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焊花飞舞(散文)
【题记】:电焊的飞花始终在飞溅,建设们挥汗如雨如火如荼;亲临现场才能更加地感觉震撼,远远望去也是十分地美丽感叹!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辉煌,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使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对于南京,我有太多太多的情感。无论是经过多次,还是几次驾车去办案外调?给我印象最深最深的,就是那街头满满的连在一起的遮天蔽日的梧桐树了。还有那雄伟、庄严和数也数不清台阶的中山陵了?期间,我有两次经过南京长江大桥,那是最最难忘、最最记忆犹新和最最尤为突出、凸现了……
1967年的秋天,父母将我和胞妹带回京城了。火车到达南京的时候,好像是个晚上?
咦,怎么停下来了?我十分好奇地问母亲。
哦,要上船啦!母亲只是很轻轻的轻描淡写地告诉我。
上船?火车也要上船么?
是的。母亲甚是淡定。和我说着火车摆渡的事情了。
妈妈,火车为啥要上船呢?
哦,那是因为没有桥啊!
桥,是啥呢?
桥,就是链接两岸的通道呀!
哦……我忽闪忽闪着大眼睛、似懂非懂了。其实,我是根本就是听不懂的。为何?那时的我还是太小了、都没有读过书呀。就连那汽车和火车,我都是第一次坐了,更甭提什么大船和大桥了。不过,我还是很老嘎(老练)的,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也许,这,就是那个强大的基因?也许,这就是那个命中注定?也许,这就是那个冥冥之中的呀?!是的。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和生活中,以及,家庭、家族和家长中等等,早就得到了很好的、很直接的和很现实地验证、证实和实证了!
哦……妈妈,我们为啥不走桥呢?
还没有通车啊!还在建造呀,等一会儿,你就能看见了。母亲始终是很平稳的。
哦……我不语了。为何?我在急切地等待、企盼中了。
此时,我们又启动了。
妈妈,我们上桥了么?
不是。不是和你说过了么,大桥还在建设中啊!我们要上船喽!
哦……于是,我就不问了。其实,我还是、都是很好奇的。为啥?火车,怎么能上船呢?火车,是怎么上船的?船,又是怎么航行的呢?我一直在问、一直在思考和一直在想不通了呀!
是的,这就是我的老毛病呀!为何?老是特别喜欢提问的。老是在问,老是在想不通呀……以至于,我的第一份专业和工作,都是与那船有关。第二份工作和专业,就是与警察有关了!您说:这,是不是巧合、暗合,还是不谋而合的呢?这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等等,我就甚难解释得通了。我的好问、好学和好观察、好分析,以及,小节、归纳和不断、及时地总结等等,也就顺理成章、顺其自然和顺便搂草打兔子的也!其实,我的双耳的耳坠下面,各有一颗黑痣了。那么,这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么?是的。好问的我,早就写在脸上的也……
不久,我们的船就重新启动了。不过,早就没有了那个轰鸣声和有节奏的铁轨声了。为何?我们分成了几节、上船了,是船在动呀!
小牛,看、快来看呀——右边、右边呀!母亲拍打着我的肩膀、不住地叫我朝右边看了。
于是,我忙跑过去、趴在窗台上,抬起头来、不住地张望了——呀,只见对面黑压压的一片?又高又大的铁架上、一眼都望不到边呀,焊花不住地往下掉呀……要是掉到板上、脚手架上,或是其他的什么障碍物上,就会重新飞溅起来了、且四处飞扬。若是掉到江面水中,顿时,那就没有了、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景观呀!我激动着、兴奋着和手舞足蹈及欢呼雀跃着呢!
看见了么?
看见啦、看见啦——妈!我,特别的兴奋、高兴了。为何?我是从未见过和第一次看见焊花飞舞了。
这,就是我们建设中的南京长江大桥呀……母亲也显得无比的自豪呀!这桥,都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呀!
哦……我,根本就是听不懂啥叫自己设计、自己建造了。
等通车之后,我们再回老家、看望老外婆时,我们就方便多了!听的出来,母亲也是无比的期待呀!
不知不觉、也不知过了有多长时间,我船到达了对岸、停下来了。我们又一次次地震动、一节一节地链接上了,不久,就重新启动了。那轰鸣声和钢轨的有节奏声等等,又重新演绎开始了。此时,我早就睡着了。
来到京城之后。不久,我就被老父亲带到保定航校去了。我的胞妹跟着母亲,留在了空军大院。后来,听我母亲说,她还进了蓝天幼儿园呢。这使我羡慕的不得了啊!为啥?她有“大电树”(大电视)看了……而我,没有!甚至,我连“大电树”,都不知为何物也!
次年,我就被老父亲送回京城了。不过,此时的母亲,已经离开空军大院了。来到了温泉当教员、教战士学员们学俄语了。
1969年3月。由于父母都要去三支两军了,再也无法带教、看管我们了。于是,又将我们送回老家、还是烦请老外婆代管了。
我是多么的开心、多么的激动和多么多么的念念不忘的呀!为何?又好坐火车啦!又好坐大轮船啦!又好看大桥——焊花飞舞的啦……
可是,我失望了,且很失望、彻底失望了,再也看不见了!为何?母亲告诉我:大桥通车啦。我们可以走大桥啦!
哦……此时,我是很不开心了。为何?我也不知道了。再也坐不了大轮船了,再也看不到焊花飞舞了,再也不能……总之,我是一脸的不高兴呀!不过,之后,很快地又高兴、激动起来了。为何?不久,我就可以回老家了;不久,就可以见到我日夜思念的老外婆了;不久,就可以无忧无虑、独往独来和随心所欲的啦!
在火车上,我的母亲被选上临时学习小组长。干啥?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呢。读了一遍又一遍,从上车、一直要学到下车为止。
不久,车厢内的广播就开始广播了……列车员,也进来关照、并迅速地拉上窗帘了,将那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快!拉上窗帘!
为啥呢?为啥呢?为啥要拉上窗帘呢?我不停地问。
要过桥啦!要过我们的南京长江大桥啦!
哦……要过大桥啦!我看看、我看看,我要看,于是我就跑到左侧的窗前、拉开窗帘,要看大桥了。
不许拉!不许看!母亲一把就将我给拉回来了。
哼——不好玩啦!真没劲儿!还不如坐船呢?不给看,也看不到呀……我很生气了。
随着一声声轰隆隆的空旷的作声响(过大桥了)……我们很快就过了大桥了。此时,我也撑不住了、早就睡着了。
多年以后,我在看电影时,看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纪录片,那是在航拍中的镜头,那个焊花飞舞等等,正是我在船上看见的镜头呀!我是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呀!于是,我立马就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了。他们也都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眼神和眼光了……此时,我是更加地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和得意忘形及早就是不能自己了!
1976年9月,我到天津新港船厂上技校了。此时,我在船台旁、才真正面对面地见识了什么才是焊花飞舞的景象呀!
1981年9月,我在海上“长征”轮,当上了一名乘警。1984年年底,我改行到立新船厂当上了一名电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