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色,是草原的一场盛宴 (组诗) ——献给草原的诗篇
◎ 春色,是草原的一场盛宴
蝴蝶振翅的时候,草原就铺上了绿毯
帐篷支起的天空,生长白云
迎面飘来——
酥油茶①,糌粑②、青稞酒③、白条④
荡不直炊烟的样子,会忘却故乡
羊群啃食,牦牛甩尾,马蹄声
让缀满眉间的幽思,舒展了
春色,是草原的一场盛宴
◎ 读草原
一些预先抵达的黄昏
赐我阅读:读草原——
浅表地叙事,抑或抒情,埋下时间锦囊
隘口有玛尼堆,远山有经幡
草原种下的善因
引着马匹、羊群、牦牛……
无论大雪纷飞
每一次覆盖,即是重生
◎ 到草原去
被流放钢筋水泥的城市久了
就想到草原,到草原去。有风居住的草原
掀开一层一层的花海
指尖戳过的扉页能涌起潮汐,折叠远山
光阴悟透了尘世的悲凉
顷刻间,大草原是更空的白
我常在一场雪之外步履蹒跚
青藏高原的春总又珊珊来迟
春光未央的时候也会有五月飞雪
依旧会等待春色
◎ 藏餐吧
在藏餐吧
两斤牦牛肉
一斤青稞酒
就着流油的培根
贴着烧烤
不时地唤出:抢通!抢通!ཞལ་ལག་མཆོད⑤
露左臂,抱袖的藏人,在用餐
此刻:听到草原上北突的风呼啸
灌进临街的窗
◎ 怀想辞
春天,风会转述我的故事
与万物之灵对白。日月占卜。拥着漠风对峙
不时地看鹰隼盘旋
我从羊齿的唇边走过
听马背上的羌笛吹出苍凉
随牧人粗犷的歌喉踢踏于白云深处
是不是浓稠的念想又拉长了一寸
◎ 流年吟
尘世飘摇,只有草原是安静的
在岗什卡⑥,没有人会亵渎一座神山
在哈勒⑦大草原,没有人会弃绝格桑梅朵⑧
◎ 漠风歌
无法凝眸,因漠风肆虐
两只瞳孔,隐藏岁月的底片
午夜,盛大。与星光
游离无谓的抉择
喜欢梦幻。缄默。静坐。阅读
想象漠风
唤醒古老的氏族
不再荒凉
◎ 倾听草原
切割青春,挥霍韶华
仅剩忠诚,独守,张望……
我是守望草原的倾听者
夜色里看星河灿烂
而往日的馨香已无从寻觅
不知
拂过寒冷的指尖是否可以
展开春天的一抹绿罗裳
①酥油茶:酥油茶是以酥油,砖茶,盐为主料制作的。
②糌粑:糌粑(zānba)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端来喷香的奶茶和糌粑,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③青稞酒: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④白条:白条手抓羊肉源远流长,是生活在我国西北的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在漫长的岁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帐篷间被牧民们食用,城市里极少见,现在已普遍的一道美食。手抓羊肉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椒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⑤抢通!抢通!ཞལ་ལག་མཆོད:在青海藏族地区:用语是喝茶吃饭的意思。
⑥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
⑦哈勒:哈勒景蒙古族乡,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地处海晏县东北部,东与湟中县相连,南与金滩乡为邻,西接西海镇,北与大通县接壤。区域面积759.83平方千米。哈勒景蒙古族乡地势北部高山连绵,东、西部平缓,平均海拔3200米。草场为山地草原类,地势较为平坦,东南低,为探底和小部分低山丘陵地貌组成。哈勒景蒙古族乡气候较冷,降雨量少,无霜期短。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干旱多风。年均气温0.20℃-3.4℃,最冷月平均气温-13.7℃~-16.4℃。最暖月平均气温8.2℃-12.3℃。年均降水量277.8~499.5毫米。年均日照2750~2580小时
⑧格桑梅朵:格桑梅朵如同吉玛梅朵。草原上各色的花儿,象征赞美青藏高原可欣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