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造就高雅情趣(随笔)

编辑推荐 【八一】造就高雅情趣(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0发表时间:2022-07-18 09:24:34
摘要:情趣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应该适应时代需要,造就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以此实现人生价值,不要玩物丧志,蹉跎岁月,虚度人生!

【八一】造就高雅情趣(随笔) 情趣,是指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调是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情趣,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情调;有什么样的学识和见解,就有什么样的谈吐。
   一个人的情趣就像他的观点和钱袋,是他自己特有的东西,是个性、爱好产生的趣味。年轻时代往往由于自然冲动、思想活跃,以及随心所欲、心血来潮,趣味时有变化;在老年人身上则由于已成习惯而得以保持。在这一点上,自己就有亲历体会。起初,凭借青春活力,兴趣广泛,这也想学,那也想试,比如吹口琴、弹钢琴、学唱歌、习写诗、练书法、搞集邮等等,都想涉猎,有的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惜经历与代价,但由于不专一、难专心,见异思迁,浅尝辄止,并无显著成绩,回过头来看看,只成一段经历而已。直至退休后,重拾文学爱好,倾情写作,且一发而不可收,坚持不懈,笔耕不辍,才能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出版了四部达148万余字文集,而且仍在延伸,不会就此罢休。这就是痴迷情趣的魅力,专注情趣的收获!
   再如运动炼体,从1957年部队由民房移至军营连队设置了乒乓球桌起,就饶有兴致地打起了乒乓球,因为喜欢,一打就是65年不间断,大大地提高与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球技也有所长进,曾多次参赛获得过冠军,至今虽然已经85周岁了,每天早晨还能连续打上一个半钟头不觉得累,这就是情有独钟的使然益处。在这方面,心里还想着要以四川省的陈永宁为榜样,他92岁时曾两次获得世界老年乒乓球比赛冠军。尽管不可能企及他的水准业绩,但学他老当益壮的劲头是完全可以的。情趣浓郁,精神焕发,活力四射,青春永驻。
   情趣,当然有高雅与低俗之分,有价值与无为之别。高雅的情趣,往往都会造就性格,体现个性,助推才能,作出不凡的业绩。清代著名小说家、《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祖上是做官的,但在他23岁那年,父亲去世,自己在科举上又屡屡失意后,就经常涉足风月场中。他生性豪放,乐于助人,轻财重义,不上十年,便把家财田园变卖殆尽。族中人说他是“败家子”。但他的儒雅情趣、傲骨气质、深邃思维,透视人生,入木三分。他写的《儒林外史》,对那些“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下人”的知识分子,“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的官僚豪绅,“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的名士清客,竭尽嬉笑怒骂之能事,使得儒林群丑一一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鲁迅把这本书称之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书”,流传社会,启迪人生。
   情趣,其实就是一种癖好,这是众多人所具有的。清代批评家张潮说过:“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成癖,则可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了。这,便是中国人独特而雅致的审美情趣。上个世纪中国作家、学者、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人的东方情调时,曾引此作代表。癖,也可以称之为达到酷爱的雅趣。在忙碌和焦虑的工作之外,你可以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人生在世,至少要养成一项可以坚持一生的有益嗜好,择一事成癖,择一好终老,无关金钱名利,只求内心喜欢,只对社会有益。当你沉浸其中,怡然自得,生活也将趣味盎然,活色生香,激情洋溢。我国诗人艾青有许多癖好:他喜欢收集小工艺品,包括各国的小玩意儿,如中国的橄榄核雕的小船,日本的象牙雕的花生;他喜欢葫芦,收集各类型的葫芦;他喜欢海螺、椰子壳、核桃壳等等。格言说:“玩物丧志”。艾青为自己的这些爱好,确实耗费了许多时间,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这也使他紧张的大脑得到了休息,丰富了生活情趣,得到了美好的享受,因而更爱大自然、更爱生活,产生新的灵感……他于1938年11月17日写的著名的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就是例证。
   大凡富有情趣的作家,不仅妙笔生花,即使作传,也妙趣横生。著名作家老舍,出生贫寒,当过教师,也当过教授。他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平均每年都要写出二十万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一部《春华秋实》改写过十次。在语言艺术上,他更是刻意求工,能够用几句话把人物描画得栩栩如生,练就了一支生花妙笔,以独特的风格驰骋文坛。然而,他一向的品行是四个字:质朴自谦。解放前,他写过一个妙趣横生的“自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读其“自传”,一位幽默自谦、儒雅质朴的作家形象,跃然脑海,呼之欲出。
   情趣,它代表一个人的品性、品位与品味。有位哲人说过:人们固然喜欢被看作善良、聪明或者亲切随和,但更乐于被认为富有情趣。英国诗人奥登说:“高雅的趣味是辨别多于结论,当他不得不做出结论时,他感到的是遗憾而不是愉悦。”为何遗憾?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作为属于什么样的情趣与品位,是否属于高雅之列?前几天,我的一位京外老战友说,他们小区里有一个人的情趣嗜好非同寻常,喜欢遛狗养猫、喂麻雀,几乎每天都要牵着大狼狗到处串悠,见流浪猫就精心喂护,还走遍小区自行车棚,在预先的设置点撒食添水,那些麻雀,一阵阵地扑来……有个车棚就在他楼边,有时中午也看到他不顾炎热地去巡视,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怎让人匪夷所思。麻雀需要人喂吗?它们一旦食惯了现成的粮食,还能再去寻找捕捉害虫吗?这不是让鸟类坐享其成、变性吗?从没听说过麻雀不喂就会饿死!我对他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众人的情趣是千差万别的,只要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做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在那人看来喂鸟也是一种人生大爱呢!爱惜生灵,也许是佛祖所托,一旦迷醉,会连一只蚂蚁都不舍得踩死的,随他去吧!人吃饱了无所事事,找点心仪的乐趣也是可以的。不要用自己的眼光与要求,去瞧人睹物,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要是这也费解、那也看不惯,必然心会发堵,影响健康。他听我如此一说,嗷嗷几下,也就释然了!
   情趣、乐趣的实质应该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美德。没有美德,也就不会有什么乐趣,即使自得其乐,也不会被他人认可,是不足取的。何为美德?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而品德就是品质道德。要成上品高雅,蕴含道德,就要考虑情趣的价值理念,是否有意义,是否对社会有益?愚以为,从美德的角度看,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个人情趣可以多种多样,但还是有个利弊关系,意义大小。只有把个人的情趣,与时代要求连接起来,才有品位趣味。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说:“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我总觉得,人们应该从紧跟时代的步伐,从奉献自身能量出发,领略趣味,借以侧重造就高雅的利国利民的情趣为要旨。人生苦短,尤其老年,余日无多,不要因偏执意义不大的情趣爱好而蹉跎岁月。人生须奉献,需要体现价值观,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当你结束生命时,还能以你的业绩为后人服务,这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愿景和高雅的情趣!
   (2022年7月16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5周岁休干)
  

