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截一段秦淮夜色(散文)
一
约20年前,应邀参加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住在夫子庙处的状元楼,枕着不眠的秦淮河水,梦中晃动着河灯光影,醉得居然忘记了此行的主题。第二晚,我邀南大罗教授(我的老乡)说,这个夜晚,你陪我截一段秦淮河夜色,带回去。
他根据我的要求,舍了无尽的繁华,快速步过白玉石桥,躲进了沿河的秀楼。二楼位置最好,可放眼尽收奢华美景,亦可沉浸夜色的热闹中。忘记了什么楼阁,老罗也说,秦淮两岸的楼阁长得座座皆如妙龄美女,秀色姣好,就是唤不出姓甚名谁。我就权称“秦淮人家”,“水上蓬莱”。我还把一段秦淮叫作“飘落的苏绣”。这样的称谓,令他这个算得上是“老南京”都觉得新奇了。
我是拿了我所见的蓬莱阁景观来比拟这沿河的阁楼秀坊的,尤其是夜色沉醉时,那些精巧而曼妙的建筑,仿佛也跟着河灯光影摇曳起来,舞着彩袖,起着轻舞,有些摇摇欲坠的朦胧感,真想伸手去扶住它,生怕倾斜了,砸坏了那一脉秦淮河水。我跟老罗说,称“秦淮人家”俗了,最好唤作“醉蓬莱”。其实,我无意否了杜牧给秦淮的千古美名,他的《泊秦淮》,是“秦淮人家”的注脚,注脚要比名字还有名气。
到南京的当日,我就截了较长一段秦淮做过浪漫的步量了,感觉秦淮河是绵软的,就像飘落的一条苏绣,秦淮人家再也不让谁捡起卷起收走。我的脚步始终发软,就像踩在棉絮上,桥,是秦淮的高音符,身体轻快得起伏颠簸,给这段音乐打着拍子,到了桥处,便将手臂扬起了,行人见状,应该以为我是在指挥着秦淮的水流。依岸的垂柳,缱绻地逗引着秦淮水,那些秀楼风亭,特地来给一水做着装饰,始终不去喧宾夺主,水从容着,一点也不担心自己被遮掩,被抹杀。红红绿绿的男女,投影秦淮,原来那是一种编织暗影的针法,缥缈而又灵动,真想掬起,放在脸颊一试其柔。绣工全在岸边,精雕细刻,足见功夫,秦淮水不走针脚,纯净得有些失真了,却又见有人伸手掬水,亦真亦幻,可不是白天里的样子,哦,这是为夜色的秦淮河做着预备,等待每一个夜色的繁华再生。
夜幕低垂,华灯迷离。白天所见,一下子被夜色覆盖了,我只好推窗去拥抱这段被裁下的秦淮了,融入这一段河的梦幻,想起朱自清的告诫,千万不要只带走了那“最短的梦”(《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二
稍远处的楼宇,射出闪烁的灯光,如一抹星星,被秦淮挽来做了装饰,哦,我宁愿相信这灯光是结对相聚来看秦淮的,就像天上的街市,灯光是便于谁来踏这流光溢彩的水路?“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秦淮人啊,每一个夜,都可以沉浸在诗境里,每个窗户里都有眼睛在寻找着自己的牛郎织女吧。六朝金粉曾在此表演,但她们是消沉的,只有那些达官贵人孱弱的喝彩赏玩,如今,这无数眼眸注视着,那些扮演者一定会羞怯而使歌声和舞姿变形失态。秦淮对岸的人们,入了风景的舞台。把一个秦淮还给百姓,这是如今的现实,六朝金粉已失色,她们只能在古诗词里踏着平仄的脚步了。不必分清夜色里的人们做什么,或闲步,或散心,或摆一个小摊兜售商品,或挎了相机捕捉他们觉得很精彩的镜头,或者,他们有的就是想来和对岸秀楼里的我们见一次面,做一次朴素的出演。天际的素月,无色,都被这川流的人群弄得孤单起来,似乎此时并不是月色浪漫的时候。但月色适合我这个角度去观赏,人群成为剪影,贴在了月亮上,又觉得岸边沉醉的灯光干扰了月色和剪影,我想找到这些挂在树间的彩灯的按钮,暂时关上它,让景色不要过于纷繁。南京真好,秦淮真好,月色静谧,不能感受到一丝的风儿,似乎风也当意,生怕袭来而坏了夜色的意境,哪怕就是吹动了月上的桂枝,也会乱了我的审美。
