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找羊(微小说)
梁老汉养了六十几只羊,他经常赶着羊群去村东头的南山坡放牧。坡上暖阳辉灿,草壮叶肥。山羊耍欢儿在那里,眼瞅着长个儿上膘。
这天早上,梁老汉把羊群从圈里赶出来,准备去南山坡,点数时发现少了一只羊。不能吧?他在心里嘀咕着。昨个放羊回来的时候,还一只不少呢。他把头羊喝住,又点了一遍数,确实少了一只羊,而且是一只小羔羊。
梁老汉转身冲屋里喊:“栓柱,你出来一下!”栓柱是他的儿子,今年二十四岁。
栓柱披着外衣急匆匆地跑了出来,“爹,啥事?”
“啥事!羊少了一只,你知道不?”
“我怎么知道?我天天在大棚里研究山菌菜培植,羊群都是你经管的。”
“你小子,没怎么地呢,先把自己撇个溜干净!”
“就是这回事嘛!”栓柱挠着脑袋,一脸委屈相。
“别愣着啦,赶紧找找啊!”梁老汉催促着栓柱,“看看村前村后有没有。”然后一扬鞭子,把羊群又赶回了羊圈。他要和栓柱分头去找丢失的羊。
提到儿子栓柱,梁老汉就上火。梁老汉家的西院是李老汉家。李老汉有个闺女叫菊花,从小和栓柱一块儿长大。现在俩人到了婚嫁的年龄,菊花对栓柱有情,栓柱对菊花有意。可李老汉从中打横,要把菊花嫁给乡里的一个公务员,说什么栓柱配不上他家的菊花。为这事,梁老汉和李老汉这两个几十年的老哥们,愣是掰了。这些日子李老汉病了,听说病得还挺严重,在县医院做完手术,一直在家静养。梁老汉打算去西院看望李老汉,可一想到窝心的儿子婚事,就做罢了。
现在,又添了一件闹心的事,好端端的一只小羔羊,怎么说丢就丢了呢?
傍晚,梁老汉背着手在村里转开了,他要找回那只可爱的小羔羊。
七八天过去了,那只丢失的小羔羊仍然没找到。但奇怪的是,昨天早上,梁老汉发现又少了一只羊。这下,梁老汉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是有人在调理我呀!村里村外,山南沟北,梁老汉查了个遍,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一晃儿,快过年了。老伴儿让梁老汉去乡里的集上卖两只羊,然后置办些年货。天蒙蒙亮,梁老汉牵着两只羊出发了。
年关将至,赶集的人熙熙攘攘。梁老汉蹲在市场的一角落,边抽着旱烟,边应答着来人的询问。有几个人一听梁老汉的卖价,摇摇头走了。
日头眼瞅着偏西了,一个中年妇女凑近梁老汉快言快语地说道:“我说大哥,你这卖价也太高啦。”
“我这个价还高?这不赶上过年了嘛!”梁老汉解释着。
“那你这个价也高得有点儿离谱!”那妇女强言道。
“这价还离谱?”
那妇女赶忙抢过话茬:“可不离谱咋的。上冬那会儿,有个小伙子卖的还是母羔羊呢,价钱比你这便宜多了。”
“我说大妹子,你可别逗了。”梁老汉以为那妇女在诳他。
“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啊。”那妇女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说说,那小伙子长得啥样?”梁老汉歪着头,摆出一副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架势。
那妇女瞄了梁老汉一眼,忽然又瞪大眼睛,仔细端详着梁老汉,弄得梁老汉怪不好意思的。
“那小伙子长得就你这模样!”那妇女忽地指着梁老汉大声说道。
梁老汉抬起他那黝黑且粗糙的大手撸了一把脸,伸着脖子惊叹道:“我这模样?”
“可不是!和你差不多!大概有二十多岁。”那妇女一口肯定自己脑子里的回忆。
“啊?”梁老汉不禁一愣。他脑筋又一转,立马想到了丢失的两只羊,想到了儿子栓柱对丢羊的事漫不经心的态度。这小子,原来是你干的啊!
夕阳西落,炊烟袅袅。梁老汉悻悻回到村里,推开院门,“栓柱,你小子给老子出来!”
栓柱娘从屋里出来接话道:“回来就喊!栓柱去菌棚还没回来呢!”
“你看我怎么收拾这小子!他偷着卖了家里的羊,还跟我‘演戏’装糊涂!”梁老汉气呼呼地坐到碾子边上的一只木凳上,大声嚷嚷着。
梁老汉这一嚷嚷,隔壁西院听得真真的。菊花爹躺在炕上咳嗽几声,开口道:“菊花,你去东院看看,劝劝你梁大伯。”
菊花来到东院,这时栓柱也回来了。梁老汉指着栓柱正要发火,菊花抢先一步站到了栓柱的前面,“大伯,栓柱偷着卖羊没告您是他的不对。不过,您听我解释。”菊花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爹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钱。栓柱看我挺为难的,就想帮我一把,可又怕您不愿意,于是前后偷偷卖了两只羊,换回钱给我爹抓了药。大叔,我知道您为我和栓柱的事没少操心,您生我爹的气。说实话,我爹是不对,但我爹通过这次患病,知道了谁真谁假,他说把我托付给栓柱他一百个放心。这些日子因为我和栓柱,你们几十年的老哥俩都闹僵了,我们心里很不好受。”
栓柱娘回过头,冲梁老汉说道:“还是菊花这孩子说得在理啊!”
梁老汉卡巴卡巴眼睛,没吱声。他缓缓站起身,木僵僵地问菊花,“你爹现在好多了吧?”
“好多了。”菊花轻声回复着。
“菊花,一会儿我去看看你爹!如果治病吃药的钱不够,我这还有,再不够就接着卖羊!”
“老头子,这才是你该说的话呦!”栓柱娘呵呵笑着,拽着梁老汉进屋了。
院子里,菊花轻轻扥了一下栓柱的衣襟,含着泪花浅笑道:“都是你惹的‘祸’。”
栓柱凝视着菊花,忽地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嘿嘿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