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我的新兵连连长(散文)
当兵,一直以来就是我的一个愿望,但后来这个愿望并不是很强烈了,原因是检查了两次身体都没通过。
我从小就知道长大可以当兵这回事,因为我们村里就有几名青年当过兵,其中有两位是我的上一辈。一位叫张文成,一位叫张文功,是亲哥俩,他们是解放初期当的兵,其中张文成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张文功在部队还当过排长,大概因为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便转业复员了,两个人都是共产党员,后来两个人都曾在当时的生产大队当过干部。还有一个是远房表哥,叫李树荣,比我大10多岁,他曾直言不讳的告诉过我,他是为了逃避自己不满意的婚姻而当的兵,在部队他又吃不了那份苦,故意调皮捣乱,很快就复员了,而且最终也没干成什么像样的事业。我所以有想当兵的想法,是因为我从看电影听故事中,知道军队中有很多能人,出了不少的英雄,当兵可以使自己受到锻炼。
1964年,我刚上初二的时候,有关部门在学校中组织选拔空军滑翔员,为培养飞行员做准备。我曾经历政审和体检,结果因为右眼视力只有0.7而被淘汰(我的右眼因小时打柴被镰刀伤过眼角,虽无大碍,但视力受到了影响)。1968年春天,我又一次参加征兵体检,还是因为右眼视力问题又没通过。自此,我基本上打消了当兵的念头。1969年1月份,我正在本公社东风8队参加公社革委会组织的斗批改工作组时,公社征兵办通知我到公社体检站参加征兵体检。我心中纳闷,我知道自己视力不行,再说我也没有报名呀。可又一想,适龄青年参加应征体检,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而且各大队都有任务,就痛痛快快地去了。我赶到公社体检站一看,体检站的工作人员除了卫生院几位熟悉的医生护士外,大都是我的同学被抽调来帮忙的。当我说出自己视力有问题时,一位叫王喜福的同学说:“你要是愿意去当兵,体检我保证你全部合格。”果然,在体检表的视力一栏内,他给我的两只眼都填了最好的1.5。检查结束后,公社主持工作的革委会副主任、武装部部长邵宏志说:“小修,你的体格还是一等的呢。”我说:“那你一定得让我当上这个兵呀。”他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检查完身体回到东风8队后不到一星期,我突然觉得我要回家一趟,也顺便取一点伙食费。于是便借了辆自行车回到30多里路远的家。吃晚饭时,母亲问我:“当兵的事怎么样了?”母亲所以这样问我,是因为是他给我报的名,她愿意让我走出去闯荡闯荡。我说:“不清楚呀。”母亲说:“可能差不多快定了。去西头你舅舅家问一下吧。”我的一个远方舅舅叫武殿坤,时任大队民兵营长,住在我家西边离我家半里路远的6队,他负责全大队的征兵工作。
我听了母亲的话,撂下饭碗便去了武殿坤家,他告诉我:“兵已定完了,咱们大队一共7个人检查身体,都合格了,但是只定了5个人,没有你。”我问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回到家中,我跟父母说,我要去公社征兵办一趟,问个究竟。母亲见我当兵心切,非常赞成我去。这时已是晚上六七点钟了,外面漆黑一片,我骑上自行车,顶着凛冽的寒风,向15里路远的公社奔去。
我先到公社卫生院征兵办,找到了接兵的程纯义连长,当我说明来意后,他仔细瞅瞅我说:“你就是修成国?我听你的同学说过,你能说能写,挺有才的。”我不好意思的说:“那倒不是,我只是想到解放军大学校锻炼锻炼自己。”他接着反问:“你真的想当兵?公社和支左的解放军对你都挺器重的。”我一下子听明白了,原来根本不是身体和别的原因,而是邵宏志部长和支左的解放军杨林股长他们不想让我走。接着程连长的话更证明了我的分析。他说:“我同意了,你去找他们谈谈。他们如果同意,我就接你走。”我高兴地说:“这么说你同意了,太谢谢了!我马上去找他们。”我接着来到公社后院杨股长的住处,杨股听说我一心想当兵,便说:“你不去也好,我和邵部长说了,正想发展你入党呢。再说,咱公社搞斗批改也需要你呀,听说你包的点工作做得挺不错。”他说的一点不假,前几天,在东风负责的解放军李清林班长确实跟我说过,要给我填党表。可我还是跟杨股长说了一些要坚持去当兵的理由。
杨股长见状,便让我去找邵部长,并说邵部长同意就行。第二道关口闯过了,我的心中就有了底,因为我知道邵宏志虽然是公社革委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武装部长,但公社的大事小情基本都是支左的解放军拍板。这件事对我个人很重要,可对他们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既然杨股长同意了,邵部长就不会不同意的。于是,我又赶紧来到离公社四五百米的邵部长家,此时已是晚上8点钟了,邵部长刚到家,正在洗漱准备休息了。问我这么晚了找他有什么事。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并说:“邵部长,你还说我是一等体格呢?怎么不让我走哇?”邵部长说:“不是别的原因,是我和解放军觉得你能力水平挺好,舍不得你走,既然你决心这么大,程连长和杨股长都同意了,我也没意见,你先回去吧。明天我和他们二位碰一下。”我连说谢谢之后便骑车返回家中,到家已经10点多钟了。第二天,我又骑自行车返回了东风8队。时隔5天,我便被通知到公社穿军装。很巧的是,此次与我一起入伍的还有我的同班同学杨德泉,我们在一个新兵班,他当班长,我当副班长。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住在公社粮库的火炕上,他说:“不当则已,当就一定好好努力,争取留在部队多干几年。”我赞成他的想法。后来,我们的愿望还真的实现了,我们都相继入党提干了。他后来转业回到了吉林省吉林市,我转业留在了大连市。
我当兵来到了位于大连市长海县的外长山要塞区海洋守备区,我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海岛高山哨所当了一个月零九天的哨兵,之后便被调到政治部宣传科报道组当战士报道员。这时候,我才知道我的新兵连连长程纯义是1961年入伍的老兵,在海洋守备区守备一营守备二连任一排长。在接新兵时,被临时任命为新兵连连长。他所在的连队是解放战争时期被命名为“古北口英勇阻击连”,是个英雄连队。我搞新闻报道时,曾经多次到他们连队采访,报道这个连队的先进事迹。程纯义后来被提拔为这个英雄连队的连长,再后来又被提拔为副营长,之后转业回到他的家乡沈阳市。
我应该感谢程纯义,是他那么爽快地答应带我到部队,否则,我的当兵愿望可能就会永远实现不了。感到愧疚的是,我对程纯义连长没有任何的回报,我没有请他吃过一次饭,没有请他喝过一次酒。但是,我的心中始终是对他念念不忘的,因为是他帮助我实现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个重要转折,决定了我人生的走向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