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耕耘】【东篱】学愚公移山(散文)

精品 【江山·耕耘】【东篱】学愚公移山(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28.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3发表时间:2022-08-01 02:10:25
摘要:我愿做一个文学的愚公,我并非要以愚公自居,而是以他为榜样。这里,是将自己在江山写文表现家乡赤山风景的一点感受写出来。

【江山·耕耘】【东篱】学愚公移山(散文) 我学做愚公,去移一座山。山是我家乡的赤山,搬移至江山。工具是文学,再凭一腔热爱“山”的感情。
  
   一
   东篱文友岚亮执意要把“愚公移山”四个字送与我,我觉得实难承受如此殊荣。他说,在我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勤奋耕耘的文学精神的赓续传承,受之应当。
   移山意志不废,勤奋精神不息,这是愚公精神,写作与之何其相似!岚亮说,我所“移”之山,是那座胶东半岛的赤山,一年来,致力于表现这座佛性的山,写了30多篇散文,这些散文发表在江山文学网,故曰“移山”。想想也有意思,用文学去表现一座山,让山之佛性与文学结合,由平面的肉眼观赏到深层的以人文视觉关照,这是一种境界的跃升和转变,我也为此感到满足和得意,因为在这座山上,我找到了灵感,找到了文学的安身处,李白曾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看赤山亦多情,我更庆幸可以将赤山搬迁至“江山”,江山之大,容我放下一座家乡的山,有道是,“店大欺客”,江山之大,襟怀之博,可容我之拙笔钝思,甚幸!
   动意执笔耕耘一座赤山,还是朋友听了我的一篇有声散文才有了机遇,有了文学的冲动,这篇散文是《斜口岛》。那日,我在赤山一茶馆,相遇赤山集团的王文肖主任,她问我近日有什么作品?我便把《斜口岛》有声散文发她微信,迫不及待打开播放,是江山文学主播“路人甲”的声音,浑厚持重,有着强烈的磁性,美声与热茶相比,声音可饱耳福,茶在杯中凉,水在壶中被止沸,20几分钟,一室的人,沉醉在斜口岛的梦境绝色中。尾声处,她握住我的手道,斜口岛距离赤山三四十里,怎么就不能“回家”看看咱们的赤山!偏爱一个岛,冷落一座山,可不是舞文弄墨人的“德行”!我被她将军了。
   我被她拉起,驱车就往赤山奔。金秋十月,西风爽意,一山浓重老成的翠色,抱住了我的脚步,弄醉了我情感,仿佛是大口饮了一壶美酒,醉醺异常。说实在的,赤山虽近,且是我家乡名山,之前,却从未拾级而上,拜山观景,我说我最对不住的是赤山,仿佛前世欠了一笔文债,因为王主任提醒我说,这里可装得下几百篇文章,风景正待好笔墨!这是一次深情相许,一次特别的邀约,邀约一个游子,应该用什么样的“投名状”给家乡?我在心中勾画着自己的写作计划,给家乡的赤山一件久违的厚礼。
  
   二
   钟灵毓秀的法华院,红墙黛瓦,晨钟暮鼓,我想用文学去悟解佛法禅理。金碧辉煌的赤山明神,高居赤峰,面向大海,抚波息浪,一派升平,正是文学应该聚焦的看点。天然造化仰面大佛,卧圣境聚祥云,应该以文学参透其中的微言大义。高山捧着的高峡湖,净若碧玉的龙凤湖,宛若锦缎的玉带溪,山谷峰坳,随处的卧水,沟渠石溪,顺势的流泉,充满了慧灵之趣,就是不想沾惹诗意,也被唤醒了灵感。大雄宝殿,法华禅院,赤山阁,法华塔,莲花亭,那些人文景观,如点缀其中的星座辰光,惹眼入心,唤起了我的诗性,我想端坐峰头,铺好纸张,援笔以摹,写诗词千章,唯恐不能尽意;咏歌赋百阙,难表爱慕之情;三五万字,唯恐只是皮毛,我从未觉得我会有如此的文学冲动。突然觉得法国哲学家朗西埃说的“每一个作家都有一种修辞冲动”的话是非常正确的,尽管我不是作家,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这种冲动一点也不亚于作家。
   “我不想耗尽我的灵感。”我对王文肖主任说,“等我两度三番,三番四遭来品,我想创作一个我心中的赤山。”其实,我也是一个理性的人,回家仔细想。杜甫说“文章千古事”,总要留与后人看,哪怕是后人一眼瞥见,说一声“还不错”,我都觉得无愧了,如果道一声“文字的垃圾”,我有何颜面!
