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群议“驴子孝”(小说)
仲秋时节,天高云淡,北风嗖嗖,凉意习习。一片片树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迂回飘荡着,最终还是落到了大地上。
周六下午三点,十一位“心灵驿站”微信群的老友们,按照预先约定,悉数来到了天道集团。在公司董事长于芹女士的迎候下,他们走进了明亮的小型会议室里。
一
圆型会议桌上,摆放着刚沏好的碧螺春茶水,还有一串串金黄色的香蕉、绿莹莹的阳光玫瑰和鲜脆干甜的冬枣等秋令水果。
大家一落座,笑盈盈的于芹,一边撩着刘海右边的华发,一边说道:我早就盼望各位前辈老师来我公司了。在疫情频发的这几年啊,我们集团能够长足发展,能够行稳致远,我是发自肺腑地要感谢“心灵驿站”,感谢我亲爱的各种老师们啊!感恩各位前辈,对我这个创业了三十多年的小老妹的不离不弃!假如没有各位老师的智慧引领和耐心点拨,假如没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的圣贤教诲,我们的集团公司,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兴盛,说不定早已跑到哪个阴沟里翻了船呢!特别是我的儿子,他能懂孝道,能走正道,与他爸真正和好,为我赢得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仅就这一点,哪怕是用一生的心力,我也难报各位老师于万一啊!我就不多话了,请大家随便啊。
群主高德旺,一开口就直奔主题:于董事长太客气了,谢谢你的精心安排。我们这次老友小聚,原计划是一同学习讨论《孝经》的,但今天上午,蔡老校长和梁讯老师一起来到我家,给我介绍了他俩最近游历甘肃敦煌的见闻。所以这次的活动,需要调整一下内容。我想首先请他们二位,先讲一个感天动地的“驴子孝”的故事,待后再请大家发表各自的高见。那现在我们就请……
突然,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高老说:对不起,请大家稍等,我先接个电话……
说起这帮年届古稀上下的退休老者,他们志趣相投,人老意坚,个个心态阳光,人人激情满怀;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们共品一壶香茗,共赏一部经典;他们志同道合,初心纯朴,乐此不疲,携手共进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康庄大道上。
自成立“心灵驿站”微信群三年多来,他们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共同学懂弄通了《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黄帝内经》《了凡四训》等多部圣贤经典,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自身、自家多年缠绕心结的种种难题;在此同时,他们还用通俗的当地话,说当地的家常事,互学互帮互助、自编自导自演,他们利用家族祭祖、老人祝寿等集会,先后在群友自己和爱人家族,还应邀到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巡回分享了四十余场专题学习报告,深受家亲好友和广大观众的欢迎,赢得了一次次如潮般的好评……
通完电话后,高老告诉大家:刚才是十六中校长打来的。她约请我们下周四下午,到学校为孩子们讲孝道家风,我答应校长了。我们还有五天时间,我想就以“驴子孝”为题,给同学们讲一堂别开生面的大课。闲话少说,现在就请蔡、梁二位老师讲述“驴子孝”的故事。
在阵阵掌声中,蔡同贺老校长说:这次我有幸同梁讯先生,一起随团外出旅游了一趟,我们在甘肃敦煌参观时,得到一个特别意外的收获,亲身领受了一回非同寻常的“驴子孝”的亲情教育。我先分享故事,马上再请梁老师补充。
蔡老说,三天前,我们坐着大巴,前往距敦煌绿洲约100公里、玉门关20公里,来到了罗布泊探险的大漠古道旁。下车后,我们看到这里有一座不同寻常的坟墓,墓里埋葬着的不是什么知名的大人物,而是一对生死相依的驴母子。这对驴母子生前演绎了一场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墓前竖着一块高大黑底白字的大理石碑,碑上刻着三个遒劲醒目的大字:驴子孝。
二
于维明老夫妻,家住敦煌市郊七里镇,他们一辈子以放牧为生。二十四年前,他与老伴一起搬到疏勒河古河道一带扎营放牧。经过几年的累积,他们有了八十六只羊、二十二头驴,还有一间可遮风雨的土屋和几大间驴羊圈。
那年春天的一个中午,于维明看着一群群羊儿和驴儿,在和熙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啃食着青草,他也找了一块高爽的草地坐了下来,随即便打起了盹儿。
不一会,一头出生刚满三个月名叫毛毛的幼驴,很焦急地跑了过来。毛毛伸着可爱的小脑袋,不停地在老于身上拱来拱去。他本以为毛毛在和自己撒娇皮玩,也就没太介意。可再一看,毛毛急不可耐地咬住他的衣角,使劲地朝前拖。老于这才意识到,毛毛肯定有什么急事。
老于丢下毛毛,快步走到附近的驴群里,只见另外两头小驴,正跪着欢快地吮乳,而驴群中唯独不见毛毛的妈妈,这头名叫桑桑的母驴,到哪里去了呢?
