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栗子飘香(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栗子飘香(征文·散文)


作者:清鸟 举人,4699.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76发表时间:2022-09-18 21:49:03

【流年·时光】栗子飘香(征文·散文)
   十月,风摇动漫山遍野的栗子树。金秋,送来清凉,也送来栗子的芳香。
   我的某根神经在一瞬间醒来,一些画面随之涌现脑海,如幻灯片一样在眼前循环播放:泰山脚下,一个百十来户的小村子,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满了栗子树。早晨的阳光还没透出云层,整个村庄还在一片静谧中沉睡。这时,老郑已步出家门,屁股后面紧跟着一只小黄狗,尾巴一摇一摇,随着老郑的步子迈向山顶。
   老郑六十岁整,是这个村子的村书记,个子不高,走路带风,一会工夫就登上山顶。他两手交叉放在身后,望着眼前一派生机盎然的村庄,不由感慨万千,思绪如大海一样涌动着。
   薄雾还在弥漫,红砖瓦房时隐时现,栗子树随风摇曳,鸟儿睁开惺忪的睡眼,叽叽喳喳,响成一片,村庄醒来了。
   树,沉甸甸的,挂满了成熟的栗子,一个个在风中摇头晃脑。终于,禁不住外面的诱惑,试探着拨开一条细缝,却不料“啪”一声爆裂,整个身子都露出来了,宛若一个个小刺猬从它们的盔甲中探出头,东张西望,一不小心被顽皮的孩子发现,“啪啪”两下,就用竹竿敲打而下,满口嚼起栗子,越嚼越有劲。
   渐渐有炊烟升起,缥缥缈缈,消失在村庄的上空。环村公路上偶尔有汽车疾驰而过,引起一两声狗吠,旋即消失;上学的孩子结伴行走,一路欢声笑语,红领巾在胸前随风翻飞;八九十岁的老人拿着马扎,拄着拐杖,颤巍巍走出家门,来到村口的古树下,说古道今,不觉肚子已咕咕叫,抬头一看,这才发现日头已杵在头顶。
   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了,日子随风而逝,不留一点痕迹。
   这些画面是根据老郑的讲述我想像出来的,每年都想,已经想了好多年。在十月,我习惯了等老郑和老郑门前的栗子。
  
   二
   “八月的梨子,九月的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这话不能念叨,立马就被秋姑娘窃听了心事,呼啦一下摆动她的长裙,越过田野,飞过山岗,来到泰山脚下。
   几番寻寻觅觅,见老郑在栗子树下忙活,忙凑到他耳边,一阵轻声细语。老郑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哈哈大笑,没忘,没忘,这不正敲呢。
   清风拂过他黝黑的脸庞,阵阵清香潜入心底,他顿觉神清气爽,轻快地把竹竿送进微风晃动的枝叶间,竹竿利落地抖动几下,一个个的小刺猬便应声落地了。
   被压弯的枝干突然抖落掉一身重负,一下挺直了腰杆,俨然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风友好地亲吻每一片树叶,哗啦啦唱着丰收的赞歌。阳光也趁机而入,透过缝隙,像筛子一样把一地的碎金洒落在地面。
   老郑弯腰捡拾,那一地碎金又移到他的后背上。他坐在光影里,用钳子小心翼翼地拨去栗子的外衣,那些泛着油光的栗子就蹦跳着滑落地下。它们就像怀胎十月的婴儿,给老郑和这里的村民带来了无限希望。
   老郑在树下一坐就是半天,那合不拢嘴的笑,那熟稔的动作,以及他眼神里满含的热望,就像一幅剪影画,被定格在一束光里。直到日头偏移,凉意渐起,老郑仍浑然不觉。他爱这些栗子爱到深入骨髓,端详它们就像端详自己的孩子,翻来覆去地看,怎么看都看不够。
   老郑的笑,发自心底,就像被秋风染红的枫叶,浸透了四季的风霜雪雨,浑厚深沉,静美又大气。
   老郑忙碌的间隙,总是会时不时地说一句,这么好的栗子,潍坊那个笨丫头怎么就做不出那个味道呢?这话一出口,他的嘴巴就越发合不上了,一排洁白的牙齿在明艳的阳光下闪出迷人的光芒。
  
