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霜降(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霜降(散文)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3发表时间:2022-10-24 15:16:1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转眼迎来了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这也意味着秋天就要结束,冬天即将来临。
   过了霜降,下霜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隐隐觉得,下霜比起下雪更有诗意,诸如,“草木摇落露为霜”“鸳鸯瓦冷霜华重”“月落乌啼霜满天”“人迹板桥霜”“霜叶红于二月花”“明月如霜”“菊残犹有傲霜枝”,等等。下霜貌似一种婉约简洁的美,淡淡地,若隐若现又恰到好处。老家人常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关于霜,给人印象深刻的当属赵树理在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里描写三仙姑的句子:“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很是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从侧面说明赵树理有着农村生活经历,也善于观察,以至于他笔下的比喻恰到好处,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安逸的太久,会忘了乞讨的卑微。尽管今天的都市生活对于霜的记忆越来越少,但,小时候的农村生活让我却难以忘怀。过了霜降,田里的麦子也种过了,周日大早上,母亲会叫上我拉起板车,带着大扫帚和筢子去东地里搂扫泡桐树叶。暮秋的早晨天气很凉了,有着冬天的感觉,树叶经霜打后,落了一地。在田地里扫落叶不比平地,不太好扫,有时需要用筢子搂。先扫成堆,然后装车。秋后的田地里很空旷,大早上干活的人也少,劳动歇息片刻,隐隐约约能闻到一股的树叶甜兼苦涩味道。忙活了一阵子,身上不感到冷了,竟然干出汗了。母亲常说,霜也分甜、苦,只有苦霜后,树叶才会全部落下来。虽然母亲文化不高,可对一些农谚却如数家珍,常给我讲起一些农谚,像“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霜降前,薯刨完”“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我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农谚知识,无形中加深了对霜降节气的理解,也体会了生活的不易。
   前些日子,闲读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在卷二十一《异事》章节中,有段关于奇异霜降的记载。
   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言:“天圣中,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面花之状。”此事五代时已尝有之,余亦自两见如此。庆历中,京师集禧观渠中,冰纹皆成花果林木。元丰末,余到秀州,人家屋瓦上冰亦成花。每瓦一枝,正如画家所为折枝,有大花似牡丹、芍药者。细药如海棠、萱草辈者,皆有枝叶,无毫发不具,气象生下,虽巧笔不能为。以纸搨之,无异石刻。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存中的传世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它是以笔记体裁形式写成的科学典籍,这段罕见的异象记录,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个珍贵的气象物候史料。瓦上落霜,看似平常的事,只是“屋瓦皆成面花之状”,就够奇怪了,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人造化。感谢沈括这个极富科学思维的有心人,与我们分享了奇异的霜花。
   连日来,微信朋友圈有人不断转发有关云台山景区红叶的视频,那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绚丽的红叶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看了让人心动不已。可惜的是鉴于当前疫情,不能亲近自然,前往山中观赏红叶,不能说不算是遗憾。看来,只有隔着屏幕“云赏秋”,在网络中自我陶醉了。不知怎的,忽地想起了菊花。前天,开封文友吴建华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个开封菊花花会就要开幕的消息:“第40届开封菊花花会即将开幕,开封街头姹紫嫣红,菊香四溢,将古城装扮的分外美丽!“同时还配有街头花卉造型的美图。原来今年是开封第40届菊花花会,又值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想必今年的开封菊花花会一定盛况空前。三年前曾去开封参观游览了菊花花会,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记忆中,八朝古都开封一个个公园里争奇斗艳、五光十色的菊花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仿佛一夜间,古都“满城尽带黄金甲”“菊城无处不飞花”,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菊花的芳容。可以说,菊花作为开封的市花,人们在赏菊、品菊、咏菊中,如今又赋予了它更多精神内涵。
   记得陈毅元帅写过五绝《秋菊》,流传甚广:“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该诗言简意丰,既道出了菊花凌寒傲霜之风骨,又展现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戎马倥偬的诗人寥寥数语便把独具“傲霜枝”的菊花描绘得淋漓尽致,菊花的本性和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作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委实为开封增色不少。在我看来,红叶和菊花还有芦花是秋天的主角,是它们一扫暮秋的凋零,让秋天变得愈加地生动可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尽管霜降不期而至,带来了花草树木凋零衰败,不过,我们的生活还有烂漫的红叶和“宁可枝头抱香死”的菊花陪伴点缀。而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盛会更是吹响了奋斗第二个百年的号角,犹如一场浩荡的春风掠过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春风过后定将生机无限,欣欣向荣。我们坚信,明天的光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2-10-23
  

共 19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霜降,大开大合,笔法细腻,诗词点缀,引用自然,随口捻来,惟妙惟肖!比如,过了霜降,下霜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隐隐觉得,下霜比起下雪更有诗意,诸如,“草木摇落露为霜”“鸳鸯瓦冷霜华重”“月落乌啼霜满天”“人迹板桥霜”“霜叶红于二月花”“明月如霜”“菊残犹有傲霜枝”,等等。比如,瓦上落霜,看似平常的事,只是“屋瓦皆成面花之状”,就够奇怪了,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人造化。感谢沈括这个极富科学思维的有心人,与我们分享了奇异的霜花。比如,虽然母亲文化不高,可对一些农谚却如数家珍,常给我讲起一些农谚,像“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霜降前,薯刨完”“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我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农谚知识,无形中加深了对霜降节气的理解,也体会了生活的不易。尽管霜降不期而至,带来了花草树木凋零衰败,不过,我们的生活还有烂漫的红叶和“宁可枝头抱香死”的菊花陪伴点缀。而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盛会更是吹响了奋斗第二个百年的号角,犹如一场浩荡的春风掠过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春风过后定将生机无限,欣欣向荣。我们坚信,明天的光景一定会越来越好。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10-24 17:26:38
  大开大合,笔法细腻,诗词点缀,引用自然,随口捻来,惟妙惟肖!问好!敬茶!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