   古人曰,知耻后勇。能够给我一份坚毅之心,做我写作后盾的是“江山文学网”,四年专情一江山,写作文章四百篇,寒暑不弃我,春秋目视我,于是让一介“文弱”书生有了“雕虫小技”,心中得意,自命不凡于江山,不敢对人说持笔写人生,只告别人练字江山有些年。如今,我虽未出徒,但一试身手的机会来了,我必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信心来自江山“练笔”数年,文思得益于江山给我的脑筋“疏浚掘壑”之功。
   我敢于承诺,不因王主任与我熟络,而在于我有江山的底气。这不是求人办一件小事,说说而已,行则可,不行也不打脸,这是“千古事”,不能贻笑大方。每写一文,我便发表于江山,江山有着良好的审核评精制度,我相信评精审核者的眼光,我不敢怠慢我的功夫,每篇文章,都备好了草稿,外孙的作业本弃用了,便成了我的作文本。每一篇写作赤山的散文打上了“红豆”,我才敢发给赤山风景群。王主任把我拉进赤山风景群,在群中说,“我们这个风景群,又来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我在他们的眼中,代表的是一道文学的风景,这道风景是从江山流泻而出的,我深知“源头活水”在江山,每一篇经过江山的洗濯,过滤,淘漉,去粗取精,去芜存真,呈现出来,只希望可以让读者入眼,享受一份文学加工过的赤山风景之餐,品位如何,我在赤山风景群再听品评,为后续的创作提供帮助,不断修正我的创作方向,不断创新写法,希望以令人“乐见雅见”的样子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
   如今,创作了30余篇赤山系列风景散文,不敢贪功为己有,何以这样说?难道文章作者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得众多老师的指点,也得文友的美评鼓励,不然我也难以坚持至今,难以写出精彩篇章。记得江山文学总编“航程心语”老师这样说,希望在赤山风景里看到不一样风格的你。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千篇一律,一山一面,千景一个样,这是文章之大忌。不断探索表现手法,不断改变文风,追求在平稳中奇崛,着色时见多彩。记得那篇《塔影湖光》,本想分为两篇去写,读了宗璞先生的一篇写未名塔未名湖的散文,突然有了一种顿悟,何不拿捏于一起,写出辉映成趣的意境?于是,我再次深入赤山,登塔望湖,游湖观塔,求得光与影的旋律,找到湖与塔的神韵。曾经想平面地展现赤山平安谷中的佛光音乐喷泉,但一想,与其我用文字赘述照搬喷泉的原貌,还不如观者亲观自得其趣,我依葫芦画瓢,岂不笨拙?于是我从赤山集团总裁王玉春先生的题字“熏风惠畅”四个字入笔,命题《熏风常驻平安谷》,写出熏风拂面,和风伴乐的胜观佳境。去陈才能出新,出新非一时之兴起,需要写作构思的功底,更需要名师的指点启迪。有幸在江山,更有幸得恩师点醒。不患己“愚”,只患无人“疏愚”,我幸运处江山篱园佳地,文学之路虽隈曲坎坷,但总有智者“点石”。当年愚公移山,确幸“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授人以渔,见于江山,我得写作功夫,难忘江山提携缘引。
   我尝了耕耘之苦,也得耕耘之趣,在江山,不孤,有老师的引领,也有文友的鼓励。我想,当年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没有一句支持的话,说的都是扫兴的词。而我的文友,唯恐溢美之词不足,赞许之意寡淡,我想,这是江山的风格,一种对耕耘者的喝彩,对耕耘者最美的奖赏,但我也知道,这些美言有着水分,这些水分是为了浇灌一株野草,有何不可!写赤山的散文,多是“东篱采菊”社团的罗莲香和李湘莉两位老师编辑,她俩认真“备课”,网查赤山知识,只为给赤山散文一个对称的编按,多么谦逊!我记得罗莲香老师在编按中说过,连续阅读赤山风景散文,不觉疲倦,仿佛有新奇唯恐错过。她说,这些散文,“从最先的柔媚如柳,到如今的风骨似枝”,可见作者的功夫和文风的层进蝶变。无疑,这对我的写作给予了方向,努力写出有风骨的散文,是我的追求,风骨,是一个风景的灵魂,也是写作者的品质渗透。但愿我在风景的写作表现中,也历练着自我,锻造着有灵魂有风骨的笔力。李湘莉说,能够把一座山搬来,这是一种毅力,移山不止,也让我持笔不辍。原本想写完一些就搁笔一阵,没想到,也一发不可收了。没有想到,我可以影响一个江山耕耘人,一锄一筐,是耕耘的见证,也是感召;一土一石,是挖山的见证,也是日见其功的标志。确切地说,搬赤山入江山,就不是我一人之功了,得文友襄助,鼓励,喝彩,可见江山人之能量。
