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颂】打工仔共建桥(微小说)
通往村子里的一座小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块石板,不辱使命,赤裸裸的身躯,承载着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和无数人的来来往往。
几十年了,它已经不能再支撑了,那桥面上的石板被磨得像镜子一样,特别是阴天下雨或下雪,走在桥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村里那些老人和孩子,遇到下雨下雪天,是不敢走那桥上的。
说起这事,最让人心疼的就是村子东头大马的闺女,到现在走路还是一拐一拐的。
那是去年冬天,一场不大的雪然后又带着小雨。第二天,地上就结起了冰。大马的闺女骑着自行车从上面通过,她知道桥面滑,急忙跳下车,推着车子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桥当中,那两只脚想停都停不下来了,一个后仰连车带人摔倒了。就是那次事故,大马的闺女到现在那条腿还没痊愈。
在桥上被滑倒,被摔伤,事故已经出过多起了。
大马的闺女出事不久,也就是当年的春天,刚下过雨,村里小伙子陈云松蹬着三轮车往家里送煤球。一到桥跟前他就打怵,生怕滑倒翻车,为了防止意外,他下车小心翼翼地推着。越怕有事越有事,结果还是滑倒了,车翻了,一车煤球都滚到沟里,整个沟里的水变成了黑糊糊的。自己的腰也受伤了,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
陈云松下定决心要修桥,不能让这桥再伤人了。
修桥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修桥需要钢筋、水泥、沙子、石子,还有人工,没有十万八万是建不起来的。他找过村里,找过镇里,都说暂时拿不出钱来。他也想过发动村民捐款,但是村民虽然日子好过了,也只是不缺粮了,手头用钱还是紧的。要是按人头硬摊,各家也只好去卖粮食。
怎么办?小陈同家里人商量,决定外出打工。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小陈通过努力,成了一家国企公司的小领导和先进工作者。他在表彰大会的演讲台上说:“我出来打工,不单是为了挣钱娶媳妇,更是想给村子里的人做点好事。通往村子里的那座小桥年久失修,已经造成多起事故,我想把桥扒掉重建,让村子里的人不再担心走在上面滑倒,也能让三轮车、小桥车顺利通过。
小陈话音刚落,会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女孩站起来说:“陈云松,我们支持你,除了单位给你的奖励,还差多少我们给你捐。”小陈说:“我每月工资都存在银行了,再加上这次公司给我的奖励,还差4万块钱。”
一散会,工会办公室排起了长龙,捐款的场面令人动容。最后一点数,还多余2万元,小陈同工会主席说:“这两万留在工会,谁家有困难,用它来解决燃眉之急。”
陈云松揣着钱回到村子里开始动工修桥。一个月以后,一座崭新的小桥將公路和村庄连了起来。小桥虽然显不出宏伟气势,却也小巧玲珑,像一件精制的工艺品,又十分实用。有人喊,这桥还没有名字呢?给小桥取个名字,刻在小桥两边的石墩上。有的说就叫云松桥,有的说叫雷锋桥,有的说叫致富桥......小陈说:“大家想的名字都不错,但是这桥还有我很多的工友奉献,不能忘了他们,就叫‘打工仔共建桥’吧!”
好,好,就听云松的吧。此时,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汽车喇叭声,如一曲交响乐响彻天空。
小陈正通过手机直播,让他的工友们通过镜头也看看打工仔共建桥,也来分享这幸福的时刻。
笛——笛——笛——一辆黑色桥车停在了桥头,下车的是单位工会主席,说是来接陈云松回去接任工会副主席一职的。
云松要当工会副主席了!消息顿时传遍全村。
桥上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鞭炮声和敲锣打鼓声也更加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