夜色,因其朦胧而产生着最为养眼的装帧效果。从窗子探头,临河而踞的黛瓦白墙小楼阁,就像是秦淮的守卫者,夜色里,正是这些楼阁摆出架势的时候,灯光打印在楼阁的照壁墙面,射向黛瓦,波影晃动,似被河水搬运了一般,生怕我坐的秀楼也被抬走,这般神秘诡异的感觉,只有在秦淮的夜色里才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老罗指着近处的临河楼阁说,这曾是“秦淮名妓”李香君的居所,名“媚香楼”,这名字还散发着微微的脂粉气,我深嗅一息,一股湿气扑来,原来是几艘花灯夜船晃悠悠地靠近,是船搅动了秦淮的水汽,弥漫着,调节着我的情绪,我喜欢看气势,花灯船的模样一点也不在乎了,仿佛是一袭游龙,涉水而行,跟大街上的舞龙不同的是,少了锣鼓喧天、群声叱咤,哦,秦淮河,那么柔情,怎禁得住那般洪流滚滚的阵势啊。媚香楼,复了月色中的妩媚模样,它那么惊艳地出场,仿佛舞台上的女优,凤冠逸带,轻点莲步,悠悠地漂来。媚香楼就像突然伸出了两手,左牵文德桥,右携来燕桥,望着那著名的乌衣巷而走来。彩灯霓虹,蝶影缠绵,秦淮河是柔性的,临河的风物,不敢使出性子,也都在柔情里沉醉着,真想去伸手扶一把,却又怕惊扰了它们在夜色里早就编排好的剧情桥段,千百年来,多少落座观河夜色的人,哪一个不是可堪醉了再醉,都是好心态,哪管夜色摇曳欲倒,早就和着秦淮夜色一起醉瘫了。
我们早就抢着吃了点菜,争取更多专注秦淮夜色的观赏时间。罗教授说,观秦淮不能分神。入夜的秦淮,早就用霓虹装饰了两岸的布景,同时,也在河面上涂抹了一层妩媚的胭脂色,千年的名妓女优,不知倾了多少胭脂,沉厚得再也荡不开了,我知道,花灯船儿正待发,一定会划开这层胭脂色,那船桨再怎么轻轻,也无法安抚寂寂的河水,或许,我是多虑了,花灯船和秦淮永远有着自己的互动,它们的语言,应该是窃窃私语的出处,呢喃呻吟,是给夜色催眠,秦淮不眠,可是小小的调皮。也好,花灯船和秦淮河交织着,酝酿着夜色的蜜饧,一起融入了观赏者的心窝,多少人,想起曾经的秦淮往事,香艳故事,才子风情,这些都做了夜色的铺垫,今人也在抒发着婉转的情怀,也在吟着缠绵的曲词,曾经的那些诗词,居然一句也不合当下的时宜,因为,他们遥远得有些陌生,不如划到楼脚的画舫那么切近,切近得可以看到画舫中的人脸,他们仰面看我们,我们招手示意,无语也懂得彼此——我们都在彼此的眼眸里,镜头中。
秦淮,漂着画舫,也浮着载我们的阁楼。我们都在缥缈的意境里,如仙如醉。
三
罗教授把那些悠悠地逡巡于河面上的画舫比喻为萤火虫,我觉得比喻失当,驳了他的说法。画舫首尾举着大红灯笼,穿插着系了很多艳红的彩球,船舷上闪着一圈醉眼朦胧的小灯,五彩缤纷,忽明忽灭,就像诉不尽的心事,又像眨着眼听我们在楼上细语,听得见么?妄想!这个词太粗暴,其实,我真的想让那船儿长了耳朵,偷听了我们对秦淮的赞许,得了鼓励之后,或许还可以表演出他们的绝技,让我们大饱眼福,大快朵颐,我很少遇到秀色可餐的景色,秦淮夜色可谓美餐,所有的欲望都被这柔柔的夜色降服,满足。罗教授说,这一河的星火,斑斓点点,无数萤火,多么像小时候田野所见,只是我们不能跳下楼去追了。我不能坏了他的思乡愁绪,可此时,又不是可以让我把他牵进乡趣的好机会,舫灯明灭,不断地剪裁着秦淮柔腻的波心,生怕这如剪的灯光也剪着罗教授的乡愁。星压银河三万里,无边风光沉一河。这是描写银汉景观?不是哦,分明是写南京的秦淮河,我道,天上人间,唯南京得双全,身居南京,如处画中。这番赞美,是美景写意,更是想劝慰罗教授,心醉秦淮,思念可休。心旌随着柔波,一起摇荡吧,何处美景不醉人,沉醉之后,若我想家了,一张机票,一个小时就飞回去,乡愁好像一闪念,成了一种享受。
秦淮的夜注满了芳华,而秦淮不惊不乍,耐得住热闹和缤纷,足够有定力的。穿行于河中的画舫,没有套路,全是即兴发挥,驭着小画舫的人,戳个船与船的间隙,嗖地窜出,颇为得意,我想只是那些安于优哉游哉的画舫不去计较而已,或许画舫中人也理解那些急性子的船儿,是遇到了灯影密织的幻境而不能自持,冲撞是一种游戏,并非是挑衅。哦,怪不得,我看得清了,那些慢悠悠的画舫船头坐着的是靓装的姑娘,她们的微笑就是船儿的动力,不老实也难怪了。夜色里的秦淮河,布满了流光溢彩,也注满了香气,微波泛着香韵,画舫自醉,不醉的那些莽撞的船儿是会被嗤笑了的,不懂游河的情调!坐在画舫里的或许是游客,或许就是南京的市民,比肩而坐,交头接耳,全然不顾我们的眼光了,我们只能看着他们的倩影,模糊地倒映于河中,目送着划出这一段秦淮河的夜色,我用大同小异来安慰自己的未见,截一段风景,可以饱览,但也有遗憾,这一段之外呢?只能联想,也好,也算是给我的眼睛“留白”吧,画舫划过楼脚,我多么想跳下去,争个位子,去一睹岸上风光。我心中怪罗教授,没有把这顿饭安排在一艘画舫中。
