺潺湲湲,一路欢悦地传达着人间的芬芳,眼睛也湿润着幸福。
我呷了一口茶,整理一下思绪,最终鼓足了勇气,来到女同学晓兰——想当年我们打扑克的对家身边,我真诚地给她到了点红酒,“老同学,我们那个青葱年代,男女很少说话,更不用说在一起打牌了。那个周日下午,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我们几个住宿生返校,写完作业后,在教室打起了扑克。这事不知道怎么被班主任发现了,我们被抓了现行。我当时特别害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虽然没有叫家长,但我们人人写了检查……来为当年的对家干一杯。”
记忆中的晓兰是那么羞涩、娇小、胆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一向少言寡语,像一颗蒲公英,静静开放。如今的她憨态可掬,“谢谢,其实咱们那时都很单纯。”顿了顿,她又补充,“现在也很单纯!”说着撒下依旧银铃般甜美的笑声。
她的话,带着旧时光浸酿,馥郁满怀。细细品味,又夹着果汁,绿茶,红酒和白干的味道,一股清新,一股醇香。
这时小洪踉跄着走过来,显然喝得多了一些,但舌头没有发直,“还记得我们中午偷偷摸摸去漕河游泳那回事吗?我们当时只图在水中嬉戏的快乐,突然一阵旋风刮来,‘呜——’怎么那么寸,把咱们唯一的裤子高高卷起,恶狠狠抛入河里,当时咱们身上连个线头都没有了,”大家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想象着我们当时尴尬的一幕。小洪目光转向跃良,“在裤子即将被水流冲走的关键时刻,良哥发现了,幸亏他水性好给咱们追了回来,不然……”
“哈哈哈”旁边的同学捧腹大笑。
“走,咱们去敬良哥一杯。”
“咣——”三人的杯子碰在一起,“干——!”
“咔嚓”,晓武不失时机拍下这一精彩瞬间。
接着他又从记忆库里搜到一段往事:“那年我们我们响应号召停课去支农,在附近生产队天天搞翻地深耕,把我们累得不认识北在哪里,有时一坐下休息,就不想站起来了。”
“小龙,你最会讲故事,智国端着酒杯来到小龙面前,“每天晚上熄灯以后,舍友迫不及待听你你说《杨家将》,虽说没有单田芳的沙哑和刘兰芳的清脆,但大家还是听得如痴如醉。只是有的同学都没等到‘且听下回分解’,就鼾声如雷了。怎么样,再来段儿,找找当时的感觉?”
最有趣的就是劳动委员和班长的对话,简直就是对口相声,包袱一个接一个。
白白胖胖的劳动委员端着酒杯问班长,“老兄,知道咱们在一个宿舍的时候,有一次为什么吵架吗?”
老班长哈哈一笑,“不怕大家笑话,就是为个虱子。”
看来要爆猛料。热闹的屋子一下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竖起了耳朵,生怕漏掉一字一音。
为防万一,老班长把送进口里的菜先咽下去,“当时我在枕头边靠近你的地方发现了个大家伙,我问‘这是哪儿来的虱子?’
‘是你身上的’你言之凿凿。
‘凭什么说是我的?’
‘因为我长得白,身上是白虱子。这个虱子是黑的,随你,所以,判定这个虱子是你身上的。’
‘不可能,我身上的虱子都是公的,你身的虱子都是母的。这个是母的,又肥又大。不信,咱们瞧一瞧,是不是母的。’”
“噗——”旁边的女同学把刚刚呷的一口红酒喷了出来。
一个“好事者”心有不甘,“后来呢?”
老班长用手遮住嘴,朝小洪瞟了一眼,“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是小洪被子里来的。因为虱子从那里出来顺着炕沿排着队朝我们这边来寻找生路!”
“去你的,”小洪嗔怒,继而爆笑。
三人一起碰杯,“前嫌”尽释。
“哈哈哈”,这次,同学们笑得喷了饭。
“咔”,“照相机”自动拍下了这张“全家福”。
……
四
大家都一把年纪了,坐在一起免不了谈起保健话题。
我问老班长:“你比我大三岁,怎么反倒红光满面,显得这么年轻,有何秘诀?”
大家霎时又竖起了耳朵,看来对这个话题都很在意。
他环顾四周,做了个鬼脸,略带神秘:“过奖了,其实也简单:时而给家人做一回特别的晚餐,时而给自己买一份梦寐以求的礼物,时而花心思养几盆绿植,时而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累时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一静,与花草凝眸。仅此而已。”说话时眼睛里,分明盛满了幸福的阳光。
萍萍接着补充:“他上午带着孩子笑,下午活蹦乱跳,嘴里哼着小调,生活有情有调……能不显年轻吗?”
老班长探过身来,一手做了个喇叭造型,对我低声耳语,“咱们的老师大都不在了,甚至咱们班同学有六人走了,四人卧床不起,‘三高’同学大有人在……现实相当残酷,我们真得在养生方面下下功夫。”
这个现实还真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心里一惊,老班长他们又先行一步了。继而“注重养生”的种子在我脑海里生根发芽,我也意识到,“身体保健”也应该提到我的重要议事日程了。
下午一点半,音箱里传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大家不由自主跟了起来:“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老班长再次拿起了话筒,在《驼铃》背景音乐中深情告白,“亲爱的同学,也许我们留不住岁月,但是我们可以保持年轻的心态;也许我们留不住红唇皓齿,但我们可以留住身心的健康!让我们共同相约,明年再聚,我们相信,那时我们的女同学的美丽一定更有内涵,男同学的成熟一定别有风味!”
在幸福,欣慰,欢喜和留恋中,欢醉和心醉的“花甲们”纷纷起身,握手和拥抱,然后恋恋不舍地走出2020雅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