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巢】重托(征文·微型小说)

精品 【流年·巢】重托(征文·微型小说)


作者:山地731828829 探花,17587.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41发表时间:2022-09-22 14:58:08

【流年·巢】重托(征文·微型小说) 雨下了一周,朱发荣打着手电连续走家入户七天,也吵了七天架。他推开家门,身上沾满了稀泥,像从泥塘里打滚出来的灰水牛。老伴吓了一大跳。这人是怎么了?
   “摔了一跤。”朱发荣声音干哑,嗓子像被人撕破了。他脱下裹满稀泥的长筒水鞋和外衣外裤。端起杯子,拉开电视柜的抽屉,拿出一盒润喉片,往嘴里丢入一颗,抿一口水。转身,来到沙发边,重重坐下去,喘着粗气。
   老伴不理解,为人家的豆子炒坏自家的锅,值么?这些天,下着雨,泥滑烂路的,一吃过晚饭他就出去,回来几乎都是这个样子,她很心疼,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次泪,自己嫁过来到现在几十年,也没见他吵过一架。可自从县里决定村里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那天开始,仿佛吵鬼附身,便吵个不停,也不知还要吵到哪天。连侄儿也与他吵,朱发荣气不过,脸红脖子粗,气得直跺脚。老伴循声而去,老远就闻见火药味。侄儿堵在门口,朱发荣声音很大,说:“不争气,连你都不听我的,怂包,不配做我侄儿。”
   侄儿拿起一根棍子,朝朱发荣冲了过来。几只鸡被吓得到处躲,溅起一地泥水。要不是侄儿媳妇跑来使劲抓住棍子,朱发荣的脑袋怕被侄儿打成花了。
   “不就是一个党小组长么?多大的官啊,什么都算不上。”老伴埋怨道。
   朱发荣不这样看,党小组长咋啦?这是村委会的信任,是镇里的重托,全村老百姓看着他呢。他不再解释,把脱下来的衣服裤子水鞋抱到门口水龙头下的大盆里,拧开水冲洗。他机械地揉着,心很乱,像盆里扭着一团的衣物。上个星期,镇里叫他去,反复交代,这回是你们村民的红利,千万错过不得。红利,红利,多好啊,他是这样对村民说的,可没人信。他逢人就说,这个项目叫乡村振兴,是上面考察后确定给山后头村的,政府出钱修路修公共水电设施。他把镇上的交代记在心里,挨家挨户讲着同样的话,村里按片统一规划,村民按户抽签建盖点,依规划依设计统一建新房。朱发荣喜滋滋地对村民说:“建好后的房子,像电影里的别墅,要有多漂亮就有多漂亮。快报名啊,上面说了,盖好一层就足额补助一万二千元。”
   村民不信,私下说:“这不是白日做梦么?”日常里,外甥打灯笼——照舅,依旧各忙各的,不听他的话。
   朱发荣急了,把当老师的儿子叫来,开车送他去县城。他找到在城里吃公家饭的侄女,详细说了村里的情况,请她做她爸爸的工作。最后又说:“侄女,你是你家说话管火的人,你爸爸不理我,你哥哥不信我,还顶撞我,与我大吵。”
   侄女安慰他,说:“叔,莫急,我哥文化低不明事理看不远,懂啥?我婆家那儿早建了,已领了足额补足款。我这就跟叔回去。”
   朱发荣这回找对了人,侄女的话像药,药到病除。全家行动了起来,成了村里第一个报名户。盖好一层后,验收那天傍晚,夕阳正红。朱发荣喊来村民观看,上面来了人,现场补助一万二千元。红红的阳光抚着红红的票子,红进好多人的心里。恰好这时,镇里招标来的修路工程队进村开工。推土机轰隆隆叫着,叫得村民心里痒呼呼的。
   “这不是白日做梦啊,眼见为实,政府说话是算数的。”一个老人自言着,上前来拉过朱发荣,要报名。很快,跟在老人身后报名的村民多了起来。
   “拿酒来!”从不喝酒的朱发荣回到家便嚷道,“我高兴,我就喝。”老伴早听说了,望着眼里闪着泪花的丈夫,心也暖了起来,破天荒地陪他喝了几杯。饭后,他拿上手电筒,去还未报名的几户人家说说。才拉开门,便有几人闯进来。
   “我家报名。”“我家也报名。”村民生怕落后,抢着说,声音急急的。
   “要得,要得,先坐下喝杯炕茶,等我拿表来登记。”朱发荣乐陶陶地回答。
   “你家是土基房,要求全部拆除,新盖。”朱发荣边登记边细细解释。
   “那我家呢,我家是砖混结构的,我不愿意全部拆除。”另一个村民凑过来说。
   朱发荣道:“你家这情况不愿意拆除也符合政策,但要粉刷外观,修翻瓦屋面。做完这些,政府补助两千七百元。”
   “真的吗?”村民将信将疑。
   “我啥时骗过人。”朱发荣抬起头来说,“明天就干,好了我请人来验收,质量合格了发补助。”村民“嘿嘿”笑着,满意地走了。
   一大早,太阳从山后爬出来,笑盈盈的,笑得满山八凹暖和和的。山后头村,共有五十八户村民,除了有几家在规划前已盖好了楼房,他们没报名。
   朱发荣数了数,四十七户。
   “怎么还有一户?”拿过表来一看是老肖家,孤儿寡母的,儿子在江浙一带打工,女儿嫁到外村。老肖家的女人六十九岁,最爱嗑瓜子,最先与朱发荣吵架的就是她。那天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她拿根绳子挽在脖子上,面对朱发荣,嘴里飞出的瓜子落在朱发荣身上,骂道:“朱发荣,你这个砍血脑壳,抓血脖子的,敢拆除我老家老屋,我会放火烧了你家房子。”朱发荣一直笑着,轻声说:“小娘,你慢慢说。”对方哪有个消停,“呱嗒呱嗒”,像村里设置了程序的大喇叭,还不时地丢瓜子到嘴里,嗑出瓜子皮,朝朱发荣袭来。朱发荣终于被骂得忍不住了,生气地说:“是拆旧换新,有福不会享,憨得很,白活了这么一把年纪,你家不拆就算。”说完转身走了。
   “大清早的,站在家里发呆。”老伴从外面进来,提着几颗白菜。
   朱发荣笑笑,说:“家里这袋瓜子我拿着有用。”说着把袋子提在手里,往外就走。
   老伴在身后说什么朱发荣没注意,暗想:既然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还当着村党小组长,还被选为县党代表,为村民辛苦点算个什么。今天不理解,以后日子过舒坦了他们自会明白的。今天是报名的最后期限,过了想报也报不了。再说了,新村建设村里不能落下任何一户,这是党组织交给自己的重托。
   阳光透过树梢,碎金似的铺在朱发荣身上,也铺在路面上,像金毯子。
   朱发荣眼里有了金光,迈开步子,踏着金毯子,往老肖家走去。