隔岸的杨枝柳条似乎上了油漆,其色不真,都沉浸在夜色的妩媚里,懒洋洋的,也不知动弹,或许是看秦淮里的画舫太出神,这种凝神定气,完全是被秦淮风情陶醉的样子。夜色太浓,尽管阁楼里的生意不打烊,但看看对面阁楼窗子里的灯光逐渐熄灭,我知道,南京人要趁着这美妙的夜色入眠了,我曾自诩我在海岸住,距海二三里,枕涛而眠,哪知南京人比我更会享受,是枕着秦淮夜色而眠,不惊不扰,是一首可爱的催眠曲。画舫也累了,就像有过约定,陆续靠近了柳岸,傍依着探河的枝条,可能是将那船缆轻轻地和柳条打个扣儿,好让画舫独自享受这剩下的夜色。风光旖旎,属于夜色,多浪费,肯定有游客不眠,我就是。今宵此地,眼眸里注满了夜色的画,光怪陆离,饱满得都要溢出眼珠子了,今宵静谧,唯有月亮在看着我们,月半圆,圆缺月圆对我无关,可对罗教授有关系,他说,快中秋了,准备回老家一趟,到时候召集几个旧友相聚一下。我说,哪里的夜色都不如秦淮。他愕然。说我忘本。此时,我不想家,不是罪过,而是情有可原,因为在秦淮的夜色里,有谁不被弄醉。
四
闭目而思,秦淮给我了什么样的印象?始终没有忘记罗教授的比喻——秦淮河就像一袭美玉上的绿色纹理,表示着南京城的成色。他是地球科学系的教授,这说法很地道,就像我们看黄河,那是地球上的一抹黄,一闪明亮,是华夏的血脉。
古人曾不断感慨着秦淮,无非秦淮今非昔比,“秦淮桥下水,旧是六朝月”,(明末侯朝宗《金陵题画扇》)诗人笔下的市井繁华总是属于曾经,与今无缘。我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慨叹,如今的秦淮,不分昼夜,不分季节,不必赶上节日,天天都是“秦淮节”,在秦淮处,从未有什么旅游的淡季旺季的说法,烟雨秦淮赏朦胧,晴光秦淮睹娇颜,秦淮总不负人意,我是赶上了夜晚,才来截一段夜时光。若是白天坐在秀楼中,我定将秦淮秋毫看得分明些再,不失毫厘,不弃细微,好好穷形尽义,让秦淮风采毕现。
秦淮的画舫从不寂寞,花灯一直亮着,罗教授说,有人就睡在画舫里,半夜来游秦淮的,敲两声船舷,主人便载客再游。一段秦淮夜色,是不眠的灯火,更有不眠的船人。灯火未阑至五更,秦淮的夜色太长,长度接续着我们的企望,我告诉罗教授,下次来,我一定要在画舫里度过一个夜,用奢侈的夜色,缠绕着我的情,我省下酒店的钱,给那不眠的船人。
夜色里秦淮柔波轻漾,消沉了许多,秦淮也需要歇息了。别处的秦淮河段,到底怎么样,不知。这一段夜色陪了我一个夜晚,我从窗子探出半个身子,斜着脸,看着罗教授,笑着和秦淮河拍下了合影。
突然,我发现此夜有一个遗憾,始终没有伴乐。丝竹管弦,应该是秦淮的旋律,罗教授说,第一次来,不要安排音乐,怕干扰了夜色。
其实,我只是故意想矫情一下,我心中,昼夜笙歌响秦淮,不必在乎吹笛弄箫了。一段夜色,斑斓而缠绵。
2022年8月2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祝老师秋日安好!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21年前,作者应邀参加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住在“状元楼” ,在老乡罗教授的陪同下,观赏一段秦淮夜色。
夜色中,秦淮河如诗如画,作者把岸边的高楼称“秦淮人家”、“水上蓬莱”,还把一段称为“飘落的苏秀”。
秦淮河,六朝金粉之地,无数佳丽在此夜夜笙歌。秦淮八艳的李香君的“媚香楼”,在晚风中依然散发玉脂气,夜色中,对酒当歌,浅吟低唱,歌伎才子演绎着缠绵的故事。那花船和秦淮河水交织着,在如醉的夜色中,让人沉迷。如今秦淮人享受盛世太平,享受人生自由,享受幸福快乐。
还猜老师的语言灵动优美,描写生动有韵,抒情拨动心弦,议论画龙点睛。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穿梭交织,浑然天成。写得太好,向怀才老师学习,秋日问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