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外婆的海》之小姨篇(散文)
小姨,是我生命中的一面旗。要写好她,需让自己血液沸腾起来,精神兴奋起来,才好。比如,尝试着喝一口酒,或一杯浓烈的咖啡,抑或摩拳擦掌后的全身预热。不然,但凡少了一丝热情,都会离她的真如铁、情如海、诚如金、暖如阳的个性相差甚远。
追忆童年,我不舍漏去一丝光阴,如同一头钻进绿野,寻觅仙踪。
好久不见小姨。在母亲家听到她的声音,我是蹦着出了书房,瞬间变成小女孩,绕着她转了几圈。我是小姨看护大的,在她和我的心里,连接着深深的爱。
那天午后聊天,几乎是我和小姨的专场。一问一答,一点点还原儿时的画面。
母亲身体孱弱,性情柔和,小姨则热情豪爽,谁靠近她,都会被照亮。一个女子力气竟胜过男子。生产队里最健美的劳动者非小姨莫属。抬框、掘地、推车、屯粮,无所不能,长辈们夸她是个好把式。我是她的小尾巴,更是她忠实的观众,眼睛录制她所有完美的动作。抡起的胳膊划着美丽的弧,锄头吸纳着太阳的光种在地里,松软的土壤孕育饱满的种子。
车辙如诗行,深深浅浅如长短句,杂草和土坷垃是标点,从地这头,到地那头,骄傲地述说主人的勤劳能干。姥姥心疼她,但从来不会教她偷懒,小姨从姥姥那里继承了真如铁的秉性。集体劳动越发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小姨说,对土地是不能敷衍的,你潦草它,它就“潦草”你。若是假干,可以蒙混过生产队长的眼,当野草疯了一样霸占了土地,招摇着向人示威,人和庄稼都要矮了去,不得已弯下那锈了的腰,与野草奋战。小姨说,汗水要流得值得,跌成八瓣,定要化作美丽的庄稼花才不负心血,也才会有殷实的丰收。
她不识字,言语如黄土地般殷实,真如铁的精神在我心里扎了根。写作用心,源于此。
姥姥常说小姨下错了生。这是有道理的。除了那两条油亮的大长辫会证明她的性别,她那侠义之情豪于男子。小人书里女八路的干练、刘胡兰的坚毅、武装女队长的洒脱,我都能在小姨身上找到。
诚如金,是姥姥的家风。不占公家的便宜,是姥姥常挂在嘴上的,孩子们听了自然耳熟且牢记。仗义执言,善良朴质溢于言表。她常说一句话:“藏着掖着干啥。痛痛快快做人不好吗?”
生产队里有偷奸耍滑的壮汉和悍妇,小姨毫不留情给他们“好看”;而队里那几位孱弱的妇女,常得到小姨的悄然助力。我常见小姨使个眼色不让对方声张。我看到了人家的泪在眼眶眶里转,滴在地里湿了两个点点……
虎里虎气,姥姥说她是个虎妞。是啊,在小姨身上,始终有一种立于天地的精神,无论生活多苦,她都会想办法加点甜。咋咋呼呼的虎劲冲淡了生活的暗黑时刻。写她,指尖都充满快乐。一个在困苦中长大的孩子,极难得有达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姥姥的影响,一个好母亲如阳光,用无私与大爱照护一个家族的繁荣。
暖如阳的小姨。她除了干好地里的活,还要跟女伴们赶海、淘铁砂。一块八九斤重的磁铁在她手里玩转地轻巧如蝶,上下翻飞。只一会儿,黑沙浓浓密密地从金黄的沙子里被吸附,黑磁铁如生了发,随着小姨灵活的腕神秘地跳着舞。一盆盆黑沙渐渐堆成小山,隔一段时间,就有专人来收,黑沙可以换成钱。
小姨从不担心会丢,即便丢了一点,她也是“视而不见”。她深知生活所迫,个别瘦弱的女伴不能承受生活之重,不得已的行为就当是对她们的救济了。
豁达的性格如大江大河在小姨的世界里奔流,也带动了我这一滴水。一旦汇入了爱的源泉,生命就唱响欢歌。
如今小姨已是花甲之年。岁月白了青丝,但那烈烈朗朗的秉性丝毫未变,还是一如既往地讲真话、做实事。
她站在那里,依然是一面鲜亮的旗,扬在我的心里,始终给我力量和追梦的勇气,虽不在身边,但我深深感知,身后的目光温暖,如阳。
(备注:图片来源于sh.qihoo.com)
(编者注:经网络搜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