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散文)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7发表时间:2022-10-12 09:24:48

【菊韵】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散文) 蟠龙湖和卧佛寺公园原是两个单位,后来合并成一个了,还叫卧佛寺公园,二者中间有一大门终日敞开着,游人可以从这门里经过,或从公园到蟠龙湖,或从蟠龙湖到公园。每天早晨我都是从蟠龙湖经过那个大门进入公园。而在路边亭子下坐着休息的时候,我都看见山上有许多鸟儿在飞,主要是白鹭和灰鹭,还有燕子、喜鹊,有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字来,远了也看不清楚,但觉得各类鸟儿在一起飞来飞去,相处那么和谐,非常羡慕,感到愉快。
   前几天用佳能500D拍了一些关于鸟的照片,都不理想,镜头短了,鸟儿太小。今天我特地带了摄像机索尼VG30E,希望用它的摄像功能拍几张,(它的镜头最长是200)但也是不理想,摄像机就是摄像机,快门按起来很笨拙,回来导入电脑一看,只有几张还可以,大部分都是废片。幸亏现在都是数码相机,用存贮卡代替了胶卷,要是用胶卷拍,几十块钱打水漂了。
   正在拍摄的时候,来了一位农民工打扮的青年。他主动地坐在我的身边,跟我说话。他说他是李家扁山的,是莒南职教中心08级毕业生,在开发区干活。我递一支烟给他,他抽了起来,但表示给我买一条烟。我说,无功不受禄,怎能叫你买烟呢?他说学生对老师是应该的。我说不必了。他又要自己掏钱买票,跟我一起进动物园看看。我说算了,以后再说,我还得上班给人编校志。
   这孩子我没教过,但看那老成的样子,对老师如此尊敬,很受感动。我的学生也有留居美国的博士后,但那与老师何干。
   这时候,陈艳艳和庄绪娟又来了,她俩是每天早晨都到公园蟠龙湖来玩。陈艳艳昨天已经加了我的微信,庄绪娟也当面加了我的微信。陈艳艳说,在东营的孙桂英说已经要求加老师的微信,不知加了没有。我打开微信看了看,过时了。于是我又点了一下,要求加她的微信,不久她就进了我的朋友圈。
   来到特教中心,我打开手机一看,孙桂英发来了600块钱。我很奇怪,但看她的说明之后明白了,原来上学的时候,她得过阑尾炎,当时很危险,医院找签字的,可是她家是朱芦的,七八十里路,来不及了,我作为班主任给她签了字。她还说,她曾经几次想到我家来探望,但听说我去了临沂,就没来。其实我明白,这些学生毕业后没有正式工作,忙于找活干,后来结婚有了孩子,都很累,无暇探望亲友和老师,可他们心里始终想着老师。这样的学生不少。所以当老师的不要埋怨学生心中无老师。再说,教学是自己的职业,一切都是本职工作,对学生有点好处也是应该的。为孙桂英签字这点事,实在算不了什么。不过这件事使我了解了学生的为人,他们是些懂得感恩的人,当然我对她们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恩情,只不过给他们当过班主任。
   我拒收了600块钱,说明自己工资很高,花不了,只希望在微信上经常交流。她接受了我的意见。
   上午又做了一次核酸检测。排队检测的时候,从孩子们的队伍里传来一个声音:“爷爷您好。”我往旁边一看,是一个小男孩。从表面上判断不出他得的是什么病,但看那情态眼神,我知道他心里想什么。这些孩子似乎朦胧地感到自己是弱势者,他们把我们这些老年人看他们的亲爷爷,正如他们把学校的老师看成爸爸妈妈一样。我再看看其他孩子,他们有些是孤独症或自闭症或抑郁症患者,也有少数聋哑人。这些人通过康复和教育,尚可能变成正常人,将来到社会上自食其力。但是学生队伍里有大量的唐氏症患者,因为天生智商低下,即使强化训练,恐怕效果也不是很大。那么他们将来怎么办?我不禁中心恻测起来,悲悯的情怀使我不安。看着他们迟缓的动作,变形的脸,我要多难受有多难受。然而想到他们的童年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度过,我又平静了些。感谢这里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对待这些孩子的关爱远远胜过孩子们的父母呀。记得马克思说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畸形人大都毁灭了。那是优胜劣汰的国度,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只能等死。然而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孩子们却跟一般健康的孩子同样有生存的权利。这是制度的优越性。是的,让强者活得好,但也能让弱者活下去,并尽量活得好一些。
   这些孩子本身有生理缺陷,据老师们说,一个家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还不知掉多少眼泪,他们整个家庭也谈不到幸福,孩子进了这样的学校,这对他们的亲人是极大的安慰。但愿这些孩子毕业长大以后,不但能自理,还能为社会做点事。校长张文明正想办法,让特教纳入职业教育系列,孩子能够就业,不至于毕业后又成为社会的弃儿。
   下午三点,我考虑的问题得到了答案。孩子们上技能实习课,让我和老薛去拍照。一是学生训练学生叠被子之类的自理能力,二是教学生做饭做菜。我一边拍照,一边观察。孩子们并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么笨,他们较快地接受了实习教师的指导,炒出了菜,烧出了稀饭。实习教师说,我们尽量让他们获得这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将来到社会上去自食其力。但我想,他们毕业后到社会上会不会受到歧视,饭店是不是愿意招收这样的人,还是问号。期望国家尽快出台一些这类政策。
   吃晚饭的时候,我向妻子谈到特教学校的孩子的情况。她叹息道:“我们知足吧。咱的孩子虽然小时候遭受了一些磨难,可没傻没痴了,女儿还当了教授,儿子当了工程师,孙女外甥都上了大学。那些可怜的孩子可怎么办呀。”我说:“都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就这一次,有健全的有残疾的,这差别是自然界给造成的。可无论什么人都是生命,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残疾人畸形人都应该活下去。咱们不要考虑过多了,国家会有办法的。”她又说了一件事:四川有个女孩子,因为小时候得过中耳炎,变成聋哑人。可后来考了师范学院,成了中国唯一一个聋哑人律师,曾经一句话练习了三个月。看来有些残废人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创造奇迹。但愿如此,特教中心的学生也能走出一些创造奇迹的人。
  
  

共 23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构思严谨,写法巧妙,开头用景物衬托,逐步以物见人,引出特教忠心和那些带有残疾的孩子们交流。师生情谊深厚,举止言谈均见肺腑。特教中心的老师们默默地辛勤耕耘,为残疾孩子付出,为家长们解除困难,还努力使得孩子成长为有用的人才。“残废人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创造奇迹。但愿如此,特教中心的学生也能走出一些创造奇迹的人。”文章还展示出作者美好的心灵,愿望天底下的孩子们都能幸福成长!成长为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富有深刻人性的好文,推荐欣赏!【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10-12 09:25:49
  特教中心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教育下成长为人才,好文!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鲁芒        2022-10-12 10:20:45
  谢谢黄老!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3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10-12 15:37:07
  特殊教育的好文章!值得严重精品!
4 楼        文友:鲁芒        2022-10-12 15:39:06
  写黄老和野山梅编辑点评鼓励。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0-12 21:52:17
  老师是位非常有爱心的老师,文章意义非凡,愿这些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受益匪浅的好文章,祝福老师!
6 楼        文友:鲁芒        2022-10-13 06:20:29
  文章还有待修改,关于职教中心的学生那部分有点离题。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