正当于维明犯愁时,毛毛突然嘶鸣两声,然后撒开四蹄,直往前面狂奔,老于很快也跑了过去。大约一公里,在那一片红柳丛中,老于看见桑桑正躺在地上。
不好!驴子就是睡觉也是站着的呀!老于想起三个月前,桑桑生毛毛时是难产,而且产后一直体虚。他走近仔细一瞧,桑桑在口吐白沫,一定是误食了有毒的东西。
望着妈妈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样子,此时的毛毛已是伤心欲绝。让老于万万想不到的是,毛毛突然伸出两条前腿,跪到主人面前,用哀求的目光望着。
眼前的景象,让老于终身难忘。他含着泪水,马上蹲下去扶着毛毛说:可怜的孩子,我一定会想办法救治你妈妈的。说着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药品,轻轻掰开了桑桑紧闭的嘴巴,把一粒粒兽药放了进去。老于心想,自己放牧几十年,牲口一旦生病,都是自己医治好的,可这一次,他感觉桑桑的情形非常不妙。
喂完药后,老于就地坐下,焦急地盼着桑桑醒来站起。这时的毛毛,一会儿围着妈妈一圈一圈地转,一会儿低着头,不停地舔着妈妈的面部,试图以自己的热吻,来唤醒自己的妈妈。
可是,驴妈妈的眼泪,快被毛毛舔干了,桑桑也始终没能站起来。看着长时间躺着的桑桑,老于转过头,伤情地对毛毛说:看来你妈妈真的没法救治了。毛毛就像听懂了主人的意思,在舔干妈妈眼泪的同时,自己又开始流起了泪水。
不管什么,母子都是心连着心的。桑桑微微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小宝贝,几次使尽全身力气想站起来,却就是爬不起来。毛毛完全懂得妈妈的意思,一次次地用头按住妈妈的背,想帮助妈妈站起来。桑桑知道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只能用那幽深慈爱的目光,奋力地在毛毛身上扫来扫去……
夜幕很快就要降临,可桑桑没有一丝好转,浑身一个劲地抽搐着,嘴里更是吐出大团大团的白沫。老于知道桑桑快要不行了,他还急着去照应那一百多头驴羊,要尽快赶它们回家。老于长叹一声后,就要转身离开。
驴宝宝实在是太敏感了,发现主人要走,毛毛马上跑到老于前面,拦着不让他走,差点就要说:主人您不能放弃我的妈妈呀!老于哪能忍心,就伸出双手想抱起桑桑,可几次都没有成功。
看着毛毛不停地拱妈妈,老于鼻子一酸,又双手抱住毛毛说:可怜的孩子啊,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是,我也实在没有法子呀。但毛毛仍旧不停地拱着舔着妈妈。
天快要黑时,桑桑终于闭上了眼睛。毛毛立刻就像发了疯似的,狂舔着妈妈那紧闭的双眼,要妈妈醒来,可妈妈总是没反应。此时的毛毛,已是泪流不止,还不时地发出低沉的哀鸣,老于也随之放声大哭起来。
一阵痛哭过后,老于感到不能再停留了。他弯下腰,抚摸着毛毛的小脑袋,又轻轻拍了拍毛毛的脊背,安慰地说:孩子啊,让你妈妈安息吧!你才三个月大,经不住这样的打击啊!咱们现在一起回家好吗?
痛不欲生的毛毛,哪里肯离开妈妈呀。老于用手赶一次,毛毛就伸出蹄子踢他一次。老于无奈地叹息道:毛毛啊,那你就留在这里,陪妈妈一夜吧。唉!真是母子情深啊!但愿能有奇迹出现……
于维明迈着沉重的步子,把一大群羊驴赶回到了家里。他对老伴说:桑桑病得很重,估计不行了,毛毛一定要守在那里,无论咋整都不肯回来。老伴说:驴性顽强,说不定过了这一夜,桑桑就能活过来呢。
那天晚上,老于躺在床上,一直想着那母子俩,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最心疼的还是驴宝宝。毛毛还没有断奶,没了妈妈怎能活下去呢……
次日天还没亮,老于就起床,熬了一锅香喷喷的玉米粥,要给毛毛补补身子。老于让老伴去照看别的驴儿和羊儿,自己提着一盆玉米粥,小跑来到了毛毛的身旁。
不出老于所料,奇迹并未出现,桑桑仍僵硬地躺在地上。此时的毛毛,一会儿舔舔妈妈的眼睛,一会儿舔舔妈妈的嘴巴,还不时地在妈妈身上拱来拱去。
老于放下粥后,随即蹲下来,试了试桑桑的鼻息,抬起头又摇了摇,轻轻地对毛毛说:好孩子,你的妈妈已经死了,不要太难过了,你赶紧吃点东西吧。他端起那盆粥送到毛毛的嘴边,可毛毛就是不理会,低下头继续舔着妈妈……
太阳升了起来。只见毛毛扫了主人一眼,随即昂起脖子,面向天空,吼出一声声悲凉的嘶鸣。老于心疼极了,将粥盆再次放到毛毛的嘴边,毛毛还是避开,又是围着妈妈转圈圈。