   从写作赤山系列散文的实践看,我尤其感叹江山之宽容与包涵,江山仿若一位察情体性的仁者,让文学耕耘者,有如沐春风的美妙,有与仁者对话的舒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文章可以甲天下,可以雄踞群之首,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刚刚能够牵住牛缰绳扶住耕田的犁耙的初耕人,吆喝一声都觉得战栗,每一步都歪歪扭扭,犁地几亩,回首一看,歪歪斜斜,不成垄行,有什么可炫耀卖弄,我常常告诫自己,切不可说自己写作几百篇即得为文之道,我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学步者。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啊,艺无止境,文也无止境,任何力度的探究,多长时间的耕耘,都难抵达文学的臻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江山容我一个敢于尝试的人,还把粗糙的文字放在江山的篱园空间,江山不嫌我,我更爱江山之博大襟怀。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有诗句说“文章均得江山助”,于今我再次来体会这个句子,感觉他一语关千年,原意是说山川景色的美,才能激发启迪诗人的情思灵感,是的,赤山风景唯美而沉厚,孕育了我的情思,有了文学表现的创意与欲望,我想把最美的情感付诸赤山,让风景染我之乡愁,使佛意醉我之心房。这里的“江山”不也是一语双关?我之文章均得江山的襄助提携鼓励,才有了如今的集成,若无江山,这些风景文学只能胎死腹中,甚至连一点想法也不会有。人生之幸,不可预料,但勤于耕耘者,机遇总是青睐他,我就是那个耕耘者,得惠江山,容我粗陋肤浅的文字,信笔涂鸦,我只能努力求其好,不遗余力。
  
   四
   江山之“惠我”远不止这些。30余篇散文将结集,付梓出版,早有文友准备为我撰文喝彩。岚亮说,愿为文集作序,以推介游记“美文”;诗人詹海林愿为作跋,鼓吹呐喊;还有好几个文友要为之写赏析。我说,那感情好,就来一场赤山风景笔会,办一届别开生面的“江山论剑”。若无江山,我不能交友千里之外,江山人耕,江山人赏,这是江山文学的传统,我是一个受益者。当年愚公,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是孤单的,是孤独的,其妻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孤军奋战,还要面临着流言蜚语。而我以文学表现一座山,将这座山搬迁到江山,可不是仅凭我之力,而是得江山文友之合力,不愁移山之功不成,不患我的写作计划半途折废。当然,这也是一个耕耘者交给江山的一份答卷,江山育我四载有余,我无片纸半字报答,心生愧疚,权以这些散文为礼,敬献江山吧。
   这些写赤山风景的散文,已经有十几篇被江山版务部制作成有声散文,主播者有七八人众,“安与安宁”、“会享受”、“荞麦”、“玉兔迎春”、“明亦繁”……个个美声玉音,赤山啊,你就像一块磁铁,纳美声,吸明眸,赤山啊,你是一部美好的留声机,话匣子。他们的声音富有个性特色,每次有声散文推出,我都首发赤山风景群,让群中人第一时间领略美声中的赤山风光。文肖主任说,出版时,要做一个光碟,收录这些江山精心制作的有声文本。在此,我深谢江山人的辛勤付出,深谢江山人的智慧贡献。愿将江山声音远播,也愿把美声留驻赤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与愚公比,我尚年轻,可视为正当年,投身江山,并非面山居住,而是一心已许江山,挚爱赤山四季风景,我有了身份的归属感,些微的文学写作小技,深得文友赏识,继续耕耘,不辍笔墨,唯此可报答江山对我的好。
   我把赤山风景搬到江山,我也把我交给了江山,江山容我身,动我情。
  
   2022年8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5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愚公率领全家人移山开路的故事,表现了愚公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作者怀才老师以愚公为榜样,致力于用文学来表现家乡赤山的风景,并将这座山搬迁到江山,正如岚亮老师对作者的评价,他身上体现出的勤奋耕耘的文学精神,正是愚公精神的赓续传承。作者动意执笔耕耘一座赤山,是源于作者的一位朋友的提醒。