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炒面香(散文)
炒面?真的是炒面?在超市的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从古老岁月走来的炒面!炒面,有着简易的真空包装,上面的字迹虽小,但瞬间就锁定了我的目光。里面略显焦黄的面状物,分明就是久违的温暖啊!我眼睛泛亮,小心地捧起一袋,仔细端详起来,许多久违的画面拂过脑海。
一
老家淮安很早就有六月初六吃炒面的习俗。相传,淮安东门外就是大海,穿城而过的“废黄河”扑向大海,那里是古黄河的入海口。那时黄河年年泛滥成灾,人们以为是海龙王作怪,就修建龙王庙,敬起龙王爷。结果,庙修了又冲了,冲了再修,花费了许多钱物,还是无济于事。应了那句话“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求神不如求己,一次大灾过后,人们痛定思痛,开始疏浚河道,修筑堤坝。
修坝是一项辛苦的工程,男人们由于长期在河边干活,湿气大,带去食用的面馍,放不了几天就变味变质。后来,有个叫善姑的姑娘想出办法,她把面粉炒干,让筑堤的家人们带去用开水冲着吃,果然能存放很长时间。从此,人们都学着善姑的做法,每逢“六月六”,即入伏的第一天,家家户户制作“炒面”,以备漫长夏日的不时之需。于是,古城淮安的每一个角落就经常能闻到“炒面”的诱人香味了。
传说无法考究虚实,但炎炎夏日,炒面不易变质,的确是真的。乡亲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回家省却抱柴做饭的辛劳,冲水稀释一碗炒面,方便且耐饿,那倒是毋庸置疑的。
家中兄妹五人,我年纪最小。哥哥姐姐们上学的上学,干活的干活,五六岁的我成天像影子一样紧跟在母亲身后,所以能经常看到母亲炒制面粉的情景。老家厨房不大,只容得下三四个人站立其间。老母亲左肩搭着湿毛巾,点着灶膛里的柴火,把锅洗净烧热,再把半面盆面粉倒进锅里,然后挥动锅铲用力翻炒起来。锅铲是炒面的指挥棒,炒面一团,很不好指挥,但在锅铲的麾下,很听话,铲子和锅底碰撞出悦耳的声音,也给炒面上了柔和的颜色,炒面渐渐变色,看着就有了食欲。添火要少添,起火要软,翻炒要勤,铲翻得匀,母亲在灶膛间、锅台前不停地忙碌,时不时用毛巾擦拭一下满脸的汗水。我最喜欢看锅中面粉的颜色的悄然变化,香气也逐渐飘满了整个厨房。渐渐地,面粉全都变成焦黄状,母亲这才停止炒制,将熟透的炒面重又装进干燥的面盆中,摊开,进行冷却。她不放过炒面的香,深嗅几口,却就是不舍得吃。一切忙得妥当后,母亲拿来一只小瓷碗,放进半碗炒熟的面粉、半勺白糖,又倒进开水,慢慢拌匀,小心端到堂屋的桌上,开着玩笑嘱咐我:“先喂喂我家小馋猫,慢一些吃,别烫着!”我有滋有味地吃着,母亲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轻摇着芭蕉扇,凉风习习,吹过了母亲,又吹到了我的脸上和身上,驱赶着蚊虫和暑气。我也失意母亲吃,母亲就像没有看见,自顾摇着扇子,生怕香气也跑了,希望香气也进了我的肚子。
二
上了中学,伙食很差,基本上都是早晚一块馒头、一碗加了碱粉熬花的米粥,中午半盒米饭、一碗青菜豆腐汤,难得在清汤寡水上面见到一两片薄薄的肥肉片。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够?一天中多半都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之中。上课时,经常能听到“左邻右舍”肚子里发出咕咕的叫唤声。每逢星期六下午大多数同学都已没有心思听课,一心巴望着能早些放学,早些回家,早些填饱空瘪的肚皮了。
在家加了餐,鼓胀了肚皮,星期日下午精神抖擞地回到学校。此时我的书包里除了课本外,还多了不少零食,一年四季带的最多的便是母亲亲手备好的炒面。晚自习后,同宿舍要好的几个人,兴致勃勃地冲好炒面,就着大头菜、咸萝卜条,津津有味地吃着,冲好的炒面,在每个人面前轮流过目,大家说笑着、品尝着,还时不时到别人的碗里抢一勺,再到他的钵子里捞一筷,那兴奋劲就好像吃了山珍海味一样。因为人多的缘故,这样的美好时光也只能维持一两个晚上,紧接着便是下一个周期的轮回了。
炒面,黏糊了同学间的感情,曾经遇到同宿舍的同学,他就说,想起当初吃炒面的前景,就好像闻到了炒面的香。我的炒面曾经就毫不吝啬地冲给他喝过,因为他家还赶不上我家,吃炒面也算奢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曾经风靡一时的方便面都已渐渐落伍,“宅急送”“美团”“饿了么”早已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他们当中,能有几个人知道炒面、吃过炒面的呢?今天在超市里能和炒面偶遇,我发自内心地感到亲切和惊喜。
三
走出超市,回到出租屋,我没有停歇,迅速冲泡了半碗炒面。夫人疑惑不解:“晚饭吃那么多,这么快就饿啦?”我笑而未答,夫人家条件比较好,她哪知道我和炒面之间的那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呢?
没有蜂蜜、没有白糖,就着榨菜丝我细心品尝起来,小麦的清香味瞬间在我的鼻息间、口腔里萦绕。吃着吃着,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念想:乌鸦尚知反哺,我就不能抽时间回到老家,也给年逾鲐背之年的老母亲冲泡一碗这样的炒面吗?
母亲会炒炒面,可从未饱餐一顿炒面。她过了一辈子的穷日子,但对儿女的饮食却从不将就,炒面是哪个时代可以拿得出手的美食,母亲曾说,别说那些桃酥点心,无非就是掺点水弄成个样子,炒面一点也不比桃酥差。妻子问我买那么多炒面,要吃多少天,我告诉她,回去和母亲一起吃炒面,回到曾经温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