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初秋小令(散文)
一
热情似火的炎夏,声势浩大地走过,在慢条斯理的步履中,初秋出场。炎夏,如果说就像气势磅礴的诗,那么,初秋,宛若一则清新婉约的小令。
小令,长短不整的句子,敲着我们行进的节奏;小令,低吟浅唱的味儿,染着我们对秋令的情丝。有谁不道,今儿好个秋!无需什么修饰,无需怎样感叹,秋若一个初诞的婴儿,捧在手心里,可亲而不厌;放在咫尺的眼前,观之而生诗意。
静谧而清爽的初秋,给了我们缠绵的氛围,也给我们携风滤神的美妙,生出许多难得的情怀。
二
初秋的爽,是从一缕风开始的,抓不住。映入眼眸的是一滴晶莹的露珠,就像一下子从草叶上跳到了心上。
好像,秋来马上我就有了感应。太阳是微燥的,不是黏糊的,渐渐南移,午时贴近了窗子,探视着阳台的花。我们家的绿萝,兀自独立在阳台一角,好像在站岗,阳光以柔柔的光线,抚摸着它,油绿的叶面闪着光,就像梦中的花,忽闪忽暗的。绿萝不解风情,似乎觉得太阳应该给它亲吻,在我眼中,也是常年绿着,可日久观察,绿萝是闪着“光绿”的,没有这个词,我发明的,是光渗透到绿的内核里,然后过滤了,再泛出。我觉得,绿萝对秋光也有一种反应,在表达着对季节的好感。我蹲下,告诉绿萝,我看出了它的不一样。
最忍不住秋色熏染的,一下子就激动起来的是八月桂。香气,最初不是遍布氤氲,再洇漶扑鼻,而是潜藏在深处,渐渐地,绕上了小不点花儿的周遭。桂花,南方人最爱,做什么吃的,就拿桂花做香饵,不像我,对桂花很恭敬,落下一小朵,都要找找原因。桂花的容貌实在算不上出色,细密得很,一点也不大方,碎碎念念的,好像是有什么心事,又不肯直接道出,久之,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我们的看法并不影响它的释香,或许它自知平淡无奇,于是,总蓄足了劲头,在枝条上缀满花儿,渐次将秋色染香了,于是,人们才不能不记住了它。所以,有客人来访,进屋第一句话就是“你家有桂花”。不必让他赞美,只这一句,让我都觉得舒适好半天,觉得客人绝不是表扬桂花的,而是借花喻人,是说我的。那首小令词牌“桂枝香”,明明有一句告诉我“秋意对人休说”。哦,只知灼灼绽放,虽不起眼,已尽所能。
三
有些东西可以让人记住,并觉得秋意的好。那年我给我所在的城市街道命名,走一条无名胡同,突然一阵桂花香袭来,我信口给一个名“桂居巷”,住在巷子里的人知道是我给的芳名,见面便说我的好,其实是桂花好。在那个胡同,桂花简直可以代表一个秋,秋意独占季节之魁。对季节的敏感,可以获得超越季节而来的美感,借秋桂而命名,得令名雅趣。这初秋之意,本就来挑逗我们的才气的吧?我得些许,已醉。
其实,逢秋便有秋令事,那些花草嘉木,总对秋用情。广场中疏疏落落的银杏树,好像在立秋日就泛着黄晕。银杏不是花,却有朵,像模像样的,我宁愿把它看成在秋色里盛开的金色花,叶如花,花如叶,怎样转悠着说,都觉得好,总是飘在蓝色的天空里撑起伞状的冠,染黄天空不能,就点缀着。那是一种历经时光而淡然的样子,我觉得骨子里透着一种无与伦比的优雅。看见它,亦生敬佩,从不失华丽,直到落叶,压在地上铺上扇形的画。大自然里,一切都是有着生命的,一切都是以自我的形态存在着,用自己的方式存活着,老去,也是和婉的样子。沉重的秋风一阵狂扫,可能叶子就销声匿迹了,而留下的秋叶韵致,已经被诗词抓取,美的瞬间也被我们抓住了。或许,人生存在的意义,就像这些花草树木,用心解读,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读一首小令的滋味了,而是可以启迪人生的璀璨华章。况且,一春的花,缤纷摇曳,极尽了美妙,可到了时光深处,也会凋零一地,别说秋天的花和叶,应季而零,生命的必然。生命的花姿异彩,不可能长存永驻,曾经锦绣,便好。
