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阿婆茶,女人的茶(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阿婆茶,女人的茶(散文)


作者:吴翼民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68发表时间:2022-08-29 15:48:42

【流年】阿婆茶,女人的茶(散文) 在男人主宰的江南水乡也有女人的一方天地,并且是中老年女人的天地,那便是阿婆茶。
   在江南水乡林立的古镇里,周庄和锦溪无疑是夺目的双子星座。这双子星座坐落于昆山南端,比邻静守而如钻石般镶嵌在碧玉样的湖河港汊深处。
   这里的男人俊朗,这里的女人清秀,女人有了一定的岁数在清秀中多了几分端娴慈祥,那端娴慈祥浸润到了茶壶和茶盏,于是就有了阿婆茶。
   阿婆茶,女人的茶。
   我在周庄和锦溪都有亲戚,多次应邀参与和欣赏过饶有特色及情趣的阿婆茶。
   早先女人聚会吃阿婆茶多半在农闲辰光,后来就不拘时节了,谁想要举办一次茶会,或者有客人来了,想招待一下,一呼辄百应,村巷里的婆婆妈妈们都会兴冲冲前来赴会。因为是中老年女人们的茶会,所以便有了“阿婆茶”的称谓。
   客厅已然打扫干净,不论是从前的老式居所抑或是如今的新式堂屋,都让茶会的主家拾掇清爽。八仙桌骨牌凳或长条凳也被抹得纤毫无尘,一只风炉置于屋角,煤基或炭基已经烧得红火(现在大抵用煤气或电来煮水)。一只大水壶开始丝丝作响,冒出了缕缕热雾,从前用的是大海碗,现在则用的瓷茶杯或玻璃杯,轻飘飘的一次性纸杯是不上台面的。每只茶碗或茶杯里已经放妥了茶叶,酽酽的粗叶红茶,煞劲!只等客人来了,主人便提壶冲茶,来一位沏一碗或一杯,客人便找个空位落坐。不讲身份、无论辈份、先到先坐,坐得满满当当,齐把目光投向八仙桌的中间,看看主家今儿个用什么茶食待客哩?
   阿婆茶的茶食是蛮要紧的,多半是乡间自家的出产,葵花子、盐煮黄豆、毛豆干荚、油炒蚕豆、焐酥豆、茴香豆、长生果,外面买的甘草橄榄、丁香山楂、盐渍陈皮……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阿婆菜。
   豆类占了半壁江山,家家都有。这劳什杀馋垫饥、嚼着热闹,哔剥作响,尽管也易引发后窦热烈,但无妨,乡间地方空旷,足以放肆便了,反正阿婆们的热烈声浪盖过一切,有道是“一粒豆子十个屁,十粒豆子唱本戏”,阿婆茶会就需要这种热烈。我在阿婆茶会现场感受到了超常的热烈火爆。
   热烈火爆的是阿婆们的欢声笑语。早先没有那么多欢声笑语的,有的是抱怨和倾诉。家里抱怨和倾诉不得,阿婆茶会便是个渲泄心里郁积的场所,婆婆和媳妇间的怨艾啦、抱怨男人游手好闲啦、左邻右舍间为鸡毛蒜皮小事引起的争端啦都会拿出来咀嚼吐槽。如今,又有了新鲜的话题,说谁家的小辈开起了一个新的公司,生意做得火红啦,说谁家的小辈在中外合资的企业赚大钱啦,说谁家的小辈在外国读博士生啦云云。吐槽、闲聊及显摆酣畅了,再大口畅饮酽茶,嚼一把豆子,放几个屁,就舒畅了,真是什么屁事也没了。
   如今女人的日子好过多啦,有了不菲的农保收入、再加上其他副业的进项,生活过得茶水样滋润,在茶会上就少了许多牢骚,就你撕一茎我扯一叶那美味可口的阿婆菜,嚼得津津有味,感受着生活的知足和可意。
   阿婆菜之所以是阿婆茶茶食中的“主菜”,就凭着它独特的水乡风味,在众多茶食中脱颖而出、起着领衔而无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阿婆菜是什么菜呢?说白了就是腌渍的菜花菜或雪里蕻菜。古镇的腌菜花菜和雪里蕻就是与众不同,酸、鲜、嫩、香,其中那股别样的酸味是别处品尝不到的。我始终弄不明白,古镇的腌渍菜怎么会带有这种恰如其分的酸味?与故乡苏州春天的风味小吃腌金花菜如出一辙。听说苏州郊区的农妇最善于腌制腌金花菜,取苜蓿上盐后要在瓮头里密封窖藏,待其发酵,就产生了那股异样的酸鲜味,想必古镇的农妇也经过密封窖藏,取春天的菜花特有的鲜味,再加上发酵后产生的酸味,那一种自然鲜酸味儿就分外出众啦,与生硬用调料勾兑出来的恶鲜劣酸断断不可同日而语也。
   阿婆茶配阿婆菜是绝配,嚼了阿婆菜后对茶水的需求真是欲罢不能,大口灌茶,茶灌多了,就愈想嚼菜,如此循环,不多时,阿婆们一个个都滚圆肚子变丰腴了,随即主家的马桶——卫生间也应接不暇哩,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听雨轩”。
   阿婆菜是周庄和锦溪古镇民间的一款美味,现如今已经从阿婆茶会走向了商品市场,店家出售、摊贩买卖、更多的是阿婆们自己走向前台向游客们兜售,看到慈眉善目的阿婆挽着篾篮、操一口吴侬软语的叫卖声,游客能不心动,能不作成其生意?