赤山是一座佛山,不仅有壮美的湖光山色,还有大雄宝殿、法华院、赤山明神等人文景观,赤山风景唯美而沉厚的景观,孕育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有了文学表现的创意和欲望。面对钟灵毓秀的法华院,作者想用文学去悟解佛法禅理,看到天然造化的仰面佛,作者构思用文学去参透其中的微言大义,还有宛若碧玉的龙凤湖、山峰坳谷、流泉飞瀑等,在作者看来,这些景致充满了灵慧之趣,触动了作者的诗情,触发了作者文学创作的冲动。作者在江山勤奋耕耘四年,创作了美文佳作四百篇,因此作者有信心和底气用文学抒写家乡赤山。作者怀着和愚公一样的坚毅之心和勤奋不息的精神,不到一年的时间,作者创作出了三十多篇的赤山系列作品,作者将这些作品发表到江山文学网,受到了文友的一致喝彩和好评,作者将这些作品发到了赤山风景群里,也同样受到了好评。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受到江山文学主编“航程心语“老师的指点和鼓励,作者不断探索表现手法,不断改变文风,追求在平稳中显奇崛,着色时见色彩。作者以《塔影湖光》和《熏风常驻平安谷》这两篇文章为例,给读者做了详细的解读,谈了自己的创作构思和创作心得。作者心存感恩,难忘江山的提携缘引,感谢文友的喝彩和鼓励,作者在写作赤山的系列散文的实践中,感恩江山的宽容与包涵。作者的文字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作者却非常谦逊,是啊,艺无止境,文也无止境,只能尽量向文学的臻境靠近。作者创作的三十多篇的赤山系列作品,即将结集出版,可喜可贺!作者感恩江山的襄助提携鼓励,权以这些散文为礼,敬献给江山。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灵动,构思精巧,文笔曼妙,匠心独运,文采斐然,思想深邃,内容丰厚,纵横卑阖,作者以愚公为榜样,勤奋耕耘,仅赤山风景就创作出三十多篇的佳作,每一篇都精美绝伦,令人拍案叫绝。作者畅谈了创作赤山系列作品的心得和感受,这些宝贵的创作经验,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有很好的启迪意义。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赤山怀着无比的热爱,以及对江山的无限深情,还有对江山和文友充满了感恩之情。作者勤奋耕耘的愚公精神,给文学爱好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深度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80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白玄        2022-08-01 22:37:22
  文章用愚公移山这个成语寓意深刻,勤奋耕耘,挖山不止,把赤山搬到江山,以优美的文字,诗意的笔触,灵动的思想,把心中的赤山写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给读者留下唯美的印象,且具有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篇篇精美,章章炫目,手法创新,百读不厌。作者把写赤山的缘起、坚持、实践、探索、收获等写得很清楚,这对写作爱好者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也激发了读者的灵感。问候老师,拜读欣赏。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8-01 22:41:17
  谢谢白玄老师的精彩解读,写赤山的一段过程,尽量还原那时的心理过程,能够给江山读者以启发启示,我想,勤奋不辍,坚持下去,应该是文学创作的特点,我践行之。谢谢白玄老师的美评,遥握,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08-02 07:57:00
  有赤山,必有赤子,怀才老师就是这赤子。用30余篇散文,从各个不同角落,描写讴歌自己的家乡赤山,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8-02 10:18:36
  感谢小溪老师的美誉。愿做一赤子,热情给赤山。最近是不是小溪老师忙,很期待你的佳作。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遥握!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