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说莲(散文)

编辑推荐 【摆渡】说莲(散文)


作者:文生 布衣,16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29发表时间:2022-09-11 16:28:11

【摆渡】说莲(散文)
   题记:有好朋友写了《说莲》,又有好友发表了《赞荷》,文章都写得很好,激发了我的情思,对莲,我也有话要说。
  
   一
   说莲,首先是《江南》进入我的脑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美丽少女撑船于密密田田的荷叶之间,水质清澈,能看到鱼儿在莲叶间嬉戏,一幅江南水乡画面。我的家,就在江南水乡,那是一个叫张湖地方。据爷爷辈的人说,以前,这里一片泽国,盛产鱼虾莲菱等。勤劳的人,得到这片土地慷慨的馈赠,生活得很富足、滋润。读《江南》,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高地错落,几乎不留空隙,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红、白两种颜色的荷花,点缀期间,疏密有度,绝不会过密让你觉得拥挤,也不会过疏让你觉得空白。这是大自然的手笔,自然天成,和谐之美!荷叶下面有自由游动的鱼儿。大鱼儿如青草鲢鳙等鱼,一般是独行侠,要么悠闲的游走,要么停在荷叶下,嘴巴一张一吸,像是蓄养精神。小鱼儿都是成群结队,或者跟在大鱼后面,或者自己跑来跑去,就像一群自由玩耍的孩子。
  
   二
   说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场景,自然而然出现在脑海。南方炎热的夏天,学校都放暑假,一群小伙伴常常聚在一起嬉戏。我们那时没有游戏机,没有足球篮球,甚至没有乒乓球,只是打打扑克牌。那么不打扑克的时候,干什么呢?有很多活动。摘荷叶!绿色的荷叶,形如倒伞,摘来当伞遮阳。有的直接倒扣在头上,当帽子。有些手巧的小伙伴,会把荷叶三折两折,变成一顶方帽,像古代的官帽。还有摘莲花。有的莲花含苞待放花瓣紧抱,有的怒放花瓣全开,有的即将开败,部分花瓣凋零,形态各异。颜色有红、白两种。听大人说,红色的是野藕,白色的才是家藕。野藕不如家藕粗壮,质量好!荷叶莲花摘下来,都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这也是小伙伴们喜欢采摘的原因。
   除了摘荷叶、莲花,还有一项打莲蓬。岸边的莲蓬早早地被摘完了。如要再摘,需手拿长杆,打断莲茎,莲蓬入水,然后再用长杆将莲蓬拨回岸边,捡起来。那时年龄虽然小,但大家讲义气,一起去打莲蓬,有人负责打,有人负责捡,还有最小的伙伴负责拿。分工明确,且根据年龄、能力合理安排。手拿莲蓬者,绝不偷吃,也许是不敢偷吃。一定等到大家都回来,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一起坐下来分享——溪头卧剥莲蓬。
   莲蓬现打现吃,那叫一个新鲜。剥开莲瓤,一粒一粒嫩绿、鲜绿的莲子,胖乎乎的。剥开绿衣裳,就露出白嫩白嫩的莲肉。有的伙伴心急,咕咚一口,然后大呼好苦。其实他应该一劈为二,将其中的莲心剔除掉,再吃,那就甜美了。但千万不要以为莲心是不好的东西,它是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心去热、降血压、强心的功效。
   记得很小时候的夏天,没有啥零食吃,爸爸就给我打莲蓬。他穿一条皮裤,直接走进荷塘,转眼功夫,就拿了一大袋子莲蓬回来。我就坐在堂屋里,就着电扇的习习凉风剥莲蓬吃。
   隔壁左右小伙伴,来我家玩,父亲就随手递给他们莲蓬吃。然后指着我对他们说,赶紧回家,一会儿他还要读书。我哪里要读书,只是爸爸的小伎俩罢了。他其实是要通过小伙伴拿莲蓬回家,含蓄地向其爸爸妈妈表明,你孩子在我家吃东西了……。这样的话,我到小伙伴家去玩,也有相同的待遇。这就是农村淳朴的礼尚往来,或说投桃报李。
   深秋后,荷叶枯萎、残破,莲茎发黄、发黑。有的直接折断了,全都无精打采地站着,一幅萧条的画卷。有些没有被采摘的莲蓬,因为莲瓤的干枯,莲子深陷,有的莲子已经落入水中,看过去真像深陷的眼窝,给人心疼的感觉。这情形与盛夏之时的蓬勃、清翠、生生不息,形成鲜明对比。但莲死了吗?没有!它的根茎还在淤泥里生长呢!农民并不着急采摘莲的根茎,俗称藕。这个时候正是收获季节,有很多需要采摘的瓜果蔬菜。只有等到入冬,农忙的活儿干完了,农民才来挖藕,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卖到市场去。
   挖藕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冬天天寒地冻,民谚有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恰在此时,大人们却穿着靴子,拿一把挖藕专用的小铁锹,徒手开挖。我那时总想,大人们真不怕冷!其实哪里是不怕冷,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有勇气和意志克服寒冷罢了!
   挖出的藕带着泥,黑乎乎的,人们故意不洗,这样可以保存时间长。放家里一直可以吃到春节。但当你把藕洗干净,不见先前黑乎乎的样子,摇身一变而成白胖胖了。
   莲藕是我最爱吃的一道菜,不管是炒,是炖,还是炸;不管是酸辣、甘甜、清淡,我都爱吃。想当年初中住读,从家带的最好吃的菜就是炒藕丝。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
  
