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镜泊于心(散文)
一
一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铸就了这旷世经典。滚滚的熔流冲出地壳,炽烈的热焰一直凝结着,直到断裂塌陷,化成高峻耸立的熔岩台与幽幽深邃的熔岩谷。这片崎岖嶙峋的空间,似乎真的需要有清净之水来平复,何况这熔岩所阻断的一条江水,让原本的平静,变得不平静。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江水的脚步,一座高山堰塞湖便这样出现了。
这条被阻断的河流是牡丹江,它的源头在敦化的牡丹岭,这条江水因此命名。关于名字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牡丹江源于满语穆丹乌拉,穆丹是弯弯曲曲的意思,乌拉的意思是河。牡丹江由南而北,几乎贯穿敦化全境,最后流经雁鸣湖湿地,汇入镜泊湖南湖头,再从牡丹江市区穿出向北流,在依兰汇入松花江。
让牡丹江谱写出一段最为华彩的乐章,非镜泊湖莫属。一条平凡的清流之江,就此走上了一个不平凡的高高平台,在万众瞩目中,潇洒地飞落到深深的谷底,完成了一次惊世骇俗的飞越,一首激荡而澎湃的交响乐也就此奏响,千百年来,回荡天地,音脉不绝。
让我至今感怀的是,曾在一个雨水丰沛的夏季,来到了镜泊湖。我还在十几里之外,便听见震天动地般的雷鸣,循声而去,竟然来自于四百多米的瀑布啊!那是激流撞击深潭所发出的宏大音响。那声音,如千百万铁骑从远方奔袭而来,金戈铁马,怒吼长啸,前赴后继,排山倒海。那义无反顾的气势,充满雄浑苍劲之美。
这般气吞山河的声浪,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吊水楼瀑布便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了。当我再次站在镜泊湖的面前,想去寻找当年的波澜壮阔,竟然无处寻起。每一个季节对镜泊湖而言,都是不一样的境遇。镜泊湖的美丽就在于每一个季节都是无比的鲜活,都是完美而倾心的绽放。
二
在这个秋色斑斓的季节,我来到镜泊湖。此时秋野平阔,碧水长天,清清淡淡,恬静宜人。
我又站在了吊水楼瀑布前。记忆之中的暴躁之声已经不见,唯见细流涓涓,步调款款。记忆里的那个形象粗犷豪放,记忆外的这个形象盈盈笑靥,含情脉脉。此时此景,虽然同框,却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莽撞粗汉,一个是窈窕佳人,我不知喜欢哪一个,只能左右手各牵一个,不愿舍弃。
瀑布已然缩短了十米开外,更像一道门帘,悬挂在那里。条条银练,相互碰撞着,发出了琅琅之声,好像那里真的有佳人进出似的。我还在追溯着那个宏大的声响,感觉到隐隐作响的音脉就在附近不远,此时的卷珠帘,只是一种小仪式而已。大阵仗与大气魄把大湖的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小家碧玉般的轻巧却又把一个湖的秀美,演绎得精妙绝伦。
飞泻而下的清澈之水,水花翻跃,好似有无数的鱼鳍在快乐而自由地摆动着。又好像是无数的羽翼在阳光下奋力地扇动着,在迎合着我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这般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镜泊湖于秋阳下荡漾着迷人的光彩,如同蓝色绸缎一样柔软而起伏不定。树木苍郁,重叠的树影倒卧在涟漪之中,睡意朦胧。这些都无意间增添了许多湖面的表情。
季节之美收束在这瀑布之上,这道湖坎的壮阔在隐形之中。镜泊湖的理性之美是无可比拟的,把风景吸纳于胸,有动有静,尽在掌握之中。
三
清晨的寂静在一声吟哦中消隐,湖里有什么竟然看不见。我在湖岸的林中穿行,被五彩的稠密所包裹。镜泊湖被镶进了一个深框里,好像是一个深凹的眼睛。
无处驻足,便看不到湖的全景,身边都是大片的柞树,以浓重的深红色显示着成熟的魅力。高大与低矮,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它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匍匐着,抚摸着,拥抱着,它们只是与水相趣,却绝不相融。我想这些繁茂的树,喜欢在银白的水光间摇曳,大概是一种沉醉吧!
泛舟湖上。乳白色的云雾不浓不淡,让整个的湖面笼罩在朦胧的神秘感之中。一只水鸟冒冒失失地闯入视线里,它大概也发现了我们,于眼前低低地贴水划出一道影子,便又消失在雾气深处,让人弄不清有多少鸟儿在湖面上飞。
漾动的水纹悠悠扩散开去,汇聚成一张人脸的纹线。细密些的好像是老人,舒展开的好像是青年,聚来又去,去来又聚,恍惚间,如同那汹涌不断的人潮。翠影深处,一切归于宁静,没有了一丝嘈杂,时间仿佛停滞。朦胧间的小小的翠影,依附着大大的翠影,一派萌萌,一派生动,身姿自由浪漫,世界也变得简单起来。
因为有雾的作用,才给人无限的想象。当湖面出现日光之时,水雾蒸腾而起,把一轮红日都洇染成橙红色。湖面的一片红艳,让人感到无限欣喜,让我蓦然想起岸边伫立的那个亭亭玉立的美人塑像,她身上那红色的轻纱,好像已然铺进湖水之中。不能忽略被光阴带远的人文细节,让这片湖水充满无限的暖意。我想起了那个美丽的传说,那个叫红罗女的女人,她的身,她的魂,融入了这片湖水里。她一直都深藏于浓浓的绿意里,深藏于悠悠的岁月里,阳光乍现,湖水清冽可鉴天地,当她现身湖面,才会让人惊讶于这种尘世少见的美。
四
山水的排列具有内在的秩序感,眼前的这些构造,便是最理想的结构。这里不见村舍的影子,却可见湖上有渔舟出没。大湖里的鲜味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晚餐里的金鳟鱼便是湖里的特产。
我们的船追上了一艘渔船,看不见他们是否有所收获,有一男一女,男的开船,女人理网,我们经过时,女人还冲我们灿然一笑,黧黑的脸庞现出瞬间的美丽。太阳忽然照来,昏晦中的一切仿佛都尽情微笑起来。临水而居,便倾注了对一湖之水的深情,安心与安泰,是富足生活的变现。身在高远,便知高远的冷暖。幽居山林,深谙野旷的习性。人在世间,顺应自然,与自然相融相通,便是最好的生存之道。镜泊湖的安适光景和闲逸趣味,是可以领略到的。不管有多美的景色,都需要人气来作注解,这一刻,湖水活了,山林活了,山野也活了。
朝霞欲燃,远处的山峰最先见金色的光芒,起伏的山脉有雾气在流动着,各处山林仿佛也撒上了金色的粉末,那里的角角落落都在流芳溢彩。湖水仿佛在低吟浅唱着,有节奏地拍打着湖岸。云色与湖水相融的那一刻,心情被宁静所主宰。守在这样的水边,无论是中年的稳重,还是老年的恬淡,灵魂都会被收入其中,归于平静。我静心聆听来自于远处的声音,凝神捕捉大自然的律动,体味着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
此时的我神清气爽,在土地上被无边的喧嚣弄得筋疲力尽,灰头土脸,在这里却被这湖水荡涤去一身的尘埃。清远的心境是从澄净空灵的山水里而来,自我的复活,是因为心中真的拥有一泊净水。
不时有白云流转着,好像在不停地擦拭着镜面似的。镜面是需要有人呵护,镜泊湖就是这般,总有巧手在为它不停地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