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金秋】父亲,我爱您(散文) ——我的父亲
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加之工作等缠身,与父母的联络也少了许多。一度,我认为父母重男轻女,什么都给了弟弟,什么都依着弟弟。
我为人之妻后,也如愿怀孕,竟突然想起与父亲通了个电话,父亲接到电话很高兴,当听说我怀孕,更加的开心,反复叮嘱我,好好的照顾自己,走路小心,饮食小心,等扥。我禁不住哽咽了,我原以为父亲并不在乎我,以为他只爱我的弟弟,没想到,竟是我意会错了。我,又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父亲对我的点点滴滴。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个脾气不好而且遇事喜欢动手打我们的人,所以我们对他既喜欢又害怕。
小学时我迷上了画画,父亲带我去买了颜料、毛笔、宣纸还有调色盘,这对于一个月才一千多,并且有三个孩子的父亲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可为了我的爱好他无条件支持。
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人,每次看到街头的乞丐,他都不忘丢下几块钱,而自己连一块钱的包子都不舍得吃。每当母亲在门口晒衣服,邻居都会说:这是谁的衣服啊?怎么会这么破旧?
看着残破的秋裤和那件破得几乎不能再穿的毛衣,我知道,这是父亲的。因为只有父亲的衣服是最破最旧的。每次母亲要给父亲买,父亲都说不用,还能穿,留点钱给孩子们买吧。
听到邻居说话的声音,我听得很不舒服,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让父母过上最好的生活,让父亲穿上最好的衣服。
在六几年的那个年代,父亲也算是个读书人,当时,村里只出了三个高中生,我父亲就是其中一个,论成绩他也是最好的。然而,由于父亲是近视,没钱,配不上眼镜,导致高考失利,只差几分的他与大学失之交臂。父亲不甘心,想重考,便去求奶奶,奶奶不管,她说她已经养大了父亲,任务已经完成了,其他的事情她不会管了。求奶奶不成他又去求大伯,大伯说,我们已经分家了,我没有义务支持你复读再高考。
眼看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都不帮自己,父亲心灰意冷,钻进村里养牛的草棚子里,一待就是一天不出来。白天,听收音机,晚上,出来围着田埂转,别人以为父亲得了神经病。咳,对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考上了,便是鲤鱼跃龙门,摆脱农村一辈子靠种田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几个月后,奶奶终于忍受不了父亲的这个行为,冲进棚子里,摔坏了父亲最爱的收音机,这可是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父亲崩溃了,拿起石头砸坏了奶奶十几年喝茶的茶壶。寒心了的父亲,拿了几件破衣服,对着奶奶甩下一句我再也不回来了的话,就头也不回地走进打工人的行列。
那时候,父亲很穷,穷到在工地做小工时,遭遇小偷到工棚偷东西,把父亲的东西翻了个遍,没有找到可以偷的,气恨地在墙上写了“真穷”两个字便走了。
当正在打工的父亲得知同村的那两个高中生都走了,一个考到了武汉,一个考到了上海,为此大哭了一场。
父亲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几两毛线交给才认识不久的母亲,算作相亲。此后,父亲每说到读书的事情,总是眼眶湿润,母亲将毛线给父亲织了一件毛衣。这个毛衣,父亲穿了一二十年,父亲总念叨说:遇到你母亲,我才算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后来,父母有了我,弟弟,还有妹妹。我听说,在我出生时呛了羊水,是父亲当机立断抱过来,嘴对嘴把羊水吸出来才救了我的一条命。
我记得很清楚。父亲时常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要你们考得上,我和你妈砸锅卖铁也让你们读。
看到我和弟弟都上了初中,父亲做事更卖力了,每天三四点钟起来,晚上八九点才回家。父亲卖过猪肉,做过小工,背过水泥,他努力地工作着只想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们,却辜负了父亲母亲的期望。我,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父亲就把我送到了武汉开鲜花店的大伯家,想着我使女孩子,学一门插花扎花车的手艺也能养活自己。
人在穷时无亲戚,父亲带我去时,我明显感到了大伯的厌恶,晚上睡觉时,大伯就把木门摔得很响,声音很刺耳。
早上,父亲穿上了一件白色衬衣,在衬衣的衬托下,我觉得父亲很帅气。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刻意买来讨取大伯之心的。因为,父亲从来都没有穿过新衣服。父亲低声下气,反复乞求着大伯对我好点,让姐姐们多照顾点我。
不知为何,看到父亲那个样子我心里忽然一阵心酸,泪水也在眼睛里打转。
我在堂姐家做了一个月,终于,因受不了大伯的吼骂回了家。
回家后,我看到父亲的头发白了。
父母早已看惯了人情冷暖,没有对我过多的苛责,而是咬着牙让我继续读书。为此,父亲更辛苦了,忙着赚我们三个的读书费。母亲的一双袜子,穿到露脚背了也没舍得丢。父亲也是更加节俭,我读了几年书,他就几年没有买新衣服。
读完中专后,我决定去东莞亲戚那里打工,父母也不好説什么,父亲送我去车站的路上,不停地叮嘱我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相信别人,女孩子天黑前一定要回宿舍,不要到处乱跑。车站到了,父亲求起同车一起去东莞的老乡,求他们在路上照顾我。当时,我心里好笑,一个陌生人他会照顾我么?突然想起朱自清老师的《背影》,做父亲的,都是一样的心理,求别人照顾他的儿女,原来在爱的面前父母也是盲目的。
父亲已经六十岁,仅过了人生第一个生日,是在我出嫁前。
那天,父亲在灶台上捏丸子,母亲烧火。父亲下意识地嘴里蠕动着说:你刚生出来,怕你长不大,你长大了,怕穷了你,你读不了书。你读书了,怕你跟别人学坏,你走入社会了,又怕你会被骗。你大了,又怕你嫁不出去。你要出嫁了,又怕你没嫁妆……咳,养女儿就是担心和怕啊!”
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我心里一阵心疼,是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青春,时间,金钱,一切的一切。我们却从来都没有理解过他们,他们老了,我们却还想一味的索取,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阵惭愧。
我拿起电话,要立刻给父亲打电话,要跟父亲说一句:对不起!并要告诉父亲,您的女儿一切都好,您的女儿很爱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