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卷柏,唱响生命复苏的梵音(散文)
一
在山里居住的我,刚开始对山里的药材没有多大兴趣的,但自从认识了卷柏,这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药材,让我感到震惊。从此,我对药材有了新的认知与情感。
要说对药材有了新的认识,还得从那一次进山说起。当时,我去山里采野菜,是跟着山里住的几户人家一起去的,有菜花姐,徐家的孙子徐杨,还有吴伯,都是在山上山下居住的人家。之前闲聊时,忽然聊到要去山里挖野菜的、采野果子的、寻找兰花的,大家就相约:再去时,互相叫着,也好有个伴不是嘛。
我听说要结伴去山里,便高兴起来,毕竟他们山里人家,住得久了,对山里更了解。我对山里还是有点生疏,也容易迷路的。于是,我就打定主意跟着他们一起进山,也去采些野菜野果子的,最好是能采到我们家乡的几种野菜,什么猫爪子、蕨菜、柳蒿芽、山芹等等,那就更好了。人嘛,就是这样的。小时候吃过的东西,特别是家乡的东西,记忆最深刻,也总会在记忆深处往外冒,胃腹里还时不时地翻滚着那种记忆,欲罢不能。
吴伯的小孙儿风子,才六七岁大,他听说要进山里,也高兴地嚷嚷着要相随。吴伯不太愿意带着他去,因为他太顽皮了,不好管,就怕万一走丢了。可是风子偏偏要去,不肯留在家里。一行人见状,就说带上他吧,也不会拖累到谁的……
山里的天气,就算是到了春天,也还是有些凉的。春风在山谷里轻轻吹着,好多小草小花,已经苏醒过来;一些小动物在春风里,开始寻觅食物了;那些常见的蝴蝶、蜜蜂、天牛、竹节虫儿等昆虫更是以各自的生存方式撒着欢。山依然沉默的,小溪水哗啦啦地唱响着,不时传来的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就像是在清溪里浣洗过似的,清清亮亮,干净通透,令人听得有些陶醉了。
调皮的风子就像放飞的小鸟,对山里的一切更是好奇,这跑跑,那窜窜,没有老实的时候。谁知一不小心,竟然被山里的野草划伤了脚踝。这看似柔弱的野草,一副没有点筋骨的样子,很容易被它的外形迷惑了。其实,它不仅有韧劲,也有足够的刚性。风子被这种不知名字的野草划伤的,鲜红的血一下子流了出来,流得很涌,好似要一下子流干风子的血管似的,吓得他哭了起来。听到哭声,我们急忙赶向山崖边,吴伯更是几步赶过去,可怎么处理伤口都难以彻底止住血——按住伤口的手稍微一松,血还会流出。我们几个人看着干着急,一时也帮不上忙,只坐在山崖边的小溪旁,有点不知所措。
二
调皮受伤的风子还是幸运的。
那天,幸有采药人,恰巧路过。远远的,就看见有一老一小,他们边走边说话。就听年轻的说:“爷爷,今儿采到卷柏,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幸亏来得早呢。”老者说:“是呀,帅子,以后就要靠你啦。爷爷来不了几回了,我已经老了呀。”
他们看到我们坐在山崖边的小溪旁,以为是来山里旅游的,但见到风子的脚踝在流血,就有些吃惊。问明情况后,帅子毫不犹豫地从篓子里拿出来一种草药,爷爷接过草药,边用手使劲地揉搓着,边对我们说:“这是卷柏,用来止血很管用。”或许采药人都有点仙风道骨,留着长长胡须的帅子爷爷,那双有神的眼睛,精神矍铄的样子,一行人早已认出他了——他是采药人老山爷。吴伯说:“这条山路,除了老山爷你,很少有人熟悉了。老山爷,今儿遇上你,风子肯定有救了。不然,这血很难止住的。”
卷柏,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名字,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草药。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心里想,真有那么奇迹的药材吗?菜花姐和我一样,也有些狐疑。徐杨搬过老山爷的草药篓子,我往里看了看,顺手拿起一棵,反复细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奇特之处,也够平常的。它的叶子就如柏树的叶子一样,而大小可以说真的有些小巧玲珑,不过巴掌大而已。
帅子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就说:“你们可别小看了卷柏哟,它可是难得的救世良药呐。”帅子说完,看着我们依旧半信不信的样子,“它生长在深山里,甚至是悬崖绝壁处,一般都是人迹罕至处呢。”