   三
   这些都是青少年时代的印记,只知道莲的清香,莲的好玩,莲的好吃。
   后来我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于我,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它具有了君子的形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需要坚强的定力。
   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因为众代表大多数,代表正确,代表真理!即使是错误的,也法不责众!所以从众会感觉心理安全!不从众肯定孤独。不从众必定需要坚强的定力说服自己!大家都这么做,就是对的么?不一定!不从众,就是不跟随潮流,不随波逐流,那需要一种独立的判断和坚强的定力。既然不从众,自己就得有一种生活方式,而且目的明确,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这是对生活方向的把握。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明确的方向!同时,这个方向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理论上符合大道至简,符合中庸大道的。不从众,必然孤独。当清静久了,你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对,你会怀疑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你会纠结还要不要继续坚持!这些都是时刻会拷问灵魂的问题。不能持续坚持,必然功亏一篑。因此需要持续的动力。
   所以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何其难哉!正因为难,才可贵!可敬!可佩!学莲,何其难!
  
   四
   我的家,左右都是荷塘,从小对莲耳濡目染。我感受莲的清香,莲的乐趣,莲的美味,只觉得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懂得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后,对莲有一种更深刻的懂得。我觉得莲虽然普通,人人都可以欣赏都可以得到,但它又是那么稀缺,那么不同凡响。
   周敦颐感叹,莲,花之君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那个时代信息闭塞,的确不好寻找跟他一样有高洁志向的人。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很轻松就把志趣相投的人连接在一起,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感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只要展现自己的莲之爱,一定有很多莲之爱的同道者出现吧。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吧。
  
   (原创首发)
  

共 26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散发着优雅清新气息的散文。莲,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赞誉它,不仅外观美丽,而且品质高雅。作者多角度对莲进行了赞美和描述。首先是莲的外观,“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静态的美,荷叶挨挨挤挤;鱼儿嬉戏于莲叶间或者下面,一幅动态的美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是采摘莲、剥莲蓬,其中的童趣、童乐自在其中,还有莲心虽苦,却价值不菲。再次吃莲蓬,看到了父亲和乡亲们的善良的品格,如莲一样,清新纯洁。还有残荷的那种静美,即使开败也犹荣,挺直的身躯便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完美诠释。她依然活着,根部在延伸,生命在赓续。冬天挖藕虽然需要耐心和勇气,但莲藕却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莲的品质独特、高雅,不随波逐流,孤傲一生。引出做莲一样的君子,可谓难矣,但他们还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固守秉性,孤独静美,像一股清流,活成了自己独有的样子。最后,周敦颐曾感慨到:“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者希望更多的人,成为像自己一样喜欢莲,做品行高洁的、志同道合的人。作者构思新颖,文笔凝练,以莲象征人的品格。反映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对人生的理想所持的向往和追求,崇尚高贵的品格。带给读者美的遐思和人生的思考,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活成自己最美的样子。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加增加的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旁征博引,引用古诗词,对凸显主题,带给读者文学的美感和深刻的哲思,都起到渲染作用。逻辑清晰,结构严谨,首尾呼应。不乏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欢迎大家欣赏。【摆渡物语编辑:优雅如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2-09-11 16:35:32
  欣赏文生老师的清新淡雅之作。构思新颖,笔触凝练,以莲象征人的品格。末尾处更是引人入胜,在文学这片净土,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呼吁更多的志同道合的爱莲者,像莲一样做个品行高洁,孤独静美的人。期待新作,点赞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1 楼        文友:文生        2022-09-15 11:20:03
  感谢如枫老师的阅评!结尾增添一句,画龙点睛呀,谢谢你!
2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2-09-11 17:06:55
  欣赏文生老师散文作品。讲述莲的故事,讲述人生,讲述生命,讲述情感,讲述精神。很有质量的一篇作品。
回复2 楼        文友:文生        2022-09-15 11:20:31
  谢谢沙社鼓励!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9-11 19:36:03
  我独爱莲,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失清雅。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4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9-11 21:10:00
  作者眼中的莲,有不同的角度和人生感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点赞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文生        2022-09-15 11:22:01
  感谢阅评!每个人都有爱莲情结吧,方式各异,程度各异。感谢鼓励!
5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9-11 22:46:44
  一篇很有生活情趣的文章,将莲的外在美和象征意义表达得非常到位,语言精美,谢谢作者。
6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09-12 16:36:31
  欣赏文生老师的散文,文笔像莲一样清新碧绿,从莲的外形、价值、景观,触及到莲的品质,由表及里,由古及今,由浅入深。最后引申到做人,富有象征意义。点赞学习!
7 楼        文友:文生        2022-09-15 11:18:59
  莲的清香,莲的好玩,莲的好吃,就足以让人喜爱了。如果更深地体会其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就会产生更深沉的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