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故乡的盛夏(散文)
一
又是一年盛夏至。天热,物燥,一切臻于热的极致。
身处南方,一入盛夏,太阳火辣得太过张扬,让大地生烟着火。肆意洒泼的雨,向来行踪诡秘,生起滚滚热浪,让人猝不及防。烤箱与蒸笼在苍穹之下交替使用,考验着南方人对炙热的忍耐度。
自初中就因爸妈工作调动,离开了故乡,定居于如今的这个南方城市,从此就在这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里生活。一到盛夏,气温得了“高血压”,天天三十八,太阳一出来就白花花。明晃晃的阳光,穿过绿荫,砸在滚热的路面上。闷热成主导,罕有高远寂廖的风声。这可怎么熬啊,不由得想起故乡的盛夏。
二
故乡在井冈山一个美丽的小镇。白天最高气温从不超过体温,也不乱飙升,有炎热,但不会闷热。热得敞亮,热得清爽,不会让人心有惴惴,无处藏身。就如同一温和成熟的女子对待感情般,从容有度,不急不缓,温度、火候拿捏得妥妥的。
故乡的盛夏,风光如画。赣水逶迤着,穿城而过。澄江似练,鱼翔鹭飞,白帆点浪,灵动了一方水土。小镇四面起伏的群山奔赴而来,蔚然深秀,造就了小镇的宁静、淳朴。正当陶然其间时,一缕幽香入鼻来,牵惹着人踏小径,走乡野,寻香觅迹,又是一番景象:高天流云,暑气蒸腾下,接天莲叶随风铺展,香气氤氲,醉满胸怀,而那或红或白的荷花在艳阳里愈发妖娆。入夜,江边堤岸,凉风微生,路边草虫啁啾,空中流萤提灯,丰满了夏日的单调。两岸的霓虹与江中的渔火相映成趣,把小镇点缀得静谧、祥和。
故乡的盛夏,还孕育着希望。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也是孕育希望的季节。故乡的一草一木在夏日雷雨的轰鸣中,在炎炎酷热里潜滋暗长。叶子绿得发暗,花儿红得发紫。每一朵花儿,都尽情地释放出热情,与气温同频;树上的果子,一冲动,就砸向了地面,成熟仿佛是是瞬间的事。且看那青柿悄悄缀枝,香柚如灯隐于树丛,水稻在骄阳里拔节分蘖……万物因夏天而生长,蓄积能量,待到秋天而一鸣惊人。
三
在这虽有热但不闷的盛夏里,小镇人们的生活别有洞天,让故乡的盛夏充满馀情。
一入夏,避暑工作就提到了故乡小镇人们的议事日程,人们早早地把自家的经年珍藏搬了出来。平日在角落里略显碍手碍脚、落满灰尘的竹床、竹席、竹摇椅,洗后晒干,派上用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电扇、吊扇随时候命。好一派“沙场点兵”气势。
稍微难熬的算是白天。稍一活动就冒汗,衣衫没有几处是干燥的,贴在身上,凹凸有致。汗水微干时候,滑滑的、腻腻的,让人浑身不自在,好在故乡所多的是水。早上起来微汗了?冲个澡!吃个饭,满头大汗不是?冲个澡!中午上班回来一身汗?冲个澡!下午下班回家出汗?晚上散步回家又出汗?冲个澡!冲个澡!呵呵,一澡解千愁呗!如是不拘小节的男子就更为洒脱,眯了眼,随便走个地方,抬眼就能看见水塘、小溪、沟渠、水库、江河……择一幽僻处,解除“武装”,泡上一二时辰,不亦神仙乎?
