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韵】礼物(散文)
阳光明晃晃的,在对面的窗棂子上发着光,知了不知躲在哪棵树上,高声地唱着情歌,它也知道明天是七夕了吗?
“明天怎么过啊?”她问。
“什么怎么过?”他反问。
“明天是七夕啊!”见他不开窍,她忍不住点拨道,语气里已经有几分悻悻然!
“该怎么过就怎样过啊!”他还是那副语气,甚至是没有一丝儿迟疑。
她感觉有些受伤!
风从窗外吹进来,拥抱着她,熏熏的,热情得有些过分。电扇虽然轰隆隆地转着,却丝毫减少不了她内心的燥热。
在什么都被网络宣传得满天飞的时代,还有这样的后知后觉者,简直是不可救药!她真恨不得用双掌对准他的后背,猛击一阵,把他从那个不解风情的直男世界中解救出来!
郁闷,委屈,伤心,她感到无以排解,便随手拿起了一本书,却是那本《婉约词·豪放词》,翻开扉页,他干劲却不失秀气的笔迹映入眼帘:“给晓君:红尘纷扰,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愿你的心灵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永远能够诗意地栖居。1998年4月”
她盯着这些字,简直想不起来他还有这样的文笔!脑海中却立刻浮现出了当初的情景。
那时他们刚结婚不久,还住在乡下,离城市有十几里的路程。那一年,《泰坦尼克号》正在城里的各家电影院热映,一时间,那首主题曲《我心永恒》响遍了大街小巷!于是在一个周末,她生日的前一天,他们骑着自行车进城了,坐在人民剧院舒适的靠背椅子上,看完了《泰坦尼克号》。那是她们生平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也是第一次看那么贵的电影,当时的票价似乎是二十块钱,记忆虽然有些模糊了,但当时的那种心疼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深。
好不容易进了一趟城,就此回去心有不甘,但再逛逛底气不足,百货大楼是不敢进去的,那高高在上的样子似乎早就洞穿了他们空空如也的衣兜!于是便去了对面的新华书店(那时还不叫前言后记),在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书中,她一眼便看中了这本书,她喜欢宋词,感觉词比诗要随意洒脱些。诗好比过于修身的衣服,看起来也能风情万种,但行动起来处处掣肘,太过严格;词则好比是宽大的衣袍,行动自如,且有多个款式任你自由选择。
看到她爱不释手的样子,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作为她的生日礼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题上了词,对于只有理科脑子的他来说,能够题上这么有味道的词,这本身就是一种更珍贵的礼物!
以后的每年生日,他都送给她礼物,开始还送过别的,但后来基本上都送书了,送别的太费神,担心不合适,徒惹一肚子不合时宜,反倒不美,只有送书不会。
再后来,更简单了,红包,转账等等,也不用费神配上什么文案,只一句“生日快乐”就算过生日啦!网络时代,果然万事都程序化了,似乎连情感都是。只是这些程序化的礼物虽然省去了许多的麻烦,但也省略了许多的情感。许多时候,我们在意的不是礼物的本身,而是寄托在礼物上面的那种心思。
那一天的最后,他们去了古街吃了鸡蛋煎饼,煎饼的是个中年汉子,旁边一个小男孩很熟练地帮着忙。那是她第一次吃上这么香喷喷的煎饼。
她愣愣地盯着这些字!感觉冥冥中,似乎有双手悄悄地将这本书送到了她的眼前!“几千年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透过这些千古流传的佳词,遥想当年的那些风云际会,胸中自有磅礴云气涌起!”她望着封面上的几行字,有些百感交集!
生活,早已在烟熏火燎中变得灰头土脸,那个喜欢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女孩也在不知不觉中遁去了!
生活果真只剩下了眼前的苟且!
其实,生活是需要礼物的,平平淡淡的日子如一把钝刀,将彼此之间的情感割得支离破碎,这些礼物就像润滑剂,使得生活中的龃龉与罅隙在不知不觉中弥合起来。礼物不需要有多贵重,只是一种心意的表达而已!可以是一句悄悄话,一首打油诗,一把梳子,一本书……,它们表达的只是万千平淡日子里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是与千万个人当中相遇彼此的那种珍惜!