   三
   很快,我收到老郑寄来的新鲜的泰山锥栗。
   我抱着栗子前脚进门,后脚电话就响了,弟妹,今年再试试,说不定就能做出于记的味道。
   老郑是我爱人的朋友,他第一次喊我弟妹的时候,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里“咯噔”一下,认真打量着他。他语气里的亲切,让我误以为他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老朋友,只是我忘记了他是谁。
   我忘记了跟他打招呼,只顾搜肠刮肚地去想他是谁。
   爱人见我傻愣着,赶忙说,郑大哥第一次来家吃饭,还不快去炒几个好菜。我这才回过神,其实我一点都不尴尬,老郑的注意力并不在我这里,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茶几上的一幕发呆。直觉告诉我,老郑并不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在我看向他时,目光与他刚一接触,他就下意识地转移了,而且沉默着不再说一句话。
   茶几的中央,有一个牛皮纸包装袋,里面是我刚刚给二宝买回家的“于记”炒栗,栗子还是温热的。
   二宝正专心致志地把里面的栗子一个一个往外拿,挨挨挤挤摆了两大溜,然后满心欢喜地看着,那神情就像完成了一项宏伟巨制。慢慢欣赏一番后,才又一个个收回去。
   那些平铺在茶几上的栗子像一根根锋利的钉子,把老郑的目光牢牢锁住了。老郑眼里忽然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兴奋,这个微妙的变化转瞬即逝,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我曾快速猜测,也许老郑和二宝一样爱吃糖炒栗子,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下遇见自己喜欢的美食,心自然会激动一番,但又需要极力掩饰。
   我急忙招呼二宝,让他给郑伯伯吃栗子。二宝有些不情愿,我说好东西是要分享的。二宝慢吞吞从里面抓出一把,老郑毫不客气,快速地从二宝手里接过几个栗子,慢慢品尝起来。
  
   四
   二宝爱上糖炒栗子是一个偶然,在他三岁的时候,家里冰箱坏了,师傅上门维修,我在一边看。二宝不知何时悄悄溜出了家门,待师傅走后,我才想起他。找了一圈后才发现,他正坐在楼顶晾台的一个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吃着糖炒栗子。他不会剥,就用牙咬一下,栗子裂开一条小缝,他继续用牙啃,直到栗肉完全露出,他的眼睛里一下闪就出了光亮,又生怕我会夺走一样,慌忙把它放在嘴里一边嚼,一边又把小手伸进袋里去抓。
   第二天,我下楼去扔垃圾,遇见楼下奶奶。她告诉我,昨天她回家见二宝正跟在一群大孩子后面,往小区门口外走,怕他走丢,就用几颗糖炒栗子吸引他回家,一边走一边给他剥栗子吃。奶奶到家了,他还要吃,奶奶担心家里患痴呆症的老伴,又担心我找不到孩子着急,就把剩余的栗子全都给了二宝,又把二宝送进电梯,叮嘱他一定要拿回家,让妈妈剥给他吃。
   此后的一些日子,于记炒栗于我已不再陌生。我陆续从朋友那里听到,只要去潍坊佳乐购,总忘不了去于记带回一包炒栗与家人、同事分享。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如果不凑巧,可就得要预约下一锅,那是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的。
   吃过的人都说乡村集市上的糖炒栗子和于记炒栗是不能比的。只要吃过于记的糖炒栗子,就不想再吃别的栗子了。
   于记炒栗,口碑极好,在于栗子的品质,在于老板的经营态度。入锅前要精心挑选两次,一个坏的都不能入锅。它看似板栗,其实不是,它是一种个头不大的锥栗。这种栗子产量低,价格高,因软糯香甜,回味无穷受到许多人喜欢。一般情况都是,栗子还没出锅,人就已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
   从开门到收摊,炒锅一直不停地转动,人不停地聚拢,而且价格也是镇上最高的。这并不影响顾客前来购买的热情,络绎不绝,名气越来越大。
   也有不少人在满足味蕾的欢愉之后,抱怨老板太黑心了,高出别家好几块钱呢,而且价格逐年上涨,从最初的12元一斤一直到了现在的21元。说归说,就当发一下牢骚,下次路过还是不能拒绝栗香飘来的诱惑。
   朋友告诉我这些的时候,语气里是满满的崇拜和赞美。她说,于记干果超市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店。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从摆水果摊开始的,因为为人忠厚,从不漫天要价,也不缺斤少两,更不以次充好。
   他们生意越做越好,短短几年工夫,就在镇上最密集的小区附近买了一间门头房。他们依旧诚信经营,很快积累了更多的回头客。渐渐地,他们不再为卖给谁而发愁,而是去冥思苦想怎样把这些顾客长久地留住。男人开始为寻找货源东奔西走,女人守在店里,起早贪黑。他们深知,留住顾客的不是只有良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货源。
   男人意识到,不能再只局限于几个水果批发市场,他有的别人也会有。于是,他走出潍坊,利用平时积累的人脉和掌握的信息,去寻找更多品种更多优质的货源。他们深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一日三餐不再只是温饱,更多的是要求质量和新鲜。
   许多地方的特产从四面八方云集他的小店,顾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由最初的一间门面发展成一个水果批发中心,店员从他们夫妻二人一下壮大到七八个人。
   可是,突然的一天,这家水果批发中心突然换了老板。夫妻二人不见了踪影。
   过了大约半年,跃进路上新开了一家“于记干果超市”,这对夫妻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于记干果超市门口支起一口炒锅,栗子在里面不停地翻炒滚动。炒锅边上,围满了人,你一言我一语寻问着老板栗子什么时候能出锅。老板站在炒锅前,看一眼锅里的栗子,再抬腕看看时间,然后耐心回答顾客的提问。有的人等得不耐烦,就先到店里选一些其他商品,等听到有人喊“出锅了,出锅了”,就飞一样跑回炒锅前抢装栗子,稍一耽搁,栗子就被别人装走了。
   店面不大,只有三十平方米,里面摆满了各种干果和时尚的小零食,非常受年轻人的青睐。
   越来越多的人认出了他们,他们就像听到召唤一样,呼啦一下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生意再次风生水起。
  