毛毛不吃不喝一口,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老于的心就像快要被撕开一样。他抱着毛毛的头,掰开毛毛的嘴,想把粥直接灌进去。怎么也想不到,三个月大的小毛毛,竟发起了驴脾气,猛地一拱,老于手中的盆子翻了,毛毛还扬起了前蹄,要和主人“示威”。
老于望着躺在地上的桑桑,还有被拱翻在地的粥,念念有词对毛毛一遍一遍地说:孩子啊,这样不吃不喝,你能坚持多久啊……
毛毛哪里听人劝,一直伸着舌头,在妈妈身上舔呀舔,舔呀舔。毛毛的舌头,已变得血肉模糊了,连驴妈妈的身上,都沾了道道血迹。老于再也忍不住了,再次放声痛哭起来。他放了四十多年的牧,从没见过这样感天动地的母子深情。
老于边哭边喃喃自语:毛毛啊,你太有情有义了,你是个大孝子;毛毛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对于毛毛,他顿时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这时的老于,只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一定要保住毛毛幼小的生命。他想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毛毛尽快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这样才能让毛毛慢慢忘记失母之痛。
思来想去,老于先把平时常和毛毛玩耍的那两头小驴赶来。心想,这三头小驴感情很好,每天都淘气地在驴群里窜来窜去,只要那两头小驴过来,就能转移毛毛的注意力,毛毛就能跟着小伙伴回到驴群中。
被赶来的两头小驴真懂人心,它们一来就和毛毛亲热起来,可毛毛却一直躲着它们。这两头小驴,一定是不知道实情,还在继续缠着毛毛。但悲伤过度的毛毛,已经失去了理智,突然发起了脾气,向两个小伙伴张口就咬。不明真相的两头小驴,一气之下,撒开蹄子跑远了。
这可如何是好?心急如焚的老于,又想到了个办法,他和老伴把所有羊驴都赶了过来,还特意把两头驴妈妈,赶到毛毛的身边,让它们像妈妈一样,去舔毛毛、哄毛毛。但毛毛丝毫不理会、不领情,还是围着妈妈僵硬的尸体,不停地转啊、舔啊……
眼看又一天过去了,整整两天两夜,毛毛不吃、不喝、不睡。如再这样下去,后果一定不妙。
老于跑回家喊来老伴,两人一起抱起毛毛往家走。毛毛哪里答应,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嘶鸣,还使出全身的力气把他俩踢倒。当老两口爬起来,再去抱时,毛毛瞪着一双红得怕人的眼睛,全然摆出一副“谁要让我走,我就跟谁拼命”的架势。
无计可施的老于,连连摇头,哽咽着对老伴说:我活了这么久,还第一次见到这样重情重义的小驴,还有什么办法呢?那就任由毛毛吧!
就这样,毛毛没天没夜地守着妈妈,舔着妈妈,等妈妈醒来。后来几天,老于也变着花样,给毛毛弄来了好吃的,可毛毛就是不吃一口。毛毛的舌头,早已干裂炸开,对送到嘴边的泉水都无动于衷,目光始终落在妈妈的身上。
毛毛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老于更加心急如焚。他想拖走桑桑的尸体,让毛毛忘记妈妈。谁料只要一靠近桑桑,毛毛就会冲上来,朝他乱吼乱叫。
到了第四天,毛毛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连骨头都凸出来了,眼神也没了原先的明亮,但仍旧围着妈妈转啊、舔啊、拱啊,时而发出低低的嘶鸣。
到了第五天,毛毛站着的身子开始摇晃起来,舔、拱妈妈的动作也迟缓了许多。但毛毛还是不放弃,累了就站起来休息一会儿,攒了一点力气后,再次扑进妈妈的怀里。心疼至极的老于,只能是一次次地老泪纵横。
第六天,可怜的毛毛,快要迈不动了。毛毛站在妈妈的尸体旁,不时地低下头,伸着舌头无力地轻舔几下。时间已到第七天,看着毛毛快要不行了,老于几乎是在央求:好孩子,你就吃一点、喝一口行吗?你不能随妈妈远去啊!只见此刻的毛毛,艰难地挪到妈妈的脑袋处,伸出干裂的舌头,最后一次舔了舔妈妈的眼睛,随即毛毛一头栽倒在妈妈的身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陪着自己的妈妈去了……
三
巜驴子孝》故事让人动容,首次听说,催入泪下!作者大手笔的场面描写栩栩如生,气氛渲染扣人心弦,让人刻骨铭心!
让小学生排演巜驴子孝》的故事,功在当今,利在后代。巜心灵驿站》钟灵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