共 31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写情趣的随笔。情趣,就是个性、爱好产生的趣味,是一个人特有的性情志趣。情趣有高雅与低俗之分。作者开门见山,阐释了情趣的概念,自然引出自己的情趣爱好。年轻时爱好广泛,但由于思想不专一浅尝辄止,这山望着那山高,并无显著成绩。直到退休后,重拾文学爱好,笔耕不辍,出版了四部文集,而且将继续努力。而且,作者还爱好打乒乓球,一打就是65年,虽然已经85岁高龄,但每天坚持,精神焕发,高雅情趣让人受益终生。作者联系古今文人学者的嗜好,进一步说明高雅情趣可以怡情养性,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精神百倍投入工作和学习。最后,回顾现实,举例说明个人兴趣爱好要紧跟时代步伐,尤其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情趣要利国利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升华主题。文章构思严谨,论述有理有据,生动有力,主题积极,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深受启发,给人奋进的力量。好文章,祝老师盛夏快乐!创作愉快!【编辑:淡淡的云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7-18 09:25:30
  文章构思严谨,论述有理有据,生动有力,主题积极,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深受启发,给人奋进的力量。好文章,祝老师盛夏快乐!创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7-18 09:28:34
  作者是一名高龄老人,但保持着清新的头脑,追求高雅情趣,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志趣高雅,爱好广泛,让人肃然起敬。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2 20:22:26
  作者对情趣用具体的事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论述有理有据,使人心服口服,深受启发,满满的正能量,拜读欣赏了。祝老师生活愉快!开心快乐!
梦在何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