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岁月】年画,日新月异穿在身上(散文)
一
那时光若是可以截取一段,一定是纯粹而剔透的美;那日子若是可以封存,也一定是洁净而又鲜活的晴朗。那些寒冷的冬季,每当年来临的时候,百姓人家,再怎么着,无论穷富,无论日子再怎么拮据,母亲们都要去集市上买回几幅年画的。回来把它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家里蓬荜生辉,让新年有了新气象,让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日子呢,有个奔头。
年画,我最初见到年画时,还不会说话呢,牙牙学语的小孩儿。初次看到了年画,挂在姥姥家的墙壁上,花花绿绿的,画面很有吸引力,让哭闹的我突然止住哭闹,让我惊讶地张望着,睁着大大眼睛:咦,这是什么?咋这么好看?里面画得到底是些什么?这一幅里面有活蹦乱跳的鲤鱼,胖胖的娃娃,娃娃咧着小嘴儿,嘻嘻的笑着。那一幅里面有美美的女子,嘟嘟着小嘴,梳着漂亮的发髻,穿着时髦的衣服。我看着看着,不再哭闹,小嘴儿上翘,咯咯笑出声来。
姥姥说想要哄我不哭不闹很好办,就是指着墙上的画,给我看。一幅又一幅的年画在我眼里到底有多美,就连幼小的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呢。咿呀学语,年画开辟了想说话的儿语声声。激动地我呀,望着年画,用小手指点着年画上的人物花卉或着小动物,一遍遍呀呀说个不停,母亲说:是不是玉儿在讲故事呀?只是说得天语,谁也听不懂呐。呵呵。
姥姥却不以为然,我说一句,姥姥就说一句。能接上我的话的,唯独姥姥。因为姥姥也喜欢花花绿绿的年画,而且,从一幅幅年画里寻出了与我天语的契机,总能惹得我咯咯的,大笑不止。
每一天,我胖嘟嘟的小脸儿去贴着一幅幅画儿。或是挂在墙上的,或是放在炕上的,案子上的,灶台上的,够不到的地方,姥姥就举着我,我咿咿呀呀贴在上面说着,在用小小的手儿指着说着:“啊,呀,咿呀咿呀……”姥姥倒是不厌其烦,这是京戏里的白蛇,那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这是孙悟空,那是林冲、武松;再有《三国演义》里学问大的是诸葛亮,奸诈的是曹操,会哭的是刘备,智勇双全的是关云长,还有威猛的张飞……这是哪吒,那是小龙女;这是庄稼地儿,高粱谷子水稻。那是高山河流,这是两个门神,那两位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二
慢慢的一天天长大,刚刚会走路的我,喜欢跟着姥姥或是母亲去赶集。尤其是在年前,在集市上,只要看着五颜六色的年画就走不动,一步也挪不动步子了,非要买几张不行。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年画,看着就想买几张,哭着闹着也要买,竟然糖不吃,零食不吃也要买年画。
回来先往身上比划一会子,臭美一会儿的。总是想,若是能有年画穿在身上多好呀,穿着上街,穿着走在人群里,新鲜,美丽,而又喜庆着呢。臭美够了,然后,再挂在屋子的墙壁上,心里那个美呀,欢快地跳呀唱呀,真是过年了,一张年画足可以把年过得有滋有味的了。
年画,小时候总是听姥姥讲起年画的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茶郁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演变到后来,就是“门神”画产生的缘由了,又由此,慢慢演变到以后,就有了年画。
关于年画,已经很有历史了。其中有诗句,足以证明年画的历史悠久,宋•黄庭坚的《题宗室大年画二首》中的其一“轻鸥白鹭定吾友,翠柏幽篁是可人。海角逢春知几度,卧游到处总伤神。”可见那时的年画已经家喻户晓,在民间流传开来,家家户户在年节时,都要黏贴年画,以表喜庆与欢喜。再有陆游的“江村何处小茅茨,红杏青蒲雨过时。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也是关于年画的诗句。因此年画的历史悠久,和被人们的喜欢,已然是不言而谕了。
在不断对年画产生浓厚兴趣后,才知道,这年画也是一门工艺。我们老家那里是杨家埠的木版年画。相当红火的,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买一副年画贴在灶台上,叫做接财神。
这幅财神年画色彩鲜艳,红蓝黄明媚绚烂。这一幅画一直挂在灶台上,要整整一年才换下来的。我对年画的兴趣就是从姥姥家的年画开始的。以后,慢慢了解到,年画,按印制工艺分,可分为木板年画、水彩年画、扑灰年画、胶印年画;按地区分,可分为中国年画、西洋年画。按年代长度分,可分为古代年画、近代年画、当代年画。
