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挫败感与伟人(随笔)
一、要从小承受挫败感与批评
人生难如意,总有不顺时。遇到挫折与批评如何应对,与承受力有很大关系。承受力大的人,面对挫折不弯腰,积极应对,力挽狂澜;面对批评,认真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承受力小的人,面对挫折易弯腰,消极应对,自暴自弃;面对批评,火冒三丈,失去理智。
一个人的承受力应从小培养,自小能够面对挫败感与批评,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心态端正,才有能力去转危为安。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话很有道理。在三岁之前让孩子学会承受挫败感与批评,这种耐力可以保持一生,终生受益。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总会有一些不合理的欲望,这时大人不得迁就,还应给予批评教育,任他哭闹,终不答应。他哭过了,闹过了,就会慢慢明白一个现象,大人不同意的事,哭闹不顶用。以后他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改变做法,不去哭闹,而是与大人有效沟通,端正认识,顺应或说服大人。这样他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挫败感与批评,一生不去胡闹。否则,他从小没有承受挫败感与批评的能力,遭遇挫折、不顺心、不如意,长大了就会随心所欲,甚至轻生,或者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的教训。不是有些大点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愿望而选择外出、甚至轻生吗?由于老师批评了几句就无法忍受而寻死觅活吗?
2022年8月21日,辽宁省东港市公安局花园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名欲跳楼轻生男孩,有效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经了解,轻生男孩当日清晨在家被母亲训斥后,一时想不开便产生了跳楼轻生的念头。
所以,一个孩子要早点承受挫败感与批评,越早越好,早了他至多哭闹而已,不会胡做非为。一旦他长大了,如果承受不起挫败感与批评,他就有能力害人害已,甚至危害社会,后患无穷。
二、伟人与凡人
伟人一定是凡人,但更是伟人。凡人一定是凡人,但绝不是伟人。
伟人是人,凡人也是人。只要是人总有共性,对于一般的思维见解、为人处事方式,二者基本相同。凡人要干的事情,伟人也要干,比如吃喝拉撒、走亲访友。在一般的事情上,凡人怎么做,伟人也怎么做。比如凡人要成家立业,伟人也要成家立业。因而伟人也是凡人。
伟人出自于凡人而高于凡人。比如在高层次的问题上,凡人做不到,而伟人能做到。一个苹果砸到了凡人,凡人只感到疼痛,再无其它感觉。而一个苹果砸到了伟人,伟人也感到疼痛,但他还有其它感觉,他还感觉到了万有引力。所以,伟人是凡人,更是伟人。
凡人只有普通思维,没有高深思维,所以凡人就是凡人,成不了伟人。物质会消失,凡人知道,伟人也知道,但消失后变成什么,凡人不知道,伟人却知道。爱因斯坦认为,物质消失后变成能量,于是推导出质能方程。这一理论已经被原子弹的威力所证实,更被泽被后世的核电站所证实。
因为具有普通思维的人多,而具有高深思维的人少,所以凡人总是多数,伟人总是少数。伟人在前面拉动着社会发展,凡人在后面推动着社会发展。
当然,凡人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探索,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伟人,但这种突变几率总是很小。因为每个人都有智力与能力顶峰,到达极致,再向上几乎不可能。这不是宿命论,更不是迷信思想,这是基因决定论。
当然,勤奋出天才。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只要勤奋,就会更加优秀。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功夫不负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都是这个道理。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说,天才出自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肯定勤奋的重要。但是后面还有一句,后一句知道的人并不多,也被不少怀有善意的教育家有意给隐藏了,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前一句。后一句是什么呢?爱迪生继续说,这百分之一的灵感远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要。后一句强调的是聪明,而聪明的基因是天生的,这天当然是父母。把前后句合起来看,可以理解为聪明与勤奋都很重要,但在关键时刻,聪明超越勤奋。
不过凡人也罢,伟人也罢,都有存在的意义,开心快乐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