七夕还是如约而至,不管你过与不过,它总是要来的。
一切如常。阳光还是那么明晃晃的,风还是那么热熏熏的。她也是那样不声不响的,买菜,搞卫生,上班,下班,做饭,午睡……一切像往常那样,不差分毫。有时她听着自己的高跟鞋落在水泥地面上的咚咚的声音,忍不住会去想,这鞋子是不是还落在昨天的脚印上呢!
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当你觉得自己被看轻了,其实是因为你把自己看重了。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别人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看轻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谁会把时间浪费在不相干的人与事上面呢!
知了还是不知疲倦地唱着,还是昨天的那只吗?还在昨天的那棵树上吗?它们还没有找到伴侣吗?对于它们来说,几年的黑暗换来了短短的几个月,生命是短暂的,光明是宝贵的,它们只来得及尽日高歌,它们没有时间去郁郁寡欢。
正胡思乱想间,他开门进来了,她一愣,因为今天他回来得要早些,但是她懒得问。
她假装着看书,不想说话,耳朵里却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空气中浮动着一些尴尬的气息。
他打开了电视,她瞟了一眼,《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赵世炎正和蔡和森在咖啡厅辩论着,陈乔年延年坐在一旁,在那个咖啡厅勤工俭学的邓希贤站在柜台后贪婪地听着他们的辩论!
她痴迷了,他也是。
他们都知道,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还有陈氏兄弟最后都牺牲了,为了信仰!
哎,信仰,何其重要,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甘愿献出生命!
她唏嘘了,他也是。
尴尬仿佛一块冰,在不知不觉中融化了,空气中竟然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气息,在这个夏日的七夕的傍晚。
知了的叫声不知何故忽然停顿了一下,“咣当……咣当……”几声传来,那是垃圾车在收垃圾。
忽然他问:“晚上怎么过啊?”
她本来不想搭理的,但那句话还是脱口而出:“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啊?”
他说:“我们出去庆祝一下啊!”
她一愣,颇有意味地盯着他一眼,看他一脸无辜的样子,随即释怀地笑道:“去哪儿?”
他说:“你说了算!”
她说:“听你的!”
他笑道:“跟我走吧!”
半个小时后,他们便行走在步行街上了,街上的人很多,知道她喜欢东张西望,便牵着她的手,好让她专心致志地卖眼珠子去!
前面就是古街了,抱着修旧如旧的宗旨,这条古街改造之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她曾来过几次,只是都是在白天,现在华灯初上,有几家悬挂着大红灯笼,红红的灯火照在有些不平的麻石铺就的路上,她甚至都能感受到赤脚行走在上面的酥酥的痒痒甚至有些灼热的感觉。
街道上人满为患,现在是晚餐时间,何况又是七夕,整个街道似乎都沉浸在一种狂欢里。
他牵着她的手,径直穿了过去,在一家橱窗前站定了,玻璃橱窗内,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做鸡蛋煎饼!香喷喷的,她望着那人娴熟地在铁饼上刷油,抹面糊,打鸡蛋,撒芝麻,葱花……忽然想到他就是当年那个鸡蛋煎饼旁帮忙的男孩!
味儿还是那个味儿,老板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老板了,而他和她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他们了!时光好不经用!
她望着他,想知道下面还有什么操作。他们又回到了步行街上,在前言后记旁,赫然挂着一块电影幕布,旁边一个木板上写着:今日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放映时间:7:30.
原来是露天电影!这个电影小时候看过,并且也是在晚上,那时都是露天电影。她甚至记得最后一句话:“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她很惊喜!虽然不是《泰坦尼克号》,但是七夕是中国的,关外国什么事儿!在佩雷西窜访之时,选择这样的电影,不也是一种礼物吗?
电影散场后,已经是九点多钟了。他们步行回家,公园里,人不多,路灯的光透过树枝,被风筛得斑斑驳驳的,也照着地面上的两个影子,忽长忽短,忽左忽右,但一直紧紧相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月亮已经害羞地躲进了云层中,想必牛郎织女此刻定在鹊桥相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