三
我喜欢上了民国时候的年画,也不知为什么,感觉那时的年画好美,很有内涵,有意味。尤其,那些画着民国时的美女,真是碧玉般,落落大方。一个个女子典雅美丽,点点朱唇,鼓鼓的腮帮,小巧的鼻翼,传神的眉目。再加上穿着既古朴又大方,眉目间说不出的一段风韵、神情。真是令人赏心悦目,说不出的情愫,万种风情都在那一瞥间。
再有历来的年画,过年时喜庆的年画,有《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春牛图》《顺孝图》《庄稼记》《福临门》……
每当新年来到,母亲会买来新的年画,就将旧年画取下来,我舍不得把旧年画扔掉,总是将年画上的人物或是花儿草儿的剪下来,珍藏在书里,或是小盒子里。最美的享受,该是经常的对着镜子,把年画黏贴在衣襟上,袖口,裤脚上,实实在在地臭美一番,还走着模特步,要姥姥、父母亲和家人来看来欣赏一番,才算罢了,要他们为我鼓掌。感觉,快乐满满,幸福满满的。
许多年已过去,长大的我,依然喜欢年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日子改变,好似年画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人过年很少买回年画了,也很少贴年画的了。因为家里好似已经没有了年画的位置了,这让我大大失落起来。
一日,走进一家服饰店,我竟然惊呆在那里。
一件件衣服琳琅满目,惊讶我的不是衣服,而是衣服上的画,竟然是一幅幅年画,一个个民国时的美女图,一幅幅喜庆的年画《连年有余》《昭君出塞》《宝莲灯》等等,也有戏曲人物、古往今来各色人物,再有山水,日月,彩云,飞鸟,山峦……都在衣服的前襟后背或是衣角裤腿之处,真是令人眼花缭乱,面目一新。
四
没等我开口,有售货的靓丽小姑娘,帅气的小伙子前来迎接着,招揽着生意。开口姐长姐短,闭口衣服咋样如何的好,如何的显气质,好看,优雅。
我指着一件印有民国美女的衣服,说:这件很有特点,就拿这件穿穿看看。衣服是一件长裙,青色的底色,印着一美女,包鼓鼓的脸儿,粉白纯净,一点点的唇红,黑白分明的眼睛,在青色的底子里,彰显着美丽,婉约。细一端祥,怜爱,可人儿,真是秀色可餐呢。
不禁去试衣间,穿在身上,又来到穿衣镜前,左右看着。自己没有说话,早有顾客来到左右,啧啧赞赏,都说:好看,真是有气质呢。想不到年画穿在身上,别有一种味道,返璞归真,令人赏心悦目。
于是,毫不犹豫买下,虽然价格有点高,也感觉,值了。回到家里,穿在身上,年画就在身上,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些梦幻的童年里的梦境一一再现。我竟然在镜前转着圈,迈开小碎步字,跳起来舞来,嘴了自言自语:年画,你好美呀,穿在身上,越加美丽,舒展而流畅。
这才知道,现在的年画,早已不再贴在墙上了,而是穿在身上呢。穿在身上的年画,越加美丽,越加流行,也越加令人喜爱。大街小巷,流动着一幅幅年画,不再局限墙上,屋里,室内,而是,在一个个女人男子身上,穿梭在人世间,行走如常。
而且,年画在服装上也有了更大的空间。据说已走出了国门,飞向了世界各地,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知道中国。看懂年画,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加爱我们的祖国,为日益繁荣的祖国,而骄傲自豪。
五
时代在变迁,年画也在不断变化着,商家,抓住了时代的门脉,懂得人们爱美的心理,审美眼光的变化,更是懂得人们对旧的年画的情感不同与热爱。年画,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种风景与人情风俗。不变的是众人的智慧与勤劳,与真善美。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改革、发展并且有所创新,登上一个个新台阶。
穿着年画,穿过大街小巷,行走着的年画,不再局限挂在家里,彰显出更大的魅力与神采。随着人们不停地走动,不停地变换着色彩斑斓,阳光下,月光下,草地上,河流上,天空下,白云边,山峦,野花野草,庄稼地里,随处可见,与自然风物交融在一起,焕发出更加美丽的内涵。
如今,一幅幅年画,依然贴近生活,一种文化,一种传承,日新月异。不仅仅是过年,而是,平常的日子,年画与我们朝夕相伴,亲近着我们的肌肤,穿在我们身上,行走在阳光下,徜徉在美丽人间。年画,一幅幅流动的年画,融入到我们美好的日子里,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欢欢喜喜,幸福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