听到帅子讲起卷柏,老山爷微微笑着说:“关于卷柏,《本草纲目》里有记载。释名 :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咳逆,脱肛,淋结。生用破血。炙用止血。”老山爷的语气平和,手里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反复揉搓着那棵卷柏,当卷柏被揉得细碎且有很多汁液时,老山爷轻轻把它按在风子的伤口上。风子很快止住了血,也不那么疼了,刚刚还疼得呲牙咧嘴的风子,又能跳能走了。
这卷柏到底是什么草药呀?竟然这么神奇。
三
我完全被卷柏征服了!没想到,第一次行走在深山里,就真切感受到本草的奇迹与对人类的惠泽。菜花姐和徐杨还有刚刚受益的风子,我相信他们也会对山里的这些药材产生了浓厚兴趣。
同行了一段山路,我们在半山腰告别了老山爷祖孙后,继续往山里行走。
刚才就看到吴伯和老山爷有些熟悉。吴伯边走边说起了老山爷,他本是一位画家。因为一场变故,他选择留在了这深山里,但看到守着这深山里现成的不少草药,却又缺医少药。于是他开始饶有兴趣地琢磨起药材来,又遍寻名医,拜师学医,生生地学成了中医,用大山里采来的药草,给人们治疗病痛。
老山爷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好好的画不画了,好好的城里工作也不要了,就是因为他的妻子突染恶疾,无法有效救治而去了。当时,他被遣送到大山深处,正在接受改造。当恢复他的一切时,他已经不想回到从前的城市了,而是想深深扎根在深山里。于是,他选择了临近的一个偏远而又落后的小山村。
很多人认为老山爷的做法不可思议,就连家人也不理解。后来慢慢的,家人还是默认了他的选择,人们更是理解了他。最后,吴伯说:“你们年轻人不太知道他,上了年纪的人,谁又不知道老山爷呢?!”接着又说,“你们刚才也都见识了老山爷采的药,说起采药来,还真不得不服老山爷!虽然现代医学技术发达了,但直到现在,老山爷也没有放下采药。他经常叹息说,这山上的好药,怕是被遗忘了!因为越来越少有人采药了。你们说一个采药人,现在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别的,是怕这行当失传。”
是呢,采药确实很艰苦,又很危险。现在的年轻人无人愿做这一行当呢。老山爷要带着他的孙儿帅子进山,或许就是想引领他走上采药这一行当吧。
忽然间感觉,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卷柏,却有着非同凡响的生存之道。卷柏,在干旱无法生长的环境下,它会抽出根卷起来,随风而去;当遇见水后,就会立即舒展开卷起的叶子,扎下根去,这些感觉已经死去了的卷柏,会突然间焕发出生机。这生存能力,不得不佩服,据说,曾经有一棵做成标本的卷柏,干枯了十多年之久,谁知遇水之后,渐渐复苏起来,竟然奇迹般地复活过来了。
毋庸置疑!毫无声息的卷柏,再次复活了。也因此,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
老山爷不就是这样吗?他在遭遇人生坎坷、挫折时,没有气馁,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韬光养晦,乐观向上。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就如卷柏一样,抵抗住恶劣环境的幽困,另辟新径,寻找生命的水源,必终将换回生命的奇迹。
那一天,我们一行人去往山里,虽然到不了老山爷去的绝壁悬崖深处,但对我们来讲,已经很知足了——都采到了自己想要采的野菜野果子。走在回家的山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兴奋不已。尤其是,我们见识了卷柏这样的济世本草,让人震惊;还有见识了老山爷,一位久经风霜卷柏般的老者,让我的心里生出无限崇敬之情,别提有多愉悦了。
返回时,再次看到与老山爷离别的半山腰,又一次想起老山爷,想起卷柏这味药,心里对采药人顿生敬意。我知道,好药多藏于深山处,正如采药人常说的,“越是人迹罕到的险峻处,越是生长着绝好的药材。”还有很多像卷柏这样的草木,它们远离尘嚣,隐藏于深山里,或许无人知晓,也勿需人知道。只因结缘采药人,它们便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这就难怪如此不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