我曾钻研“天地之合”这个概念,以为阳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大地上,都有对应和渍染。其中紫的色素,太稀罕,以为光阴总有不舍得给与的悭吝。其实,我走到乡下,发现了这种唯美的色彩。沿海数村,秋令里最靓丽的色就是眉豆花,当然,过些日子,紫花还会孕育出紫色的眉豆。几乎每家,在墙角,插上几根杆子,半空拉上几趟绳子,便是眉豆的天下。紫色的梗顺着墙角和杆子爬上墙,爬上绳,窜上屋顶,用独有的方式,表达着秋令的气势,红瓦黛墙,换装了,用绿和紫打扮,葳蕤的藤蔓,唯恐秋霜打瓦坏墙,密密匝匝,不见本色了。紫色的小花,一串一串的,一簇一簇的,一片一片的,刚刚从花变成的眉豆幼崽,蜷缩着,就像在紫色的染缸里刚刚打捞上来,还滴着紫色的颜料,阳光中的紫,沉淀到眉豆上,熏染了紫色的天下,这种气势,就不能用小令来描摹了,可我的认知里,紫色又是一种哀婉的色彩,小令又派上了用场,“辟紫宫,动华阙”,一秋荣华。
曾经只是一粒小小的眉豆粒,我从小就衣兜揣了做游戏的赌注,居然这么神奇啊,内脏里浸满紫色的颜料。别小看,每一粒种子,都会在大地上画出它的音符,唱着种子的歌,都会点亮一片天空,熏染一片彩色的世界。
眉豆属于每年的秋,秋兴葳蕤,也在秋里凋零。可它偏偏选择了这个时令,令我不解,也让我有了一种解释——逃不过四季,那就在四季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时候。也许,它是不小心错过了那个葳蕤繁荣的夏季,意识到了,并不怨天尤人,就再也不想也不能错失这个短暂的秋。
四
真正不能错失初秋的是芍药花。我也算是养花人,只是买来栽插小盆自赏,并不知道“花性”。孩子的小姨懂花,那日,他将芍药的花根统统刨出,重新植于院墙下,培好土,盖上碎草。她说,这是为了芍药的春天。原来诗人说芍药“只愁春梦断”,是有着道理的,秋里在泥土里养足了精神,只为那个春色,否则,春栽春不花。怪不得,那些读书人,总趁着秋夜苦读,为的是第二年的“春闱”。其实,春闱之后又是秋闱,每一个季节之始,都是重新开始。那年我问我的学生,为何开学季都在初秋里?其实,我心中也没有答案,我是想把那些秋夜读书的故事说给他们听,孩子们怎么回答呢?秋风宜人宜读书。秋天凉爽好劝学,不冷不燥。秋天是来收获的。秋收很累,躲过。五花八门的答案,令我开了眼界。居然有的是为了逃避秋天的劳作而读书。我告诉那个学生,课后弄懂“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句意。躲过了应该付出的秋,春天就没有了绚烂。
时序的指针指向秋,就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为什么都变成了结论,遇到秋,就抓紧抒情,抓紧读书。秋,只是告诉我们别太晚。
秋天里有精彩。美并不都给了春天,春天扛不上那么沉重的精彩任务。秋,并不是令人悲情的词语和季节,细心发现,秋天是多么饱满的啊。时光不老,春开端,夏葱郁,秋沉淀,冬蕴藏,各有风采。一季秋色,只是轮换。我突然觉得,佛说“轮回”,是一个多么精彩的词,是参透是岁月的含义,懂得了时光的真谛,太生动,太从容。轮回,不是简单的生命到来和过往,还有生命过程中不断看似重复着的场景和季节,更有接受时光变换的美妙之感。以物为证。去年楼下的一丛芦苇枯了,今年依然擢拔出新枝节,初秋风情光临,芦苇摇曳,吐出了褐色的穗子。它的精彩就在这样不被我们察觉且觉得平常的时序里。时光轮回至秋而已,是最肤浅的感觉。最起码的,初秋是为了送给我们小清新,是为了来慰藉我们在炎夏被灼伤的肌肤的,可不能拿秋来再伤一遍自己,说秋凉,秋寒,秋悲,秋殇,秋厉,秋多愁善感。一段秋,在我的心中,每遇,都填上喜欢的词,写成小令,平平仄仄地过着,觉得秋不负我。