   五
   为了表达对楼下奶奶的感激之情,我网购了一袋斯里兰卡有机粗细全脂椰蓉,认认真真做了两个椰蓉吐司面包,又去于记干果超市买了两袋炒栗去看望奶奶。
   进门的时候,奶奶不在家,爷爷开门后不再理我,一个人有精无彩地坐在沙发上。见我放到桌上的于记炒栗,就像瞄见了猎物一样,立刻有了精神,“嘿嘿”傻笑几声,一把抓过来,不等剥皮就往嘴里扔。我想给他剥皮,爷爷却用胳膊挡了我一下,把两包栗子都护在怀里。
   客厅的置物架旁边有一张全家福,很意外地,这上面有一个人让我感到很意外,我无法把他们联想成一家人。这也太巧了吧,非常眼熟。我盯着她看了好久,然后又转头看向爷爷,蓦地明白过来。
   这时,奶奶回来了。看着她手里提着的一袋于记炒栗,我笑了。奶奶见爷爷吐得满地的栗子皮,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她一边拉着我的手坐下,一边告诉我,她家不缺栗子吃,于记的老板娘是她的女儿,她就是因为他爸爸爱吃糖炒栗子才开的这家店,隔三岔五就让人捎来一包栗子。这不,她刚去小区门口拿回来,让我临走时务必带一包回去给二宝吃。
   好奇心促使我坐下来,奶奶似乎也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她的眉宇间像住着一颗太阳,无论说到悲伤还是开心,我总能感觉到一束光在眼前。
   奶奶说,她的女儿和女婿因为常年忙于生意,忽略了对他们的陪伴。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走丢,她一下慌了,满世界去寻找父亲。幸运的是,父亲很快找到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他们了,父亲何时患上了健忘症,何时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她都一概不知。她像小时候犯过错一样,流着泪跪在父亲面前,爸爸,我错了。
   父亲无动于衷,已经谁都认不出了。她更加自责和难过,扑在父亲怀里嚎啕大哭。她对母亲说,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了这一切,她不想再挣钱了,她要陪着父亲。忽然,父亲像个孩子一样闹起来,我要吃栗子,我要吃栗子,你们非要把我抓回来。
   经过多方打听,女儿弄清了父亲走丢的原因。有一个人买了一袋糖炒栗子,袋子破了,稀稀拉拉掉了一路,父亲捡一个吃一个,就这样跟着走出了很远。
   一周后,她丈夫打来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医院陪父亲,她希望用自己挣的钱,帮助父亲回到从前。可是,好多天过去了,父亲始终毫无起色,这让她非常沮丧。当丈夫告诉她,他的腰椎间盘突出又犯了的时候,她浑身顿时没了力气,大病初愈一般,有气无力地靠在母亲肩头。她问妈妈,妈妈,长这么大,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可这次,我有了从未有过的挫败感,我是被谁打败了?
   母亲说,接受它,你就不会失败。
   她想在回家之前,给父亲买一袋好吃的糖炒栗子,可是转了几条街,都没能如意。她想起很久以前在福州吃过的一家糖炒栗子,那味道一直氤氲在她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思来想去,她还是把店转让出去了。
   丈夫也很快好转,她说,我们的年龄已经不再适合去那么拼命了,我们应该一边生活一边挣钱,而不是一边挣钱,一边忘记生活。丈夫向来以她为中心,也明白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那晚,夫妻二人连夜把父母从老家接来,住进他们闲置已久的一套空房子里。
   她只是想给父亲炒出天下最好吃的栗子,完全没有考虑第二次创业。可是,她遇到了老郑。不知是老郑了却了她的心事,还是她成就了老郑。
  
