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我的第一幅自画像(散文)
去年,还未进入腊月,我便琢磨起虎年的新春拜年形式,该换个花样了,如若依旧照着往年,以“***率全家”开头,写上三五句祝福问候,则显得老套俗气了。
其时,我已重拾画笔二月有余。我属相虎,本命年到了,我计划着用己所好给相处过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耳目一新的拜年,自然而然想到了虎:勇猛攀登,猛然回首,长啸一声,虎威大振,喜气盈门。
可是,等及网上张罗了若干幅虎图,细致品味,越发觉得凭我的技能一定画不出那般威武的气势。新年新气象,假若我笔下的虎少了喜人的“虎气”,只有笨拙的“悚然”,岂不适得其反,给人添堵?我不禁有些撇嘴,面对这栩栩如生的虎,怎么还停留在“初生牛犊”的年纪?
茫然间,目光被齐白石的自画像深深吸引,和蔼亲切,气度卓然。忽然应验了那句“计划赶不上变化”,我的拜年方案三百八十度大转弯。本命虎年,恰逢六十正式退休之年,心未老,容未衰,我需要认认真真画一张此时此刻的我,谨以铭记。
自去年十月参加老年大学书画班,我像是中了邪似的,整个身心被画笔占据。书画,让我对至少享乐十年的钓鱼失去了坚守的动力,每次钓友相邀,我会不假思索,用“天冷”“路远”“鱼不开口”等婉拒。睡眠一直有恙的我,半夜总被腰疼唤醒,需要起身运动一番,重启入睡模式。索性,许多回半夜时分,我以下床绘画替代运动,约莫一个小时,带着画意或浅浅入眠,或半眠半梦。
一时间,画作如雨后春笋,我兴奋着不停发往朋友圈。起初,点赞如潮,大家显然对我有些刮目相看。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点赞之势崩盘。紧接着,一则“学点素描”的友人留言,击碎了我每日发朋友圈的执念。建议看似简单,却是对我善意的批评和警示。友人一语中的,我绘画基础严重薄弱。
如此,我的素描学习与虎年新春祝福计划紧密关联了。我这边,大量上网阅读素描如何起步,下载打印素描作品。女儿那边,频繁网购铅笔、橡皮、素描纸、画板与画架。短时间“万事俱备”,就欠我这“一缕东风”。生怕辜负女儿的一片热情,我想去素描培训机构跟班学习,可惜受疫情影响,线下活动早早取消。我只得站在培训机构门外,反复研读那些用于广告的素描作品。
不知怎的,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我,在即将进入花甲之年时,变得“急于求成”了。对相关的素描常识,囫囵吞枣一气后,“实战”之心跃跃欲试。我首先翻出外孙女的照片,孙女年幼,即便画丑了画砸了,她不会计较的。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女儿说有点像了。接着,我又恭敬地找来名人的相册,如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外国的普京、金正恩、泽连斯基,一一成了我的画中人。
画中人相似度已达百分之八十,我满意得不行了。腊月二十六,我花了高出平时价格两倍的人民币,二十元,理了一个外孙女称“马盖头”的新潮发型。对着镜子喷些啫喱水,梳了又梳,拍下一张笑脸。
我告诫自己,我不是名人,相似度必须变成逼真度,如实刻画,完美呈现。我用尽手机图片的放大功能,屏息凝视,不放过脸部的任何细节,描画每一根线条的深浅。
终于大功告成。可还来不及如释重负,外孙女的话似一盆冷水,浇得我心头拔凉拔凉:“不好看,太老啦!”
“扫兴!”我顿生满腹憋屈,要不是临近过年,真想板脸教训外孙一番。花了整整一天,全神贯注,茶饭不思,腰酸背痛,难道功夫都白搭了!
“像是很像了,但确实显老了。”女儿的话婉转了些。
我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我的第一幅自画像。我已经六十了,与“老”挨上边了,自画像比六十还要老吗?莫非细致入微,多画了皱纹?我犹豫着擦去用时最多描摹的道道皱纹。没想到,一张阳光帅气的笑脸跃然纸上……
我忽然醒悟:岁月的沧桑,客观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霜染的白发,刀刻的皱纹,风吹日晒的肤色……一张画纸,却无法承载所有的经历,得学会选择与取舍。如同我的新潮发型,剪去两鬓的白发,留住了年轻。自拍的照片,是我的好中选优,过滤了瑕疵的成分。擦去一道道皱纹,则是我需要淡忘曾经所有的不美好。一幅自画像,需要技能与技巧,同样需要一颗懂得取舍的心。舍去糟粕,留住所喜所好。笔耕不已,乐在其中,必将进步。
我注定成不了达芬奇,我缺乏“画蛋”的恒心与毅力,但作为喜好,绘画注定会成为我退休之后充实而随性的一大享乐。
(经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