初秋,面对我们,从来不敢也不愿放肆起来,和和婉婉的,生怕使劲过大而弄疼了我们似的,于是爱秋的人们发明了小令,来与之唱和,于是人间才那么美妙,那么多情。
初秋里,有不肯老去的绿,在习习的金风里荡漾着,并不在乎老秋之后的处境;那满架的紫,还在无序地铺排着,短短个把月,紫色就褪色了,就收场了,不算计出场的时长。凋落,可能是任何生命都要经过的环节,何必忧心忡忡呢。
生命的承接与赓续,总是你来我往,没有间断。如果惧怕秋来,惧怕凋落,那生命还是不成熟,襁褓中的生命可爱,但襁褓不会永远裹在身上。
五
初秋总有期盼,那份期盼为何总希望走进仲秋?圆圆的月,悬于湛蓝的夜空,均匀地洒下清辉,这令我们一夜多少次举首以对,不知发过多少次呆,这是最值得回味的情感。每年赏月各不同,我不琢磨如何不同,每赏便换一首词句,今年我想到郊外,切悟“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之妙。
把脸送给秋阳晒一下,我会觉得秋阳有香味,用不着涂抹润肤露之类的化妆品。初秋最适合把被子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被子软得就像一个梦,夜晚,虫鸣不算太扰,把自己放进梦中,舒服地说一声“秋好”。
这夜的秋梦肯定有味道,我母亲曾说,秋梦有声。并非诗意,她是指屋内的旮旯里有秋虫开始鸣叫了,有时觉得讨厌,扰梦;有时觉得应该,和梦一曲。她解释秋梦,多么透彻。因为喜欢,所以有声。如果有字句记下来,唯有“如梦令”这个词牌最合适。
如果我们的生命和季节有缘,总是会再见到的。每一个初秋,如果在你的眼中,都如初遇,甚至是邂逅,那该多么新鲜美好,留着这份新奇感,让生命觉得有趣起来吧。
热爱生命,钟情秋色,时光总是会如约而送来我们所需,面对初秋,带着三分庆幸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宴飨此秋的美妙吧。
秋风起,我且听秋风与熏风何异。秋风如乐,真正懂得音乐的,不是只能听得懂鸟鸣声,而是还要懂得秋风声。
不跟秋风去表白,把自己做成一个音符,放在秋风里,吹成一曲——初秋小令。
2022年9月1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如梦令. 初秋)
蓝天白云晨曦,山染修眉青雾。
几抹淡云飞。草上露花惊处,
遥见,遥见,红蕖如故。
蓝天白云晨曦,山染修眉青雾。
几抹淡云飞。草上露花惊处,
遥见,遥见,红蕖如故。
那日看红蕖,的确如故。不知这番雨后,红蕖色残几许?亏得太阳社长提醒,我择日去看,怕红褪无色。
万物萧索雁飞走,银杏叶正稠。玉蝶千般秀,玲珑剔透,梁祝魂铸就。
千把玉扇缀枝头,祈盼长相守。情化绕指柔,盈盈顾盼,谁解伊人愁?
怀才老师下午好,这是几年前我发于美篇上的拙文,因不懂词的格律,只是踉跄学步。今编兄长大作,因与秋相关,且凑个热闹。兄长美文乃大家风范,我能编辑之,荣幸与忐忑并存,兄长极尽美辞厚爱,非常感谢,权当鼓励!你的大美之作浑然天成,能够想象你边行边吟的从容与惬意,恬淡怡然的心境与秋韵秋意完全熨帖,再次拜读,精妙绝伦!问候兄长秋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