   六
   老郑听我讲完了这一切,他显得很平静,只是感慨地说了句,因为栗子,这么多不认识的人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接着老郑说,于记老板娘是在网上看到她想要的那种栗子的,但她也相信网络中存在虚假。她先是跟客服咨询,又要了发货地址,一路追寻,就到了老郑的村子。

共 66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栗子飘香》一文,并未俗套地直接讲说栗子的烤制过程,而是十分耐心地从一个她未曾看到过,却无数次听丈夫的朋友老郑说起的场景描写开去。静谧的村庄,勤劳的老郑,俯瞰深爱的村庄,和丰收在即的栗子树。每每到这个季节,作者总能收到老郑默契快递而至的栗子。而一番打栗子的场景,继之被细腻的笔端呈现,仿佛隔空看到碎金子洒落地面的阳光沐浴的栗子,让人欢喜不已。小小的栗子,串联起不同的场景。第一次与老郑见面时,老郑看到作者二宝吃栗子若有所思的样子;二宝喜欢上栗子的前因后果里,有楼下照顾痴呆症老伴儿的陌生奶奶和三姑交错的身影;于记炒栗的独特口味背后,是一对中年夫妻的辛勤付出,他们曾因故关闭客源稳固的店铺半年后,再次重新开张,风生水起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诸多场景巧妙架设伏笔,作者顺着栗子的香气慢慢讲述,两包充满感谢的栗子,让作者知晓,楼下奶奶原来是于记老板娘的妈妈,忙于生意的她忽略了家庭,而父亲突然的患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们把父母接到身边,寻找炒制父亲爱吃栗子的良方。于记老板娘执着寻味,寻到了老郑的村子,老郑开诚布公讲起往事,道出种栗子的缘由所在,于记老板娘也以诚待人地拿回栗子精心烤制,终于做出了想象的味道。而作者还未入门,她总以为烤制栗子有独门绝技,人家定然不会传授,故而总是水煮糊弄,未成想一次遗忘的特殊事件,使得她发现了栗子的烤制秘籍,实则是控制烤制的时间,在将爆未爆之际,而成绝佳。作者以久久未能平复心境作为收尾,而对于一直读到最后的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这篇文章书写手法独特,顺着栗子说开去,又耐心地收拢回来,带给读者美味体验的同时,也让人体会到人间至真至善的大爱,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1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康心        2022-11-12 10:23:29
  鸟儿这篇散文深深打动我,就算我在读名人名篇,有时也不会有这种感觉.我必须先说三个字,写得"真正好"。不是为写栗而写栗,而是为写人而写它。从中写出人性的孝与善,又因它带来这些感受,倍觉它更有味道。我看了三四次,听了三遍,也觉得没听够。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11 楼        文友:清鸟        2022-11-12 10:35:16
  谢谢康心深情留评,非常感动,祝创作愉快!
12 楼        文友:风逝        2022-11-14 22:33:49
  文章貌似写栗子飘香,实际是在写邻居、亲人、朋友之间真挚的爱醉人。作者语言灵动,思维发散,用美味的栗子串起了诸多关于人性的美好故事,写景,叙事,抒情,水到渠成,有机交融,引人入胜,美不胜收。读如此美文,让俺好佩服才女鸟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2 楼        文友:清鸟        2022-11-15 07:02:06
  风姐的留评堪称教科书,一板一眼,总结到位,脉络清晰,不愧是做过老师的人,这水平我是三辈子都学不来,俺有这样的老乡骄傲。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