共 23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重托》为名,刻画了一个基层党小组长落实惠民政策不打折扣,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劳任怨的形象。文章中,作者采用反衬的手法,历数村民对党的政策不理解,对他的工作不支持,就连自己的妻子,也存有“为人家的豆子炒坏自家锅”的不值当思想。可即使如此,主人公朱发荣牢记村委会的信任,不负镇政府的重托,连日做说服动员工作,在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独辟蹊径,请来在县城工作的侄女,首先说服自己的大哥和侄子,接受党和政府的乡村振兴计划,起到了示范作用。于是村民们争先恐后,报名兴建改建房屋。最后,为了不落下一户,朱发荣没有因为爱嗑瓜子的肖家女人把瓜子壳吐在他脸上身上,跟她计较,而是提上自己家的一袋瓜子,又信心满满地做工作去了。文章虽短,但叙事完整,脉络清晰,点面结合,立体丰满,细节真实可信,让人身临其境。作者的语言一如既往,简洁准确、形象生动。读这样的文章轻松走心,党的富民政策、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随文字深入人心。佳作,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风逝        2022-09-24 22:34:05
  山哥的文章很接地气,语言贴近生活,比喻相当生动形象,很好展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的付出与艰辛,文短义丰,立意高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09-24 22:38:25
  妹子又表扬我了。
   我正是按妹子说的努力前行。
12 楼        文友:清鸟        2022-09-24 23:13:20
  这篇文章的切口和文章里展开工作的突破口一样精彩,开头正确,全局精彩。单个突破,打破认知与思维,老百姓在于看到切实的利益才会有所行动。山哥工作做得好,文章也写得好,祝贺清零。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09-25 06:05:50
  鸟儿,谢谢。本意讴歌新时代新农村带头致富的人。劳动致富不容易,劳动最美。
   没有一个正直愿意为大家办事的村领头人,农村发生质的变化很困难。
1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9-27 15:37:22
  如果农村多一些像朱发荣这样的基层干部,那么建设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就更容易达到。山哥刻画的这个人物真实生动、接地气,通过这篇小说也可以看出,山哥是在真扶贫,是在为乡村振兴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这一点尤其令人感动。真诚地祝福山哥,向你学习。
闲云落雪
回复1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09-27 17:35:36
  谢谢落雪鼓励,这块工作,你很熟悉。
14 楼        文友:紫色        2022-09-30 17:03:55
  山地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大哥级人物!所有作品都是正能量满满,您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党中央振兴乡村经济的举措在全国,也在我们浙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乡村瓜果飘香,水泥道路宽广,山清水秀,处处都是大花园。这一切,有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广大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您的小说诠释了这一切。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也祝山地先生国庆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大吉!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回复1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09-30 21:31:24
  谢谢你温暖的鼓励,你说得很好,我们应该珍惜。
15 楼        文友:康心        2022-11-04 21:24:22
  反复看了三遍山地大哥这篇微型小说,眼前仿佛出现山地哥下乡扶贫时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文中的朱发荣只是山地大哥虚拟的一个扶贫干部,可我觉得这个朱发荣特别有原则,有党员干部的责任心,说话做事细心而有耐性,面对乡下粗鲁而贫穷的村民们,他劝说,讲解,哪怕被人骂,哪怕忙到一天到黑还在泥路上摔得脏稀稀的,但他还是没有灰心,把扶贫工作当作党的重托。人物形象,生动得睁眼可见似的。短小精悍。好小说。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1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11-05 20:32:27
  康心说到文心了,谢谢懂得。
16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11-07 14:36:25
  留一个美美的脚印,证明我来过O(∩_∩)O哈哈~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1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3-11-09 08:50:00
  欢迎你来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