暑热蒸腾的乡野小路上,流萤打着探照灯,为行人引路。空气里到处弥散着丰收的稻花香,夹杂着特有的泥土气息和草木的芳香。枝条上的鸣蝉“知了,知了”地叫着,在这炎热的夏夜里,更是清晰入耳。蝉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抑扬顿挫地高低起伏着,并非因了盛夏的炎热就躁动不安。蝉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从破土那一刻起,就开始发出内心的呼唤,倾尽全力来歌唱生命,用声音来延续生命的长度。不由地想到人的生命又何其不短暂,唯有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才不虚此生。也许,只有在这炎热里,生命才能得以淬炼而重生。知了,知了,或许本就是智慧,觉悟之意吧。
在这盛夏里,农家小院里的消暑方式最是悠然。入夜,暑气渐消,天星疏朗,明月半墙。耄耋老者于饭后,慵卧竹椅上,衣襟半敞,摇着小团扇,有一搭没一搭地,半眯着微醺的醉眼,摇头晃脑……旁边小凳上,那老式的收音机里正飘出豫剧名家的《打金枝》。好一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情意态。或在打谷场上,三五闲人,团坐月下,轻摇羽扇,唠着家长里短,指点江山,臧否人物。若透过窗棂,还可见襁褓孩童,安卧在摇篮里,睡姿憨态可掬。旁边身着单衫的母亲,正轻摇羽扇,为宝娃驱蚊赶虫,嘴里哼着眠歌,眼神里盈满了温柔。
小镇中心的夜晚最为丰富多彩。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放下饭碗,或夫妻携行,或亲朋互唤,或携儿带女,慢悠悠从家中走出。三五成群,男人们谈天说地,打趣抬杠;女人们东拉西扯,家长里短;孩童们嬉笑玩耍,你追我赶。广场上,震耳欲聋的音乐,撩拨得人心旌摇曳,跃跃欲试。年轻人踩着律动的节奏,跳起了鬼步舞;年长的则在广场的一隅,舞之蹈之地跳着随意的广场舞;喜欢爆汗的,一头扎入健身房,在各式健身器械上挥汗如雨。汗水湿了衣襟,却不会喊热,白天里烦人的汗水,因为变成了减脂的良药,在盛夏的夜晚里就显得弥足珍贵。
四
最最引人瞩目的,是那帮闲不住的青年男子。赤膊半裸着糙糙的皮肤,正就着熊熊碳火,点上几串烤肉、蔬菜、豆腐之类,吃着大盘的小龙虾,叫上几扎冰镇啤酒。一手拿串,一手端起陶瓷大碗,手一斜,头一歪,嘴往烤串上一扫,肉串尽数入口,腮帮鼓胀,几口囫囵,尽收皮囊。这边,大碗一端,立起身形,一仰脖,咕咚咚,啤酒如瀑布入谷,直沁五脏六腑。雄豪之气,让人羡煞!
还是孩童的我们也有自己的避暑之乐。我们对付盛夏的物品是冰棒、冰凉粉、冰西瓜。对大人们不是好事的酷热,但却能让小时的我们享受难得的冰凉和甜爽。最让人记忆犹新是冰棒,它装在一个形如热水瓶的容器里,瓶子里面还用棉被样的东西包裹着,这么热的天捂着竟然不会融化,给人透着一股神秘和新奇。每每临近中午,卖冰棒的就来了,走街串巷得吆喝“冰棒哦……卖冰棒哦……两毛钱一支……”声音悠长,极富穿透力,撩得干渴的心灵更加干渴,舌头舔着嘴唇,喉头涌动。或可怜兮兮地望着父母,或打滚撒泼地要挟,或自恃年少卖惨,或求爷爷告奶奶地暗度陈仓……好不容易觅得一支,赶紧蹲伏角落,呲溜呲溜地吮吸,此时,万不可昭告天下,惹得同袍相妒,嫩拳相加,同室操戈,落个鸡飞蛋打。一旦得其个中滋味,又将其竖起,慢慢端详,不忍下嘴。待到冰化,水流及手,慌成一团。舔了冰棍,舔手指,舔了手指,舔衣袖。直至仅剩冰棒木片片,方恋恋不舍,却还要将执棒五指依次吸一次才作罢。
得意于盛夏的还有女士。她们的神奇想法,和孩子们的贪吃真有得一比。赤日炎炎,她们更有理由穿上喜欢已久的裙装:长裙、短裙、超短裙,尽显风韵,把前凸后翘的身材、如鹤的玉腿完美地呈现。盛夏里因有了女人的裙装,摇曳了夏日的风情,温柔了路人的目光。
五
在这盛夏里,想象着置身于故乡,云蒸霞蔚,山川含韵,自然景物一派葳蕤。而那浓浓的生活气息,那大街小巷里流露的俚俗软语,我想定是最能抚慰我这少小离家的游子心了。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正因为一直认为故乡的盛夏是富有馀情的,我才要说:盛夏给了我们炎热,而我们却因它拥抱了生活,让生命在一次一次上蒸下烤的酷热里,得以淬炼而重生。
时节如流,离开故乡许多年了,其间的人事变迁、风流云散者多,但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风物人情,却因了盛夏闷热的触动,而历久弥新!在这盛夏里,老家院旁,竹林上空的那弯月亮,还在望着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