共 16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方水土养一方一人,一方人演绎出一方民俗文化。作者以生动风趣的文笔,为读者烹饪出一份盛行于江南古镇的文化大餐——阿婆茶。先写主人的筹备工作:抹得纤毫无尘的八仙桌骨牌凳或长条凳,烧得红火的风炉,腾着缕缕热雾滋滋作响的大水壶,放妥了茶叶的茶碗或茶杯,热情的主人,坐得满当当的茶客……工笔素描出一幅热气腾腾的茶会场景。阿婆茶的茶食特色,热闹咀嚼的阿婆制造出的热烈声浪也生动呈现。从早先多的是抱怨倾诉吐槽到今日的酣畅显摆与舒心炫耀,阿婆茶的举办主旨跃然纸上。文章更是重墨介绍了阿婆菜的酸、鲜、嫩、香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此菜在阿婆茶会上的重要地位,还有其不断走向市场的美好前景。作者语言诙谐幽默,即使不甚高雅的方面,也被其风趣的语言装点得清新脱俗了。文章脉络清晰,文笔生动,趣味盎然,将阿婆菜这款盛行于周庄和锦溪古镇的民间美味介绍得意趣横生,引人入胜。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22-08-29 15:57:23
  感谢作者为我们生动介绍了这种传统的饮茶风俗,而且作者在传承这种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了时代的发展,阿婆们由抱怨到炫耀,是社会进步生活富足的缘故。
   感谢您来流年投稿,祝写作愉快,佳作不断!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8-29 17:09:47
  欣赏吴老师佳作!喝阿婆茶、吃阿婆菜,是江南古镇的一种风俗。品味作者精简而诙谐的文字,仿佛走在在粉墙黛瓦的烟雨江南,欣赏一幅热热闹闹的民间茶会,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8-29 17:13:11
  去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流年顾问二哥的引荐下,有幸与吴老师和师母有一面之缘,印象深刻。感谢吴老师对流年的支持!遥祝文丰笔健!秋祺!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8-30 09:37:20
  喝阿婆茶,品阿婆菜,别有滋味在心头。吴老师的散文语言细腻生动,自有一番情味在其中。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8-30 09:38:52
  欢迎吴老师加入流年作家团,在无锡一聚历历在心,祝福吴老师和师母,身体康健,事事顺遂。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08-30 10:08:56
  静听水与桨的耳鬓厮磨,品味阿香婆一把紫砂壶就倾倒的众生。好一副江南水墨画呐,跟随吴老师漫妙之笔韵,行走在水乡古镇,处处美景都让我们流连忘返,也总有一些美味让我们舌尖迷恋。这是因为每一盏阿香婆茶都被赋予了当地的饮食文化特色,每一道美食背后蕴藏着当地丰富的风土人情。好文章拜读学习!问候清秋快乐!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7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8-31 10:52:04
  一篇非常有趣味的阿婆茶,让人了解到不一样的江南风俗,语言生动,笔调轻快,阿婆茶阿婆菜就这样走进了读者的心中。有机会到江南,也要去看一看、品一品。好文学习。
闲云落雪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